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运用解词三大法门,真正读透文章
如何通过解读词语来读透文本?这里提炼出了三个方法,把它叫作“解词三大法门”,哪三大法门呢?第一,实词构筑形象;第二,虚词表达态度;第三,注重词语之间的搭配。掌握这三大法门,就能读透文章。
大家都知道,根据词性,词语可以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所谓实词,就是那些有实际意义的词。它包含名词,如人物名词“学生、老人、少女”,事物名词“蜗牛、战斗机、苹果”,时间名词“过去、未来、现在”,方位名词“左、中、右”,关系名词“兄弟、姐妹、父母”等;也包含动词,如行为动词“走、跑、喊”,发展动词“生长、发芽、结果”,心理动词“爱、恨、烦”,存现动词“显示、消失、存在”,使令动词“使、让、禁止”,能愿动词“会、愿意、可以”,趋向动词“来、去、上”,判断动词“是、为、乃”等;包含形容词,如表形状的“大、高、胖”,表性质的“甜、好、香”,表状态的“快、满、多”等;还包含数词、量词、代词等。
所谓虚词,就是那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包括副词,如程度副词“很、极、太”,时间副词“已、刚、才”,范围副词“都、全、总”,情态副词“正好、果然、依然”,语气副词“确实、不、没有”,重复副词“又、再、还”;包括介词“从、在、把、对、同、由于、除了”,连词“和、同、跟、不但”,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呢、吧、吗”,叹词“啊、哎、哦、呀”,拟声词“哗哗、轰隆隆、哗啦啦、啪啪”等。
大家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实词往往构筑了一个形象,发起了一种动作,描述了一种状态,而虚词会通过其逻辑作用,将这个形象、动作、状态确定下来,而这种确定里又含着作者的态度、感情和他所想要表达的主题。而实词与实词、虚词与虚词、实词与虚词之间也会发生种种反应,产生一种能吸引灵魂的美感。搞清楚以上三点,数不胜数的词汇就会像夏日阳光下的万亩荷塘,绽放出无数淡雅而清香的荷花,将其深藏的故事、气质、底蕴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
实词构筑形象
在实词当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占据了词汇的绝大部分,在这里主要讲这三类词,这三类词,是语句的三块基石。名词,顾名思义,表示名称的词。一首诗里的意象,一篇小说的主人公,一篇散文里的风景,都是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都是名词,都是意象,凑在一起,就有了意境,就有了情感和思绪,名词也动了起来。别小看名词,名词是作者表达的入口。
动词,自然是表示动作的词,经典的人物形象在读者脑海中留下的印象通常是动态的。比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孙悟空七十二变、踢倒八卦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摇着一把羽扇出场,就连《红楼梦》里贾宝玉也是周旋在众多女孩中间,一刻不消停。一个人物形象要想留在人们心里,一定会有他独特的动作,否则,他就不会被人们记住。这动词里藏着人物的性格、心理,还有作者塑造人物的初心。
形容词,是说明人或事物性质、状态、特征、属性的词语,很多同学苦恼写作词汇量不够,确切地说,是形容词的词汇量不够,不知道该怎么把一个人、一处风景、一件事描述好,进而打动别人。形容词用得好,才会真正惊艳众人。比如,《诗经》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尽桃花之美,从此被吟诵两千多年。辛弃疾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成千古绝唱,用妩媚形容青山,新鲜、准确、动人。这三类实词中,还是数形容词最能熨帖人心。
现在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三类词的作用。
解析名词背后的信息,解读人物形象
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叫《马裤先生》。在正式进入阅读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马裤先生”这个人。马裤先生是作者——“我”在火车上同坐一个车厢的旅伴,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穿了条马裤。这位马裤先生特别爱占小便宜,不但用大衣、帽子、领带把包厢的衣帽钩全都占满,还想把“我”和另外一位旅客的行李票都用掉。他还特别跋扈,特别蛮横,一路上用打雷般的声音叫了无数次“茶房”——就是在火车上供应茶水、做杂务的工人——因为他觉得自己既然花了钱,就该把茶房差遣个痛快。另外,这位先生的公德心可以说是完全隐形,睡在上铺的他,不仅可以肆无忌惮地对着下铺掸完鞋子掸袜子,还能对着车厢顶部“啪”地吐上一口浓痰!所谓马裤先生,就是这么一位人物。
先看这篇小说开头一段,然后回答问题。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在小说的开头,老舍细致描写了马裤先生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有的同学可能会回答:“老师,我知道,既然小说里的他那么差劲,前面写他的穿着,肯定是用来反衬的!”还有的同学可能会想:“老师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后文是批评他,前文肯定就是表扬他,这就是欲抑先扬、欲贬先褒啊!”
甚至,可能还有同学会说:“老师啊,马裤先生不错啊,这一段最后一句话写了,他‘很和气’的。”这么回答的同学,要再回头审一下题:“和气”是“衣着”吗?
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马裤先生应该很有学问,因为他戴眼镜,胸袋里还插着小楷羊毫。他穿的还是缎子衣服,家境应该很富裕,不会去占小便宜吧?
以上这些想法,对吗?
这就要动用解词中“实词构筑具体形象”的法门了。
来逐词分析一下马裤先生的打扮。他戴着眼镜,貌似文化人,但是,再仔细看一下,他戴的是什么眼镜?是“平光眼镜”。“平光眼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本人并不近视。不近视而要戴眼镜,其目的是什么?或许是爱美,或许是附庸风雅,或许是装腔作势。这么一分析,往轻了说,他有点轻浮,喜欢追逐“时尚”,往重了说,他内心的虚伪、浮夸暴露无遗。
接着来看他身上的其他衣物。他上身穿的是青缎子洋服,这提示了两个信息:一是他家境不错,穿得起缎子衣服;二是他爱赶时髦,穿的是洋服。那时候说的洋服,其实就是西服。上身穿西服,下身应该配西裤吧,他配了什么?马裤。经典的马裤裤型是上宽下窄,也就是说,大腿的部分肥,小腿的部分紧,这是为了方便穿长到膝盖的马靴。那么,他脚上穿的是马靴吗?不是,是青绒快靴。快靴是一种半高靿的薄底靴子,轻便利落,尤其利于快跑,是京剧里武生常穿的。他这身装扮,换成现在的形象,就是一个人上身穿了一件名牌西装,下身穿了一条运动裤或哈伦裤,脚上穿了一双板鞋或运动鞋。可能现在会有人说,这是一种混搭之美,很潮很时尚,但是,这段话里有个词你也要注意到——“北平”。在“北京”还叫“北平”的时候,这种“混搭”更多地意味着不伦不类,三不沾,四不靠。
再看看他胸袋里插着的那支笔——小楷羊毫!西服的胸袋里插一根代表西方文化的钢笔,露出金灿灿的笔帽来,在当时是一种时尚(虽然也近乎浮夸),插一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羊毫毛笔,就令人难以理解,甚至让人发笑了。
把马裤先生这一身装扮从头看到脚,看到的是一个浅薄虚伪、乱七八糟、不伦不类、毫无内涵的伪君子形象,这与他后文中的行径,不是对比,是呼应,不是反衬,是正衬,不是欲抑先扬,而是一抑到底,一以贯之,完成了形象的统一。
马裤、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胸袋、小楷羊毫、青绒快靴,你匆匆一看,可能觉得这些名词平平无奇,可是你认真一解词,这些名词就像开足了马力的建筑工人,“嘁里咔嚓”就构筑出了这么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品析动词,破译人物的深层心理
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这用不着多说,因为全部生活就是运动。”
作为公认的文学大师,鲁迅对词语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能够根据不同人物所处的不同典型环境,灵活而精准地选用符合情境、点明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的动词。比如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鲁迅两次描写了孔乙己支付酒钱的情景,前后分别使用了“排”和“摸”这两个动词。“排”字写出了孔乙己付钱时的那种炫耀和自信的心理,很符合他穷酸迂腐的文人形象。“摸”字则写出孔乙己先前的那股精气神已经荡然无存了,暗示他身上的钱很少,已是落魄潦倒到了极点。仅仅通过这两个动词,读者就能明显地感受到,孔乙己前后命运遭遇和心境神态的巨大反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学大师也不是一天练成的。可以想象,要写出一篇篇洗练深刻的文章,鲁迅先生的脑海中一定积累了海量的词汇,并且对它们的各种意义和用法都了然于胸。到了写作时,他自然就能轻松自如地调度出所需要的那个词汇。
在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中,也有这么一段话由于传神地运用了动词而显得格外出彩:“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通过“探”“穿”“爬”“攀”“缩”“倾”这几个动词,一位肥胖的中年父亲为了帮远行的儿子买几个橘子,在火车站的月台上艰难行动的全过程被刻画得细致且生动,让读者阅读时非常感动。由此,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意也就蕴含其中了。
动词和动作描写往往是语文考试的考查方向。因为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动作描写。动词使用得好,往往就能让文字有画面感,让人物更立体、饱满。
来看《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的片段。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范进的这些动作,可分为四个画面。第一个画面,四个动作,范进看见中举的喜报,看一遍,念一遍,拍手,笑,说“我中了”。
中举的喜报,是范进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可他却并不敢对喜报有期待,注意是不敢。因为他失败了多次,因为周围人都不看好他,连他自己也不看好自己,还因为官场腐败,而他的家境实在窘迫。他不敢期待,可又为什么参加了考试?他除了读书、考试,一无所长,再无别的谋生之道。去考试,也不过是科举对读书人的那种巨大的吸引力,他无力抗拒罢了。
当喜报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像是在做梦一样,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他只有一次次考不上的心理准备,考不上再考,他没有想过一旦考上了怎样。这说明他对自己一直是极端自卑的,所以在狂喜之下,才会精神暂时错乱。其实,一 “拍”一“笑”就已经表明他举止失常了,因为范进平常一定是畏畏缩缩的,不敢有大动作。
第二个画面,他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
“跌倒”“牙关紧咬”真的很像癫痫发作的症状。虽然说范进神经脆弱才会发疯,可这两个动作表明他的身体也是极端虚弱的。作者写范进发疯前有这样的举动,既真实,又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
第三个画面,他醒过来,还是拍手,还是笑,还是说“我中了”,同时多加了一个飞跑出去的动作。
范进除了拍手、笑和奔跑,真的不知道怎么表达他的喜悦了,成年人做这种孩子气的动作,滑稽讽刺,同时又让人心酸,正符合他呆板、迂腐同时又很空洞的儒生形象。
第四个画面,他“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跌”散了。
这样的动作,这样的画面正好凸显了范进的可悲、可叹又可怜的形象,如果只有前面的动作,可能读者只会说,范进这是丑态毕露,疯得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或者觉得他太倒霉了,倒霉得有些可笑。而加上他摔跤,散了头发,淋了一身泥水这样疯癫的形象,人们对范进的感受就会复杂起来,就会多一层怜悯,而对当时的科举制度的毒害,多一层省悟和厌恶。
现在,把前面这些动作和画面连起来,会是什么情景?一个落魄的甚至是饱受欺凌的中年人,乍逢喜事,脑子一下子糊涂了,像个孩子一样,拍着手,大笑,飞跑,不认识任何人了,然后他摔进泥塘里,头发都散乱了,披头散发的。
读者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悲凉,心酸。
其实,范进并没有真疯,如果他真的疯了,也不会被他的丈人一巴掌打清醒过来。他短暂的意识不清醒,是由于他之前的“不敢期待中举”和“中举了”的事实,在他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情绪风暴。若真要溯源范进疯癫的原因,那整个科举制度,整个社会,包括鄙视和打击范进的每一个社会人,都是帮凶。
如果真正懂得解词,懂得把动词连贯成画面,就能懂做出这些动词背后的那个人物是怎样的心理,怎样的心态。这个人物就能变得立体起来,读者也就能懂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意在表达什么,讽刺什么,或者控诉什么。
再比如,巴金的作品《家》中的一段内容。
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觉慧)的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
这是一段融合了心理活动的描写,前面的动作正是觉慧心理活动的折射。觉慧要出去参加学生运动,但是爷爷作为封建大家长,思想守旧,让他好好待在家里,觉慧作为一个新青年,自然对爷爷的决定不满,于是他伸手折花撒气。你看他的动作,折梅花枝,摘花,捏花,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憋闷甚至是愤恨的。
作者也把他的心理写出来了,然而,若细品这几个动作,觉慧折花、捏花,纯属发泄,可他对外界的这个娇弱的花朵越用力,只能证明他心里越愤怒,而一个人对物越愤怒,只能说明,他对人越无力、无奈。这几个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动作,其实反向证明了他的软弱,他还没有勇气去对抗那些让他不满的人和旧制度。所以,透过他这几个动作,可以断定他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会向他厌恶的旧制度屈服的。从觉慧暂时的屈服能看到,旧制度的恶,不是有了新思想就立刻能清除的,它还有巨大的权威性,腐蚀着每一个大家族里的年轻人。
深度解词,能透视人物的心理,进而更全面地理解人物形象,更全面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揣摩形容词,解开打动人心的密码
一般来说,形容词是最容易激起人们想象的词语,因为它主要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下面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2017年高考卷现代文阅读《根河之恋》前两段。
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高考题: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来看第二段中的形容词,厚厚的、巨大、纯真清冽、清澈透明,就可以得出根河的特点:清澈透明,水势浩大。
再来看根河的象征意义,形容词结合名词、动词,乳汁、迸发、推去、伸展、成熟、流送,再结合上文“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一句,可以总结得出,根河的象征意义是鄂温克人的深厚博大的母亲。
一般来说,问题中提到事物的性质、特点、状态或属性,就从形容词中寻找。
2021年高考现代文《麦子》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真大呀,又圆又壮实,比麦粒儿大,比麦粒儿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
你看作者的用词,他用“金黄”“圆”“壮实”来形容老婆婆手上茧豆的特征,这几个词一般都不会用来形容茧子,只会用来形容黄豆,但用在这儿,会让人觉得既合适又新奇,形象地展示出了老太太那双手的特点,那是一双劳动者的手。
在通常印象里,劳动者虽然是勤劳的,但也多半疲惫,甚至愁苦、悲观。但这几个形容词一出现,你会觉得老婆婆是健壮的、能干的、乐观的。茧豆在作者眼里不再是长时间劳动的象征,而是耀眼的勋章。这几个形容词的表达效果也就在于此。
形容词的表达效果往往是使得它所修饰的名词更形象,更生动,更美,更有画面感。
在众多作品中,形容词的使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对形容颜色的词语的使用。比如下面这首《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开篇就是黑云笼罩,诗人把敌军比作黑色的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
下一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号角声响起在满天秋色里,在边境,秋天一般是漫天黄沙,大地一片苍茫,秋色,应该也是这种苍凉的黄色。
“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半卷红旗临易水”,红旗,红色。易水,用的是荆轲刺秦的典故,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荆轲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悲壮感,也和红旗的红色暗合。
“霜重鼓寒声不起”,天寒霜降,战鼓不响亮。霜重,霜色。
“报君黄金台上意”,黄金台,金色。黄金台,用的是燕昭王求士的典故,战国时燕昭王曾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提携玉龙为君死”,玉龙,玉的颜色。
这八句中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每句都含着一种颜色,每一种颜色都是无言的诉说。有敌人袭来的压力和恐惧;有与敌人誓死一战的决心和意志;有号角声响起,茫茫大地黄沙漫天的苍凉;有大地被鲜血染红的惨烈;有举着红旗向前进攻,生死不知的静穆;有白霜降下,战鼓不响的肃杀感;有为国为君、不惜战死的悲壮和豪情。
鉴赏颜色方面的描写,在语文考试中,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词赏析,都是一个重点。颜色,在修饰各种事物时,往往是作者精心用文字组织画面的精华所在,透过画面,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以及审美情趣。
注重字词联系
上文所述,都是从大处着眼,从文章处着眼,但词语独立存在的时候,也要从小处、细处着眼,注重词组里字与字之间的关联。找出了字与字的关联,对词的解读就会更深刻。依然拿一道题来说明这一点。
我们在理解很多汉语词语时,除了关注每个字的含义,还要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些词语。
例如:“敬畏”一词中,敬,尊敬也,畏,畏惧也;所谓敬畏,便含有先敬而后畏之意,因为敬发自内心,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认同,由此而生之畏,便是自觉之畏,理性之畏;相反,如果因畏才敬,很难产生发自心底的尊敬,这不是真正的敬畏。
请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理解与认识。
①文化 ②传承 ③思索
下面来感受一下什么是敬畏。敬,因为一个人身上的某些优秀品质,比如勇敢、认真、有担当,获得其他人的尊敬,其他人因为尊敬产生了畏惧。先有敬,后有畏,这种敬畏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发自内心的遵从。大家不会去反对、伤害自己敬畏的人,而会去想办法守护他。
相反,如果是因为一个人长相可怕,为人暴躁,蛮不讲理,大家都畏惧他,才不得不对他维持一种表面的尊敬,这就不是真正的敬畏。一旦有了机会,情势逆转,大家就会把这样的人掀翻在地。
这道题出得特别好。好就好在,它在提醒你去找到字与字之间的关系。
现在,来分析一下题中的三个词语的大意(字义→字间关系→文化内涵)。
文化:“文”是名词,“化”是动词,有“以文化之”之意。
传承:“传”是动词,“承”是动词,有“上传下承,共同努力延续”之意。
思索:“思”是内在,“索”是外在,有“内思外索相结合”之意。
这里有一个满分答案供大家参考:
“传承”一词中,传,“传授”也,承,“承接”也,所以传承就有了先人传授而后人承接之意。因为有先人的经验与美学可以传授,后人才可能有所承接;反之,若后人不去承接,则先人之美学与经验也无法传授。所以,只有“传”与“承”并重,才能把先人的经验与美学留给后人。
在这个答案中,这位同学先解释了传承的意思,然后呢,自然而然地从正面开始挖掘其含义。传要传什么?传先人的经验和美学。承有什么用?有承才能传下去,先人之美学和经验才不至于断绝。由表及里,由里再往下挖,然后站在对立面,正推逆推,全面阐述了传与承的不可分割,完成了一个逻辑的闭环。
大家看,这位同学的思维空间多广啊,能把一个词用这样的方式读清楚,解明白,就能抓住其本质。这样,不管出什么作文题,只要你抓住其中的核心词汇,推导出其内在联系,就能顺理成章地按照一个完整的逻辑把它展开,这样,一篇精彩的作文就完成了。你看,拥有了解词的能力,掌握了这中间的逻辑要点,就连写作文也不在话下了。
前面讲到了从细处解读词语,其实,在考试中,出题人最愿意从细处考查同学们对词语的理解程度。举一个诗歌解析的高考真题做例子。
2020年高考全国I卷中有一道题如下。
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唐]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②裁遍未裁诗③。
因吟郢岸百亩蕙④,欲采商崖⑤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⑥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③裁诗,作诗。④百亩蕙:《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⑤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⑥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题目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但是当时有许多考生选错了。其实这道题并不难,大家只要看明白它的题目就能选对。《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的“奉和”是什么意思?奉命和诗的意思。所谓和,就是你给我写一首诗,我也回你一首诗。这个“和”字,其实已经点出了这件事发生的次序:先有来诗,才有和诗。是皮日休先给陆龟蒙写了诗寄来,陆龟蒙才又给他回寄一首的。再看看标题的最后一个词,次韵,从这两个字还可以知道,在这首和诗里,该押韵的那个字,陆龟蒙都用得跟皮日休一样。
你看,单看标题,这个事件的形象、状态就已经清晰了。这时,再去看选项A,“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这个说法肯定就是错误的。不通音讯,陆龟蒙何从得诗,如何次韵?
有了解词能力,解决这道题,就这么简单。不只是这道题简单,很多题都会像庖丁面对那头牛,迎刃而解,干脆利落。
虚词表达态度
与数以万计的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少得可怜。现代汉语中的虚词数量大约有一千个,常用的则只有三百五十个左右。数量虽然少,虚词的重要性却一点不比实词差,甚至还更重要一些。这是因为,虚词在句子中主要起的就是语法作用,也就是组织句子和句群的作用。
虚词是一定要跟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的,在现代汉语中,也正是依据这种关系的类型,将虚词划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其中介词、连词、助词的作用尤为重要。在阅读中要注意,每一个虚词背后,都可能有一种逻辑关系。而这种逻辑关系中就藏着作者的态度,藏着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主旨,这就需要动用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去解读这种逻辑关系。
以2019年高考卷中的现代文阅读《理水》开头的一段为例。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这篇文章出自鲁迅的《故事新编》,故事原型是大禹治水,鲁迅是借着远古时候的题材来讽刺20世纪30年代那些腐败、庸俗、胆小的政府官员,故事里,官员们只知道吃吃喝喝,附庸风雅,对老百姓的死活漠不关心,到地方考察,也只是走走形式,甚至趁机捞一把,等到禹拿出治理水患的办法,那就是用疏导而不是围堵,他们又跳出来反对,说出一堆借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故事从官员从地方考察后回京开始,大员回来了,其他官员看样学样,也都回来了,之后便是筵席的安排。所有这些虚词,特别鲜明地点出了这些官员浮夸、虚荣、贪婪的丑态,你看这段中的实词,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别,但一看虚词,你会发现作者句句都在讽刺。比如,“当……时候”“也”“大抵”,这些虚词表达的就是,大官怎么做,小官就怎么做;“只有”,这个虚词表明真正实干的官员少得可怜,只有一个。虚词联系起来,对比就产生了。官员从外地回京,当然要大摆筵席,“就”“不到……时候”“就全都”“已经”这一系列的虚词显示了他们对“吃”急不可耐的丑态;牛肉的香味出来了,大家“就”一齐咽口水,“咽口水”说的是他们的馋相,而一个“就”字则凸显了作者的态度,对这些官员嘲讽、鞭挞的态度已然明白无疑。
其实,虚词在古诗词中,也起到了表达作者态度的作用。
比如,苏东坡的《定风波》。
定风波
[北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开头用了“莫”“且”两个虚词,从中可以看到黄州受贬的乐天派——苏东坡。“穿林打叶声”说明雨大风狂,这时人们应该是“躲雨”,而东坡是“莫听”“且徐行”,意思是管你外面雨横风狂,我自闲庭信步,这是何等地从容、镇定、潇洒。再结合尾句“任平生”的虚词“任”字,可以看到屡遭挫折后坚忍不拔、旷达乐观的苏轼。人们记住苏轼,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才华,更多的是他这种面对困境时的坚忍乐观精神,让后人从中汲取精神的养料。
古代诗词中的虚词没有实词的意思来得直接,不容易一眼就明白其含义,但虚词的作用效果却绝不可以轻视。“炼实字易,炼虚字难”,一个虚词在古诗词中用得好了,往往会起到出神入化的效果。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21个“也”字也一直为人称道。“环滁皆山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些句子加了虚词“也”,使全文在整体上显得气韵悠长,不疾不徐,舒畅于怀,怡然于神,这表明作者当时的状态也是很放松的,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态度,甚至间接表现了他豁达通透的人生态度。如果去掉“也”字,则明显地感到急促气短,不会有现在看到的这种怡然舒畅的感觉,作者那种怡然自得、豁达通透的人生态度自然也就消失了。
解词能深入到这种地步,就可以进一步思考文章的精妙所在。真正领略了虚词的精妙所在,理解能力自然会上一个台阶。
其实虚词掌握得好,理解能力提高,不仅对学语文有利,同时也有利于学其他学科——没有任何一门学科是不需要被准确、深入理解的,这才是语文为何应该被称为“大语文”的真实含义。在这么多学科中,能以一科之力承担起提高所有学科重任的,还有谁?
唯有我大语文。
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
阅读中通常会出现两个现象。
一、名作名篇中的句子优美动人,原因往往是词语与词语中间有些不常见的或者说出人意料的搭配,而这些搭配像是起了化学反应似的,激荡人心,让人一读,先从情感上认同,再从美感上认同。比如,余光中的《寻李白》中的名句: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比如,七岁小诗人姜二嫚的一句诗: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二、很多著名文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而他们风格的形成也往往源于他们用词独特。比如,同样写月亮,季羡林这样写月: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季羡林形容月亮用的词是“平凡”“小”,望月的感受是“惆怅”“留恋”“惋惜”“微苦中实有甜美”。季羡林是从自身的经历、自身的真实感受写出来,而他的风格一向是平实、诚挚,我手写我心。他的词语,无论动词、名词、形容词还是虚词,都平平无奇,但会让你有共鸣,因为他把他真实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了。很多同学写不出好的作品,两个原因:一是缺乏对生活的提炼,二就是无法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
徐志摩这样写月:轻裹在云锦之中的秋月,像一个遍体蒙纱的女郎,她那团圆清朗的外貌像新娘,但同时她幂弦的颜色,那是藕灰,她踟躇的行踵,掩泣的痕迹,又使人疑是送丧的丽姝。
徐志摩的用词:云锦、女郎、新娘、踟躇、掩泣……徐志摩的风格是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他的用词,偏向美和忧郁氛围的营造,能激起人丰富的想象。他用词的时候,名词就特别偏向美的事物,动词则偏向比较缓慢的动作,形容词就偏向华美而富有想象力的词汇。虚词上多用助词,把事物和华美的词语连在一起,创造一种特殊的意境。
张爱玲这样写月:那时天色已经暗了,月亮才上来,黄黄的,像玉色缎子上,刺绣时弹落了一点香灰,烧煳了一小片。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张爱玲的用词:玉色缎子、刺绣、信笺、泪珠、陈旧……张爱玲的风格是华丽阴郁,笔触细腻尖锐,独特的女性视角。她的用词,名词方面就有女性普遍关注的事物,但动词方面就偏向毁坏方面的动作,形容词方面尤其注重色彩。虚词多用连词,把表达的事物都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的感觉。
其实,古人们也是如此,说起风格,一般都说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韦应物之诗清新淡雅,温庭筠之诗华丽绮靡,李商隐之诗晦涩迷离。同样写月亮,杜甫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韦应物写“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温庭筠写“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李商隐写“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风格即人,每个诗人写月选词都不一样,月涌、皓月、满宫明月、月光寒,所选的搭配月光的景物也不同,杜甫写星和月,韦应物写的是月和月光下的城,温庭筠写的是宫廷中的明月和梨花,李商隐写的是镜子和月。诗人们思想不同,风格不同,触景生情、诗兴大发的场所不同,所选用的词语自然不同,境界更是不同。境界自然是有高低的,但你不可否认,每位诗人写的月都能打动人心。
很多同学会问,这些诗人、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普通人是不是就没有自己的风格?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同一个作文题目,立意决定了语言,而语言自然决定了用词习惯,实词怎么搭配,实词与虚词怎么搭配,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形成自己的风格。而描述事物、表达思想或感受的时候,用词越准确,个人风格就越凸显,写作水平就越高。
扫一扫,免费领取申老师亲授“方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