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积极主动,武装到牙齿
积极主动是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具备的一种正确心态。对待工作也是如此,那些积极主动的员工,同事们乐意与之交往,老板和领导格外喜欢他们。
1.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职场上,你的能力不见得低,可是,若你永远等着上司安排任务,就会处在“不挪不走”的状态。没有哪个老板喜欢这样的员工,真正有“职商”、升迁迅速的员工,是绝不会这么做的。
在现代社会,虽然听命行事的能力相当重要,但员工的主动精神更应受到重视。许多公司都努力把员工培养成积极主动的人。不过,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在工作中不太热情,往往被动地应付工作。他们遵守纪律、循规蹈矩,能够机械地完成任务,但缺乏创造性、主动性精神。
而那些主动积极的员工,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示超乎寻常的工作表现。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有个名叫阿基勃特的小职员。他外出住店,总要在登记簿的签名下方,再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的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当洛克菲勒卸任时,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署名下方再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洛克菲勒并没有给他交代这样的任务,但阿基勃特却主动地做了。也许在阿基勃特看来,身为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员,职位无论高低,自己都有为公司声誉尽责的义务。
和阿基勃特一样,大凡具有主动精神的人,有些事老板不必交代,他心中都明白——这就是“我要做”的。
几年前,某公司一同雇了两个年轻人,两人的底薪最初是一样的。可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名叫李四的小伙子扶摇直上,而那个叫张三的人却仍在原地踏步。
张三耿耿于怀,觉得老板很不公平。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跑到老板那里发牢骚。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李四之间的差别。
“张三”,老板开口说话了,“你到早市上去一趟,看看今天早上都有什么货?”
张三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天早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张三赶快又跑到早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无奈,张三又一次跑到集市上问价格。
“好吧。”老板对张三说,“现在请你坐下,不要吱声,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李四很快就从早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每公斤1.8元,质量很不错。”李四还带回来两个土豆,让老板看看。
他又告诉老板说,昨天那个农民的西红柿卖得很快,据说库存已不多了。“我想,如此便宜的西红柿您肯定想购进一些,所以我不仅带回了两个西红柿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叫了过来,他现在正在外面等着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张三,说:“你现在肯定知道为什么李四的工资比你高了吧?”张三哑然无语。
工作需要主动性。主动的员工,将获得更多的奖赏和回报。无论是“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还是向老板汇报菜市信息,这些事情看似简单,但都要求员工具备一种“我要做”的主动态度,都需要一种力求把工作做好、对自己使命负责的责任精神。
我们看到,像张三那样的员工,只会做老板交代的事。有时,连老板交代的工作也要大打折扣,在一再地催促下才能勉强做好。这种被动的工作态度,自然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久而久之,即使是一再被催促的工作,也未必能够做好。
没有人会告诉你做事情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你主动去思考。在主动工作的背后,你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热情、责任感、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你清楚地了解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你的工作职责,你就能预知该做些什么,并且立刻着手去做,不必等到老板交代。
大凡具有主动精神的人,有些事老板不必交代,因为他心中都明白——这就是“我要做”的。
2.主动:职场中的重要法则
积极主动地面对工作,你才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即使你面对的是毫无挑战、毫无兴趣的工作,只要你足够地积极和主动,最终你依然会得到回报。
詹姆斯是个毛纺织品批发商。他手下有个杂工,名叫乔瑟夫。乔瑟夫每天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在大家到来之前,他已经把整个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公司里有位董事罹患肠胃病,乔瑟夫白天就来回给他送热水。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年轻而又瘦小的乔瑟夫主动请缨,想做一名业务员,公司同意了他的请求。
那个冬天,公司所在地突降暴风雪。业务员大都在快到中午时才姗姗来到办公室,他们围坐在火炉旁尽情地聊着这场罕见的暴风雪。
下午四点半,大门打开了,冒着寒冷刺骨的北风,晃着几乎冻僵了身躯,乔瑟夫走进了办公室。“是董事先生来上班啦!”正在火炉旁烤火的几个业务员挖苦地说道。
“我把今天的工作都做完了,”乔瑟夫说,“像这样的暴风雪,竞争对手也少,我应该更加积极一些,所以给客户们看了不少的样本,我今天得到了43份订单。”
老板知道此事后,非常满意,立即给乔瑟夫转了正——他成了正式的业务员,工资随即也提高了。因为乔瑟夫的努力与坚持,后来他成为了世界上知名的地产商人。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去做。而事实上,公司中也有很多好的职位在等待着你,关键是看你工作积极不积极、主动不主动。
伊莱恩·赵曾是美国联合航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8岁那年,她从台湾来到美国。由于她不会讲英语,她就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每个字都抄了下来,回家后让爸爸再给予指导,并加以消化。在她16岁时,她的英语已经讲得很流利了,在班上的成绩也名列前茅。尽管爸爸希望她姊妹俩好好念书,但在那年暑假,她还是去了一家法律事务所做图书馆员助理。
上班的第一天,爸爸陪她去事务所,并对她说道:“积极主动工作,多学些本领!”
无论是接电话,还是帮助读者挑选书,她都积极且富有耐心。在请求馆员帮忙前,她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做。她主动而勤奋地工作,总抢在别人请求或吩咐之前行动。暑假过去了,事务所主任希望她明年暑假再去帮忙,她也高兴地应允了。
成功的机会总是在寻找那些能积极主动去工作的人,老板和上司也同样在寻找这样的人,并以实际的表现来犒赏他们。
绝大部分领导都钟爱那些主动的人,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把“主动性”当成首要法则。
3.把“立即执行”当成座右铭
从事每一项工作,不论是做营销、搞研发抑或是创作,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人来执行。
企业主管在聘用重要职位的人员时,都会先考虑下面这些问题,然后才决定是否录用:他愿不愿意做?他会不会坚持把事情做彻底?他能否独当一面,自己设法解决困难?他是不是有始无终、光说不做的那类人?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设法了解那个人是不是立刻执行计划的实干能手。
我们知道,再好的新构想也会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计划,如果确实执行并且持续发展,都比半途而废的好计划要好。因为,前者会贯彻始终,后者却前功尽弃了。
曼尔登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商人,他是白手起家的。他时常说:“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话,根本成就不了任何事。”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我现在就去执行,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执行”。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如果想到了,就马上去执行。时时刻刻记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可以执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为了避免“万事俱备以后才开始行动”,这里有几个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1)要预料种种困难
因为每一个冒险都会带来许多风险、困难与变化。假设你从美国芝加哥开车到旧金山,一定要等到“没有交通堵塞、汽车性能没有任何问题、没有恶劣天气、没有任何类似意外”之后才出发,那么你什么时候才出发呢?你永远走不了的。当你计划到旧金山时,先在地图上选好行车路线,检查一下车况,尽量排除意外的隐患。这些都是出发前需要做的事情,但是仍无法完全消除所有的意外。
(2)发生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成功的人物并不是行动前就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遭遇困难时能够想办法克服。不管从事工商业,还是解决婚姻问题或其他任何活动,一遇到麻烦就要想办法处理,正像遇到桥梁时就跨过去一样自然。
我们无论如何也买不到万无一失的保险,只有下定决心去实行你的计划。
(3)马上就开始行动
几年前,有个很有才气的教授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以前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人物的逸事”。这个主题又有趣又少见,真是很诱人。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笔又很生动,这个计划注定会替他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
一年过后,有人碰到他时无意中提到他那本书,问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
实际上,他根本就没写,他犹豫了一下子,好像正在考虑怎么解释才好。最后,他说自己太忙了,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任务先要完成,所以自然没有时间写了。
他这么辩解,其实就是要把这个计划埋进坟墓里。他找出各种消极的理由,他已经想到写书多么累人,所以不想找麻烦,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想到失败的借口了。
每天都有几千人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或埋葬掉,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构想又会回来折磨他们。你现在如果想到了一个好的构想,就请立刻去执行。
现实生活中,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当老板给了你某项工作后,你就应该抓住工作的实质,当机立断、立刻行动,只有这样,成功才会最大限度地垂青于你。
很多时候,你如果立即进入工作的状态,会惊讶地发现,如果拿浪费在“万事俱备”上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手中的工作,往往绰绰有余。而且,许多事情你如果立即动手去做,就会感到快乐、有趣,加大成功的几率。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失去应有的乐趣。
比如说,一个艺术家行走在路上时,某种灵感如同闪电般闪现在他的脑海里。如果他在那一刹那迅速执笔,把那个灵感画在纸上,必定会有意外收获。可是,这个艺术家一定要等回到了画室,展开了画布,调好了颜料后,才执笔捕捉。结果,待一切就绪后,无论他再怎么苦苦思索,美好的灵感火花却早已模糊,难觅其踪了。
难怪有人讥讽地评判做事奢求“万事俱备”的人,是最容易被失败俘虏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万事俱备”还是个“窃贼”,它会窃取你宝贵的时间和机遇,让你的工作不能迅速、准确、及时地完成,从而毁掉你成功的机会。
你如果希望自己能以“积极者”的形象,在老板心中生根发芽,那么就赶快鞭策自己摆脱“万事俱备”的桎梏,即刻去做手中的工作吧。只有“立即执行”,才能挟制“万事俱备”的“第三只手”,把你从“万事俱备”的陷阱中拯救出来。
一旦你成为做事迅捷的人,你也就成为老板心中的一块“宝”。因为,对于凡事立即行动的人,老板在布置工作之余,无须再辛苦地鞭策督促。
立刻执行吧!这种态度还会消减准备工作中一些看似可怕的困难与阻碍,引领你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在公司,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立即执行”!这是一句极有用的座右铭:帮你做自己应该做却不想做的事情;对不愉快的工作不再拖延;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实现梦想。
4.主动去揽“棘手的事”
作为下属,不仅要善于推功,还要善于揽过,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有些领导愿做大事,不愿做小事;愿做“好人”,不愿充当得罪别人的“恶人”;愿领赏,不愿受过。在评功论赏时,有些领导总是喜欢冲在前面,而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他们都有后退的心理。此时,领导急需下属出来保驾护航,敢于代老板受过或承担责任。
领导要管的事情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愿意干、愿意出面、愿意插手,这就需要有一些下属去干,去代领导摆平,甚至要敢于站出来表现一个下属的责任感,替领导分忧解难,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
米其是某办公室的职员,每天都会遇到大量的上访者要求见上级解决问题。上级精力有限,如果事事都去惊动上级,势必影响上级集中精力做好事关全局的工作,并且还会认为下属未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每当这时,米其总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勇敢地站出来,分析情况、解决纠纷、进行协调,必要时还使用强制手段把问题处理好。排除无理取闹、胡搅蛮缠以外,一旦查实确有重大问题,再向上级请示。问题在他这儿总能处理得有条不紊,众人心服,同样也获得了上级的赞扬。
担当责任,替领导解忧是件得罪人的事,但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如果做得不够,事事让领导操心,可能会加重领导的负担;如果做得过分,则会影响领导与下级的关系。因此,这就需要下属勇于负责任,对情况予以核实和整理,最后征求领导的处理意见。只要处理得体,你的良苦用心就会为领导所理解,对你给予更多的鼓励,这就为此后建立良好的关系奠定了一个有利基础。
另外,因为领导处于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从全局考虑,有些问题不便于亲自处理,或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引起全局震动,这个时候,下属就应挺身而出,肩负责任把这些棘手事揽过来。当在工作中领导出现失误下不了台的时候,也需要作为下属的替领导背一背“黑锅”。可能当时面子上过意不去,但这样做便保住了领导的面子,让领导下了一个体面的台阶,领导因此会在心里非常感谢你,知道你是一个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员工。
领导要管的事情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件事情他都愿意干、愿意出面、愿意插手,这就需要有一些下属去干,去代领导摆平,甚至要敢于站出来表现一个下属的责任感,替领导分忧解难,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
5.勇于挑战高难度任务
在你和上司之间,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不是虎视耽耽的竞争者,也不是嫉贤妒能的昏庸上司,而是你自己!是你面对高难度工作时,那种推诿求安的消极心态。
职场之中,很多人如你一样,虽然颇有才学,具备种种获得上司赏识的能力,但是却有个致命弱点:缺乏挑战的勇气,只愿做职场中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对不时出现的那些特殊困难的工作,不敢主动发起进攻,一躲再躲,恨不能避到天涯海角。你们认为:要想保住工作,就要保持熟悉的一切,对于那些颇有难度的事情,还是躲远一些好,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结果,终其一生,也只能从事一些平庸的工作。
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是一个人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基础。当你万分羡慕那些有着杰出表现的同事,羡慕他们深得老板器重并委以重任的时候,你一定要明白,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某天线公司的总裁来到营销部,让大伙儿针对天线的营销工作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营销部赵经理耷拉着脑袋,叹息说:“人家的天线三天两头在电视上打广告,我们公司的产品没有知名度,我看这库存的天线真够戗!”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总裁脸色阴霾,扫视了大伙一圈后,把目光停留在一位年轻人身上。总裁走到他面前,让他说说自己的看法。年轻人直言不讳,对营销工作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个人意见。
年轻人说:“我们公司的老牌天线今不如昔,原因颇多,但归结起来或许就是我们的售销定位和市场策略不对。”
这时,赵经理对年轻人的这些似乎暗示了他工作无能的话表示了愠色,并不时向他投来警告的一瞥,最后讽刺地说:“你这是书生意气,只会纸上谈兵,尽讲些空道理。现在,全国都在普及有线电视,天线的滞销是大环境所致。你以为你真能把冰推销给爱斯基摩人吗?”
不等年轻人争辩,赵经理便将了他一军:“公司在甘肃那边还有5000套库存,你有本事推销出去,我的位置让你坐!”
年轻人朗声道:“现在全国都在搞西部大开发,我就不信质优价廉的产品连人家小厂都不如,偌大的甘肃难道连区区5000套天线也推销不出去?”
几天后,年轻人来到兰州天元百货大厦。商厦老总向他大吐苦水,说他们的天线知名度太低,一年多来仅卖掉了百来套,还有4000多套在各家分店积压着,并建议年轻人去其他商场看看。接下来,年轻人跑遍兰州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场,情况大抵如此。
正当沮丧之际,一则消息见诸报端,说一个农场由于地理位置关系,买的彩电都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看罢,年轻人如获至宝,当即带上10套样品天线,几经周折来到这个农场。农场场长告诉年轻人,这里夏季雷电交加,以前常有彩电被雷电击毁,不少天线厂家也派人来查,知道问题都出在天线上,可查来查去没有眉目,使得他这里的几百户人家再也不敢安装天线了。
年轻人检查后发现,自己公司的天线与别的厂商的毫无二致,也就是说,自己公司的天线若安装上去,也免不了重蹈覆辙。年轻人绞尽脑汁,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脑海里重温了数遍,加上所携仪器的配合,终于真相大白,原因是天线放大器的集成电路板上少装了一个电感应元件,才导致了线毁机亡。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一切都变得迎刃而解了。不久,年轻人将从商厦召回的天线,全部加装了感应元件,并将这些天线先送给农场场长试用半个多月。其间曾经雷电交加,但场长的电视机安然无恙。此后,仅这个农场就订了500多套天线。同时,热心的农场场长还把年轻人的天线推荐给附近5个农林场,又给他销出2000多套天线。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一个月,一些商场的老总主动向年轻人要货,连一些偏远县市的商场采购员也闻风而动,原先库存的5000套天线一扫而光。
40天后,年轻人返回公司总部。而这时,总裁携公司员工,像迎接英雄一样欢迎他的回归,并正式任命他为新的营销经理(原营销部赵经理只好履行承诺——主动辞职)。
“职场勇士”与“职场懦夫”,在上司心目中的地位有天壤之别,根本不可能相提并论。一位上司描述自己心中的理想下属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高难度任务挑战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到处都是满足现状、惧怕未知与挑战的人,而勇于挑战的员工,犹如稀有动物一样,始终供不应求,是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
在供求失衡的职场环境中,如果你不敢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那么,在与“职场勇士”的竞争中,永远不要奢望得到上司的垂青。当你羡慕那些有着突出表现的同事,羡慕他们深得上司“追捧”时,那么你一定要明白,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那种接到任务就述说困难的人,绝不会得到老板欢心的。“老板,这太难了,这是不可能的……”这些话一出口,立即就会让老板对你感到失望。正确的做法是,不管你感到任务多么困难,你都要坚定地对老板说:“老板,请放心,我会尽一切努力把它做好!”
6.自觉自愿,自动自发
拿破仑·希尔说:“自觉自愿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驱使一个人在没有人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职场上,有的人只有被上司催促着,才会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一生中大多忙忙碌碌,却又抱怨运气不佳。
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总统还没有为联邦军队物色到一名合适的前线总司令。林肯先后任命了四名总指挥官,而他们没有哪一个人能够“100%执行总统的命令”——向敌人进攻,并打败他们。最后,格兰特临危受命,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从西点军校毕业生到联邦军队总指挥官,有人说格兰特坐的是直升机——升迁速度太快了。在战争中,那些能圆满完成任务的人,最终会崭露头角,并被委以重任。因为,战争是检验一个军人到底能不能出色完成任务的最佳场所。
试想,如果格兰特只是被动地去接受任务,他绝不可能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将。“这个世界会对一件事情授以大奖,包括金钱与荣誉,那就是自觉自愿的。”
有的员工不愿意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在上司的一再催逼下,才被动地应付、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创造性地、自觉自愿地工作。这种被动工作的员工,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最终将一事无成。这种人总是失业,必然遭到他人的白眼。
检视一下你自己,看看你有没有被动工作的不良习惯。如果有,就不要再消极地等待了,也不要去报怨,而应该自我反省、乐于改变。如果你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应当克服被动工作的习惯,将其从自己的个性中根除。
首先,每天从事一件明确的工作,而且不必老板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
其次,到处寻找,每天至少找出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把它做好。
最后,每天坚持这一做法,直到把它变成习惯。
坚持这样去做,你会发现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
不待扬鞭自扬蹄,主动的人将与其他人有截然不同的命运!你在主动工作中可以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渐渐你就会发现:虽然你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虽然你不是海归派,但是,你照样可以非常优秀!
而工作全力以赴、积极进取的员工,总会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他们很容易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拿破仑·希尔说:“自觉自愿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驱使一个人在没有人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7.主动承担分外的事
很多人都认为,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可以了,殊不知,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只有你愿意多做事,别人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你也才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对于那些有志于在职场中有所建树的人来说,不妨考虑多去承担一些“分外事”。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用进废退”理论。长颈鹿的脖子不是天生就那么长,人也不是天生就能够直立行走。世界万物大抵都遵循这一进化理论。如果你养成多做分外事的好习惯,不仅能彰显自己勤奋的品德,而且还能发展一种超凡的技能,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顺利地摆脱困境。这也就意味着你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使你的潜能得到发挥。
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养成这个习惯之后,与周围那些尚未养成此习惯的人相比,你已经具备了很大的优势。这种习惯使你无论到了哪个单位,都会有更多的人点你的将。让你成为众多人所关注的焦点,岂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作为职场人,我们要主动去做事,主动去解决实际问题,用行动推动公司的发展。它不仅是一种觉悟上的要求,也是你敬业精神的一种体现。每天多做一些,无论是分内分外的事,都主动去做,也是忙于要事的一种体现。
李强刚去秋山公司工作时,是个很不起眼的普通员工,如今已被老板当做了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公司的业务负责人。他之所以能迅速升迁到这个职位,其秘诀就是“积极主动,每天多做一些”。
李强自己这样介绍说:“刚为老板工作时,我就注意到,下班后大伙儿都回家了,只有老板一人仍然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才离去。为此,我下班后也主动留在公司里。是的,确实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但我觉得自己应该留下来,在老板需要时为他提供一些帮助……工作时,老板常会找文件、打印材料,以前这些事都是他自己去做。很快,他就发现我时刻在等待他的吩咐,以后逐渐养成召唤我的习惯。”
老板为何会养成召唤李强的习惯呢?原因就在于,李强主动留在公司里,使老板随时能够看见他,并能随时随地为他服务。那么,李强这样做,能得到回报吗?也许不能马上得到,但他获得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使自己受到老板的青睐,最终获得了晋升的机会。
把“分外”事当做自己的事,你的初衷也许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但其结果往往是获得的更多——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你的老板会把一封升职信放到你的桌子上。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尽力去做一些分外的事,而不能像木偶戏中的木偶那样,领导怎么指令就怎么动。一位成功企业家说:“除非你愿意在工作中超过一般人的平均水平,否则你便不具备在高层工作的能力。”
社会在进步,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会随之扩大。不要总拿“这不是我分内的事”来推脱责任。面对“分外”的工作时,不妨伸出你的手,并将这作为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一种机遇、一个锻炼的机会。
一般而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成功的基石。而在做分内事的同时,再做点分外事,你更会赢得领导的青睐。
8.不要“拖延”要“落实”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不要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但是在工作中,人们却经常看到一些人做事拖拖拉拉,总是在唱《明日歌》,上级老板交代的事情,他们总是推三阻四,不到“大事临头”绝不肯动手去做,这种人是最让老板讨厌的。当今老板重视的是工作效率高,而且绝不拖拉的那种人。
人们经常发现,浪费时间最多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看上去最刻苦、每天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他们看起来似乎很忙,但没什么工作效率,自然也就得不到老板的信任,甚至还有可能丢掉手中的饭碗。
从许多方面来看,罗伯特·第尔是个部门经理,他与雇员的关系相处得很好,但同事们发现,他那拖拉的习惯常常叫人受不了。即使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他也总是拖到明天。他的两个下属有时在办公室外埋怨说:“他知道的那点事谁不知道,本来应该做决定了,可这家伙又让我们重新干一遍!”
第尔不是天生的优柔寡断,只是他养成了一种总是把事情拖到明天的习惯,特别是他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更是如此。他把这种坏习惯带到了办公室,工作效率自然不会高。其实,我们应该把事情分出主次先后、轻重缓急,不能够什么事情都拖,等待时机的到来。第尔把报告、书信和文件都堆在桌子上,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东西究竟在这里放多长时间了。他这种拖拉的习惯终于让他倒霉了,因为,老板要他看的信件,他却迟了一周才给。结果,这下算是“太岁头上动土”,被新任总裁给解雇掉了。
拖延意味着你总是被昨天的事情牵着鼻子走,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去做,其实是在为你自己“攒活儿”,你会觉得明天总是那么忙。今天能干的事就今天干,今天是最可靠的、最宝贵的,绝不能拖延到明天!
有谚语说:“拖延是时间的盗贼。”如果你想得到老板的青睐,那你必须克服拖延这一毛病,振作起精神,从现在开始。
办事拖拉是许多年轻白领常见的毛病。“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要想不荒废岁月,干出一番事业,就要克服拖拉这个习惯,让你的老板看见你干练的一面。
拖延者一方面梦想仙境中的玫瑰园,另一方面又忽略窗外盛开的玫瑰。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仅是幻想,现实的玫瑰就是“今天”。拖延所浪费的正是这宝贵的“今天”。这样,他们的生活必然陷入焦虑,自以为“临时突击是完成任务的妙法”,结果,时间压力给人带来一个又一个的焦虑,天天在着急上火中生活。
那么,如何向上级展现你改变拖延的决心呢?如何让老板知道你是一个高效率的员工呢?在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仅供参考的建议:
(1)把大块任务切割成小块。善于化大为小,难题就好解决了。出成绩的人大都懂得这种方法的价值。例如:你想写一本200页的书稿,每天写1页,不到7个月就可完成。想一下写完,只能被目标本身吓倒。有了艰巨的任务,第一步分解它,化成一系列小任务,再一个接一个地完成。
(2)分析利弊。对目标有意识地加以分析,看看尽快实践有什么好处,拖延有什么坏处,这对下定决心立即着手很有督促作用。
(3)立即动手。你的庭院该打扫了吗?现在就去找工具。得交报告吗?马上拿出纸列上几个要点。你要勒令自己,绝不拖延,有事及早干。
(4)向人保证。提出保证,限定时间完成任务,会使人产生一种有益的焦虑和时间紧迫感,这会有效地克服拖延的坏习惯。
(5)每天做结算。“明天即在眼前,学会把每一天当做礼品来对待。”每天起床前要决心过好今天,还准备让明天过得更好。把时间看做财富,你就不会再拖延了。
(6)要有实施的勇气。勇气是克服怯懦、付诸实施的能力。潜力之所以没发挥出来,是因为自己限制了自己,突破胆怯的限制,就能充分发挥潜力。
最后,最好每天早晨问问自己:“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今天打算把它解决到什么程度?该做哪些事?”不要忘记,克服了拖延的习惯,你就会跑在时间的前头。
有谚语说:“拖延是时间的盗贼。”如果你想得到老板的青睐,那你必须克服拖延这一毛病,振作起精神,从现在开始!
9.消极怠工,不如积极面对
作为公司的员工,有时难免会有情绪,但不应该消极怠工。从长远来看,还是应该认真对待工作。因为,当员工不认真工作时,领导就会认为你是不称职的,那么,要如何才能让领导满意呢?
柴田和子被称为日本的“销售女神”,从事推销保险工作并不是她最初的本意。
那时,她的孩子还小,她对保险销售并没什么好感,再说她有一技之长,还不至于走上卖保险的地步。因此,就拒绝了保险业务员的工作,但当招聘官知道柴田和子有打字及珠算证书时,就对她说:“公司也正在招聘事务员,如果你对业务员不感兴趣的话,可以来公司做事务员,月薪可能为10万日元。”
柴田和子听后非常兴奋,不用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每月还能拿10万日元的工资,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因为,按照当时的工资标准,月薪10万日元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待遇了,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也不过三四万日元。
柴田和子欣然参加了面试。结果,公司以保险业务员的名义录用了她,并声称:“你可以只做会计工作,主要是企业年金及团体定期保险的计算。”这项工作对柴田和子来说,是很简单的,于是她决定去这家公司上班。
然而,让柴田和子没有想到的是,公司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会计工作,而且公司还通知她参加业务员的初级考试。直到这时她才明白,这是一个“骗局”,公司招聘的只是保险业务员。该怎么办呢?是毅然离开这家公司,还是继续留下,做这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
对于很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先责问公司,然后气愤地离开公司,另找一份新的工作;或者是暂时留下,很不情愿干工作,每天牢骚满腹。那么,柴田和子是怎么做的呢?
柴田和子经过短暂的思考,认为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与其消极地工作,不如正确地面对现实——“既来之,则安之”,把推销保险变成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为之努力。
正是持有了这个信念,她才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日本保险销售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保险销售界的“销售女神”。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启示:工作之中,因种种原因产生一些情绪在所难免,但我们不能因此消极怠工,而更应当积极地工作。
事实上,消极怠工有百害而无一利!古人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消极怠工必然吃亏,唯有积极付出才会有回报。
10.积极工作,贵在始终如一
成功往往要持续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有的人付出了,也获得了成功,但他们却因为眼前的一点点成绩而找不着北了,在欣喜之余停止了努力,结果,已到手的胜利又悄然地溜走了。这不仅造成了失败,还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阿迪达斯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制鞋厂。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把一个小小的制鞋厂发展成鞋业制造大公司,并成为奥运会的指定用品。20世纪50年代后期,70%~80%的运动员都穿着阿迪达斯生产的运动鞋,直至70年代,阿迪达斯公司仍被看做是不可超越的。
他的成功与积极工作是分不开的。阿迪达斯先生除了处理公司的各种事务之处,还经常亲自外出考察市场。在每次外出时,他总是要求员工为他准备很多的资料,以利用在路上的空闲时间阅读它们。
有一次,阿迪达斯先生去英国考察市场,可火车延误了将近3个小时,他便拿出手头的文件,悉心地翻阅,并不时地在上面做记录。直到检票时,他才不得不收起这些文件,旁边的一位年轻人笑着说:“你真是一个好员工,在公司里你一定会让老板满意的!”
阿迪达斯先生笑着说:“我在做我的事,哪管老板不老板啊!”
“你与老板的关系不好吗?”年轻人又问。
“好,很好,我们就如同一个人似的。”年轻人对他的话不太明白,“那你是老板的亲属或是儿子?”
阿迪达斯有些忍俊不止,只好说:“我就是老板!”
如果你也像阿迪达斯先生那样,在出差的时间里都能够忘我地工作,必然会得到领导的赞赏。阿迪达斯贵为老板,还在如此积极地工作着,也正因为如此,才创造了公司的辉煌,也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可是,一旦停止下来,那将会怎样呢?
公司业务繁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地扩大,这正是阿迪达斯先生继续积极工作、努力付出的时候,但这时的他让成绩冲昏了头脑,变得有些懒散了,不像先前那样主动地工作,能拖就拖,实在没办法了才去解决。原来,经常外出考察市场的习惯也不复存在了。这造成了外部信息的堵塞,生产效率也急剧地下降。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人热衷于运动,运动鞋的销量骤然大增。当众多的美国人相中阿迪达斯运动鞋时,它们却供货不足。这时,世界上的制鞋厂像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这本是它们充分施展的好机会,可是此时的阿迪达斯先生不愿主动去了解市场信息,严重错估了市场需求与竞争对手的实力,犯下了致命性的错误,其市场份额被其他厂商占据了。
如果阿迪达斯先生能像以前那样,坚持积极地工作,那“煮熟的鸭子”就不会轻易飞走了。我们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些人工作主动积极,为公司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可是,他们却因此而翘了“尾巴”,认为是公司的功臣,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不如从前那样积极主动,在领导眼中所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也因此化为乌有,本来能够升迁或加薪的,领导也不得不重新考虑。
社会上,很多人的确有本事,但就是不能够始终如一。久而久之,领导必不敢委以重任,只能交给他一些平庸的工作。这就是很多人碌碌一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