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词语中寻找什么
著名教授王德峰曾这样讲:凡是能够体现、凝聚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精神的词语,没有一个能够准确地翻译成欧洲的词语。当然,翻译家们一直在努力翻译,其中《道德经》就被翻译成德文、英文、法文多个版本,但它们都不得精髓。后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下决心自己来翻译,并且找了一个母语是汉语但一直在德国从事学术研究的华人合作,他们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翻译《道德经》,最后以失败告终。海德格尔只模糊地知道《道德经》里有极高远的境界,但无法体会,因为《道德经》里面的词,在德语的语言体系里找不到对应的词语。
其实,要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真正了解词语,中国的词语中往往藏着独特的意蕴。比如,国学大师辜鸿铭在一次演讲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中国人——温良。他说:“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温良”这个词,用得实在是很准确,“温良”不同于“温顺”,因为中国人面对外国列强的欺凌,绝不屈服,绝不妥协;“温良”也不同于“温和”,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温良”二字显然更厚重,更具概括性和包容性,也更符合事实,更具美感和诗意。正因为他对中国人有如此准确的认识,才坚守中国的传统文化,哪怕列强有坚船利炮,哪怕列强当时有先进的科技、发达的工业,游历各国的他都坚定地认为中国人优秀而伟大。一个词语的背后,藏着的是他独到的见识。
也正因为这个准确的用词,保守的辜鸿铭打动了众多纷纷看向西方、主张西化的中国知识分子,这些中国的精英在当时国弱民穷的大环境下,因为对“温良”二字的认同,没有在西方文明的面前自卑。
所以,词语,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解词,首先要领略、体会词语的独特意蕴。
前面提到,观字不是为了成为一本活字典,同样地,解词,自然也不是为了成为百科全书。如果说观字是为了毫无障碍地读懂一篇文章,那么解词就是在领略词语的意蕴之后读透一篇文章。何为读透?除了读懂文章的内容,还要读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它的主题是什么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比如,很多人都说看不出《离骚》《红楼梦》这些名作名篇有多好,其实,是很多人没有真正解词的能力,不解词,就真的品味不出它们的好处,就像面前有一道菜,普通人大概只能用眼看出大致的材料是什么,吃完后评价好吃或不好吃,而美食家则能品味出这道菜用了什么样的调料,激发出什么样的香味,用了什么样的火候,味道是怎样的好。有了解词的能力,就可以当文章的美食家,而不仅仅是一个“食客”。
一篇文章中单独某一个词可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一连串的词语往往会形成一则信息,一种态度,一种感情,一种风格。解词,解的就是词语背后的信息、态度、感情和风格。
另外,在解词的同时,也要学习。不管平时积累了多少词汇,可是在写作时,相信不少同学还是会遇到词汇匮乏的问题。在学习解词的过程中,可以慢慢改善这个问题,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总而言之,可以在解词中寻找词语的独特意蕴,进而能够在表达时寻找到合适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