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王妃大闹明月轩 杨业报国雁门关
清明寒,汴京飘来阵阵黄河化冰的寒意,天地灰蒙蒙的一片。
韩王妃潘蝶,依然裹着一件貂皮的大氅,刚用完早膳,她靠在红木的圈椅上,多日的睡眠不足,显得十分倦怠。
究竟是为什么呢?在新婚郎君身上得不到真正的爱,每天韩王都是冷冰冰的,大部分时候白天出外,用膳也不在一起,有时晚上也不回来,说是有事晚了就不回来。
前些时候元休借口臂上受了镖伤,经常要换药,要贴身随从夏守赟守护在身边,干脆就在资善堂开了房。潘蝶想起那次父皇驾临韩王府探视,那注视着她不是欣赏且没有笑意的目光,至今仍让她心悸。最近两个月元休说大军北伐,要在宫里多陪陪父皇,晚上也不回新房,没见过人影,也从来没说过她父亲出征的消息。
女人的心是很敏感的,她有时隐隐约约感觉到韩王并未离开王府,但就是不回来。她警觉起来,一定有一位娇娘,箍住了韩王的心,这个情敌一定就在韩王府内。
“张妈,”潘蝶坐正了,“你去和王府翊善杨崇勋说,叫府上全部的女佣和丫鬟到我厅堂来参拜。”
翊善杨崇勋一听王妃这道号令,知道她是趁着韩王不在,要搞大清查。他害怕刘娥吃亏,一边拖延时间,一边安排夏守恩去找韩王赶紧回来,这里吩咐给事王继忠暗中保护刘娥。
府内的女佣和丫鬟听到王妃有召,都放下手中事来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跪了四十几位,宽大的厅堂已快容不下了。“给王妃请安了”的祝福此起彼落。张妈报告:“王妃,翊善说,已都来了。”
潘蝶一看,臃肿的中年女佣占了一半多,她对张妈说:“让女佣们都回去吧,厨房里正忙着呢。”
年轻的丫鬟们有十几位,潘蝶扫了一眼:“你们都抬起头。”
她一眼就看到后排左数第三位,可能比自己略长,但如仙娥一样妩媚生动,她的美貌远远超过自己,潘蝶马上明白了,死死盯住她。
“你报上姓名,在什么地方当差。”潘蝶用手指点着。
“奴婢刘娥,明月轩书房司书。”刘娥的声音镇定,但她心里已经惶惶不安了。
“哦,是韩王的书阁,我还没去过呢。”潘蝶说,“你带路,我想去看看。”
潘蝶披着貂皮大氅,起来向门外走去,张妈领着四个丫鬟忙跟上。
刘娥走在边上,她知道,一定有事了。
韩王元休交代过王继忠,他不在家的时候要护卫刘娥,而现在是王妃亲自往明月轩去,王继忠只能悄悄尾随,以防不测。
潘蝶进了明月轩看了书房里的琴棋书画,她意识到她的郎君每天就在这里与这个女的厮混,顿时心生妒意:“刘娥,你每天陪着王爷,在这里享福了。”她手一挥:“给我搜!”
刘娥到了楼梯前,将手一拦:“你们敢?!”
明月轩当差的男仆和小丫鬟都到了厅里,看到气势汹汹的潘蝶,谁也不敢阻拦。
潘蝶指着刘娥:“把她抓住!”她带来的两个丫鬟上前,抓住了刘娥的手。
王继忠见势不妙,赶紧进屋,向潘蝶拱手作揖:“禀报王妃,奉韩王之命,让明月轩司书取一本《史记》。”
潘蝶将脸一横:“你是何人?”
“王府七品给事,韩王侍卫王继忠。”王继忠答道。
潘蝶没想到还是一位朝廷命官,皇上管的,只好说:“让她找书。”
刘娥随王继忠进了书库。
潘蝶朝张妈使了个眼色,张妈领着两个丫鬟上了二楼。
一会儿,张妈就下来了,禀报潘蝶:“王妃,在上面找到王爷的睡袍。”一位跟在后面的丫鬟双手托着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蓝色睡袍。
刘娥正好从书库出来,王继忠端着灰色书套装着的《史记》。
潘蝶一看,妒火中烧:“你这个妖妇,竟敢媚惑王爷?!”一把就把刘娥乌云般的发髻抓散了,接着一掌向刘娥的脸上打来。刘娥一闪,潘蝶的手掌重重地将王继忠手上的书打翻在地。刘娥心疼极了,就要蹲下捡书。
潘蝶又是一掌打来。刘娥轻轻用肘部一挡,潘蝶右手有点发麻,身上的貂皮大氅已经掉落地上。
“奴婢从小习过武,不敢伤了王妃。”刘娥双手作揖。
王继忠捡起书来,放到厅堂香案上。
“我乃将门虎女,还收拾不了你?”潘蝶猛地跑到书房从箭筒里抽出宝剑,发疯似的向刘娥刺来。
刘娥轻捷地闪过,潘蝶又连连刺来。
王继忠已挡在了刘娥的前面,他用手握住了潘蝶的利剑,鲜血从指间渗滴在地。潘蝶还想拔出剑来再刺,忽然,她肩上被劈了一掌,身子一歪倒了下去,宝剑应声落地。
韩王赵元休已站在眼前。
潘蝶号啕大哭:“王爷你刚行大婚,就被这妖女魅惑,我要面见父皇,请他为我做主。”
韩王赵元休挺直了腰杆,指着地上的鲜血说:“今天你胆敢在王府执剑行凶,若不是本王来得快,王府就要陷入血光之灾了。王继忠是吏部在册的朝廷命官,把他刺伤是要报大理寺立案的。父皇正为北伐的事每天不安,你却在这里造反,该当何罪?本王要把你这个泼妇带进宫里去见父皇,向父皇请旨休了你。刘娥是我的书房司书,侍寝丫鬟,王府人尽皆知,我和她在前,已快一年了,你在后,本王以后还要将她正式纳为侍妾。”
潘蝶一听要面圣,说不定被休了,马上不作声了。
夏守赟已经在帮王继忠包扎手掌。
赵元休当着匆匆赶来的刘夫人的面,搀扶着几乎崩溃的刘娥,厉声说道:“明月轩是本王的书房,也是我赐给刘娥的居所,以后任何人不得到此撒泼刁难,违者定治重罪不饶。”
刘夫人出来解围了,她盯着张妈:“王妃不是这几天心口疼吗,张妈你还不赶紧扶王妃回去歇着。”张妈立即将潘蝶扶了起来,回去了。
众人都退出了明月轩,堂里只剩下韩王与刘娥。
刘娥依偎在韩王宽阔的胸膛上,只是汩汩流下无声的泪水。
韩王抱住她抽搐的肩头,斩钉截铁地说:“小娥,我决不会让潘蝶欺负你,我会每天安排侍卫保护,这个恶妇不敢再来明月轩了。”
已进五月,淫雨霏霏,崇政殿依然充斥着寒意。
枢密院接连送来快报。
赵炅已迫不急待。内侍太监和守护在父皇身边的韩王元休,急急地将连夜送来的快报全部拆封。
曹彬占据涿州十多天,而西路军护卫着环、朔、应、云四州百姓行动迟缓,中路军也仍未赶到,东路军粮草已被辽军切断;辽太后萧绰、辽王耶律隆绪率大军赶来,已与耶律休哥会合,然后兵出幽州,分两路向曹彬部包抄而来。辽军骁勇,曹彬见援军未到,难以抵挡,下令退兵,宋军一路败退,在岐沟关被辽军全面击溃。中路军闻此消息,也不战而退。
赵炅感到寒栗,叫周怀俊重新燃起炭盆。
辽军十万精兵已经全力向西路军占领的环州集结。
赵炅用颤抖的手亲自草书诏命,速令西路军马上护送四州百姓回代州。
辽军主力几乎全是骑兵,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方面军,他们的给养来自“打谷草”,自我补给,很少带有后勤和辎重。耶律斜轸的十万铁骑像旋风一样攻破环州,两路将领在帐篷里以烈酒庆祝胜利。
宋军和环、朔、应、云四州的百姓在西撤的古道上拖了有十几里长,百姓们拖儿带女呼天抢地,艰难地跋涉着。
风沙扑打着枯裂了的古槐,斜阳艰难地在灰戚戚一片的太行山脊上挣扎,就要落入那漫长难熬的黑夜。
几个月的征战,让潘美彻底地苍老了,他望着军民混杂的队伍,心里也像沙尘暴一样昏暗,怎样才能按照爱民的皇上诏命,将百姓们转移到代州?老将杨业向潘美建言,绕道而行,避辽精锐,保证宋军和百姓安全撤回关内。
监军王冼却讥笑杨业胆小,他提出要从雁门关北川大路进军,直面迎敌。多年征战在雁门关具有实战经验的杨业,认为如果这样做,宋军必败无疑。
蛮横无理的王冼却指着杨业斥责:“你这个北汉降将,关键时刻损我大宋军威,该当何罪?”
杨业愤恨难平,关乎荣誉和生命,他只有舍身赴汤蹈火了,况且在场熟知耶律斜轸战法的,唯有他了。明知此次出击必败,也不能让别人领军,杨业向主帅潘美请命率兵前去。
主帅潘美明知王冼是在损毁杨业,然而王冼是皇上派来的监军,他不能轻易与之抗衡。他想杨业与辽国交战多年,应是无碍,就同意了杨业的请命。
杨业将宝刀搁于战马背上,拱手向潘美:“辽兵战骑神速莫测。我与其决战后将退至陈家谷,此处险峻,请潘帅埋伏重兵于坡上,乘势而下,即可大败辽兵。若无接应,我军将困死于此。”
潘美拱手还礼:“杨老将军放心,潘某自将率军在此接应,共败辽军。”
杨业纵马飞驰,三千将士顷刻消失在烟尘之中。一路向北的宋军深入敌境。辽军统帅耶律斜轸,听前哨报宋军只有杨业一支人马,厮杀片刻,便佯装败退,副帅萧达凛将杨业引到狼牙村,然后伏兵四起,包围了杨业。
杨业见辽兵黑压压一片逼来,急叫杨延玉传令:“快撤!”
辽军席卷而来的骑兵一下子将宋军淹没了。
杨老令公舞动大刀,横扫辽骑,和杨延玉、岳州刺史王贵一起杀出重围,跟着冲出来的只有几十骑。
杨业戍守雁门关三十年,对这一带地形十分熟悉,他深知要扭转战局,只有将辽军引至陈家谷,让潘美率领的宋军居高临下展开反包围。
耶律斜轸和萧达凛率兵紧紧追来。然而当杨业与众将士撤退到陈家谷底部,山坡上并没有出现埋伏的宋军,只有凄厉的山风吹动着少得可怜的几株红柳。
宋将们被逼到谷底,纷纷跳下马接战。
杨业与杨延玉、王贵形成一个背靠背的犄角,他们血刃数百敌人之后,已经遍体鳞伤血肉模糊,站立不住。
耶律斜轸大喊:“不要伤害杨老令公。”数百名辽军围将上来,几十支长矛直插杨延玉、王贵,二位英雄倒在血泊之中。
杨业仰天长啸:“天亡我也……”
萧达凛指挥辽兵用绳索将杨业套住、捆绑。
耶律斜轸在马上拱了拱手:“杨老令公受惊了。”
在辽军的毡包里,面对送来的羊肉、炒米和米酒,杨业老令公不吃不喝,在第四天早上的时候,兵士发现他已经倒下,再也醒不过来了。
耶律斜轸深深叹气:“如此忠烈之人,要厚葬他。”
辽兵用狼皮褥子将杨业裹起来,再包了一层稀少的锦缎,将他抬到营外的沙丘旁,挖了一个深坑,缓缓将壮士放下,然后推入沙土,堆成一个高丘。将老令公的宝刀深深插在坟茔的南边。
杨业壮烈殉国的噩耗震惊了汴京朝堂,赵炅和众大臣们为之泪崩。皇上想到太平兴国三年(978)杨业的冒死营救,内心几近溃塌,他在极度悲伤中挥毫题下:“诚坚金石,气傲风云。”追封云州节度使杨业为太尉。杨业的儿子都被升迁。
没有凯旋的号角,没有激昂的战鼓,只有雁门关山口扑来的北风和沙尘。
那天潘美并不是没有履行承诺,他带领宋军来到陈家谷两边的坡上,等候了一夜,一直等到中午,四个时辰没有进食,监军王冼率先领兵离去。收复北汉四年多来,潘美一直与杨业并肩作战,他从未见过号称“常胜将军”的杨业打过败仗,高梁河一仗更是在乱军之中救出皇上,建立奇功。官兵们饥肠辘辘,一些将领已在议论,杨业许是乘胜追击,不知到哪里去了。潘美疑惑之中,也动摇了,率兵离去。
杨业的英勇和大义凛然殉职,让潘美这位开国元勋不仅感到惭愧,更是剜心一般的悔恨。
面向残垣累累依旧巍然屹立的雁门关,潘美踩稳马镫,在侍卫的搀扶下跨下马鞍,接过三炷点燃的长香,掀起战袍,单膝跪下,老泪横流,禁不住说:“杨老令公,老夫对不住你。”
大军撤回了,但是,大宋的军事实力在雍熙北伐中受到了重创。
圣旨下,监军王冼发配金州,军器库使刘文裕发配登州。
天平军节度使曹彬降级为右饶卫上将军,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降级为右武卫上将军,彰化节度使米信降级为右武卫上将军,检校太师潘美降三级为检校太保。
潘美回到家中,就病倒了。几个月的风餐露宿,沙场征战,更严重的是战局的扭转导致大军溃败,加之同僚杨业将军的牺牲,使他身败名裂,愧恨交加,心力交瘁,使他就此倒在病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