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新时代中国之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篇 中国之治的道路密码

道路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选择和不断拓展,不仅为中国人民走向全面小康、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目标、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开辟了根本路径,而且为古老的中华文明顺应时代潮流、融入世界文明、走向更高文明搭起了畅通之桥,同时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摆脱贫穷与动荡、追求和平与发展,携手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经验。推进中国发展、实现中国之治,必须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70多年前,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求解放、追求幸福指明了方向。一个半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影响和震动了整个世界,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开展社会主义运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指南和锐利思想武器。然而,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转化为有成效、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实践,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巴黎公社的壮举与失败、苏维埃政权的成功与消亡、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解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艰难实践和苦苦探寻,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在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具有活力,也最有成效。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90多年奋斗、创造和积累而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党的命脉的根本所在,是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根本所在。这一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新型社会主义,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与传承,又是创新与超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传承与超越

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种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50]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是关于“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51]的学说。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求自身解放的运动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和开辟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指出了基本方向与基本原则,但是不可能给予具体的答案;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也出现了严重的教训。我们党和人民在探索与实践中也曾经面临着走什么样道路的痛苦选择:要么照搬英美模式,走资本扩张的西方现代化道路;要么照搬“苏联模式”,走高度集权的东方现代化道路;要么与资本主义世界完全对立,走自我封闭的所谓现代化道路。如此种种探索、试验,最终无不归于失败,唯有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使中国真正走上了现代化征途。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所以不断提升,关键就在于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新的历史征途上,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传承与超越,一是表现在选择了开辟道路的正确方向和正确路线。

道路的拓展,首先有一个方向的选择。方向正确,坦途一片;方向扭曲,荆棘丛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以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为前提与起点的。这种恢复和确立,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创新特色,即将“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有机融为一体,创造性地校准了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根本方向。

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渐发现“苏联模式”的弊端,为此毛泽东曾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不一定全照搬苏联,不能教条主义地学习苏联经验。在这一正确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可惜这一探索未能长期坚持下去,20世纪50年代后期即开始发生失误,以至逐步形成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左”的理论和“左”的路线,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产生这一挫折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没有选择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方向,由此导致关于社会主义的理念期待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导致脱离具体的现实条件加快社会主义进程的路线和政策,乃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使人们陷入了迷惘和困惑。

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提出一个重要思想:要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解决好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僵化观念的束缚和固定模式的羁绊,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

正是由于突破一切僵化观念和固定模式的束缚,坚持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我们党对世界格局新变化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结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这两个“正确判断”、两个“科学结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两大理论基石。实践有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充满活力,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传承与超越,二是表现在确立了道路发展的主题和目标。

在进行中国道路的思考与不懈探索中,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他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52]“中国式的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

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经过反复思考并通过党中央领导集体反复论证,高屋建瓴地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展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在实事求是分析我国小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一个重大战略目标,这就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它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特有内涵和实现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了。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深入总结过去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与经验、深入分析当时国际国内大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改,不仅深刻表达了我们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坚定与自信,而且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不断拓展的程度与深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艰巨的任务。

党的十九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实践,进一步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奋斗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补齐发展短板,奋力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将胜利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即将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一伟大创举,深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生命力和光明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传承与超越,三是表现在丰富了道路的科学内涵、明确了道路的本质特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好地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权利。这一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就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条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关于中国社会全面变革和全面发展的道路,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有机统一和全面推进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方面建设相互协调、整体推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与超越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科学。恩格斯深刻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153]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程中长期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以经典著作中的某些原则和论断为标准衡量、剪裁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是各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一个最严重也是普遍性的教训。在马克思主义面临严峻挑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两大权威论断,明确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我们必须站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以及这一理论体系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尖锐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54]正是由于摒弃了从本本出发来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定式,着眼于时代变化和现实国情来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念、新论断、新思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智慧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是在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明确提出并不懈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同时明确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重大课题,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在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不仅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课题,而且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三大重大课题、三大基本规律、三大理论成果,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重大问题。这就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提升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又超越了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阶段式向前推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与规律。第一次飞跃,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与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第二次飞跃,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发展。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但是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没有明确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过程。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总主题,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这就是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普遍性。而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这几大阶段性成果在同一总主题下又具有不尽相同的历史地位,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这就是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特殊性。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普遍性,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特殊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各个发展阶段理论成果的特殊性,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内涵,更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突出体现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这就是创造性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明确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把人民满意、人民答应、人民放心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标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创造性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拓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奠基作用与引领价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性组成部分,其重大作用突出表现在: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密切适应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发展趋势,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从而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视野,启发和引导人们在更加适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性组成部分,其创新意义突出表现在: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进一步科学揭示;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核心、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推向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向新的时代回答新的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时代价值突出体现在,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方略,凝练了优化治国理政、推进中国之治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而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了根本指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了行动指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方案,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引领力和科学真理力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制度设计的传承与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实践,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进行了初步预测和设计。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将这种预测和设计转化为制度的合理性和现实性,成为各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又一重大课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中的经验教训,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当代社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和严重考验的复杂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破茧而出、迎风傲立,在短短40余年的改革发展中实现了逐步定型和自我完善,在剧烈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大潮中显示了内在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愈益成为引世界瞩目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先进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成功,之所以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推动力,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制度既坚持和传承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构想,又一切从时代特征和社会实际出发,实现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与超越,其本身蕴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在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最本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许多条,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正是在这两个最基本方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与现实相统一。其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首要体现。正是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基本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其二,以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目标。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础上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价值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深刻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管长期的,具有普遍性;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是分阶段的,具有特殊性。正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实现了坚持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本质与创造具有丰富内涵的制度特色的有机统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更是党紧紧依靠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支撑。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包括以下科学内涵:其一,人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地位和权利的真实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根本基础;其二,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与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主体依靠力量;其三,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与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其四,人民受惠不受惠、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走向完善的根本动力。以上四点,在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实现。

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通过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来体现和实现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丰富内涵,深刻体现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直接民主”“经济民主”“党内民主”等制度本质及其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证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不断完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基本制度和基本要素的“不变性”与革除体制和制度弊端的“可变性”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不变”与“变”辩证统一的过程。“不变”,是指决定社会主义本质与性质的基本制度不能变、决定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发展前途的基本要素不能变,否则,改变了“基本制度”,丢掉了“基本要素”,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就有可能陷入困境甚至走向失败;“变”,是指在“基本制度”和“基本要素”不变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和人民的新期待,不失时机地革除那些陈旧的体制和制度,改变那些落后的观念和做法,在变革之中求发展,在变革之中固制度。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所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党明确指出,改革不是对原有制度和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革命性变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种“新的伟大的社会革命”;另一方面,我们党又明确强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可动摇、基本原则不能改变,比如“四项基本原则”,比如公有制为主体,比如实现共同富裕。正是这样“变”与“不变”有机统一的改革观,指引着人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我们党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基本的方面不动摇,又对制约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某些制度和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大胆吸收和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社会制度中的优秀成分,在对外开放中促进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能够充满活力,所以能够与时俱进,所以能够在日趋剧烈的国际竞争中愈益显示出强大竞争力,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

在消除剥削和社会差别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和价值追求。然而如何正确理解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又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难题。或者照搬书本上的理论原则,单从美好愿望出发,企图在短时间内消灭社会差距,实现完全平等,从而陷入绝对平均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误区;或者无视社会差距的拉大和收入分配的不均,容忍非正常收入扩张,从而陷入两极分化陷阱。这两种倾向,相互排斥、殊途同归,最终都严重阻滞乃至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正是在努力克服和有效防止以上两种倾向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善。改革开放实践使广大人民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然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平与公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无视社会公平与公正,容忍社会差距不断拉大,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不承认社会差距的客观存在,企图在短时间内实现完全公平与公正,那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既顾及了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现实性,把追求效率、提高效率放在重要位置,又顾及了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必然性和目标性,坚定不移在发展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差距与公正的统一。实践充分表明,坚持这种辩证统一,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现实依据,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致力于完成的现实任务。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一定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更好地造福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