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案 和解肝胆枢机治愈黄疸案
患者 郭某 女 62岁
初诊:
1994年1月14日
主诉:发热11天。
现病史:患者11天前开始发热,恶寒阵阵,午后著,体温最高达39℃,胃脘胀满牵及胸胁,食欲不振,3天后,皮肤及结膜黄染,小便深黄,大便干黑色黄,北京酒仙桥医院查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总胆管内结石梗阻),予对症治疗,无显效。夜寐欠安,无恶心,无呕吐,血清总胆红素90.6μmol/L,谷丙转氨酶105U/L。
既往史:30年前患“黄疸性肝炎”,已治愈,5年前行“胆囊摘除术”,半年前患“脑出血”,后遗右侧肢体运动障碍,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月经,孕5胎,足月顺产3男1女,小产1胎。
查体:苔白厚,脉沉弦滑。
诊断:中医:阳黄
西医:总胆管内结石梗阻?
辨证:湿热内蕴,土木失和,久郁生热,发为黄疸(阳黄)。
治法:和解肝胆,利湿退黄。
7剂,水煎服
二诊:
1994年1月21日
服上药后,黄疸明显减轻,自觉周身较前有力,纳谷欠馨,恶寒阵阵消失,未发热,胃脘、左胁胀痛减,右胁痛减,大便日行3~4次,脉沉滑,舌苔略白。
诊治同前,守方加减。
7剂,水煎服
三诊:
1994年1月28日
1994年1月26日复查B超提示:上升性胆管炎,胆囊壁增厚,肝内胆管积气。
1994年1月27日复查胆红素44.5μmol/L,黄疸较前减轻,右胁仍有不适感,纳少,大便日行4~5次,为水样便,小便尚调,轻咳,舌苔略白,中微黄,脉略弦细。
7剂,水煎服
四诊:
1994年2月4日
服药后无明显不适,两胁胀痛好转,食欲不振,大便时溏,周身乏力,精神欠佳,睡眠欠佳,右手指关节痛,苔略白,脉略弦细。
14剂,水煎服
五诊:
1994年2月25日
服药后,诸症好转,现咳嗽,右上肢抬举无力,痰多,易咳吐,大便正常,脉沉滑略弦,舌苔前部薄黄根部黄厚。
14剂,水煎服
六诊:
1994年3月11日
3月10日复查胆红素5.2μmol/L,乙肝表面抗原(-),谷丙转氨酶20U/L,麝香草酚浓度试验均正常。
近2日胃脘、胸胁未发生胀满疼痛,手上抬较前增高,手指屈伸较前灵活,唯有腿麻木,自觉舌麻,右侧头痛时作,手指关节痛。脉沉滑,苔薄白。阳黄已愈,仍守前方,重用活瘀通络息风之品预防中风。
14剂,水煎服
【按】 此患者系“黄疸病”,考虑系由于总胆管内结石梗阻造成(B超证实),焦老师并没有一味采用利胆排石、退热等法,而是着眼于本痛乃湿热内蕴,土木失和,久郁生热,发为阳黄,实为肝胆少阳枢机不利所致,因而仍采用和解肝胆枢机之法,佐以利湿除黄,故服药50剂左右症状皆除,且B超复查亦仅提示胆管炎、胆囊壁增厚,而未再见结石梗阻之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