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云端的孩子:一位心理医生给中国家庭的网络使用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唤醒孩子内在的知觉

有不少人支持幼儿电子屏幕的使用。他们似乎很难理解,电子屏幕里的人同样是在对着孩子说话,孩子的听力和视力,甚至大脑,应该也同样都在积极工作并产生反应,这和父母和他说话有什么区别呢?

甚至,他们认为一些父母并不像电脑一样有那么多时间和孩子交流,或无法做到像电子产品里的小游戏标榜的那样,有条件更多地刺激和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这样的想法完全没有考虑到,儿童对于信息的获得和知觉的促发,是有其特殊的演化规律的。屏幕里漂亮主播的眼神再温暖,依然无法穿透冰冷的屏幕;小游戏再有趣,孩子也只能刻板地跟随虚拟人物,没有提问和回答,没有对话,也没有互动与交流。

婴儿出生时的脑容量大约是成人的 1/4,重量在 350 克左右,有140 亿个脑细胞和 1000 亿个连接脑细胞的神经细胞。它们的构造还处于一种预备状态,要通过丰富的外部刺激才能促成神经突触的形成。

在 0~3 岁之间,特别是宝宝出生后的一年内,神经回路的发展尤其活跃。这个时期非常敏感、关键,而且一旦错过发育的关键期则不可逆,需要给孩子各种体验和刺激,因为大脑就是通过接收各种各样的体验和刺激来促进发育的。对大脑的发育来说,五感的刺激尤为重要,五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大脑皮层。

既然电子信息刺激不能唤醒婴幼儿的知觉,促进大脑发育,那么婴幼儿的知觉向什么开放?由谁来唤醒?

他的知觉与大自然是互相开放与连接的,他能感知自然的阳光、风、草石、溪水……

他的脑细胞能够读懂温暖的阳光、脸蛋上拂过的微风、小溪水的叮叮咚咚……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他能够读懂母亲温柔的抚触,父亲欣喜的凝视。这个时候,大脑的神经细胞开始手牵手去开辟神经通道。

为什么会这样?

相对于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史,电子产品不过几十年的历史,对于人类的神经细胞来说,只能称之为最近的短期事件。我们体内的每个神经细胞,都有着和富有生命气息的内容沟通的丰富经验。所以,它们对于大自然母亲的唤醒驾轻就熟而且满心欢喜。自然之子,何其美妙。

当使用电子工具的时候,大脑之所以陷入昏迷停滞的状态,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还没有建立起对应这些机器刺激的反应。

如果大脑细胞会说话,它们肯定会说:“我和它不熟!”

年幼的孩子被推向新环境进化的源头,他们通过对外在环境的探索,来构建自己体内的内在环境。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循序渐进、逐步适应的过程,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保护。电子媒体无法像爸爸妈妈一样,用有温度的身体拥抱孩子,用多种多样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和孩子展开即时互动;它们也无法提供随机交互带来的偶遇和惊奇,只会用精心制作的视觉动态的刺激,切断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和现实的联系,这就像剥夺了他们原始的力量,容易使其远离现实和身体;它们更无法像大自然那样蕴藏丰富精彩、层次多样的元素,给孩子们带来多元体验。电子屏幕貌似无限开放的网络,却只能提供方寸之间的屏幕空间,远远不能满足儿童与环境之间所需的丰富而且综合的刺激。

漫长的进化史在我们的身体和意识上打下时间的烙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碳基生命,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以碳和水为基础,每个生命都蕴含全部的自然信息。孩子的很多知觉信息,都是从内部唤醒并获得的,不是从外部学习而来的,知觉的深度与饱满度是生命智慧的土壤,是儿童生命发展的需要。

知觉的这种深度和饱满度,植根于大自然的怀抱,从中获得滋养并得以开发。

研究证明,天才都是保留着部分儿童知觉能力的人,所以过早的理性教育和封闭式的教育方式,都会扼制儿童的天然感知力,导致思维固化,孩子需要更多时间用孩童的方式感知世界。但是,今天很多父母追逐的早期教育,往往因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反而限制了孩子与大自然的互动,让孩子越发丧失了感受自然、体验情感、触摸灵性的能力。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最初的心灵像一块没有任何记号和任何观念的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不存在先天观念。这种观点是机械和片面的。

孩子初来这个世界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孩子从诞生起,就携带了自然系统的智慧和逻辑,也有属于每个孩子独有的一些纹理、基调和质地,它蕴含着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有着天赋的能力和素质,以及个性的倾向性。

孩子就如一粒种子,本身已经具备了成就自己的一些可能性,但也不是有无限可能的。如果一粒种子取自西红柿,自然无法结出苹果,家长又如何能满心盼望收获苹果?所谓的“天才”或者“人中龙凤”并非完全靠教育培养和塑造出来的。天才式的人物很多都是自我教育,他们是小样本事件,父母未必有资质教得了这样的孩子,你只能教会他识字,教会他一些基础的东西,给他受教育的机会,等他长大些,他自己就能从书店选择要看的书自我进步。天才是天选的,人才是培养的,教育能改变的就是非天才的人,以便最大限度提升他的成就。

孩子最初学习词汇,并非学会一个字后再学一个字,呈线性增长,他们可能睡一觉起来就多了不少新词语,小嘴突然就能说很多话,你都不知道小朋友什么时候学会的。孩子旅游一趟回来,心智像成长了许多,会出乎意料地蹦出几句成熟的想法。学习的过程,就像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开关。

我们只能提供一条意识之路,唤醒孩子的内在知觉,让他们天生就已经隐约知道的事情,去加深痕迹。

为什么植物发芽、开花不用看日历,就能在那样准确的时间节点,开始发芽、开花呢?

为什么候鸟迁徙的时候,能那么精确地感知到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呢?

公鸡不看钟表,是怎么做到天黑就睡觉,天亮就能自动醒来打鸣的呢?

如果我们放眼望去,整个大自然到处都是这样,一切都是如此准确,像钟表般准确。动植物能够敏锐地感知到自然的变化,并准确地做出相应的行为。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方向,每个生物体内都有预设好的程序,就连最普通的一棵树,也拥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它想尽力伸展,向往天空。这就是自然的意志,伸长的枝条,像一棵树的呼吸,合成生命的姿态。

无论如何都要生长,因为它们必须生长,生长就是树所做的事,你没有见过哪棵树做“啃老族”吧?

自然万物都是生命体,皆有生意,皆感知节气。一到春天,柳树抽芽,你甚至能感觉到湖水的颜色都变了。细看来,水色未必就异,这就是水的感觉,水的意思了。

每个小宝宝,也有自己生命的钟表。儿童从出生后就能逐渐有序地开始各项主动的运动:二月抬,四月翻,六月坐,八月爬,十月站,周岁走,两岁跑,三岁独足跳。

小孩拥有内在生命钟表的运行规律,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跟随和发现这个发展规律,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去唤醒孩子内在的知觉,给孩子发现和创造自己的力量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成就自己,遵循规律,适时而动,适时而至。

动其机,万化安。(《阴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