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证古今通论:杂病分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辨证取穴比较】

在本病古代文献中有若干内容与热、寒、虚、实、风相关,又有脱汗、战汗、黄法之记载,对于上述各类汗证的取穴,兹作以下讨论。

1.与热相关

关于虚热之汗出,将在附篇“盗汗”中讨论,因此本节讨论的多与实热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涉及的古代文献共计73条,为便于分析讨论,又排除其中夹有寒者,共余37条,合76穴次。其中手足部穴(含手背、手掌、足阳、足阴之穴),共计26穴次,占总穴次的34.21%,十分突出。《灵枢经·终始》指出“阳受气于四末”,故末部属阳;又阳热之邪受正气所逐,往往被赶至肢体末部,即手足部,因此清热多取之。如《名医类案》载:“病体热麻,股膝无力,饮食有汗”,“是邪热客于经络之中也”,“又缪刺四肢,以泻诸阳之本,使十二经络相接,而泄火邪,不旬日而愈”(其中“诸阳之本”当为肢体末端穴)。又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道:合谷主“体热身汗出”。《针灸聚英·六十六穴歌》云:“热病连牙痛,伤寒汗过期”,“合谷穴中推”。《子午流注针经》载:“腕骨为原手踝中,热病相连汗出频。”“鱼际为荥热汗风。”《备急千金要方》曰:“然谷主温疟汗出。”《针灸甲乙经》云:“多寒热,汗出”,“即取公孙及井俞”。上述合谷、腕骨属手背,鱼际属手掌,然谷、“公孙及井俞”属足阴。

头面位于人体上端,亦属末部;头又为“诸阳之会”,因此古人治疗实热亦取头面部穴,共计13穴次,亦为瞩目。如《针灸甲乙经》言:攒竹主“汗出寒热,面赤”;头维主“寒热头痛如破”,“流汗难言”。《千金翼方》语:“多汗寒热,灸玉枕五十壮,针入三分。”

阳热之邪又常停滞积聚在关节隐曲之处,因而治疗实热又取关节部穴。如《针灸甲乙经》称:“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曲池主之。”《采艾编翼》谓:“少海:寒热汗出。”

《备急千金要方》记:“目窗、中渚、完骨、命门、丰隆、太白、外丘、通谷、京骨、临泣、小海、承筋、阳陵泉,主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其中目窗、完骨属头面,通谷、京骨、临泣属足阳,太白属足阴,中渚属手背,小海、阳陵泉属关节。

实热者又可分为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表里夹杂热、热毒等类型,治疗取穴各有偏重,以下分而述之。

(1)与表热相关:

治疗多取膀胱经与肺经穴,当该两经主表之故。如《针灸聚英》载:“汗出寒热:取五处、攒竹、上脘。”《针灸甲乙经》叙:“热病先手臂痛”,“汗出如转珠”,“列缺主之”。“寒热胸背急”,“汗出,刺经渠”。上述五处、攒竹属膀胱经,列缺、经渠属肺经。

肺在胸中,因此治疗表热亦取胸脘、上背部穴。如《灵枢经·五邪》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椎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备急千金要方》述:“上管、缺盆、中府,主汗出寒热。”上述“膺中外腧”、缺盆、上管、缺盆、中府均在胸脘部,“背三椎之傍”在上背部。

此外,古人又取外关穴,盖其为三焦经络穴,“阳气之关”(《医经理解》);交会于阳维,可治“在表之病”(《标幽赋》)。如《八法八穴歌》道:“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2)与里热相关:

古人多根据涉及的脏腑,取相应经脉穴位。其中胃经较为突出,达9穴次,此当阳明多气多血之故。如《灵枢经·经脉》云:胃经“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言:“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针陷谷者,去阳明之贼;刺厉兑者,泻阳明经之实也”。

古人亦根据病情选取肝、脾、肾、心等经脉。如《伤寒论》语:“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传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素问·刺疟》称:“足太阴之疟”,“多寒热汗出”,“即取之”(《针灸甲乙经》补“足太阴”)。《灵枢经·寒热病》谓:“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针灸甲乙经》记:“骨寒热无所安,汗出不休,复溜主之”;大陵主“热病烦心而汗不止”。

就分部取穴而言,对于腹内热疾导致的汗证,古人还取腹部穴,如《针灸内篇》载:大横“治腹热疼痛,四肢不可动,多汗”。

(3)与半表半里相关:

古人选取足少阳经穴,此当少阳主半表半里之故。如《医学入门》叙:“足少阳疟,寒热心惕,汗多,刺侠溪。”

(4)与表里夹杂相关:

古人兼取上述表热与里热的相关穴位。如《灵枢经·热病》曰:“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上述鱼际、太渊属肺,主表热;大都、太白属脾,主里热。本案通过发汗以止汗。

(5)与热毒相关:

对于由热毒疮疡所引起的汗证,古人多在疮疡局部予以针刺放血排脓,以逐出热毒,釜底抽薪,则汗出自愈。如《诸病源候论》云:“首疽发背,发热八十日,大热汗头引身尽加嗽,身热同同如沸者,皮泽颇肿处浅刺之。”《薛氏医案》记:“肿痛发热,作渴汗出。余曰:此阴血受伤也,先砭去恶秽,以通壅塞。”《续名医类案》载:“一男子背患毒,焮痛,饮冷发热,多汗便秘,谵语”,“脓成开之”。

2.与寒相关

在本病古代文献中,与寒相关者共计68条,排除其中夹有热者,共余37条。对此从表里虚实角度进行分析,可分为以下诸类型。

(1)与表寒相关:

古人选取背部、项部穴,以解表散寒。如《素问·刺疟》曰:“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恶风类恶寒,归表寒,下同)《奇效良方》言:“多汗恶风”,“闷乱冒绝汗出,风中於心也”,“急灸心腧百壮”。《素问·骨空论》云:“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治在风府,调其阴阳”。《针灸甲乙经》语:“脑中寒,重衣不热,汗出,头中恶风,刺脑户主之。”古人亦取四肢相关穴。如《杨敬斋针灸全书》称:“伤寒恶风自汗:百劳、合谷、复溜。”《八法八穴歌》道:申脉主“恶风自汗头疼”。上述合谷属手阳明,与肺经相表里;复溜属足少阴,可敛阴;申脉属足太阳,主表。

(2)与里虚寒相关:

古人多取小腹部穴,该部藏有“脐下肾间动气”,取其穴则可温阳祛寒,益气补虚。如《针灸逢源》谓:“有伤寒新瘥与妇人交,忽患少腹急痛,外肾搐缩而黑,喘急冷汗自出,名曰脱元”,“宜急以葱白紧缚放脐上,以艾火灸之,使热气入腹”。《续名医类案》记:“一产妇,患虚极生风,或用诸补剂,四肢逆冷,自汗泄泻”,“灸关元百余壮”。

(3)与里实寒相关:

古人亦多取小腹部穴,取其温阳祛寒之功。如《针灸资生经》载:“若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出如雨,尺脉微小,由冲任虚衰,为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可灸关元百壮。”《奇效良方》述:“治霍乱转筋,肉冷汗出”,“用炒盐熨脐中”。上述“风冷”“霍乱”皆为实邪侵入体内。此外,古人亦根据病情选取胸脘部与下肢阴面穴,以补脾益气祛寒。如《扁鹊心书》叙:“一人每日四五遍出汗,灸关元穴亦不止,乃房事后饮冷伤脾气,复灸左命关百壮而愈。”《名医类案》记:“外有所感,初得疾即便身凉,自利,手足厥,额上冷汗不止”,“灸关元及三阴交”。上述命关在胸脘部,三阴交在腿阴面;而“饮冷”“外有所感”则显示实邪入内。

3.与虚相关

本病古代文献中与虚相关者共计34条,涉及穴位27个,合54穴次。其中小腹部穴最为常用,共19穴次,占总穴次35.19%,列各部之首,此当该部藏有先天之本(“脐下肾间动气”)之故。常用穴为关元、气海、神阙等。如《伤寒百证歌》道:“阴毒阳虚汗不止”,“速灸关元应不谬”。《古今医统大全》言:“虚汗呕逆”,“灸气海、关元二三百壮,或用葱熨脐下”。《奇效良方》语:“一切虚冷厥逆”,“自汗脉沉细,唇青,面黑,诸虚冷证,皆宜用之,肥葱、麦麸、沧盐”,“同炒极热”,“熨脐上”。

其次,古人亦取胸脘部穴,此当脘部藏有脾胃之故,此为人体后天之本。如《脉经》称:“寸口脉弱,阳气虚,自汗出而短气”,“针胃管补之”。上述“与里实寒相关”中,《扁鹊心书》治疗“房事后饮冷伤脾气”,此当夹有虚证,治疗则“灸左命关百壮而愈”。

古人亦取腿阴面复溜穴以养阴。如《琼瑶神书》谓:“复溜二穴:治虚汗,补之即愈。”《磐石金直刺秘传》记:“伤寒虚汗不止,大凡虚弱盗汗同:合谷、复溜(补)。”

此外,古人亦有取上背部穴者,以补肺卫上焦之气。如《玉龙赋》道:“百劳止虚汗。”

4.与风相关

在本病的古代针灸文献中,与风相关者共计30条,合57穴次。其中阳经36穴次,阴经19穴次,阳/阴=1.89,可见古人多取阳经穴,此当风为阳邪,多犯阳部之故。如《针灸甲乙经》载:“大风,头多汗”,“泄风从头至足,昆仑主之”。又如上述“与表寒相关”中《素问·刺疟》治疗“风疟”,“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上述“与里热相关”中,《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疗“中风有汗身热”,针陷谷、厉兑。上述穴位均属阳经。

就上下而言,上半身31穴次,下半身24穴次,上/下=1.29,可见古人祛风多取上部穴,此当风邪轻扬在上,多犯人体上部之故。如《针灸甲乙经》叙:“泄风,汗出至腰,阳谷主之。”“大风汗出,膈俞主之,又主之。”《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述:“中风有汗恶风”,“宜针风府”。上述穴位均在人体上半身。

此外,《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又述:“中风有汗无热”,“宜针太溪,此证少阴经中风也”。上述“与里实寒相关”中,《针灸资生经》治疗“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可灸关元百壮”。可见古人还根据风邪侵犯的经脉或部位,取相应的穴位

现代亦有采用辨证取穴者,如吴军君治疗汗证,针刺肾俞、关元用补法,后溪、合谷用透刺法,肺卫不固加肺俞、风门、气海,营卫不和加气海、列缺、大椎,阴虚火旺加太溪、涌泉,邪热郁蒸加太冲、然谷,湿邪蕴结加脾俞、胃俞,气血虚弱加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尹育隆治疗原发性多汗症,针刺主穴合谷、大椎,其中营卫不和用轻刺补法,加复溜、内关施平补平泻;里热炽盛用提插捻转重刺激,加复溜、劳宫施重刺激;邪热伤阴用轻刺激补法,加劳宫施平补平泻;心血不足用轻刺激补法,加内关施补法。由上可见,现代辨证比古代更细致,且加入了脏腑辨证,这是古今不同的。

除上述八纲、六淫辨证外,古代还有黄汗、脱汗、战汗等记载,以下试作探讨。

1.黄汗 黄汗多由肝胆湿热,熏蒸胆汁外渍所致,古人治疗多取与脾、肾、肝相关的穴位,通过健脾和胃、疏肝利胆,以祛黄止汗。如《针灸大全》称:公孙主“黄疸,四肢俱肿,汗出染衣”。《针灸逢源》言:“黄汗灸脾俞太白。”《肘后歌》道:“自汗发黄复溜凭。”《太平圣惠方》载:“食黄者,闻食气吐逆,心腹胀满,身体疼痛,喘息气粗,食饮不下,或时虚汗,肠中结燥,亦似心黄,梦见神鬼,烙章门二穴、关元穴、脾俞二穴、上管穴、中管穴。”上述公孙、太白、脾俞、上脘、中脘与脾胃相关,复溜、关元与肾相关,章门属肝经。而现代临床上关于针灸治疗黄汗的报道较少。

2.脱汗 脱汗为急病重症,是上述“与虚相关”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由正气耗伤,阳不敛阴,气随汗脱,阴阳俱亡所致,十分危险,而古人治疗亦以小腹部穴为主,通过补“脐下肾间动气”以益阴摄阳,固脱救逆。如《寿世保元》称:“脱阳症”,“冷汗自出,须臾不救,先以葱白炒令热,熨脐下”,“用炒盐熨脐下气海,勿令气冷”。《续名医类案》记:“一男子年十八,痘后四十日外,忽腰痛极,两手撒撇,目开无光,汗出遗尿”,“此恣欲房劳,而阴阳离决也,以艾灸气海六十二壮”。《针灸聚英》言:“滞下昏仆,目上视,溲注汗泄,脉大,此阴虚阳暴绝,得之病后酒色,丹溪为灸气海渐苏。”上述“与里虚寒相关”中,《针灸逢源》治疗“冷汗自出,名曰脱元”,“宜急以葱白紧缚放脐上,以艾火灸之”,亦为例。此外,古人亦取肢体末端穴,以醒脑开窍而止汗。如《针灸聚英·六十六穴歌》道:“亡阳汗似淋”,“须向大敦针”。现代亦有治疗脱汗者,如张伯平治疗大汗欲脱,艾灸气海、关元,针刺人中、百会,泻合谷,补复溜,这是对古人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3.战汗 战汗为急性热病中出现的战栗汗出,此为邪正相争的表现,古今针灸文献中相关内容较少,但金元时期《磐石金直刺秘传》中有所记载,可供临床参考:“伤寒,寒战汗不已:曲池(补)、关元(灸,针补)。”“伤寒一二日,头目、腰背,百节疼痛不可转侧,气喘,睡卧不安,虚汗不止,上体热,下体寒战:曲池(泻)、复溜(补)、委中(刺不愈)、合谷(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