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痧证
痧证是古代的一个病名,文献记载表明,其是邪毒内闭导致气血瘀滞的急性病证,且往往影响整体的生理功能。如痧证的奠基之作《痧胀玉衡》曰:“痧者,天地间厉气也,入于气分,则毒中于气而作肿作胀;入于血分,则毒中于血而为蓄为瘀。”“痧在肠胃、经络与肝、肾、脾三阴,当药即药。”由上可见,古人又认为,邪毒可侵犯人体不同部位,浅则入气分,中则入血分,深则入脏腑,导致人体气血瘀滞,从而产生不同症状。如暑邪入侵体表,则表现为中暑痧证;痧邪侵犯咽喉,则表现为疫喉痧;秽浊侵犯肠胃,则表现为绞肠痧;痧毒侵犯月经,则出现倒经痧,等等。这些均为急性邪毒内闭导致整体功能失调。此外,痧证还可与体内诸多杂病相兼,形成各种兼夹变证,出现更多临床表现。如《痧胀玉衡》又曰:“至如人有杂病,兼犯痧症,是为杂病变端。”该书还言:“夫怪病之谓痧,而痧之为怪,更有甚于痰也。”意即本证为气血的瘀滞,故其临床症状往往比痰湿所致病证更为“怪异”。根据以上所述,笔者以为痧证似与现代西医临床上的急性微循环障碍相关;现代张天侨亦认为古代痧证与西医学中的“休克”、微循环障碍、厥脱相关,与本节观点有相合之处。
痧证病机为气血瘀滞的另一个证据是,患者体表往往出现“痧瘢”“痧筋”。其中,身体表面和手足指尖可呈紫色,胸前、背后、四肢可出现红点毒筋,腿弯、肘弯可出现青筋,或者在皮肤表面用刮擦法,可现紫瘢,等等。如《证治准绳》云:“近世因寒热发作,见其指甲青黑,遂名曰沙。”《侣山堂类辨》言:“所谓砂者,身上有斑点如砂,或用麻刮之,则累累如朱砂,故名曰砂。”《痧胀玉衡》载:“凡遇危症,病家不识痧筋,犹用刮痧可辨;医家或认脉不清,尚有痧筋可详。”“腿弯上下有细筋深青色,或紫色,或深红色者,即是痧筋。”就现代西医角度而言,“痧瘢”“痧筋”当是皮下微循环障碍的表现。
关于痧证的诊断要点,古人认为首先是脉搏与症状不符。如《痧胀玉衡》云:“痧本无定脉,凡脉与所患之症不相应者,即为痧之脉。”其次为常规治疗无效。如该书又曰:“痧亦无定症,或感风、感食、感劳、感痰,而以本症治之不效者,皆为痧之症也。”第三即上述患者皮肤上往往出现“痧瘢”“痧筋”。现代郑宋明等介绍畲医辨痧方法,包括脉症不合,胸肋、前臂可有划痕,臂弯、腿弯处可有痧筋,皮肤表面可有痧点,撮天突可见痧痕,这些当是对古代痧证诊断要点的继承。
本节利用计算机对针灸临床文献中与痧证有关的内容进行检索(除书后附录中的“主要引用书目”外,增加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清代郭志邃《痧胀玉衡》一书),取得古代相关文献共360条,涉及穴位129个,合842穴次;现代相关文献共15条,涉及穴位44个,合118穴次。可见现代报道较少,古今数据的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故本节主要从古代文献角度对针灸治疗的取穴和方法特点进行探讨,与现代文献的比较结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