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与急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创伤评估

一、现场伤情评估

(一)现场评估要点

现场急救人员应该快速了解伤者的生命情况及发现有生命危险的伤员和伤情,并进行严重程度评估后分拣伤员。

1.意识状况

通过观察伤者呼吸、瞳孔变化、眼球运动及昏迷评分(GCS)迅速评估伤者意识障碍程度,有无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意识障碍一般分嗜睡、昏睡、意识模糊和昏迷,其中昏迷按程度又分为轻、中、重、严重4级。

2.呼吸状况

重点了解伤者有无气道梗阻,此外,还应评估伤者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异常呼吸音,呼吸交换是否足够。需注意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

3.循环状况

评估伤者血压、脉率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尤其应迅速判断其有无心搏骤停。

(二)病史采集

尽早明确伤情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因此,简明扼要地询问病史是非常必要的。向伤者或知情人员收集全面的病史,包括伤者一般情况及主诉,着重评估其出血量。

(三)查体要点

目前广泛采用“CRASH PLAN”检查法,即根据以下9个字母所代表的部位或器官顺序查体。

1.C(cardiac)心脏及循环系统

包括血压、脉搏、心率的检查,注意有无心脏压塞(Beck三联症)的表现,即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血压下降,注意有无休克及组织低灌注。

2.R(respiration)胸部及呼吸系统

注意有无呼吸困难;有无开放性损伤;气管有无偏移等,常规体格检查及必要时胸腔穿刺可明确大部分胸部损伤。

3.A(abdomen)腹部脏器

检查腹部有无开放性损伤,有无腹膜刺激征及移动性浊音等,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腹腔脏器破裂出血等。

4.S(spine)脊柱和脊髓

注意脊柱有无畸形、压痛及叩击痛;运动有无障碍;四肢感觉及运动有无异常。

5.H(head)颅脑

注意意识情况、有无头部伤口及血肿等,进行12对脑神经检查,判断运动肌力、肌张力是否正常及病理反射情况。

6.P(pelvis)骨盆

可通过骨盆挤压、分离试验诊断。

7.L(limbs)四肢

通过视、触、动、量多能初步诊断,有条件的情况下行X线检查明确诊断。

8.A(arteries)动脉

必要时可通过超声检查明确各部位动脉有无损伤。

9.N(nerves)神经

根据伤者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可明确各重要部位神经有无损伤及程度。

(四)检伤分类

事故现场可用简明验伤分类流程以快速伤情评估及分类,使急救者根据卡片颜色即知救治顺序,危重伤员能优先被辨别与处理。伤员分类以红、黄、绿、黑4色系统标识,红色表示立即优先,伤员有生命危险需紧急处理;黄色表示紧急优先,伤情严重但相对稳定;绿色表示延期优先,伤情较轻可延期处理;黑色表示已死亡者或救治无望。标识卡应系在伤者醒目部位,直至抵达最后的医疗机构方可解除。具体流程见图2-1。
图2-1 简明验伤分类流程
二、院前伤情评估
院前伤情评估是指伤者到达医院之前,急救者对伤员伤情的严重程度做系统评估,这些系统简便易行且实用。

1.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 PHI)

采用收缩压、脉率、呼吸及神智等生理指标为评分参数,每项有3~4个级别,伤员4个参数得分总和即为PHI。胸部或腹部有贯通伤者,在PHI分值再加上4分为最后值。0~3分为轻伤;4~20分为重伤。PHI评估重伤的敏感度约为94.9%,特异度为94.6%。院前指数(PHI)见表2-1。
表2-1 院前指数(PHI)

2.创伤指数(trauma index, TI)

此法根据创伤类型及部位,结合肉眼观察的体征评分,是一种经验型的多因素综合评分系统,含25个参数,分别按5个组别以1、3、4、6共4个分值来评估创伤程度。0~7分为轻伤,无需住院,急诊室观察;8~16分为重伤,可住院,一般不致命;17~20分为严重伤,必须住院,死亡率高;21分以上为危重伤,死亡率极高。创伤指数见表2-2。
表2-2 创伤指数(TI)

3.创伤记分(trauma score, TS)

此法是一种从生理角度来评估创伤严重性的数字分级法。TS为A、B、C、D、E积分的总和,总分16分,16分为预后最好,反之1分为预后最差,<12分为重伤标准。1~3分,生理变化大,死亡率高;4~13分,生理变化明显,救治效果显著;14~16分,生理变化小,存活率高。创伤记分见表2-3。
表2-3 创伤记分(TS)

4.CRAMS评分

本评分系统目前是国内院前评分系统中应用最多的。通过对伤者的循环(circulation)、呼吸(respiration)、腹部(abdomen)、运动(motor)和语言(speech)5个参数的英文首字母组成的评分法是一种以生理指标和创伤部位进行人为参数评分的方法,按轻、中、重3度分别赋值2、1、0分:数值≤6为重伤,需送创伤中心积极抢救;数值≥7为轻伤,可在急诊室观察处理。CRAMS评分见表2-4。
表2-4 CRAM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