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违反规则
“应该”和“不应该”筑起了一道让夫妻一方免受伤害的高墙。如果这道墙出现任何一个漏洞,比如规则被破坏,一方会产生自己受到侵犯的反应:“挑战我的规则就是在挑战我。”
违反“应该”规则有时确实会给对方造成伤害。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将停留在潜在或臆测层面的伤害当作冒犯。我们不妨考虑一下下面几种情况。
·家里来客人时,小孩在餐桌上不懂得礼节,妈妈非常生气,“很想抓住他使劲摇晃。”
·丈夫说要寄信却没寄。尽管信后来寄出了,但他的妻子仍非常生气。她想:“如果当时寄信是一件要紧事怎么办?”
·妻子在交通灯马上变成红灯的时候闯了过去,丈夫对此非常恼火。他想:“如果当时对面有一辆车疾驰而过,我们或许就出车祸了!”
此类反应都属于“如果……怎么办”规则的范畴。谨小慎微的人会对可能的侵犯或冒犯感到紧张,因而更容易被这些规则所左右。他们的行为模式受一系列意在降低危险的“应该”和“不应该”规则所引导。当自己所设的禁令遭到侵犯时,他们会感觉受到了威胁。因规则被违反加深的脆弱感驱使他们重拳回击冒犯者。于是,他们自认为所作所为是防止侵犯的必要之举,并对自己免受伤害感到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