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亲王下西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咱那热心肠的大哥

大明的二号人物?

不!

是肥羊啊,这是!

朱高煦想到这儿腰杆子显得更硬了!

“对对对,你想走就走呗!

但老二你放心,明早的朝议绝对会再提下西洋的正使人选,到时候咱绝对力保你!郑和?他还敢和一个亲王争?反了他了!”

朱高炽说的义愤填膺,像是开始完美诠释一个称职的哥哥帮弟弟出头,也仿佛曾经那个只回“本宫知道了”五个字儿的不是他。

“大哥,其实让郑和下西洋也不是不行……”

“蛤?”

“咱刚刚也细细想过了,这下西洋的苦咱可能真受不了!你也知道,宝船舰队的辎重都是朝廷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也就将将够用,咱这奢靡的日子过惯了……”

“加!明日我就重新和夏原吉商量,宝船舰队的辎重再加一……”

“两成!”

“大哥,这就不是物资的事情,你想啊,西洋诸地多少小国,咱这去了言语又不通,如何宣化王道?这不是白去了吗?”

“调!明日咱就给你个单子,这些年西洋诸国朝奉我大明多次,有那么些好奇的官吏顺道学了些番语,都给你!”

“大哥……”

“打住,老二,你真觉得你大哥傻?看不出你是在敲竹杠?”

“最后一条!你要给咱准了,这下西洋一事舍我其谁!”

朱高煦目光炯炯,让朱高炽仿佛有那么一瞬间看见了当年朱棣请缨去北平时的样子。

也还好,海外远不如北平!

朱高炽沉吟一番,说道:“你先说吧,我想想办法!”因为他从朱高煦慎重神情上明白,此事并不好办。

“我要这个!”朱高煦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儿。

朱高炽看见,眼睛顿时圆睁,先是指了指朱高煦,随后又想到老二、老三之间那亲密的关系,一副明悟的样子。

因为朱高煦的穿越,导致原本历史上那场永乐二年的汉、赵二王合谋嫁祸太子的事情并未发生,老三赵王朱高燧也在朱棣的示意下得到一件特殊的差事。

“大哥,我也不多要,只要两千杆!但必须是永乐二年后新制的火铳!”

“两千杆?”朱高炽对弟弟的狮子大开口更是心惊,费力伸着脑袋用仅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道:

“你知不知道老头子去年跟抽风了一样,给了我一张火铳的图,逼着我协调工部研制新式火铳,如今也就制成三千余杆,这火铳,老头子天天盯着呢!

等数量再上去点儿,老头子就要给神机营换新式火铳,这事儿还是老三在督办,说什么要保证火铳质量。”

老头子?

听见这称呼他就知道自己身边果然有太子的人啊!朱高煦不动声色的暗道。

说回火绳枪的事儿,他能不知道?

那火绳枪的图就是他给朱棣,退役舰员出身的他本就喜欢研究点兵器,火绳枪对熟知枪械原理的他来说并不难,对大明的工匠也不难,因为明朝的火铳射击就是依靠火绳激发的。

甚至他还为朱棣设计了一套要你命三板斧战术,就是这个功劳,才让他换得太湖驻军的机会。

而所谓三板斧,其实就是朱高煦针对永乐朝京中三大营开发的,三大营是永乐皇帝亲军。

第一板斧是神机营先射击,第二板斧是三千营骑兵再突击,第三板斧才是五军营步兵碾压割草。

这也是日后明军北征瓦剌、鞑靼的主要战术,当然他也只是早了那么几年提出,即便没有他,永乐帝自己也会研究出来。

“过程咱就不管了!大哥,只要你给咱火铳,爹同意咱下西洋,咱立刻就走,绝不像之前一般赖在京城。”

朱高煦也是给了自己的保证。

朱高炽看着信誓旦旦的弟弟,内心一阵挣扎,却还是不死心的问道:“我就是给你火铳,你会用吗?没听说你的汉王三护卫中曾有火器肄习啊。”

“还是那句话,你管咱?只要你给咱,咱立马就走!”

腰杆硬的朱高煦现在也算是抓住了大哥的软肋,问就是你别管,给我了就是我的,该怎么用我自己看着办。

“咱试试吧……”

“太子殿下,这事儿不能试,你要是不给咱,咱可就不走了!反正咱抗旨也不是第一次。”

朱高煦说着就起身,再有两个时辰,就该朝会了,汉王府离皇宫午门并不远,可以稍作歇息。

本来他是不打算明天上朝的,免得那些文官说他藩王不就藩而聒噪,但现在有太子的保证,他觉得明天在朝堂上或许能把下西洋的事儿定下来。

-----------------

皇城,午门外

解缙从马车中探出头来看着长长的官员入皇城队伍,心中就是一阵忧虑。

他在永乐初年编纂《太祖实录》有功,是现任的文渊阁首辅,文渊阁学士在此时也就充当一个智囊团角色,所以首辅品级并不高,只有五品。

因为他在监修《文献大成》,也就是日后的《永乐大典》,被皇帝赐同六部尚书同一品级的金织文绮衣,满朝文武都对他另眼相待,可见的前途一片光明。

但他忧愁啊,刚从北平回来的他现在只觉永乐朝的大工程实在太多了,皇帝也太过心急,如今又有浙西水灾的噩耗,让他深感民疲。

这种感觉很不好,甚至在从北平回来的路上隐隐有种秦、隋二世而亡的预感,得给皇帝提个醒啊!

“解首辅!”

午门是皇城的南大门,正门一般不开,为皇帝专用,文武百官自左右掖门而入,文左武右。

解缙刚下马车在左掖门的长队上排好队,便看见一人从前面离队,朝着他走来。

“夏尚书!”

来人是夏原吉,永乐一朝的户部尚书。

“解首辅,北平一行如何?”

“还好,还好,但夏尚书,如此规模的修筑新国都,户部真的没有钱粮不济?消耗钱粮的,现在可还有下西洋一事啊。”

“哎,也就只能尽量调配了,真希望下西洋一事能晚一年,这样我和太子也能头腾出手来以工代赈,整治一番太湖水道,年年这样泛滥也不是办法。”

“可有法子?”

“没有,我现在倒是希望今年的夏粮能早一点入库。”

解缙没说话,心里却是不由思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