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历代的整脊和练功法
历代的整脊和练功法见图绪1~图绪23。
图绪1 公元前2世纪的脊柱练功导引图
图绪2 《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部分
图绪3 《诸病源候论》旋转法治颈椎病原文
图绪4 绘于明代 《按摩导引养生秘法》的旋转捏颈法
A.“一手长舒……一手捉颏,挽之向外”;B.“仰掌合掌”捏颈(文字引证为笔者所加)
图绪5 《备急千金要方》牵引屈伸法治疗腰扭伤(一)(据文作图)
图绪6 《备急千金要方》牵引屈伸法治疗腰扭伤(二)(据文作图)
图绪7 宋代李唐村医图
图绪8 《永类钤方》“兜颈坐罂法”布带悬吊牵引快速复位颈椎骨折脱位原文
图绪9 《骨继疗法重宝记》绘“兜颈坐罂法”图(日本延享三年,即公元1746年,大阪高志凤翼著)
图绪10 公元1331年,李仲南首次报道“攀门拽伸”的过伸牵引复位腰椎骨折(据文作图)
图绪11 公元1337年,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首次应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脊椎损伤
图绪12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腰围夹板固定法治疗脊柱损伤
图绪13 《回回药方》牵引缓揉法治疗颈椎损伤(引自《骨继疗法重宝记》)
图绪14 《回回药方》杠抬过伸按压法治疗脊椎骨折
图绪15 《回回药方》腰背垫枕法治疗腰椎骨折
图绪16 绘于明代 《按摩导引养生秘法》腰背功能锻炼导引康复图
A.老子按摩法:捩内脊外脊各三遍;B.老子按摩法:两手反捉,上下直脊三遍;C.老子按摩法:左捩足,右捩足,各三遍;D.老子按摩法:舒左脚,右手承之,左手捺脚,耸上至下,直脚三遍(文字引证为笔者所加)
图绪17 引自公元1742年《医宗金鉴》攀索垫砖法治疗脊椎骨折
图绪18 引自《医宗金鉴》通木固定治疗脊椎骨折
A.通木图;B.通木背面用法图;C.通木正面用法图
图绪19 公元1815年,胡廷光牵头踏肩法(临摹)
图绪20 胡廷光“腹部枕缸法”复位伸直型脊椎骨折(引自《伤科汇纂》)
图绪21 公元1808年《中国接骨图说》“熊顾法”(牵引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损伤
A.母法;B.子法之一;C.子法之二;D.子法之三
图绪22 《中国接骨图说》“鹤跨法”(旋转法)治疗胸腰椎损伤
A.母法;B.子法
图绪23 《中国接骨图说》“骑龙法”
附:《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老子按摩法(原文)
两手捺[1],左右捩[2]身二七遍。
两手捻[3],左右纽[4]肩二七遍。
两手抱头,左右纽腰二七遍。
左右挑[5]头二七遍。
一手抱头,一手托膝三折,左右同。
两手托头,三举之。
一手托头,一手托膝,从下向上三遍,左右同。
两手攀头下向,三顿足。
两手相捉头上过,左右三遍。
两手相叉,托心前,推却挽[6]三遍。
两手相叉,着心三遍。
曲[7]腕筑[8]肋挽肘,左右亦三遍。
左右挽,前后拔[9],各三遍。
舒手挽项,左右三遍。
反手着膝,手挽肘,覆手着膝上,左右亦三遍。
手摸肩,从上至下使遍,左右同。
两手空拳,筑三遍。
外振[10]手三遍,内振三遍,覆手振亦三遍。
两手相叉,反复搅[11]各七遍。
摩纽指三遍。
两手反摇[12]三遍。
两手反叉,上下纽肘无数,单用十呼。
两手上耸[13]三遍。
两手下顿三遍。
两手相叉头上过,左右申[14]肋十遍。
两手拳反背上,掘[15]脊上下亦三遍。(掘,揩[16]之也。)
两手反捉,上下直脊三遍。
覆掌搦[17]腕,内外振三遍。
覆掌前耸三遍。
覆掌两手相叉交横三遍。
覆手横直,即耸三遍。
若有手患冷,从上打至下,得热便休。
舒左脚,右手承之,左手捺脚,耸上至下,直脚三遍。
右手捺脚亦尔。
前后捩足三遍。
左捩足,右捩足,各三遍。
前后却捩足三遍。
直脚三遍。
纽三遍。
内外振脚三遍。
若有脚患冷者,打热便休。
纽以意多少,顿脚三遍。
却直脚三遍。
虎踞,左右纽肩三遍。
推天托地,左右三遍。
左右排山负山拔木各三遍。
舒手直前顿,申手三遍。
舒两手两膝,亦各三遍。
舒脚直反顿,申手三遍。
捩内脊外脊各三遍。
注释:[1]:通“髀”,股胯部。[2]捩:扭转,旋转。[3]捻:亦作“拈(捻)”。用手指搓转,通“捏”,即揉法。[4]纽:同“扭”。[5]挑:指法,挑逗,即现称拿法。[6]挽:牵引,拉。[7]曲:变曲、委曲、曲折。[8]筑:捣,叩击。现称按压法。[9]拔:拉出来,抽出来。现称拔伸。[10]振:挥动,抖动。通“震”。[11]搅:搅拌,拌和。[12]摇:摆动,动摇,上升貌。[13]耸:高起,矗立。[14]申:通“伸”。[15]掘:通“崛”,特起貌。[16]揩:擦抹。[17]搦:按下,抑遏;捏,握持;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