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比较品鉴
“比较章”
絮语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句俗语,对于文学艺术鉴赏也一样,尤其是诗歌、散文篇幅一般不长,很方便进行比较。刘勰在《知音》中曾借用屈平之言间接肯定了比较鉴赏的重要性。他说:“文质疏内,众不知余之异采。”所谓“异采”,就是作者个性在作品比较中的独特表现,即独创性。文学鉴赏能否够深入,其中之一就在于鉴赏者能不能“见异”。刘勰接着感叹:“见异,唯知音耳!”
知音谈何容易?怎样才能成为作者的“知音”、发现作品的“异采”,重在比较品鉴。比较当是“见异”之关键,或是“入门处”。刘勰不仅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文学审美观点,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位善于“见异”的美学高手。在《文心雕龙·明诗》中,他称赞汉代古诗“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赏析晋代诗歌,他又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江左篇制,溺采玄风。”讲到建安诗,他则这样称颂:“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不求纤密之巧,唯取昭晰之能。”像这样能抓住各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指出众多作家的创作特色所形成的时代文风,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不具备“见异”的审美眼光断然不可想象。尤其是,刘勰生在追求辞藻的齐梁时代,却能赏识“直而不野”的诗作,看到晋代诗歌的弱点,更加高人一筹。再者,齐梁文学讲究声韵而忽视文气,但刘勰评鉴作品却能注意情理气势,称赞建安诗歌“慷慨以任气”[1],“梗概而多气”[2]等,并不人云亦云,同样值得充分肯定。
本章共10篇评论,所评作品主要涉及中外古代的若干篇便于比较品鉴的诗词。或是用《登鹳雀楼》同一题目的;或是同一送别主题的;或是同一婉约诗派的;或是同一“歌行诗体”的;或是同属女性作者的同类型作品;还有同一作者同一主题的多篇作品等。这样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应能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学名作的鲜明个性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见异”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鉴别的能力。不能“见异”,再好的作品,不仅不会发生很大兴味,甚至还会如入宝山,空手而回。不过,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运用比较品鉴法最大的困难是斤两不准,高下难分,心中没有一个正确的衡量标准。
拥有比较品鉴并能见其异的本领,概其要者有三。
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以艺术的眼光去鉴赏作品,这是“见异”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对于它,音乐并不是对象。”[3]鉴赏文学,就要有鉴赏文学的艺术感官,多少应懂得鉴赏对象的体裁特点以及艺术技巧的运用等,深谙其内在规律。不然,就难以发现作品“异彩”,甚至可能曲解或误解作者的用心。
其次,广泛阅读相同体裁和类型的文学作品,此是“见异”的必要准备。大凡“操千曲”“观千剑”者,其品鉴水准自不一般。“千剑”“千曲”之博观,这一理念的付诸实践,其优势在我国历代那些富有远见卓识的鉴赏批评家那里都可得到证明。袁枚《随园诗话》说得好:“文尊韩,诗尊杜,犹登山者必上泰山,泛水者必朝东海也。然使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胜,则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舵工而已矣。学者当以博览为工。”[4]
最后,如果说博览是“见异”的前提,那么比较就是“见异”的通行证。比较的方式方法不便一一列举,本章谈中外诗词就用到了多种。此外还可以把作者的定稿与未定稿放在一起比较,以定稿为标准,仔细体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好处,从而提高我们的鉴别能力;甚至也可以把诗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比如读艾青诗《蛇》,就可以把此诗同《聊斋志异》中凶残的蛇妖,同陈爱连在《鱼美人》里所表现的形象妩媚、具有情欲诱惑的蛇,以及《白蛇传》中蛇精白素贞,还有冯至的爱情诗《蛇》等放在一起比较,有了这些丰富的艺术形象的比较,自然就会感受到艾青《蛇》的艺术特点。当然,还可以就人物一些特定心理活动的抒写来比较。因为心理活动不同于客观事物易于观感,也难以表现,名作的水平一比皆知。很多诗人都写过“忧愁”,在他们的笔下,“忧愁”的形象可谓千姿百态——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说自己的忧愁堆积得像终南山那样高,像广阔无边的茫茫的大水那样不可收拾。——“忧愁”有了高度和宽度。
石孝友《玉楼春》:“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说自己的“春愁离恨”沉重得可与山相比,马儿也驮不动。——“忧愁”有了重量。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忧愁”有了体积和长度。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说愁就像“无边丝雨”一样千丝万端,纤细无数。——“忧愁”有了形状。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忧愁”有了情感,似乎硬是要与诗人作对,砍不断,浇不去。
余光中《乡愁》一连用了几个比喻写“愁”:“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更是将“愁”写得可感可触了。
显然,这样的比较品鉴与“博观”分不开,“异彩”自在其中。
[1]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2]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3] 《马克思 恩格斯论艺术》(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第204页。
[4] 袁枚:《随园诗话》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第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