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饲观赏多用本草图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性味归经面纱撩,中药密码巧识别

中西药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不同的理论指导,而最能体现中医中兽医理论指导的莫过于中药性味归经的表述。它不仅是中药从古到今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积淀,更是中药特色与优势所在,也可以说是中药之密码所在。如《神农本草经》序言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又有寒热温凉。”《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道“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最早对药物的五味功能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有“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之说,以辛味药散肺气之郁,以甘味药补脾气之虚,以苦味药泻心火,以酸味药敛肝阴,以咸味药补肾虚。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日臻完善;尤其是金元张元素的药物四气五味理论,明清以来叶天士与张锡纯等发展的升降浮沉理论,以药物的五味理论指导分析疾病、调节气机升降的方法,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体系(图1-3、图1-4)。再如青蒿素、黄连素等来源于中药的药物,不仅由于其是提纯等工艺制备的“单一化合物”,而且由于其药性表述已经没有了“性味归经”等传统中药学的术语与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著作已将它们归入西药的范畴。

图1-3 五味与五脏五行

从现在的认识来看,中药五味与归经似乎并不准确;但其通过“道法自然”与“取象比类”等方法所总结与建立的中药作用规律及其应用体系,却很实用和有效。如有人曾对400种常用中药的药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现代文献记载药味与口尝药味相同的占35.7%~42%,不同的占58%~64.3%;最早文献记载药味与口尝药味相同的占32%,不同的占68%;最早文献记载药味与现代文献记载药味相同的占56%,不同的占44%。即古今药味与实际味道并非完全一致,相同的不及半数。说明中医学对中药的色味等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以取象比类认识方法为先导,最终再以临床实际效果为取舍的。如中医学的“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的说法,就是对这一认识方法的最好说明。这样,中医学通过“取象比类”等所建立的,实际上并不是中药的色味等与具体病因或者器官组织等的联系,而是以这些概念为桥梁,将药物的实际作用与疾病的不同证候联系在一起。其间不仅具有必然联系,而且由于这种联系是在临床实践中所建立的,更贴近实际,也更具有实用性。

图1-4 五味与四季五行

其次,在“取象比类”认识方法的启示下,中医中兽医学对病因与脏腑功能等的认识采用了“整体辨证求因”的方法,使其结果与西医西兽医学有着本质的不同,而更多的是对临床证候状态的认识与把握,为进一步“审因论治”提供依据。如《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最后,根据生物整体观念来说,由于所有物质都与其他事物存在相互联系与作用,作为一个实体的某一个系统的概念就变得非常模糊不清了——其界限在哪里呀?如大脑是中枢神经的所在地,主“神明”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大脑能够脱离体液、循环系统等机体整体而存在吗?心钠素发现、心脏置换后病人的性格等都发生了改变等事实说明,“神明”的界限又何止在大脑呢?再如众所周知,心绞痛的典型表现是胸前区压榨样痛,但约有30%的高龄冠心病患者表现为上腹痛、左肩痛、头痛,乃至咽喉痛、牙痛、耳痛等不典型的表现,使心绞痛的表现并非局限于心脏的解剖学范畴。另外,根据现在的认识来看,中医“心主神明说”似乎存在明显的错误,而且已有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的先行;然而,这一概念体系却似乎是十分有效而不可丢弃,否定“心主神明说”将可能毁掉中医。虽然说已经有“脑主神明说”与“心脑共主神明说”,但前者多受现代医学和解剖学生理学的影响,和中医学思维模式截然不同,其临床实际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而后者则试图调和两者的矛盾,但难以自圆其说。其一方面承认神志活动由脑产生,而另一方面在对理、法、方、药等如何落到实处,却又回到“心主神明说”上。这说明,一方面,西医学以往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解剖学方法所建立的各种联系看起来精确明了,但却是一种简单化的认识与把握,临床实际中的疾病联系要远比其复杂;另一方面,根据现在的认识来看,中医中兽医学的脏腑病因等认识虽然是不可思议甚或错误百出,但其辨证施治理论体系却是十分有效的,不仅能显著地提高现代西药的临床疗效,而且其整体调节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