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采用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工业利润率、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测度了2003~2012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工业细分行业(除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外)的同构性水平和梯度水平,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视角全面分析长江经济带工业同构的水平、趋势、合意性和工业梯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得出以下结论。

(1)长江经济带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工业同构性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下游地区工业同构性较强,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较弱。上中下游地区之间总体同构性不强,但上游与中游地区之间工业呈现较强的同构性。

(2)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工业同构性水平变化差异较大,且整体工业同构性呈现非合意特征。其中,中游地区工业同构性水平呈现下降特征,下游地区同构性水平仍处于上升阶段。除上游地区外,中下游地区工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长江经济带工业分布尚不够合理,区域工业发展不协调。

(3)长江经济带工业梯度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存在梯度转移趋势。采矿业梯度呈现下游低、中上游高的发展格局,中上游产业优势逐步增强;原材料工业梯度呈现下游高、中游次之、上游低的发展格局;装备制造业梯度呈现下游高、中上游低的发展格局,但区域产业梯度差距逐渐缩小;消费品工业梯度区域差异不大,但内部细分行业梯度差异显著。

(二)政策建议

1.以产业转移为纽带促进上中下游互动发展

区域产业转移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区域间产业存在梯度势差时,产业存在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的趋势。适时的产业转移既是高梯度发达地区“腾笼换鸟”、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是低梯度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江经济带产业梯度势差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具备产业转移的基础。可以通过合理有效地引导区域产业转移实现上中下游地区良性互动。

(1)加快下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下游地区在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将逐步退出低效、低附加值的产业,进一步发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电子通信、计算机、信息化学和医药等高技术制造业,加快上海、江苏、浙江转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原材料工业,以及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消费品工业。

(2)打造中游地区核心产业转移承接区。中游地区应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地承接下游地区转出的产业,形成错位的产业格局。安徽可重点承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江西可重点承接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湖北可重点承接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湖南可重点承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推动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上游地区的部分区域要限制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以保持、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和生态产品供应能力为发展方向。另一部分区域可以借助已有的产业基础,积极承接下游地区的产业转移。成渝地区可重点承接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黔中地区可重点承接烟草制品业,滇中地区可重点承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

2.以完善经济关系制度为核心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区域经济关系制度与规则的缺失会导致区域利益主体(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的不规范,从而引致区域经济的恶性竞争,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从改善政府职能和行为入手,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关系制度,能有效弱化区域经济恶性竞争和冲突,促进区域产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强化中央政府引导。从国家层面通过规划、指导意见等权威性的制度安排,明确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促进各地区的错位发展。加强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分工协作,引导沿江省市开展产业链合作,依托各类开发区、城市新区等空间载体促进产业集聚,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走廊建设。

(2)建立区域补偿机制。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使得弱势地区获得足够补偿以弥补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但经济效益不明显工业所遭受的损失。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过程中的“复制高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行为,消除不合理的利益目标对区域比较优势的扭曲,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

(3)完善政绩考核机制。一方面,要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打破上级主体单一考核的局面,激发民间主体考核的积极性,实现官方主体与民间主体并重。另一方面,考核内容在经济增长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考核内容的体系化和多层次化。

参考文献

陈蕊、熊必琳:《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构想》,《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8期,第8~12页。

陈晓永、张会平:《基于梯度差异视角的京津冀产业同构及成因的新认识》,《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6期,第98~100页。

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4期,第37~43页。

陈永国、马丽慧:《关于京津冀服务业各行业的梯度分析及建议》,《经济工作导刊》2002年第7期,第6~7页。

陈永国、马丽慧:《基于产业梯度系数分析的京津冀工业分行业的发展取向》,《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期,第111~113页。

陈真、宋新兴:《产业同构:成因、影响与破解》,《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6期,第172~173页。

戴宏伟等:《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第45~55页。

邓路:《环渤海经济圈地方保护与产业同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51~54页。

冯立欣、胡平东:《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成因的博弈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0期,第124~125页。

贺灿飞、刘作丽、王亮:《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地理学报》2008年第8期,第807~819页。

贺清云、蒋菁、何海兵:《中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经济地理》2010年第6期,第960~964页。

贺曲夫、刘友金:《基于产业梯度的中部六省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之重点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71~75页。

华德亚、丁玉龙、左菲菲:《基于产业梯度系数视角的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趋势分析》,《皖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38~42页。

黄维芳、李光德:《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大珠三角服务业转移研究》,《产经评论》2013年第6期,第18~26页。

蒋金荷:《我国高技术产业同构性与集聚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第91~97页。

李松志、骆华松、武友德:《珠江三角洲与其外围区域产业梯度比较及优化探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第1期,第78~83页。

李晅煜、孙洋、杨钊:《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合意性分析》,《特区经济》2012年第9期,第54~56页。

李昭、文余源:《我国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作用及原因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第4期,第53~57页。

刘作丽、贺灿飞:《京津冀地区工业结构趋同现象及成因探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第5期,第62~66页。

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第77~85页。

王小平、陈永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梯度与协作发展研究——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70~74页。

王志华、陈圻:《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化与高技术产业同构的关系探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10期,第172~173页。

熊必琳、陈蕊、杨善林:《基于改进梯度系数的区域产业转移特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7期,第45~49页。

徐侠、安同良:《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的测度与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8期,第119~121页。

尹希果、李后建:《产业结构趋同测度的一种新方法》,《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2期,第10~13页。

于良春、付强:《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6期,第56~66页。

张毅帆、高全成:《基于产业梯度系数分析的河南中原城市群产业布局》,《经济视角》2012年第3期,第14~16页。

张卓颖、石敏俊:《中国省区间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结构同构分析》,《地理学报》2011年第6期,第732~740页。

周立群、江霈:《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江海学刊》2009年第1期,第93~99页。

邹艳芬、陆宇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构隐患、内因探究及其政府规制行为》,《改革》2013年第5期,第4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