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万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挑战
亚里士多德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引言
+ 人们常说,凡事“有果必有因”。一个原因造就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就是下一个结果的原因。我们相信,世上没有无原因的事物和事情,万事万物因为因果而环环相扣。因果是宇宙中万事运行的基本原则。甚至,我自己就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所以当我问原因是什么的时候,就是在问我为什么存在?为什么在这里?以及又为什么是这样的?当我问结果的时候,就是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和最终的归宿……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因果呢?原因只有一种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这个问题。
Ⅰ 《雅典学院》的C位人物: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16世纪初,文艺复兴巨匠拉斐尔受命装饰梵蒂冈的宗座宫而完成了一幅大型湿壁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雅典学园》。拉斐尔采用透视法,让画面呈现出舞台效果,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最杰出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皆登台亮相。而处于舞台C位的,正是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一手指天,表示他研究的是高高在上的理念;而亚里士多德一手指地,表示他的研究是从具体经验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是一个典型的学院派学者,一生充实、荣耀,却也波澜不惊。亚里士多德曾跟随柏拉图学习了20年。他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的“吾师”指的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当过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退休后他回到雅典定居,并在城市的东面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喜欢在学校的长廊和花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讲课,和学生们讨论,他的学派因此得名“逍遥学派”。
柏拉图认为感觉对象都是偶然和可变的,而且一切变化者都要以某个不变者为前提,但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思想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论”产生了直接的质疑。柏拉图给出了两个完全对立的世界:感性世界/殊相和理念世界/共相,感性世界中的具体事物都是“分有”了,或者“模仿”了理念而来。亚里士多德显然没有被自己的老师说服。在他看来,感觉世界才是真实研究的对象,而理念世界是被推导、抽象出来的东西。也正因如此,实体(substance)——让所有事物是其所是的本质——是不可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而共相也必须寓于殊相之中。
Ⅱ 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并不是第一个追问世界原因的哲学家。事实上,在他之前,希腊世界就已经存在不少自然哲学流派。当时,人们处理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以及如何解释变动与不变?“本原”的意思就是“始基”,也就是世上万事万物最为基础的东西。
西方哲学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哲学家泰勒斯,就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大地浮在水上,万事万物都是水形成的。这种理论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难免粗糙了些,但这毕竟是古人理解世界的起点。泰勒斯之后,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尼认为,将万物的本原看作风、火、水、土之类的理论都是错误的,世界的本原是“阿派朗”——通常被翻译为“无限”或者“无定”。它是不可见、不可感,没有边际,永恒存在且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的。“阿派朗”内蕴含着相互对立的力量,例如冷与热,干燥与潮湿等,而万物就在这些对立力量的作用中诞生。而爱利亚学派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原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的尺度燃烧,按一定的尺度熄灭,这“尺度”之中还蕴含了他的逻各斯(logos)学说。爱利亚学派的另一个哲学家巴门尼德,他的观点和赫拉克利特恰好相反,他提出“无物运动”“一切皆一”,实在是不变的,亦是不可被感知的。
正是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自然哲学基础上,亚里士多德才能发展出自己的形而上学。那么他怎么来解释变化与不变,以及变动背后的原因呢?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第二章中,亚里士多德提出著名的“四因说”,也就是关于四种原因的学说:质料因(material cause)、形式因(formal cause)、动力因(efficient/moving cause)和目的因(final cause)。
假如亚里士多德要建造一尊苏格拉底的雕像。为了雕琢这样一尊雕像,他选用的原材料可以有很多,比如木头、石膏、青铜或者大理石,这些材料在亚里士多德眼中就是第一种原因——质料因。既然这是一尊苏格拉底的雕像,首先它必须是一尊雕像而不是写字台,其次它要看起来像苏格拉底,一个宽鼻子、塌鼻梁、头顶秃秃、大腹便便的古希腊人,而不能变成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不管用什么材料打造这尊雕像,它的形象都是确定的。这就是第二种原因——形式因。第三种原因是动力因,也就是变化和运动的推动者。一块木头或者大理石不会自动变成一尊雕像,而是需要雕塑家的雕琢打磨。最后是目的因。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目的,就像打造一尊苏格拉底的雕像是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哲学家。
四因说可以被分为两组。第一组是质料和形式,质料是可以不断变化的,而形式是不变的,它是万事万物“是其所是”的根据,决定了为什么A是A而不是B。所以亚里士多德又称之为“本质”或者“实在”(substance)。第二组是动力和目的,它们使得质料趋向其本性、实现其形式。这里又涉及亚里士多德的一对重要概念——潜能(potentiality)与现实(actuality)。例如,一粒种子发芽的过程就是在实现本性的过程:种子在没有发芽之前,仅仅具有“成材”的潜能。阳光为它提供不断成长的动力;种子吸收的水分和养料成了植物的一部分,也就是质料,为的就是让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Ⅲ 第一推动者:不动的动者
仔细琢磨一下四因说,其实不难发现,在“动力因”的内部蕴含着另一个推理:制造雕像需要雕塑家,种子发育需要外部的养料和阳光。以此类推,任何具体事物的动力因都不是自己,运动的东西都是被其他的东西推动的,A被B推动,B被C推动……因此,必然存在一个第一推动者(first mover)。这个第一推动者自身并不运动,却推动了宇宙中所有其他事物的运动,所以亚里士多德又称之为“不动的推动者”。
那么,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在质料和形式上又是怎么样的呢?形式因决定了事物“是什么”的本质属性,而质料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物质性基质。以生物为例:假设从微观层面开始观察一个人,就会发现一个细胞由一些质料(如细胞膜、线粒体等)组成;再上一个层次,细胞就成为了器官,如肝脏、大脑等的质料,或者说是细胞帮助器官实现了其形式;再上一个层次,各器官又成为了整个人体的质料,来实现人体的形式。由此可见,高级事物是低级事物的形式,而低级事物是高级事物的质料。如果将这种逻辑推向极致,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没有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质可以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否则就会存在更高一级的事物作为它的形式,那就会陷入无穷倒退(infinite regress)的逻辑谬误。因此唯一可能的结论就是,第一推动者是非物质的且是纯形式的,它是宇宙的最高形式。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质料先于形式,潜能先于现实,唯独第一推动者是形式先于质料,现实先于潜能的。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第一推动者才能说是绝对完善的。有人认为纯粹的非物质的存在只能是精神或思想,古希腊人称之为努斯(nous)。数百年后的基督教的神学家一般将这个“第一推动者”解释为上帝。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没有第一推动者,所有的运动都不会发生。对此有一种形象的比喻:上帝对着宇宙踢了一脚,随后有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万物处于普遍的运动之中。
Ⅳ 何谓“形而上学”?
在中学课本里,“形而上学”无疑是一个贬义词,是和辩证法对立的错误思想。然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中学课本中“形而上学”的含义是不同的。那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英语中的形而上学是metaphysics,是由两个词meta和physics组成的。meta的意思是“在什么之后”,而physics就是物理学,连在一起就是“在物理学之后”的意思。Metaphysics最初指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书,但是这个书名并不是亚里士多德自己起的。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亚里士多德作品的编纂者安德洛尼克斯起了这个书名,用来指“安排在《物理学》之后的那本书”。在亚里士多德的其他讲稿里,他关注的是自然世界里物体的运动变化,而在这部分讲稿里,他探讨的是比物理学更原初、更抽象的世界的基本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qua being),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他自己把这本书里的内容称为“第一哲学”,也就是最为根本的学科。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被誉为哲学王冠上最璀璨的那颗宝石。
中文里的“形而上学”这个词含义的转变比较复杂。《易经·系辞》中有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metaphysics的时候化用了这句话,也就有了“形而上学”一词。晚清学者严复则采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翻译metaphysics,即“玄学”,可见这门学问的晦涩难懂。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西方产生了一千多年的影响,直到近代经验科学的兴起才逐渐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一些基本观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曾经赋予亚里士多德一个头衔“一切有识之士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当之无愧。
延伸阅读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英]乔纳森·巴恩斯:《亚里士多德的世界》,史正永、韩守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
3.[美]克里斯托弗·希尔兹:《亚里士多德》,余友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
4.[英]大卫·罗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徐开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