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受了委屈,为什么还要给别人道歉
心理学家莱因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知道。相对应的,一个人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就是他的感受没有被确认。
我的一位咨询者,她对我说自己是个经常对别人道歉的人,道歉已经成为她的习惯性模式。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无论她是否做错,只要看到别人生气,她就会忍不住向对方道歉。她清楚自己的内心并不是真的要道歉,只是为了尽快让事情过去,让冲突和情绪尽快平息。
她说自己从小时候起,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顺着别人的心情,不要因为一点小事争个输赢,认为这样会减少麻烦。但越是这样,她越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很没有原则的人,和朋友产生矛盾就道歉,同事或领导不高兴也道歉,她认为自己很窝囊,明明自己没有错,还是会和人道歉。虽然这么做的时候,她的确可以不用面对更多的情绪,却不得不感受内心更强烈的冲突,总是感觉自己很委屈,愤懑和不满越来越多。
所有的委屈只能自己消化,可需要消化的不只是委屈,还有委屈背后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就是自己的感觉不重要,自己的存在也不重要,这会让我们自我贬低和自我攻击。内化的羞耻感会让人觉得自我是有缺陷的,甚至会没有经历外部的任何事件,仅仅因为自身的存在而感到羞耻。就像这位总是道歉的女生,她慢慢感到自己的存在好像就是错误和羞耻的。
一个人最初的存在感来自他的感受被父母感知。反之,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和否认,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人的羞耻感是渴望得到爱,又害怕得不到爱。我们渴望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是当我们保护不了自己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深深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也会引发强烈的羞耻感。很多从小被父母责骂的孩子,会把事情归咎于自己,觉得自己如果再听话一点,表现得更好一点,就不会遭到责骂了。同时,他们也会觉得无法保护自己,认为自己很窝囊。
在面对父母的忽视或者责骂的时候,孩子很容易怪罪自己,觉得父母之所以这样对待自己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不值得被爱。他们不能保护好自己,甚至也不敢奢望父母的保护和安慰。最难过的是,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个真相。
当孩子感到羞耻之后,可能会形成一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不再受到更多的伤害。比如,即使是自己受了委屈,也会和别人道歉。这样做是因为害怕连现在的关系也失去了,没有关系就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羞耻真正让人害怕的地方是它会暴露一个人脆弱无助的样子。人对爱的渴求,竟然变成生命中的羞耻。
心理咨询的价值在于来访者的感受被看到。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会给予咨询者足够的空间,说出自己的问题和情感创伤,这种空间是为了让咨询者摆脱内心的羞耻感。我的一位咨询者,他很讨厌迟到,但他来咨询的时候比约定时间晚了一会儿,于是觉得自己做了天大的错事一般,担心我会不高兴,对他有所责怪。我当时告诉他,无论迟到多久,我都会等他,何况咨询的费用已经付过了。我的回应降低了迟到的严重性,玩笑话让他可以放松一些。这样的回应给他传递了接纳的信息,同时也将他的注意力放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上,而不再局限在迟到上,从而减轻了他因为迟到而产生的内疚和羞耻。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我们所有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毛病和附加的羞耻感而活着的。”羞耻感是我们藏得最深的感受,我们甚至会为自己怀有羞耻感而感到羞耻。不承认痛苦的存在,就没办法摆脱痛苦。防御机制曾在我们最难受的时候保护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习惯了不去正视过往的创伤。
没有得到爱和接纳会形成情感创伤,我们不敢面对创伤,可这又会形成羞耻感。只有当你看见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模式之间的联系之后,才会对自己有更深的理解。你的行为模式和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想让过去那个受伤的孩子更好地活下去,那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当你这样看待自己的时候,内心的自我攻击会减少,同时意味着你的自我保护的能力正在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