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用行动证实你的心灵
行动的基石
假如我问你是否相信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国度——也就是说,只要能力与精力许可,人人都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你极有可能会回答:“是”。一声清脆而响亮的“是”,并且还会有别人在旁边摇旗呐喊,表示赞同。但是,你相信的程度如何呢?假如你此时正失业在家,完全没有收入,新的工作又全然无望,你仍会相信这种说法吗?你不但相信,而且会采取行动以证明此话的真实性吗?
有个人便如此相信。他名叫雷纳·川伽,住在密苏里州独立市的雷德街。在1928年,川伽先生继承了一笔价值10万美元的产业。到了1938年,他却宣告破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的父亲不但事业成功,而且为人慷慨。”川伽先生如此写道,“在我高中的时候,只要我需钱花用,他都允许我随时用银行的账号开支票。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更是精于此道了。我完全不知钱的价值,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去赚取,我只知道如何用父亲的账号去签写支票。”
“我这样的生活方式一直继续到父亲过世。父亲去世的时候,留给我一块相当大,而且十分值钱的土地,位置就在密苏里河下游靠近莱新顿一带。我开始以农夫自居,但不多久,大萧条横扫全国各地,我第一年的财务便呈现严重赤字。我抵押了一片土地去偿还债务和填补银行存款,但不景气继续维持下去,使我不得不把那片抵押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卖出。由于我仍然需钱花用,便又以同样的方法陆续把田地抵押、贩卖出去。”
“最后,算总账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我知道我已一无所有。假如我要继续活下去,得出去找一份工作——那是我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我苦不堪言,夜不能寐。我惟一的技能是开支票,但这方法已行不通了。我完全不知所措。”
“一天晚上,我由噩梦中醒来,终于知道自己必须面对事实。我对自己说:‘滑雪橇的童年日子已过,现在你已长大成人,当然行事也要像个大人。起来吧,要起来工作!’”
“除了面对自己的困境之外,我也开始找出自己究竟信仰什么。以前,我一直人云亦云地认为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国度,只要努力,便能达到追求的目标。如今,虽然正值萧条时刻,工作机会不多,但我个人仍有一些长处。”
“我的健康情形良好,有一份大学文凭和一些商业训练——又有从失败和错误中所得到的经验和体会。现在,我需要的是采取行动,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
“我完全了解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对我来说,找份工作并不容易。但是,我不能让自己颓丧下去,我必须强迫自己用信心来取代恐惧和疑惑。我要相信这个国家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只要有决心,人人都可挣得一席之地。就是这份信念,使我能够不轻言放弃。”
“这份信念终于得到证实。我在堪萨斯市的一家财务公司找到工作,并在那里愉快地工作了4年。后来,我辞去职务,再度回到农业上。这一次,事情进行得顺利多了。我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用,并逐渐扩大事业的范围。我买进卖出,获得利润颇丰。感谢多年来失败给我的教训,这一次,我是走上成功之路了。”
“我失去的产业,都被我再度赚了回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宝贵经验都传给了两个儿子。这比单独只给他们财富要有意义多了。”
“由此可知,我们必须信仰某些事物。但是,假如我们没有就此信仰去采取行动,一切仍然无用。只有信心而没有行动,是无济于事的。”川伽先生的故事是迈向成熟的最佳例证——他从一个被娇宠、不知责任为何物的男孩,在一夜之间认清自己不但要有所信仰,并且要借由采取行动来印证这个信仰。在此之前,川伽先生像孩童般的逃避现实,但是,他对美国的信心,使他能像成人一样再度面对现实。
《如何度过一年365天》的作者约翰·辛德勒(Dr.Jhon A.Schindler)告诉我们:“成熟必须靠学习得来”。而且,通常必须经过心碎的苦难才能学到。
这也正是李莉安·赫德黎所学得的教训。赫德黎太太住在加拿大的沙卡契文市,是个快乐、平凡的家庭主妇。她的生活一直顺心如意,直到发生一场可怕的车祸,使她毫无防备地掉入一个大深沟里。
起初,大家以为赫德黎太太的脊椎骨断裂,后来,根据X光显示,虽然她的脊椎骨并没有碎开,但骨骼表面仍因擦伤而长出刺状物。医生吩附她卧床静养3个星期,并且,还带来另一个坏消息。
医生告诉她,由于她的脊椎骨有严重的僵硬现象,也许过了五六年之后,会全身无法动弹。
赫德黎太太描述当时的心情时说道:
“我愣住了。我一向活泼好动,又从没遇过不顺利的事。但现在,不幸终于发生了。卧床静养的时间由3星期延长到4星期,然后是5星期、6星期……我的勇气和乐观此时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全然的恐惧……我只觉得自己一天比一天衰弱。”
“一天早晨,我由梦中醒来,发觉自己的思绪如水晶般清澈透明。我告诉自己,5年的岁月不算短,我可以做许多事情以帮助家人。只要我继续用药物治疗、不求别的,并且有决心战胜病魔,说不定还能改善自己的状况。我不想毫无奋斗便宣告投降,我一定要尽可能勇往直前。由于我这么相信,并且又下了决心想要立刻能有所作为,这么一来,恐惧和无力感立刻消失不见。我挣扎着起床,想要立刻开始新生活。”
“我找了两个字当成座右铭,时时不停地提醒自己:向前,向前,向前!”
“这已是5年半以前的事了。如今,我再度进行身体检查,医生认为我脊椎骨的情况良好,看起来可以继续维持另一个5年。医生要我保持愉快的心境,对生命感兴趣,并且继续保持活力。这正是我的信念。只要我身上的肌肉还能活动,我一定会继续走下去。”
赫德黎太太的确是另一个鼓舞人心的例证。她成熟的表现来自一个信念,并且根据这个信念采取行动。
当然,信仰并不足以让我们变得成熟。信仰的好处是能增加勇气,使我们在接受考验的时候,不至临阵退却。除非我们以信仰做基础,然后付诸行动,否则任何道理原则都没有什么用处。
有时候,我们的行动和信仰也会有矛盾的地方。举例来说,有名妇女笑着告诉我,店里的女售货员多找了50分的零钱给她。我问她是否打算把钱退还,并向那位女店员说明理由,她听了大不以为然。
“当然不啊!”她提高了声调急急说道,“那是她的过失,当然得由她负责。想想看,若是她少找了钱给我,不就是我吃亏了吗?”
假如我们要认真质疑这名妇女的诚实度,当然她就要自取其辱了。她对女店员的过失似乎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甚至到了不顾体面的地步。这种不磊落的行为,完全暴露出她不诚实的品格。
另有名会计师也告诉我他接受面谈的经过。他曾应征一家公司的会计职务。由于这个职务需处理极大的款项,公司便派了一名心理学家来与他面谈,以借此详细观察他的品格与诚实度。那名心理学家问了他一个问题:“假如你有机会可以溜进一家戏院看电影,不用付钱,你会这么做吗?”心理学家知道,假如一个人不能在小事上表现诚实,则在有机会获取大利益的时候,就更不会感到犹豫了。
我们的信念往往借行动表现出来。耶稣曾说过:“凭他们所结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是的,只有行为才算数。如果我们不能遵行,则任何哲学理论叫得震天动地,对我们也没有丝毫益处。我们所结的果子将是苦的,我们的生命也是假冒伪善的。
我们一旦有了坚强的信念,就应当付诸行动。
在夏威夷有一名建筑承造商,坚信人不可轻言放弃。他不但如此坚信,并且时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因此事业做得十分成功。他的名字叫保罗·玛哈。
在1931年的时候,玛哈先生在建筑和工业界四处打听,想要找一份工作。他年轻没有经验,因此处处碰壁,工作完全没有着落。由于当时经济不景气,没有公司需要增聘工程师或制图人员,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也往往遭到解聘。
“我实在感到气馁。”玛哈先生坦承道,“但后来我决定,假如没有人愿意雇我,我就自己来做。我从亲友那里借了500块钱,然后成立了一家小小的建筑承造公司。”
“不景气吗?当然是的。想要盖房子的人,谁会愿意找一名没有经验又没有名气的人来做呢?但无论如何,我鼓起勇气,下定决心要干到底。就凭信念和坚持,我终于找到了几份小生意做。”
“我的第一笔生意是承造一栋2500元的房子。由于缺乏经验,估价不准,结果赔损了200元。但是,因这次失败的经验,接下去的几桩生意便可以弥补过来。由于我坚信人不可轻言放弃,终于度过了一生中最大的难关。”
不错,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跌倒,而是我们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动,并且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
行动的必要条件
“先了解你要做什么,然后去做。”对行事容易鲁莽冲动的人来说,这是很好的座右铭,尤其是前半段。假如决断和行动是迈向成熟的部分必要条件,则表示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必须根据良好的分析与判断。
“跃进之前先仔细看。”或“投资之前先仔细研究。”,均不表示我们做事要犹豫没有决断。这些话的意思是要敬告我们:采取行动千万不可鲁莽、仓促,要认清事实的真相。
假如医师在急救病人的时候,没有事先把病况弄清楚,则极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幸。不错,在许多情况之下,立即行动是必要的,但其成功的比例往往视其对问题诊断的正确度而定。
举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
住在新墨西哥州阿布魁克市的泰德·考丝太太,好几年前曾为财务问题而烦恼不已。她有一位多病的母亲住在布鲁克林,由两名妇人负责照料她的起居。考丝太太后来发觉很难维持这样的开销,而一位时常在财务上资助她的叔父,也打电话问她是否可以减少开支。如减少那两名看护人员的薪水,或缩减房屋的维修费等。
考丝太太一时不知该如何作决定,便说她需要时间研究一下,等作了决定之后再回电给他。考丝太太十分感谢这位叔父长期的帮忙,也觉得应该想办法减轻这位叔父的负担。
“我取来一些纸张,然后开始分析。”考丝太太描述道,“我先把母亲的收入——如有价证券、叔父给她的补助等——列出来,然后再列出所有开支。没多久,我便发现母亲在衣、食方面的花费极少,但那栋拥有11间房的住所,却得花一大笔钱来维持——光是每月的煤气费就得二三十块钱。再加上各种杂项开支和税金,还有保险费等等,为数十分可观。当我看到这些白纸黑字的数据,便知道事情该如何处理了——那房子必须解决掉。”
“从另一方面来看,母亲的身体愈来愈坏,我担心这时移动她可能不太妥当。她一直希望能在那栋房子度过余生,我也愿意尽可能成全她的愿望。于是,我去拜访一位医师朋友,请他给我一些意见。这位医师认识一名经营私人疗养院的妇人,地点离我们住的地方只有三分钟路程。”
“这位妇人不但心地好,人又能干,所收的费用也极合理,因此我决定把母亲送到她家去,好让她照顾。”
“这件事处理的结果,对每人都十分理想。母亲受到极好的照顾,一直还以为她仍住在家里。我现在每天都能抽空去探望她,而不是每星期一次。叔父的负担减轻了,我们的财务问题也获得解决。此次经验告诉我:假如我把问题写下来,便能完整、清楚地看到所有的事实,问题往往也迎刃而解。自此以后,我碰到问题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
考丝太太的例子,很清楚地显示出:一个行动是否会成功,往往要看事前的分析情况。假如考丝太太没有好好去研究问题所在,也没有好好去组织所要采取的步骤,则很可能不但不能解决财务问题,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母亲的健康。
这种把事实列在纸上,让它们自己把问题或解决方法显现出来的方式,对处理金钱问题尤其有用。而如今,哪个人不会在金钱或其他方面碰到麻烦呢?
住在伊利诺州奥尼市的一对年轻夫妇,葛莫先生和葛莫太太,也有这样的经验。像许多新婚夫妇一样,葛莫先生和太太在蜜月后不久,便已发生财务问题。那时正值第二次大战期间,葛莫先生必须入海军服役,但他们的许多账单都还没有付清。葛莫先生回忆道:
“后来,太太和我知道光是发愁没有什么用处,便坐下来打算好好想出解决的办法。事实是这样的:我几乎欠镇上每一家商店钱。虽然每家欠得都不多,却也没有办法在入伍之前全部还清。为了保持良好的记录,我们最后决定这么做——每个月向每家商店偿付一点钱。”
“事实上,最困难的部分大概就是去面对那些商店老板,并向他们说明我无法在入伍之前把债务还清。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当我向第一家商店老板说明我的困难,但表示愿意每月逐渐付清款项的时候,他的反应极其恳切,使我不禁松了口气,以下的几家也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结果,这些债务后来都还清了,有家商店老板甚至在我退伍回家之后还特地来找我,表示感谢我遵守诺言。”
“总而言之,若不是我们事前先坐下来仔细分析状况,我们很难做出适当的决定,并且付诸行动。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我们有许多人常常没有像葛莫先生这么做——先坐下来仔细研究困扰我们的问题,相反的,我们常常为问题辗转不能入眠,却又一再拖延做决定的时间,或是,我们没有经过仔细研究判断,便在短时间内做出仓促决定。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恶化。我们常常尽可能不去面对事实,或是收集更多有关问题的真相。然后,可能的话,更进一步去分析资料,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状况。
戴尔·卡内基先生曾访问过哥伦比亚大学的已故院长赫伯·郝克先生(Dean Herbert E.Hawkes)。在访问过程当中,卡内基特别提到郝克院长的书桌是多么整洁——因为像他这么一个大忙人,桌上通常会堆满许多资料或文件。
“要处理这么多学生的问题,你一定要随时做许多决定。”卡内基先生说道,“但是,你看起来十分冷静、从容,一点都不焦虑的样子。请问,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郝克院长回答道:“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假如我必须在某一天做某一项决定,通常我都事先收集好各种相关资料,并认定自己是‘发掘事实的人’。我并不浪费时间去设想该如何做决定,只是尽可能去研究与问题有关的所有资料。等我研究完毕,决定便自然产生了,因为这都是根据事实而来的。听起来十分简单,是吗?”
不错,原则是十分简单,却常常被我们忽视了。我们的行动通常会受情绪、成见、急躁或其他非分析性做法的影响,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就好像小孩子喜欢凡事“马上去做”;或过马路的时候没有注意两边的来车;或在大太阳下跑到海边游玩,结果却中了暑等等,都是没有顾到事实,只凭冲动便糊涂行事的幼稚行为。
有名妇女向我诉说她的丈夫似乎有不忠的行为。她不知自己该对丈夫采取攻击的行动,或是应该携儿带女回娘家去。
“是什么让你怀疑到他有不忠的行为?”我问道。
“是他的行为方式。”她回答道,“他一向是个很好相处的人,现在却变得脾气暴躁,凡事挑剔。他时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并表示由于太累,不能陪我到任何地方去。这些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但多了也会让人受不了。他甚至忘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完全不像他以前的样子了!”
听起来的确是有问题。但我仍然要她在采取任何激烈的行动之前,再多找些事实来印证。
我建议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她丈夫的医师谈谈,并要丈夫好好检查一下身体。此外,也要看看他的工作是否有什么问题。
结果是第一个建议有了效果。医师发现她丈夫急需动一项手术。动了手术之后,她丈夫便恢复正常,而这位太太也完全去除了自己的疑心。
像这种濒临破裂的婚姻,其诱因通常只是某一方面的疑心。假如这名妇女不顾一切采取鲁莽的行动,则后果便完全不一样了。
行动能力的确是成熟心灵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必须有知识和理解做基础,而不是冒然采取措施的鲁莽行为。
考虑有时,行动有时
1942年,有位住在加拿大尼加拉瓜瀑布地区的年轻小伙子,名叫柯思迪罗。他退伍之后,立刻在“安大略水力发电代办处”找到一份修理机械的工作。18个月以来,他一直表现良好,而且工作得很愉快。一天,上司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被升任做领工,负责管理厂内重机油的设备。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忧愁了。”柯思迪罗描述道,“我曾是个快乐的机械工,但调升为领工之后,日子便不再快乐了。我所负的责任带给我许多压力,不论是清醒时或在睡梦里,不论在厂内或家里,焦虑常是我最亲密的伴侣。”
“然后,事情发生了——我一直担忧的紧急变故终于发生了。我当时正走向一个碎石坑,那里应有4部牵引机在工作。但坑里那时是一片宁静,我急忙跑过去看,原来4部牵引机都发生故障。”
“我从没碰到这样的大事故,因此脑子空空不知如何是好。我跑去找监督,告诉他这个天大不幸的消息,然后竟等着他向我大发雷霆。”
“但屋顶并没有掉下来,相反的,这位监督转过身来,若无其事地向我微微一笑,然后说了几个字眼——假如我有幸活到1000岁的话,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字眼。他对我说:
‘把它修好啊!’”
“就从那一刻开始,我所有的忧愁、恐惧和焦虑,完全一扫而空,整个世界又恢复了正常。我急忙拿了工具出去,马上开始修理那4部牵引机。这几个奇妙的字眼可说是我一生的转折点,并且改变了我的工作态度。感谢那位监督,我不但再度对工作燃起了热忱,也下定决心——遇事不要惊慌,不要忧烦,只要赶紧‘把它修理好’,就可以啦!”
这位监督的做法实在卓绝,他使柯思迪罗懂得了什么是成熟。成熟就是在需要行动的时候,立即采取行动。要能下决断,并付诸行动,这才是成人应有的表现。当然,我们对问题本身要研究清楚,要由各个角度去看问题,然后,便是采取行动去解决。
许多人害怕负起作决断的责任——决定不下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因为他们担心,事情若是做不成功,他们便要成为受责难的对象。因此,他们尽可能避免负责,如果必须负责,他们就会陷入忧愁、疑惧或不知所措。这种焦虑和紧张,往往使身体和精神趋于崩溃。
害怕为问题采取行动的心理,只有鼓舞自己面对事实、勇往直前才能克服。若我们能在年轻时便受到这样的训练,以后将受益无穷。
住在印第安纳州的泰德·史坦堪德先生,便是位幸运人士。他的父亲不仅了解积极行动的价值,并且知道如何把这个观念和习惯传授给儿子。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泰德年方12岁的时候,临近住了一个小太保,时时跑过来欺负他。小泰德因此不敢出门,认为躲在家里较为安全。一天,小泰德帮父亲割草,父亲为了表示酬谢,便给了一些钱要他去看电影或去吃些冰激凌。但小泰德不想出门,因此虽然拿了钱,却一直没有出去看电影——这是他最喜欢的嗜好。因害怕小太保纠缠,所以宁愿放弃。
“父亲问我是不是病了。”泰德·史坦堪普先生回忆道,“我只含糊地答了几句。第二天,我冒着危险在巷子里玩弹珠,不幸就看到小太保远远走过来。小太保一见到我,马上冲了过来,我则没命地躲进车库里,上气接不着下气,而且吓得脸色发白。更不幸的是,我又与父亲碰个正着,他问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只好骗他说我正和朋友玩捉迷藏。这时,小太保的声音在巷子里响起:
‘出来呀,你这胆小鬼!’”
“父亲听了,转身走开,不多久便取来一条两尺长的皮带。他告诉我,看我是愿意到巷子里去面对小太保,还是宁愿留在车库里吃皮鞭子。我犹豫不决,父亲的皮带立刻抽过来,狠狠落在我的后臀部,那痛楚使我愿意马上去面对任何其他的打击。”
“我像炮弹一样冲出车库,并且狠狠地给站在巷子里的小太保一个出其不意的攻击。由于他完全没有预料,一时反应不过来,因此给我一个大好时机向前猛攻,最后当然是把恶人摆平了。”
“接下去的几天,可说是我童年时期最称心如意的日子。我享受到重获自尊的快乐,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不可逃避现实,要勇敢地面对它。这种体认,使我往后的日子受益无穷。而这完全得自父亲的皮鞭和理解。”
不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决断和行动的能力,这同时还是我们“自我保护装备”的重要元素。对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总是在几个固定型式中摆动,没什么特别,因此一旦意外事件发生,便会惶然不知所措。我们若是能在平时便养成行动的习惯,能很快地评估出自己所处的状况,能选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则一旦碰到生死关头或紧急时刻,我们才有可能化险为夷。
住在俄亥俄州春田市的艾尔·比夏先生,便曾遇到这样的危机。比夏先生和妻子及3岁大的女儿一同开车到科罗拉多欢度圣诞佳节。那一天,风雪交加,高速公路上的车子都减速慢行。忽然,开在他们前面的几部车子都停住了,比夏也急忙煞车停下来,并试着倒转车子往回开。但风雪实在太大了,他们一不小心便陷入车道的积雪当中,动弹不得。
“我们停在那里几乎有一个钟头,内心实在焦虑不已。”比夏先生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道:“在那一个钟头里,我们担忧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夜色降临了,气温愈来愈低,风雪也变得更厉害了。路上的积雪愈来愈厚,我们的车子是绝对无法再开动了。我望着太太和女儿,心里知道必须赶紧采取行动,求取生存。”
“我记得在这之前,曾路过一间农舍,距离我们停留的地方约1/4里远。假如我们能走到那里,生存或许有望。于是,我把女儿抱在怀里,便和太太一同向农舍出发。这真是一趟艰苦的路程!积雪高到我们的臀部,得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向前走一小步。那真是痛苦的经历,但我们终于走到了农舍!”
“接着的24小时,我们都留在那间有四间房的农舍里,还有另外33个人也因风雪而困在那里。但我们都觉得十分温暖、安全,简直就像到了天堂一样。事过境迁之后,我们回想,假如那时我们没有毅然决然采取行动,而只呆坐在车里等候,相信我们早就冻死在风雪中了。”
是的,紧急的情况往往逼使我们要当机立断,立刻采取行动,不能多犹豫,否则情况将难以补救。
“考虑有时,行动有时。”
而当我们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候,让我们先停止忧虑、停止拖延时间、停止寻找借口,让我们卷好袖子,立刻挥棒出击!
你是出类拔萃的
我的丈夫热衷园艺,亲手料理一个相当有规模的玫瑰园,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一日,正当我们陶醉在盛开的玫瑰丛中,他忽然开口道:“这些玫瑰,粗看起来都十分相像,是吗?其实不然。只要你仔细看,便会发现它们朵朵不同。甚至连同属同种的类别,开出来的花都彼此不太一样。如生长的速度、花瓣曲卷的程度、颜色的均匀与否等等,只要仔细分辨,均可发现它们各有独自的风姿。”
假如自然界是如此,则人类的情形更为显著。曾担任过“大英科学精进协会”会长的亚瑟·吉始博士(Sir Arthur Keith),对古代的生活及民俗极有研究。他曾说过:“没有两个人的生活遭遇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均有他与众不同的生活遭遇。”
不错,每个人的生活遭遇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构成人体的基本因素相同,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自成一格,绝不与人雷同。
要想迈向成熟,我们首先得了解并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这便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基础。除非我们真正把他人视为一独立的个体,正如我们本身的情形一样,否则,我们很难与他们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来。
这听起来很容易,不是吗?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例如:我们常自认是个没有阶级歧视的国家,实际上,却到处充满了阶级意识。我们常常把别人定位在某个阶层,如普通百姓、中上阶级、中下阶级、大众市场、低收入群、街头浪民、白领阶级、蓝领阶级、上流社会……等等——这些标签在反映出我们不愿或不能把别人视为独立个体,而只能把大家看成没有特色、没有个性、没有姓名的群体之一。
我们自身的情形也是如此,也是别人归类的对象。许多社会研究或调查人员,几乎对我们无所不知:我们每天喝多少咖啡、有几部车子、什么品牌、我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收听什么电台等等。
这一种归类通常强调“定位”、“无藩篱”、“社会流动性”等,以顺应我们评定某族群的需要,而完全忽视个人的独特性。个体主义现已遭到破坏,甚至已濒于灭亡。无怪乎我们现在对自己的独特性已愈来愈没有概念,甚至不敢去思想或采取与他人不同的行动。
当然,现代人对如何使自己变得“独特有个性”这方面的知识,的确充满了渴求。姑且不论社会对我们的评定归类、对我们顺应群体的要求带来什么压力,在内心深处,我们仍知道并希求自己能与他人有所区分。为了表达这种渴求,解除这种束缚,许多人被送到心理分析家的诊断椅或精神治疗师的病院里。甚至有许多人用酒精、药物来麻醉自己,使自己完全失落。
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这些疾病呢?要如何才能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要如何才能以更成熟的态度去认知自己?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每天抽出时间独处,以便进一步认识自己。由于现代生活的忙碌紧张,我们愈来愈没有时间给自己深思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抽出时间来面对自己、认识自己。
但是,不同的人通常有不同的独处方法。我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通常在人群拥挤的街道上,一面散步,一面冥思。“这种方法,可以使我达到忘我的境界,而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来。”他这么解释。
我丈夫则喜欢到附近的教堂去,以寻求片刻的宁静。他说,这种方法可以安定神经,恢复精神,并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清澈起来。
我自己则喜欢接触大自然。对我来说,我并没有充裕时间可以散步或从事什么户外活动。但我可以独自到花园里走走,甚至只坐在窗旁偶尔眺望窗外的蓝天或树木,都可以让心灵得到极好的休息。每次见到季节的变迁,无论是面对一望无际的风景,或只是一片小小的土地,都可以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更使我自己也融入其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有些人也许比较喜欢僻室独处,或用其他自我隔离的方式。总而言之,每天拨一小段时间出来,不受干扰,如此才能好好体验你自己、你的生活、信仰和种种行为。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或思想家,便时时独处清修,也都从中获益匪浅。如耶稣、佛陀、施洗约翰、笛卡儿、蒙田、拜扬……等。
追寻自我的第二个方法,是要打破习惯的束缚。我们时常把自己深裹在习惯或习以为常的无聊事件里,在里面窒息而不自知,得用火药或极大毅力才能将之破除。想想看,我们有多少人每天都不断重复相同的行为,生命因此变得迟钝、没精神,并且毫无创新的能力。
住在奥克拉荷马州的一位年轻妇女,是我们卡内基训练班的学员,她把自己如何突破习性束缚的经过告诉我们:
“我先生和我都是电视迷,每天傍晚一下班回家,便立刻打开电视,然后一面吃速食餐,一面看电视,直到就寝时间为止。我们很少去拜访亲朋好友,或阅读书报,或到外面去参加各种活动。因为一想到就要因此错过某某电视节目,活动便自然取消了。假如有人来拜访我们,我们也常常心不在焉,只盼望赶快回到电视机面前。一天,我和几个老朋友一道吃午餐,发现自己很难和他们打成一片,因为他们所谈的话题我都不清楚。我很少到别的地方去,也很少阅读什么报章杂志,我几乎很少做其他事——除了每天看电视之外,没有其他嗜好。”
“我回去和丈夫提到这个情形,并告诉他,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个习惯破除掉。他极表同意,我们便开始计划要如何去做。我们先报名参加某些成人教育的晚间课程,也开始偶尔去打个保龄玖我们相携到朋友家拜访,或到图书馆借书来看,并大声吟出来给大家听。我实在很高兴终于摆脱了坏习性,也发现这无论是对工作或婚姻,都大有帮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与他人的关系也更亲密,更有价值。”
这两人原本深陷在习性的泥沼里,不能自拔,但经过两人共同努力,才把自己拯救出来。
迫寻自我的第三个方法,是去发现生活中什么东西最能让我们感到满足。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在1878年写给妻子的一封信里,最能表现出这种思想:“……我经常想,为一个人的品格下注解的最好方法,应该是去找出他的精神或态度来,尤其是发生某些特别事件的时候,使他能感觉到自己最深刻、最活跃的生命来。在这种重要时刻,通常会有一种声音在他内心深处呐喊:‘这是真正的我啊!’……”
换句话说,兴奋时刻会把我们的真正面目呈现出来。因为,感觉到“最深刻、最活跃的生命”,正是最令人兴奋的事!
这种兴奋也许与观念、性格或某种客观情况有关。但无论如何,兴奋本身能让我们摆脱掉习性、厌烦和压抑,然后把我们整个人生动地表现出来。
兴奋的品质是我们工作能否成功的极重要因素,因为情绪的动力是促成我们向前进的力量。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的得主爱德华·维克多·亚伯顿爵士(Sir Edward Victor Appleton)即说过:“在科学研究的领域里,我认为热忱要比专业技术还重要。”
很显然的,亚伯顿爵士并非表示专业技术在研究工作上不重要,而是认为:热忱(也就是一种兴奋)能使一个人把专业技术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戴尔·卡内基先生在为时44年的演讲教育生涯里,便发现人们在演讲的时候,其效果要视演讲人对其所讲题目热心的程度而定。不论此人讲的是氢弹、岳母大人或是非洲的热带丛林,他对听众所发挥的影响力,完全与自己对题目感情的强度成正比。
人的个性虽不能改变,但可以借由某些行为呈现出来。要想发觉真正的自我——也就是我们与他人不同、真正具有价值的地方——则必须先去除掉许多人性的束缚,诸如恐惧、畏缩、自我疑虑、迷惑及僵化人性中心思想的种种积习等。这时,兴奋便如火把,能把捆绑住自我面貌的层层束缚熔解掉,使真正的自我解放出来。
兴奋有许多面貌,爱便是其中之一。有部电影名叫“玛蒂”(Marty),便是叙述两个孤独寂寞的人,如何因爱而彼此敞开心灵,迈向一个崭新的世界。
对另一些人来说,兴奋也可说是一种令人震动的工作、活动或创作行为。耶鲁大学的威廉·林恩·菲尔普教授(William Lyon Phelps),曾写过一本名叫“教学乐”(The Excitement of Teaching)的书,内文便是详细描述教学生涯如何使他活得又兴奋、又快乐。
危险或紧要时刻也会让人感到兴奋,因此能把人的某些性格呈现出来。有些灾难像战争、洪水或地震等,通常会造就出不少英雄人物。因为人在这种极具刺激或挑战性的时刻,才会把真正的自我和潜藏的能力激发出来。还有一些告老退休,与儿女同住的老年人,虽然平常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处,但若家庭发生危机或意外打击,他们便能发挥出无比的力量和效率,而变得有如巨塔般令人仰之弥高了。
因此,这便是能使我们发现自我、发现我们与众不同的三种方法:
(1)每天安安排独处的时刻。
(2)努力破除束缚自我的种种积习。
(3)用热忱及兴奋去追求。
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探险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根据苏格拉底的说法,“了解你自己”是智慧的开端。那么,“你是独一无二”的说法,便是现代人对古老智慧的新诠释了。
学着喜欢自己
史迈利·布蓝敦(Dr.Smiley Blanton)在其著作“爱……或死”(Love...Or Perish)一书中写道:“适当程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很健康的表现。为了从事工作或达到某种目标,适度关心自己是绝对必要的。”
布蓝敦医师讲得很对。要想活得健康、成熟,“喜欢你自己”是必要条件之一。但,这是表示“充满私欲”的自我满足吗?不是的。这应该是意味着“自我接受”——一种清醒的、实际的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伴以自重和人性的尊严。
心理学家马斯罗(A.H.Maslow)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也曾提到“自我接受”。他如此写道:“新近心理学上的主要概念是:自发性、解除束缚、自然、自我接受、敏感和满足。”
成熟的人不会在晚间躺在床上算计自己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不会担忧自己不像比尔·史密斯那么有信心,或是像吉姆·琼斯那么积极进取。他可能有时会批评自己的表现,或觉察到自己的过错和效率不彰,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动机是对的,也仍愿意继续改进自己的弱点,而不是自悔自叹。
成熟的人会适度地忍耐自己,正如他适度地忍耐别人一样。他不会因自己的一些弱点而感到活得很痛苦。
喜欢自己,是否正像喜欢别人一样重要呢?我们可以这么说:憎恨每件事或每个人的人,只是显示出他们的沮丧和自我厌恶。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亚瑟·贾西教授(Dr.Arthur T.Jersild),坚信教育应该帮助儿童及成人了解自己,并且培养出健康的自我接受态度。他在著作“面对自我的教师”(When Teachers Face Themselves)中指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辛劳、满足、希望和心痛,因此,“自我接受”对每名教师来说,是同等重要。
今日,美国医院里的病床,有半数以上是被情绪或精神出了问题的人所占据。据报道:这些病人都不喜欢自己,都不能与自己和谐地活下去。
我并不想在此处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各种因素。我只是认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往往以物质上的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再加上名望的追求、枯燥乏味的工作,都使我们的灵魂容易生病。我还坚信:由于普遍缺乏一种有力、持续的宗教信念,更是人们精神迷乱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怀特(Robert W.White),在其发人深省的著作“进步中的生命:有关个性自然成长的研究”(Lives in Progress:A Study of the Nature Growth of Personality)中提到,现今有一种观念极为流行,就是认为:“人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周遭环境的各种压力。”怀特博士继续指出,这个观念是基于一种理想,也就是认为:“人能毫无问题地去适应各种狭窄的管道、单调的例行公事、强制性的规定及达成角色任务的种种压力等等。但其采取的行动是否成功,则须看其是否具有拒绝、帮助成长或是改进角色的能力;并且要能创造、表现出积极的力量——换句话说,就是在其成长过程当中,要具有创意性的方针和态度。”
我十分同意怀特博士的说法。我们很少人有勇气独树一帜,或很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拥护什么主张。我们的行为通常受社交或经济族群的影响,如衣、食、住或思考的方式,大概都与邻居差不多。假如周遭环境与我们的个性格格不入,我们会变得神经质或不快乐,会感到失落和迷惑,会不喜欢我们自己。
好几年前,卡内基训练课程有位女学员,便曾碰到这种情形。她的先生是位成功的律师,有雄心、做事积极,也相当独裁。这对夫妇的社交圈子当然是以先生的朋友为主,也都是相同典型的人——都以声望和外在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这位太太个性十分安静、谦逊,这样的生活环境常常使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不能把长处发挥出来;而她所具有的品质,也常常被忽略、被藐视,因此她愈来愈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为自己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而痛苦不堪。她不喜欢自己。
这位太太的问题不是不能适应环境,而是不能适应自己。她不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期望能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她需要明白: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作用必须依着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而不是模仿他人。明白了这点,她才会对自己产生信心。
她自我认同的第一步,是不再用别人的标准来评断自己,而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然后开始做为生活的依据。她也必须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不要常常批判自己。
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现在外的症状之一便是过度自我挑剔。适度的自我批评是健康的、有益的,对自我进步极有必要。但若超过一定程度,则会影响我们的积极行为。
好几年前,在卡内基训练课程里,有位女学员在下课之后跑来找卡内基先生,抱怨自己的演讲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当我站起来演讲的时候,立刻意识到自己笨拙、胆怯的表现。”她说道,“班上的其他学员似乎都显得泰然自若,很有信心。但我一想到自己的种种缺点,便失去勇气,无法再讲下去了。”
她还继续分析自己的弱点,并说明得十分详细。等她讲完之后,戴尔回答了几句话。我对那几句话的印象十分深刻,因此特别写在这里。他那时是这样回答:
“别尽想自己的缺点。并不是缺点使你的演讲讲得不好,而是你没有把长处发挥出来。”
的确,并不是缺点使我们的演讲、艺术作品或个人性格显得失败。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有许多历史和地理上的错误;狄更斯的小说也有不少过度矫情的地方。但谁会去注意这些缺点呢?这些作品闪耀着不朽的光辉——由于它们的优点那么显著,以致缺点都变得不重要了。我们爱我们的朋友,是因着他们的种种优点,而不是缺点。
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自身的好品质上,培养优点,忘却弱点,如此才能不断进步并自我完善。当然,我们也须随时改正错失,却不必一直放在心上。
当耶稣遇到身体或精神受折磨的人,他不会先去查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也不会过度给予同情。他不会说:“可怜的人哪,你的运气真不好,环境处处与你做对。告诉我,你是如何落难的?”
不,耶稣是直接进入问题重点。他说:“你的罪被赦免了,回家去吧,而且不要再犯罪了。”
我们的心灵常因罪恶感和自卑感,再加上过往和现在所犯的种种过错,而显得自惭形秽。我们不能尊敬或喜爱这样的自己。为了让自己跳出这样的情境,我们必须把过去种种埋葬掉,然后重新出发。
为了学习喜欢自己,我们必须培养出面对自己缺点的耐心。这并不意味我们必须降低水准,变得懒惰、糊涂或不再尽心尽力。这是表示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能永远达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则是愚蠢荒唐的。
几年前,我参加一个组织,其中有一位女会员是地地道道的完美主义者。她对每件事都力求精确,因此凡事不肯诿诸他人,而必须亲自去做。她连作个小小的报告都要费去许多时间研究;至于演讲,就更要准备得筋疲力尽为止。她讨厌不速之客到家里去,每次请客都要事前计划得尽善尽美——这一位女士费尽这么大的苦心,终于把每件事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完美(一种冷酷的、机械性的完美)没有欢乐、自在或温情。这样的完美,十足令人生厌。
要求自己时时保持完美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主义。那表示:我们不能仅表现得和别人一样好,而是要超越其他人,要像明星一样闪闪发亮。我们的重点不是自我发挥,不是为了把事情弄好;我们注重的是要赢过别人,使自己达到傲视群伦的地位。
身为一个人,完美主义者也如同一般人一样会犯错,会失败。但他们不能忍受这样的状况,因此会变得痛恨自己,不喜欢自己。
千万别这么苛待自己。有时候,我们要练习自我放松,取笑自己的某些错误。要学习喜欢自己。
在前面一章,我曾提过要每天找出时间独处,以进一步认识自己。独处也是学习喜欢自己的好方法。马利兰州巴尔的摩“赛顿心理学院”的医疗主任李奥·巴德莫医师(Dr.Leo Bartemeier)曾写过:“人们惯常在晚上休息时间冥想当日的种种活动。这种独处冥想的习惯,仍然是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好方法。”
除非我们能与自己好好相处,否则很难期待别人会喜欢与我们在一起。哈里·佛斯迪克(Harry E.Fosdick)曾经观察那些不能独处的人,形容他们好像“被风吹袭的池水一样,无法反映出美丽的风景来。”
独处能使我们发现内在的休息港口,能有参详的对象,是我们与外界接触的基础。安妮·马萝·林柏(Anne Morrow Lindbergh)在其著作《来自海洋的礼物》中曾说过:
“我们只有在与自己内心相沟通的时候,才能与他人沟通。对我来说,我的内心就像幽静的泉水,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发现其美。”
独处能使我们更客观地透视自己的生命。圣经的诗篇里有一句忠言:“要安静,便可知道我就是神。”这话至今仍是忠言。独处的确对我们的灵魂十分有益处,就好像新鲜空气对我们的身体极有帮助一样。
假如我们要依赖别人才能得到快乐与满足,则无疑为他人增添负担,并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要喜欢、尊重、欣赏我们自己,这不但能培养出健康成熟的个性,也能增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怯懦者的避难所
“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当我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
这是最不盲从的拉尔夫·瓦多·爱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所讲的名言。这对喜欢强调“由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以增进人际关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震撼。
也许,我们可以把爱默森的话作如下诠释:
“要尽可能由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但不可因此而失去自己的观点。”假如成熟能带给你什么好处的话,那便是发现自己的信念,及实现这些信念的勇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年轻人或涉世未深的人,常常会害怕自己与众不同……无论是穿着、行动、言谈或思考模式,都尽量与自己所属的圈子认同。家里有青少年的父母,最害怕听到这样的话:“莎莉的妈妈都让她搽口红。”“别的女孩像我这样的年纪,都和男孩出去约会了。”“老天爷,你们要我当个老怪物吗?没有人会在11点钟以前赶回家的。”……等。
小孩喜欢与同年龄的人做相同的事,他们很在乎朋友或玩伴对自己的看法。他们需要被自己的同伴接受——这是他存在的最重要证据。假如这同伴之间的标准与父母的标准发生冲突,对他们也会造成极大困扰。对身为父母的人来说,这也正是最让他们头痛的地方。
当我们身处不熟悉的环境,又没有过往的经验可以参考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便是顺应一般人的标准——直到我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心足以给我们力量,然后才能照着自己的信念和标准去做。若是还不清楚自己反对的对象或理由便贸然从事改革,则可算是愚人的行径了。
无论如何,时间会让我们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系统来。举例来说,我们会发现诚实是最好的行事方针。这不仅是因为许多人这么教导我们,也是经由我们自己的观察、经历和思索的结果而来,认为犯罪的代价是不值得的。很幸运地,对整个社会来说,大部分人都对某些生活上的重要基本原则表示同意,否则,我们就要陷于一片混乱了。
但是,就算是基本原则也有受到考验的时候,尤其是一些不随波逐流的人会提出改革——这便是文明进步的动力,比如人们一向对建立已久的奴隶制度不敢贸然表示反对,直到有少部分前卫人士起来大声疾呼,最后才逐渐得到响应。此外,用酷刑套供、剥削童工、不人道的刑罚、产品误示……等,实在不胜枚举。这些不合理的现象,一度为大部分人所接受,不曾提出质疑,直到有少部分人起来反对,并坚持到底,事情才有了转机。
要想不随波逐流也并不容易,至少不是件愉快的事。有时,甚至还有危险性。大部分的人宁愿顺应环境,躲在人群当中接受保护,对各种统治者的领导毫不质疑或提出反对——我们不敢做与众不同的事。但是,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安全其实是虚幻的大众心理,其实最脆弱,最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像追求安全感一样,人们顺应环境,往往最后变成了环境的奴隶。人的真正自由,是在接受生活的各种挑战,是要不断奋斗并经历各种争议。著名的战地特派员爱德加·莫勒(Edgar A.Mowrer)便曾说过:“一般男女并不因追求消极性的德行(如顺应环境、安全或一般所谓的幸福)而达到人格的完整性,而是借出承受重担以达到卓越的境地(这也是最大的幸福)。健康的人从不逃避困难,我们的祖先一直就了解这一点。”
我在前面曾讨论过接受责任的必要,并认为这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由这个观点来看,成长应解释成:由父母的保护荫庇之下,逐渐走向自我发展的广阔成人世界。
假如我们真的成熟,便不再需要后退躲进怯懦者的避难所里去顺应环境:我们不必躲在人群当中,不敢把自己的独特性显现出来;我们不必盲从别人的思想,而凡事有自己的观点。
一些认为自己负有某种特别使命的人,并不需要你向他们发表什么有关人性价值的长篇大论。这种人通常因热诚的使命感所驱使,因此变得义无反顾——一种强烈的内在力量,使他们能不顾一切地去面对各种困难。
但一般人(像你和我或隔壁的邻居)便常常摇摆于各种团体的压力之间。因为我们认为:假如有那么多人反对,想必是我们错了。我们的信念常常被绝对多数所压倒。当大多数人反对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判断失去信心。
也有人认为:那些不随波逐流的人,通常是一些古怪、喜欢哗众取宠或喜欢标榜“与众不同”的人。我们不会以为一个留胡子的人或一个在大街上打赤脚的人,或穿着T恤参加正式宴会的人,或在剧院内抽雪茄的女士,是一些喜好自由的独立人士,反而会以为他们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般,文明程度不太高罢了。
成熟的性格能增进我们的信念,也能驱使我们去遵行这些信仰。每个人对自己、对全人类、对神,都负有一个责任——就是好好运用自身所具的种种能力,以增进全人类的福祉。
在这方面,爱默森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一向赢得我的敬重。他在世的时候,有很多从事反奴隶或其他种种改革运动的人找他支持,都遭到拒绝。爱默森当然同情这些运动,也都希望他们能做得很好。但他却不认为应该把自己的精神与能力放到这些运动上面,因为那并不是他的专长。他非常坚持这个原则,虽然因此遭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坚持一项并不获人支持的原则,或不随便迁就一项普遍为人支持的原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并愿意在受攻击的时候坚持信念到底,的确需要极大勇气。
有次,我参加某个社交聚会,话题正转入最近发生的某个议题。当时,在场的人均赞成某个观点,只有一位男士表示异议。他先是客气地不表示意见,后来因为有人单刀直入地问他的看法,他才微笑道:“我本来希望你们不要问我,因为我是与各位站在不同的一边,而这又是一个愉快的社交聚会。但既然你们问了我,我就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接着,他便把看法简要地说明一下,立即遭到大家的围攻。只见他坚定不移地固守自己的立场,毫不让步。结果,他虽然没有说服别人同意他的看法,却赢得大家的尊重。因为他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在不久之前,美国人还必须靠个人的决断以求取生存。那些驾着驿马车向西部开发的拓荒者,碰到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机会找专家来帮忙解决困难。无论是任何危机或紧急状况,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生病的时候,没有医师,他们便依靠常识或家庭秘方;印第安人来攻击的时候,没有警察,他们便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机智;要想安顿家庭,那时还没有什么建筑公司,完全得靠自己的双手;想要食物,更是得靠自己去耕种或猎捕。这些人,每碰到生活上的任何问题,都得立刻下判断、做决定。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做得很好。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专家的时代。由于我们已十分习惯于依赖这些专家权威性的看法,因此便逐渐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以致不能对许多事情提出意见或坚持信念。这些专家之所以这么取代我们的地位,是因为我们让他们这么做。
我们现今的教育趋势,是针对一种既定的性格模式来设计,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很难训练出什么领导人才。由于大部分的人都是跟从者,不是领导者,所以我们虽然很需要领袖人才的训练,但同时也很需要训练一般人如何有意识、有智慧地去遵从领导。如此,才不会像被送上屠宰场的牛群一样,盲目地跟着群众走。
根据教育家华德·巴比(Walter B.Barbe)的说法,我们的孩童是依照国家所需要的人格特性来施与训练,因此都养成了如下的特性——能社交、平易近人、能随时调整自己以适应群体生活等,没有什么小孩可以例外。畏缩性格被认为是不能适应环境的表现,每个小孩都必须参与游戏,都轮流当领导人;每个小孩都必须针对每个题目发表意见,都必须讨别人的欢喜。
但是,假如要使这些国家未来的主人翁,都能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愉快地接受训练。我们必须让那些有独立个性的小孩也有独立的空间。如果小孩喜欢阅读,不喜欢玩棒球,或是喜欢音乐,而不喜欢踢足球,都应该允许他们能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而不应把他们看成是与群体格格不入的人。
在一般公立学校,那些胆敢提高声音,为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提出看法和意见的父母亲,的确需要勇气。因为通常别人会告诉他们,最好把这些教育上的问题留给那些具有资格的专家去处理。但是,我认识一位住在城里的年轻人,便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儿女的教育方式讲话。他是个具有独立思考的人,并对自己的信念极具信心。他不断提出问题,而且独自与公众意见奋战。一年之后,有不少人受他的影响,选他出来当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会员。如今,不但他自己的子女蒙受其益,更有数百名学子因他所提出的意见而连带受到好处。
有许多小儿科医师告诉我们要如何喂养、抚育和照顾子女;也有许多幼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何教导子女;做生意的时候,有许多专家告诉我们要如何使生意成交;在政治上,我们投票很少是出于个人的选择,大部分是跟从某些特定团体的意见甚至我们的私生活,也常常受某些专家意见的影响。这些专家观察、制造图表,然后把意见销售给大众,让大众去消化、吸收,并奉之为救世的福音。
大部分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没有想到自己其实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专家——在他们自己本身、家庭或事业的世界里。他们做某些事,只不过是因为某些“专家”这么说;或因为那是一种流行,跟着做也可以凑个热闹。
爱德加·莫勒(Edgar Mowrer)常常用所谓的“群体状况”(Herd State)来警告我们——他认为这种东西会扼杀人类个体的珍贵价值。
“这种扼杀,正如同令人痛恨的纳粹政权一样。”莫勒在“周末文艺评论”(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中写道:“它鼓舞了人性中的残暴和专制性,这正与美国社会的理想背道而驰。”
“美国的立国精神不仅在维护国家的独立,并且要使人民在国家中受到尊重。假如,美国人会因受威胁、贿赂或被教育成不具独立人格的族群,则就难怪他们也会群集起来反对政府了。”
莫尔最后在文章中做了如下结论:“由于人类还无法达到天使的境界,但这也并不是他们必须变成蚂蚁的理由。”
不可否认的,我们今日最难要求自己达到的规诫便是:“保持自己的真面目。”在这充满了大众产品、大众传播及网络教育的当今社会,了解自己很难,要维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更难。譬如,我们便常以一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阶层来区分他们的属性:“他是工会的人”、“她是上班的已婚妇女”、“他是自由派”、“他是反动分子”……等等。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标有标签,也毫不留情地为别人贴上标签。这很像是小孩玩的“官兵捉强盗”的游戏。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哈洛·达斯(Harold W.Dodds),对顺应群体与否的问题十分关切。他在1955年的学生毕业典礼上,以“成为独立个体的重要性”的题目发表演说,其内容如下:
“无论你受到的压力有多大,使你不得不改变自己去顺应环境,但只要你是个具有独立个性的气质的人,便会发现不管你如何尽力想用理性的方法向环境投降,你仍会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最珍贵资产——自尊。想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可以说是人类具有的神圣需求,是不愿当别人橡皮的图章。随波逐流纵可一时得到某种情绪上的满足,却也时时会干扰你心灵的平静。”
达斯校长最后做了一个很深刻的结论。他指出:“人们只有在找到自我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到这个世界上来,要做些什么事,以后又要到什么地方去这类问题。”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波西·史班德(Percy Spender)爵士,在1955年6月受任为纽约联合大学(Union University)的名誉校长时,也发表了如下演讲:
“生命对我们的意义,是要把我们所具有的各种才能发挥出来。我们对自己的国家、社会、家庭,都具有责任。这是我们来到这世上的理由,也能使我们活得更有意义。如果我们不去履行这些义务,社会便不会有秩序,我们的天赋和独立性也不能发挥——我们有权利、也应有一个神圣的机会去培养自己的独特性,并追求自己、家人、朋友甚至全人类的快乐幸福。”
对具有成熟的心灵的人来说,顺应主义(也就是怯懦者的避难所)只不过是个虚无的字眼而已,而不是现实。因为,他会像爱默森一样,能掌握住自己的完整心灵,使其不受侵犯。
令人生厌的言与行
人们喜欢故意侮辱别人,而蓄意作弄别人也很简单——你几乎可以天天都见到有人做这种事。但是,我可以说,没有人——绝对没有人——在精神正常的状况下,会故意去做些令人厌烦的事。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一大串特别懊恼、痛恨的事,但我们应该都同意,“乏味”是最常碰到,而且最令人头痛的社交状况之一。可悲的是,直到目前为止,似乎没有人想出什么办法去消除它们,因而我们也只能尽力逃避而已。我们的法律——其智慧实在令人怀疑——居然没有规定“制造乏味”是一项重罪,甚至也不是什么不轨行为,所以我们根本无法诉诸法律去取缔;这世界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把这些令人乏味的人或事隔绝开来,使它们不能纠缠我们;现在的医学十分发达,可以治疗许多疾病,诸如:香港脚、口臭、便秘、喉咙发痒、头痛、鸡眼甚至掉头发等等,但至今似乎仍没有什么药方可以治疗这“令人乏味”的疾病。
假如预防是最好的治疗,那么,在治疗疾病之前,我们须得先诊断出该疾病的原因来。我们现在就先来分析这“令人乏味的人或事”所产生的条件或方式。假如我们发现自己具有这些症状,便可了解为什么上星期雷苹太太没有邀请我们去参加她家的草坪舞会了。
以下是最令人生厌的几种状况:不停地谈论小孩,孙儿或宠物的事。
“你的小孩好吗?”是一句最普通的问候语,却最会招来一大串令人生厌的报告。这些报告通常不具什么价值,但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你便得枯坐在那里,让滔滔不绝的话题把你淹没。这类品牌的谈话内容通常是这样的:
“你知道,强尼——就是我们的老么——他近来都不肯好好吃早餐了。就是昨天,他把整碗麦片倒翻过来,盖在自己的头上。看,真是调皮透顶了!于是,我打电话给小儿科医师。我说:‘医师啊,我已经想尽各种办法了,但强尼总是不肯好好吃东西。他要不是把麦片吐出来,便是把麦片弄得到处都是。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他把麦片铺满整个身上。’”
“医师问我有没有试试看把麦片加点香蕉。但奇怪的就是,强尼从来就不喜欢吃香蕉。他叫香蕉‘蕉蕉’(啊,怪可爱的)。他说:‘强尼不要蕉蕉。’胖胖的小手挥个不停,并且还高声大叫,差点把屋顶给掀了。当然,他是比同龄的小孩长得快,我们附近没有一个小孩像他这么有表达能力,真是奇怪!啊,对了,前几天,他还把桌巾从桌上拉下来,然后用那对漂亮的黑眼珠子望着我,说:‘强尼拉拉。’我和他爹地差点都笑死了。”
天,像这种说个没完没了的话题,相信你听到这里也快要烦死了。
可恨的是,这种人能够把各种话题轻而易举地引到他所想要的方向,无论是多么风马牛不相干的事,都能马上“言归正传”。你若想把话题岔开,比如谈谈马龙白兰度或洛赫逊,还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他们仍旧只喜欢谈自己的宝贝孩子。
我便遇见过这样的一位女士。假如当时的话题是有关国际关系或牛肉价格,她都能干净利落地把话题直接引到她女儿达芬身上。她的技巧如下:
“啊,你当然不能相信那些俄国人。就在去年夏天,达芬有个大学朋友邀她参加一个到欧洲的旅行团。他们并没有进到铁幕去,只是考虑到要不要去一趟西柏林。达芬问我:‘妈,你认为怎样?’然后我回答……”
就是如此这般。实际上,这些都是心灵尚未成熟的人,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交友的第一法则——为别人着想。
不幸的是,这些令人生厌的话题不仅只是来自喜欢话当年的父亲,或是喜欢巨细无遗、凡事交待详细的母亲。像一位住在水牛城的销售员,他刚做成一笔雪胎的生意,因此会不厌其烦地向你详述他如何连哄带骗地要一家百货公司签下一笔价值一万美元的大生意。
或是,你是否听过一名桥牌高手谈到他如何赢得满贯——是三胜一,或两胜?另有些热情影迷,他们喜欢把刚看过的电影情节,丝毫没有遗漏地从头到尾讲给你听,使你听得几乎也想用台灯当头把他打下去。
这些令人生厌的话题范围包含甚广,不仅只是有关小孩、桥牌或电影而已,那很可能是丈夫的最大嗜好——重新整修家具,或是爱玛表姐的水果收藏室;那很可能是某兄弟的工作,或是某姐妹的痛苦遭遇;甚至也可能是有关猫狗等宠物的琐事。有次,我在曼哈顿的某个街角碰到一位老朋友,她便用了二十几分钟向我详述她家金丝雀的消化系统如何出了毛病。
谈话没有重点
马克·吐温有篇作品,是模仿一个唠叨乏味的人,如何漫无边际地描述一件事,却从没有讲到要点的经过。故事是这样的:
“啊,我跟你讲过我到西部参观哈比印第安村的事吗?我们是星期五早上出发——啊,不是,应该是星期四——记得吗?我告诉过你我们得星期四走,因为星期三我要去看牙医。我上面的牙床有点松动,因此要牙医帮我修理一下。天呀!那个牙医真是啰嗦,一直讲个不停。幸好他还懂得做生意。我曾和上司提起过他。说到我的上司,他真是个怪人,什么事都要靠我,因为他老是心不在焉。有一天,我对爱拉说:‘爱拉,假如我哪天不干了,你想我的上司会怎么办?’爱拉回答说:‘比尔,假如你辞职不干,我就要回家去找妈妈了。’这不是很孩子气吗?”
结果,你一直都不知道那个哈比印第安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踢到铁板
这种典型的人,较健谈的人当然为数少,但也值得一提。
当你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找出一个意气相投的话题来当做谈话的材料,却发现完全是对牛弹琴。你试了又试,想要逗他讲出一些东西,但得到的只是面无表情的反应,或几声单调的“哦!”而已。假如幸运的话——我可从来没有过——或许可以听到一句比较具体的问话:“是吗?”以作为你“单人秀”的奖励。
这种人似乎完全没有感性。想从他身上挖掘出什么智慧或礼貌性的反应,就好像打算到莫斯科去发行股票一样困难。他们不会对你感兴趣,只会永远保持那种马铃薯似的安静,绝不受外界干扰。他们正如同威廉·史特格笔下的漫画人物重新复活——假如那也可以称做“活”的话。
不管谈什么,都一直要争论不休。
与这种典型的人交谈,任何话题都会像回力球一样,反弹打到你脸上。
这种人似乎知道每件事的答案,并且能断然用几句话,便很有效率地结束任何讨论,别人都没有再发言的余地。假如你同他有不同的观点,他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你得了严重的斗鸡眼。
“天,你疯了吗?”他大声咆哮,“难道你不知道这事早经证实,就是……”或是,假如他当天情绪较好,则会放低声音告诉你:“不是的,先生,你完全错了!我告诉你……”
这种毫无情趣的人,其实也是不成熟的表现。麻烦的是,他们总会告诉你一些事——断然地、结论性地、鲁莽地——而且也不是你特别喜欢听的东西。
应付这种人,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无论他讲些什么,都要表示同意的样子。否则,纵使温和地表示不同意,那么,一场消耗战便要弄得你精疲力竭了。与这种人交谈,你很难期待能彼此讨论或交换看法,因为他只注意如何把自己的意见说明清楚,并且像摩西颁布律法那样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永远唱低调的人
这些人对事都充满悲观的看法。在他们眼中,这世界简直像地狱一样。他们对人生没有什么指望,认为人世间到处是傻瓜、骗子和各式各类恶毒的人:甚至连气候也变了——当然是变得不稳定,变得比以前更坏了。
与这种人谈上十几分钟,你大概也会不知不觉感染上这种低调,变得闷闷不乐起来。因为这种气氛跟坏天气一样,具有不良的影响力,无论你自己的情绪有多好,只要气候一变,也很难不被卷入风暴里了。
我认识一位太太,正是这种典型。每次见面,她都要向我详细报告近况。不幸的是,似乎总没有一件是好事。
“我刚去逛街,想要买些厨房窗帘的布料。”她会这么开始,“没有一个店员过来帮忙。我足足等了有十几分钟。他们不是很忙,只是走来走去,或聚在角落里聊天。当然,他们偶尔也望了我一眼,但大概觉得我不像是什么有钱人,不值得特别伺候。其他店的情形也是一样,我最近真是受够了!还有,我的健康情形也愈来愈坏。医师说‘他实在不知道我日子是怎么过的’。我的消化功能已快要完全丧失了!还有这天气,总是使我的骨头疼痛难当。像我这种情形,也许你会以为我的家人多少会关心我一点,但是,不瞒你说,若我需要什么帮忙,这可是我最后会考虑的地方。”
我仅是举出一小部分而已。这些人所能抱怨的,可是毫无止境。
无论是喜欢诉苦的女孩,或是健壮的大男人,这类人只要一开口,通常是说个没完没了。他们把自己放在舞台中央,是各方注意的焦点。只是,听众所能回报的,大概只是一个大大的、深长的哈欠,并希望自己就此失去意识,直到话题结束为止。
对这些令人苦恼的人士,最麻烦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言谈令人生厌。正如我们所说,没有人会故意惹人讨厌。这些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各种集会的活力泉源,是聪明伶俐的社交家,是提供情报或珍贵信息的人。也许你和我也正是这一类型的人,只是自己毫无察觉罢了。
所幸这类状况还是有迹可循,只要我们留心观察,随时警觉,应该还能及时挽回我们的听众。
比如:有些听众会现出不自然的微笑或眼神。如果我们正滔滔不绝谈到自家的小威利如何讨人喜欢,然后,发现听众正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的样子,那时我们便要赶快停止话题,或是让对方也有机会可以谈谈他们家的孙女儿。当然,接下去便是轮到你受苦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对方开始偷偷地看手表。假如,他们开始用力甩手表,或是把手表拿到耳朵旁边,其用心就更明显了。你那时若不立即打住话题,就要明白对方已开始在内心嘀咕,甚至开始咒骂了。公开演讲的人士尤其应该随时注意这种“看表征候”。
飘忽的眼神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警示,那是对方对目前的话题不感兴趣的表示。例如在一个鸡尾酒会里,我们正好逮住一个可怜的家伙倾听我们发言。那时,假如他急切想摆脱苦难,惟一的方法便是用乞求的眼神向经过的人求救。当然这个方法一点效用也没有,没有人会傻得愿意同他交换位置。因此,假如你尚有些人性的话,最好赶快停止话题,放了那个可怜的家伙。
也许你会问:以上谈到的问题,究竟与心灵的成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这么说:言语乏味可以显示出说话的人缺乏智性、想像力和对人的敏感性,而这些特性都是完成健全人格、能对别人有正常反应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言语乏味的人不但不了解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也不能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由于他不能把自己的基本需要让别人了解并得到满足,因此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也很难去了解并满足他人的需要。为了补偿内心的空虚,这种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琐事上面,并过分加重这些琐事的重要性。他的沟通方式与其精神层面一样了无趣味。他绝不是个真正有趣的人——而是现代人沉浮在人世间的悲剧象征——没有坚定的支持力量或对事物没有一定的看法。言语乏味是人格生病的一种症状,也是人格不再成长的一种现象。
人若是心灵成熟,或心智继续成长,就能与人讨论任何事情而不致引人生厌。因为凡是经由他处理的每件事,都会变得有意义。同样的事,言语乏味的人处理起来是了无趣味,但成熟的人却能将其变得活泼有朝气。
但这些令人生厌的人,却是使我们愿意为成熟而更努力的最大刺激因素。因为这些人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假如我们不努力,终有一天也会变成他们那副模样。
成熟的心灵
1956年2月,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撒克·普雷斯勒的专访稿。普雷斯勒先生是家百货公司的销售人员,白天上班,夜间则在一所高中上课。经过4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学业,取得了一张高中毕业证书。接着,他立刻又报名注册布鲁克林大学的夜间部,准备继续攻读大学课程,并主修法律。在他第一学年的英文课里,老师要他们写一篇题名“快乐是什么?”的作文。普雷斯勒先生如此写道:
“对我来说,快乐便是取得一份高中文凭,然后到大学上课,并为以后的律师事业不断努力。”
“光是等待就让我觉得十分快乐。完成大学课程需费时5年或更多的时间,完全看我应付得如何。然后,我还得花另一个5年,在法学院进修法律课程。”
这听起来好像是个年轻小伙子的远大计划,是吗?事实上,普雷斯勒先生在注册上大学的前不久,方才度过60岁生日。他像许多具有成熟心灵的人一样,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并深知不断求进步能带给心灵极大的喜乐。
教育并不单指高中或大学等正式课程,它包含所有一切的学习过程。
前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罗威尔(Dr.A.Lawrence Lowell)曾在文章中表示:任何大学或训练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只是帮助我们自我进步而已。当然,根据最后的分析显示,只有我们是自身最好的教师,而任何人都得自我教育。教育本身是一种心灵成长、扩充和进步的过程,均需透过心灵自身的自我开发。
一旦了解这一点,教育和自我进步便成为一种令人震撼的经验,并且可以在任何年龄、任何阶段去追求。这种智性的培养和发展,能使我们一生受益无穷,可说是我们最好的投资。
我一直很敬爱在美国极受欢迎的新闻播报人员罗威尔·托马斯先生的父亲。罗威尔的父亲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绅士,聪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有一位诺门·皮尔博士,谈起他拜访老托马斯博士的经过:那时,老托马斯博士已近暮年,身体机能开始衰退,但精神还是很好,还是和年轻时一样灵敏、多才多艺。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托马斯问皮尔:“诺门,你对亨利八世的看法如何?”
这问题有点出乎皮尔博士的意料,于是只好承认自己对亨利八世认识不深。托马斯接着告诉皮尔他近日如何研究了亨利八世的都铎王朝,以及自己对亨利八世的种种感想。他认为:大部分的历史学家并没有给亨利八世一个公平的论断,因此,他打算自己要尽最大努力来为亨利八世说些话。
虽然,托马斯博士的身体己衰弱到不能随便出门,但他的心灵仍然敏锐,充满了活力,直到生命终止。
我们的心灵是人体组织最重要的一部分。假如我们能时时滋养、操练,它必能持续成长,假如我们忽视、不去照顾,它自然也会逐渐衰退萎缩,甚至再也不能使用。
心灵不仅是需要受教育,还必须常常运用,必须时时对周遭环境的刺激有所反应。我们每个人都能订阅书刊杂志、参加训练课程、买票欣赏歌剧或动人演说,但这些都没有进一步的目的或要求,因此效果和参加某些集会的聊天一样,只是穿上某些文化的外套而已,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并不大,我们的心灵仍然不会因此而迈向成熟。
只有一种方法能使我们的智力活跃起来,能使我们的心灵因此而逐渐成长——就是要常常使用。
路易斯·佛蒙(Lewis Mumford)曾经描述我们必须努力的教育目标:
“所有实际行为的结局都形成了文化。”他如此写道,“一颗逐渐成熟的心灵,一种渐趋圆通的个性,一股日益精练的实践能力,一份愈趋圆融的处世能耐,还有越来越大的智性和感情的包容力……”
这些都是我们自我进步的最高目标。
一天下午,有位妇女来见戴尔·卡内基先生,以寻求一些建议。她说:她的丈夫是个成功的高级主管,兴趣广泛,文化水平极高。这位太太认为先生已对她失去兴趣,而她自己也承认,自己是越来越难和丈夫并驾齐驱了。
她怨叹自己没有机会上大学,尤其是孩子生下之后,自己更和知识绝了缘,也没有机会去接触一些音乐、艺术、文学等作品——而这些正是她丈夫最喜欢、也最常接触的东西。
“假如因为我不能加入他们那一群有文化水准的朋友一起聊天,便对我表示厌烦或看不起,这公平吗?”她愤愤地问道。
戴尔问她平常如何打发时间。由于现在孩子都长大了,而且也结了婚,她应该没什么好操心的。她说她偶尔打打桥牌,每星期看两次电影,有时也看点书,都是爱情小说之类。
很显然的,这位妇女并没有用心去培养、拓广自己的兴趣。她不是没有自我追求进步的机会,而是缺少精力和欲望。她大可把玩桥牌或看电影的时间,挪来做自我追求进步的工作——假如她希望赶上丈夫的文化水平的话。
有许多人正像这位妇女一样,常常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所建造出来的象牙塔里,丝毫不能开拓更辽阔的视野。他们通常抱怨时不予我,或认为自己已经“太老了”。他们认为自己已快到人生的终点站,而不了解生命其实是一场毫无止境的探险——只要你的心灵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追求进步。
在以前,大学的数量不多,学费又昂贵,因此只有少数人可以得其门而入,甚至连书本也不容易得到,夜间部就更没听说过了。如今,情形已不太一样,只要你愿意,教育机会比比皆是。老祖母时代的大学文凭,如今已不是什么大不了,或值得向人夸耀的事了。
我认识一位住在德州某小镇的妇人,是位律师的太太。她抚养5个孩子长大成人,给他们受完大学教育和必要的技术训练,因此,5个孩子都在专业和事业上极有成就。等最年幼的一个孩子大学毕业并找到工作之后,这位年已五十几岁的太太兼祖母,自己也在德州大学注了册,准备在往后的四年重拾学生生涯。她以极佳的成绩毕了业。如今,她年已七十几岁,丈夫虽然已经过世,但她仍然灵敏、机智,在社区里极为活跃,并结交许多朋友。人只要一接近她,便会为她的魅力所吸引,为她的精神所鼓舞。她的儿子、媳妇和孙儿女都很喜欢她,争相邀请她去小住,只是她很难抽出时间罢了。由于她肯耕耘自己的心灵,因而现在便有了欢乐的收成。
乔治·盖乐普(George Gallup)是美国民意调查研究的发起人,也是新泽西州罗德奖学金委员会的会长。他认为:“现今,许多人在离开学校之后,便不再学习新的东西。对我来说,人应该要活到老,学到老。”
大学只能提供一段时间和地点让我们学习,其余便是我们自己的工作了。因此,无论以前我们上过什么学校,为了避免往后的日子变得乏味或寂寞,开发心灵的第一个步骤,便是要认识到学习的必要——只要活着一天,便要学习一天。
接下去呢?假如你不能上大学或其他夜间学校,又该如何自我追求进步呢?
很简单,我们可以阅读书本。英国劳工党的著名领袖赫伯特·莫里森(Herbert Morrison),15岁的时候曾在伦敦的一家杂货店当跑腿的小工。那时,街角有位相骨师,曾给了他“最珍贵的忠言”。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相骨师以六便士的价格为小莫里森相了命,接着,又问他平常都看些什么书。小莫里森指着那些书报摊上贩卖的廉价恐怖小说回答道:“大部分是那种血腥小说,有时也看些其他的短篇小说。”
“读些垃圾总比不读好。”相骨师微笑道,“但是,你的聪明脑袋应该不只可以装这些东西。嗯,为什么不试试好一点的书呢?比如历史、传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但是,记住,要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莫里森认为这个忠言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它使他了解到:虽然自己只受完小学教育,仍可借由阅读而自我教育。15岁的赫伯特·莫里森,自那时起便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开始阅读一系列较为严肃的书籍,对他以后的事业有极大影响。“我也曾花些时间看看电视或听听收音机。”莫里森回忆道,“但那些节目的价值,都抵不上一本具有权威的书。”
根据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在英语系的民主国家里,美国人的阅读时间要比其他国家少得多。大部分的美国人,在上一年度连一本书都没有读完。6/10的成人在回答问卷时表示:在上一年度,他们除了圣经之外,记不起还曾读过什么书。而1/4的大学毕业生也做了相同的回答。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居然如此忽视心灵的灌溉。好的书本并不贵,而且到处可得。公立图书馆的大门为每个人而开,我们随时可以走进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本。但是,我们却任由自己的心灵荒芜、饥饿,或是仅用毫无内容的流行书刊来喂养它们。我们有全世界最高水准的物质环境,但在心灵上,我们却非常贫穷。
无论是有关人类的成就、知识或智慧,几乎很少不涵盖在那些书页里面。不论我们想学什么,了解什么,那些东西早就在某个图书馆、书店或朋友的书架上,静静地等待我们。借由书本,我们可以与许多伟大的心灵单独接触;也惟有经过书本,我们可以回到好几世纪以前,或透视到好几世纪之后,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因为我们的心灵是最自由自在的。
纽泽西布仑地一所中学的教师佛兰克·詹宁斯,是一位专长教育与阅读的教师。他认为:“文字经验……是人类生命中,最能深入塑造心灵的精华。这些文字作品,使我们能在几千年之后,仍能受到柏拉图或耶稣等人的教导,完全没有时空的隔阂。书本可以抽象得好像一些难以捕捉的观念,也可以精确、实用得好像门闩一样。这是引领人类通往人性的黄金大道。”
不错,无论是人类的精神、智慧、希望或美梦——所有一切均白纸黑字地记载在书本里。假如我们私底下认识这些世纪伟人,相信一定还不如透过他们自己的文字去认识要来得深切。
我们可以和苏格拉底一起散步聊天,和雪莱一起做梦,和萧伯纳一起争论,或是和马克·吐温一起开怀大笑。能与这些伟大的心灵交谈,相信这种经验必有如上天堂。但是,我们现在在人世间便能享受到这样的经验,只要我们赶快走向最近的一家图书馆。
由于人类天生的生理条件,使我们只能局限在宇宙的某个小角落里。对整个无限的时间来说,人的一生不论是60年、70年,甚至是100年,与之相比又显得多么渺小。我们的一生是如此短暂,如何能了解人类在这星球上的种种经历呢?没有了书本,或没有想要去利用这些书本的念头,人类便只是局限在很小的时空里——也就是现在。
罗马时代的专制政体是什么样的?伦敦在黑死病传染时期是如何的恐怖景象?这些事情都能透过书本而呈现在我们眼前——不仅是冷冷的事实,而且是活生生的、令人为之战栗不已的人类经验。
甚至是神秘的俄罗斯世界,假如你阅读了杜斯妥也夫斯基、屠格涅夫或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之后,相信对它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我们明白这个国家如何因腐化而导致了红色革命——透过这些伟大文学家的描述,我们便得以深入其境地探索今日许多现象的渊源和背景。
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斯(H.G.Wells)曾说过:“我一点也不相信威尔斯的身体或个性会永垂不朽,但我确实相信人的思想、知识和意志,会永远持续不断地产生力量及发挥影响力。”
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多拨出一些宝贵时间,来阅读经得起考验的所谓“伟大”作品。时间能把“次等”书淘汰掉,然后把那些人世间最珍贵的思想和经验留给我们。
假如一本书能让好几世代的读者都爱不释手,相信一定也比那些只持续六个星期的畅销书更能使我们满意。
泰德·罗斯福一直不喜欢“本周畅销书”这个名词,他认为:
“我比较喜欢看到‘前年畅销书’这样的名词。因为前年的畅销书若至今仍受到注目,则极有可能值得一读。假如一本书仅能在1周里面维持畅销,那么,大概没多久便要被扔进纸篓里了。”
阅读“战争与和平”一书,可能比阅读最近的流行小说要费去较多时间,但是,若比起内容的优点,“战争与和平”一书显然更会融入你的血肉之中,深深影响你的一生。当然,在你阅读的过程中,仍然会和阅读流行小说一样享受极大的乐趣。你会很愿意把这本书流传给子子孙孙,并且在你年老的时候,更进一步体会出其中之优美与价值——因为你那时会更趋成熟、更具有洞察力。它不仅只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经验,并且永远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一旦你开始这种智性之旅,便会了解所谓的“成熟心灵”是什么意思。别担心你没有什么阅读蓝图,我自己阅读书籍便没有什么计划,往往是心血来潮,却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现,而且受益极大。我正像一名旅客,毫无预备地驶向历史的世界去探险。当我不期在见到了巴特农神庙或埃及金字塔的时候,内心实在充满了悸动。这些意外惊喜,更能增加整个旅途的乐趣。
有些朋友向我抱怨,认为大学里强迫学生选修古典课程,或是某些差劲的教授教导方法不当,都会扼杀许多人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我自己倒没有碰到这个问题。那时候,我正热衷于各种具有反叛性的想想,因此不知不觉也注意到古典作品的范畴——结果它们给我极大的启示和满足,我的心灵也为之开阔不少。
由于这个缘故,我要在此大力鼓吹阅读伟大作品的种种好处。这尤其是迈向心智圆熟、自我提升的不二法门,更可以达到一个完美快乐的人生。
有一天,我在“周六文艺评论”(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中发现菲莉·玛金利(Phyllis McGinley)所写的一篇文章。她对许多伟大的古典作品,其热衷情形与我不相上下。她如此写道:
“对于不好的教育,我当然有一些话要说。无论从任何标准来看,我所受到的教育都是极可悲的;而无论是公开场合或私底下,我也足足嘀咕了好几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消逝,我的牢骚渐渐少了,因为我发现疏忽也自有它的好处。”
“有一种东西我们不妨称之为‘文字山水’(literary landscape)。如英国古典文学,不仅辽阔,而且充满了生气。我初到此园地的时候,实在像个处处觉得惊奇的异乡人。……我不是随着向导而来的观光客,而是单独漫游的旅行者,无拘无束,只随兴致所至。”
玛金利女士的结论也值得一提。因为它对自我教化和自我成长,也都有很中肯的看法:
“当我初次认识狄更斯、奥斯汀和马克·吐温等人的时候,我真是全心全意地献上我对他们的敬意,因为我领受到所有读者所能领受的致福境界。祝福那些自认是毫无学识的人,因为他们将领受那些不朽的言语!”
我们的心胸和视野,比如好的音乐、美术、戏剧、社会服务和政治等。
虽然,阅读书籍是我认为自我追求进步最重要的因素,但还有许多其他东西可以开拓戴尔·卡内基先生在好几年前开始研究林肯的生平,并且为他写了一本传记。这本书虽然没有为他带来什么财富,但整个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却使他获益匪浅,日子也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
为了激发我们自己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抛开那些老观念,认为我们没有受到什么好的教育。我们要一心一意开始学习新东西,因为时间消逝得很快,没多久,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已变得衰老,身体每况愈下,朋友也不见了。但是,只要我们对身旁的事物永远保持兴趣,能不断用新思想填补内心的空白处,我们便不会觉得孤单寂寞,也会更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