第四节 临床血液样本采集及检测影响因素
临床血液学、临床生化学、临床免疫学检查,出凝血功能及血栓性疾病检测均需采集静脉血,检测样本分为全血、血清、血浆等。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血沉检测使用全血;生化、免疫检测使用血清;凝血功能检测使用血浆。全血和血浆样本根据不同检测项目,采用不同的抗凝剂。
【血液样本采集方法及患者准备】
(1)血液样本采集时间。
早晨时的体力、情绪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小,是大部分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采集血液样本要求空腹8~12小时,理想的时间是早晨7点~10点,最后一次食物和液体摄入最好在前一天下午6点~7点。但也不可空腹时间过长。
(2)采血前避免情绪激动、寒冷、高热及剧烈运动。
(3)如有可能,最好停服干扰检测的药物。
(4)目前静脉采血采用真空采血法。
真空采血法是最好的静脉血采集技术,采用真空负压的方法,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管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的种类和检测用途,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试管。标本采集量需达到指定刻度。
(5)采血管的使用:
①全血细胞分析使用EDTA-3K抗凝管(紫帽)。
②糖化血红蛋白使用EDTA-3K抗凝管(紫帽)。
③生化检测项目使用无抗凝剂乳胶分离管(红帽)。
④免疫检测项目使用无抗凝剂乳胶分离管(红帽)。
⑤凝血功能检测使用3.2%枸橼酸钠抗凝管(蓝帽)。
⑥血沉检测使用3.8%枸橼酸钠抗凝管(黑帽)
(6)静脉采血注意事项
①如静脉血管不明显,采血不顺利,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淤血、静脉扩张,可能影响某些指标的检查结果。
②采血不顺利时,易导致标本溶血或出现小凝块,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③体检时血常规与生化、免疫检测同时抽血。
④避免在输液或输注脂肪乳过程中采血,如必须采血则避免输液同侧采集。
⑤每个检测条码对应一管血,检验项目与采血管类型相对应。
⑥取血后,应伸直胳膊不要弯曲,在抽血部位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切勿揉搓,以免血液渗入皮下造成瘀斑及血肿。因个人的凝血功能差异,有人需要按压稍长时间方可止血。
⑦抽血后出现晕针现象,应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⑧若局部出现淤血,应在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淤血吸收。
【血液学检测影响因素】
(1)标本采集前要求被检验者处于安静状态,情绪高度紧张会使血糖、血红蛋白和红、白细胞增高。
(2)固定生物影响因素。
①性别因素:性别间的差异,如体重、体表面积和肌肉量不同会有差异。如γ-GT、TG、UA、Crea、CK、AST、ALP、Fe、Urea、CHO在男性中所测得的结果比在女性中所测得的结果偏高。
②年龄因素:随年龄的增高,Ca、TP和ALB水平下降,而GLU、Urea、TC的浓度和LDH活性增高。
③遗传和种族:遗传和种族因素也是造成检测结果有差异的原因。
(3)可变生物影响因素。
①饮食:餐后采血会出现脂血而致血清、血浆混浊,可引起血中Glu和TBIL的增加,ALT和K+明显升高,UA、TP、Ca、TC轻到中度增高。摄入过多脂肪可导致TG水平增高。高蛋白饮食可使Urea、UA升高。
②餐后立即抽血,可造成高钾低磷,混浊的血清可使TBIL、LDH、TP增高,有可能造成UA、Urea降低。
③空腹超过24小时,可能会造成BIL明显增加而GLU、ALB下降。
④酒精影响:饮酒几分钟后可使AST轻度升高,3小时后达到最高,一段时间后γ-GT轻度增高。长期饮酒者可显示持续性的γ-GT水平升高。即使是少量饮酒后,在一些个体中也可以检测到TG持续几个小时或几天的大量增高。
⑤劳累、寒冷、情绪激动等刺激可使白细胞增高。
⑥运动影响:经过几小时的运动,尤其是对未经过训练的人,细胞极易损伤,且易导致肌肉组织中的酶如AST、LDH、CK的浓度升高。剧烈运动后,CK、LDH、AST、ALT、GLU、CREA、Urea、UA、WBC、K+、BIL、HDL会升高。运动员的LDH、Urea、HDL等较高。
⑦体重影响:肥胖人士除了GLU、TC、UA普遍偏高外,肥胖男性还会有Crea、TP、AST偏高及磷偏低的现象,而肥胖女性则有钙偏低的情况。
⑧精神紧张:紧张可使儿茶酚胺和17-羟皮质类甾醇的产生增加,皮质醇、肾素、醛固酮和生长激素的水平升高。TSH和PRL水平也可能增加。
⑨长期卧床:肾脏排泄钠、钙、氯、磷酸盐和氨增加,ALP水平升高。
⑩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治疗,由于肿瘤组织的溶解,常可导致PLT和WBC的下降,UA升高。
⑪日光照射:WBC、PLT、ESR偏高,BIL偏低。
⑫妊娠影响:使ALP、TC、TG、TF、WBC、PP、E2、E3、PRL、AFP、AMY检测结果偏高,使Urea、Na+、Fe、Mg、TP、ALB、CHE、HGB、HCT、RBC检测结果偏低。
⑬溶血影响:长时间过度加压可使血管内溶血,用注射器采血时用力过大等导致血管外溶血,标本用力振荡会导致溶血,溶血使LDH、HBDH、BIL、AST、CK、CKMB、AST、MG、ACP、K偏高。红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项目主要有:LDH、K+、HGB、ACP,同时也有Fe、ALT的改变。
⑭口服避孕药(OC):服用OC后,血清中的酶在一定周期、一定范围内升高,然后降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可升高44%。
⑮生物节律:个体的生理节律是24小时内有规律的反复出现的特定现象,某些人在24小时内会有不规则的血液成分变化,需要鉴别两者的差异。时区改变时,常常出现生物节律的改变,如穿越经线,机体需要6~8小时去适应新的时区。
(4)采血部位、姿势和止血带的使用
①采血时要避开水肿、破损部位,防止组织损伤、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针管。如果采血过慢或不顺利,可能激活凝血系统,使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血小板假性减低。输液患者应在输液装置的对侧手臂采血,可避免血液被稀释。绝不能在输液装置的同侧采血。
②姿势的影响结果:由于姿势不同造成静脉承受压力不同,如站立姿势会使TP、ALB、Ca、HCT、ALT、Fe、TC偏高。
③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超过1分钟。压迫时间过长,产生静脉淤血,pH降低,低氧效应迫使钾离开细胞,引起血清钾水平假性升高。受检者反复握拳,以显示静脉血管,前臂肌肉收缩,有助于钾释放,可引起钾增高1~2mmol/L,也可引起纤溶活性增强、血小板释放及某些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应用止血带达到2分钟时,可引起血中胆固醇水平增加5%;如果止血带滞留5分钟,可增加10%~15%。
(5)时间影响因素
①WBC测定值下午高于上午,有些人可相差1倍左右。
②TG、P、Urea、HCT测定值下午高于上午。
③昼夜节律、季节、海拔高度对许多试验结果都存在一定影响。
(6)药物因素
①抗生素: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能增高血液中UA浓度,磺胺类抑制肠内细菌繁殖,使尿胆红素不能还原为尿胆原,无法得出尿胆原的正确检测结果。
②镇痛消炎药物: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会使尿中胆红素检测值升高;吗啡、哌替啶和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可导致检验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明显升高。用药后4小时内影响最大,24小时后消失。
③抗癌药物:绝大多数抗癌药物对人体造血系统有抑制和毒害作用,可导致血液中RBC、WBC、PLT和HGB数量的减少(少数药物可使血细胞异常增多)、肝功能改变、TG升高。其中甲氨蝶呤抑制骨髓,且损害肾功能;硫唑嘌呤损害肝功能,出现黄疸;阿糖胞苷使ALT、AST异常升高。
④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能影响人体中血脂的含量,使葡萄糖耐量试验减低,并可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量的减少;盐皮质激素易导致水、钠潴留和低钾血症;肾上腺素可减少钙、磷的吸收,且排出量增加,故血钙、血磷偏低,另外可明显升高血糖值。
⑤利尿药物:临床上常用的为氢氯噻嗪、呋塞米、三氯噻嗪和依他尼酸等。典型的临床反应为低血钾、低血容量和低血氯,长期应用后可见高氮质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⑥抗糖尿病药:胰岛素使用后可出现低血糖症。其他抗糖尿病药(如氯磺丙脲等)可损害肝功能,使ALT、AST升高,出现黄疸、血细胞减少等。
⑦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因抑制叶酸的吸收,常见巨细胞性贫血。因轻度抑制骨髓,故使血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道。卡马西平可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长期应用损害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