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检查方法
第一节 头颅平片
头颅平片检查操作简单,比较经济,又无痛苦,是常规的检查方法。近年来,DR和CR技术的发展,使平片技术完全实现了数字化,便于图像的保存和传输,也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效率。头颅平片检查对头颅外伤、头颅先天性畸形和颅骨疾病等的诊断较为合适,对颅内疾病也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在没有颅骨的改变和颅内可以观察到的异常密度时,颅骨平片的诊断价值不大。
头颅平片一般用正、侧位,以显示颅骨和颅腔全景。后前位片应使大脑镰所在的矢状面垂直于胶片,而侧位片应使蝶鞍骨皮质显示清晰,左右前床突、后床突重叠,眶板投影为一条线。根据病情的需要,也有加摄其他位置或体层摄影等特殊的方法来帮助诊断的。为了显示局部颅骨的详细情况,有时需补充一种或几种特殊投照位置,包括颏顶位、额枕位、眼眶位、局部切线位等。体层摄影主要用以检查颅底部骨质和钙斑情况。立体摄影用以检查颅内钙斑或异物与颅腔的空腔位置关系。放大摄影用以显示局部骨结构的细节。
第二节 气脑和脑室造影
1.气脑造影
是过去诊断颅内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现已极少应用。造影时将气体引入颅内脑脊液的通路上,使脑轮廓在气体对比下显示出来;同时也能使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显影。适用于脑退行性、萎缩性病变,颅内占位病变,颅脑损伤和颅内炎症疾患后遗症的诊断。造影一般取腰穿途径。应注意颅内高压、颅内急性出血及炎性感染者可有严重的并发症。
2.脑室造影
是将造影剂直接注入侧脑室后进行X线检查的方法。造影剂通常为阴性造影剂如空气、氧气及阳性非离子性水溶性碘造影剂如碘海醇(ominipaque)、碘曲仑(isovist)等。经眶、经囟门或颅骨钻孔行侧脑室前角、后角或下角穿刺。用以诊断明显颅压增高且有脑疝前驱症状者、阻塞性脑积水、中线或后颅凹占位病变。可出现穿刺损伤组织、颅内出血、脑水肿加重等并发症。
3.脑池造影
是将造影剂经腰椎或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调节体位将造影剂导入脑池。所用造影剂可分为阴性造影剂如空气和阳性水溶性含碘造影剂(碘海醇、碘曲仑等)。当造影剂充满脑池后,可以多轨迹薄分层或CT检查方法来显示脑池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也可通过脑池造影的方法来明确脑池受压或阻塞的程度。通过调节体位,还可显示脑池和蛛网膜下腔与颅外交通的情况。适用于颅内占位病变、颅脑损伤、脑脊液鼻漏和颅内炎症疾患后遗症的诊断。
第三节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将含碘对比剂注入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动脉系统,使脑血管系统显影,根据脑血管的分布、形态、位置变化来判断颅内疾病。现有的脑血管造影设备绝大部分都可以进行数字减影造影,双向连续造影和旋转动态造影等。对改善造影效果,提高诊断正确率都有极大的帮助。现代的脑血管插管造影技术已不单纯用于脑内病变的诊断,更多地是用于介入诊断和治疗。因此,了解和掌握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方法和诊断十分重要。
脑血管造影技术中直接的穿插颈动脉或椎动脉的方法由于危险性大,成功率低,已经被淘汰。现代的脑血管造影技术均采用经股动脉的穿刺插管造影法(Seldinger技术),如双侧股动脉均无法插管,也可采用经肘动脉的穿刺插管造影。
由于CT和MRI的普及,颅内大部分病变已经不再需要脑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因此脑血管造影的适用大为缩小,目前下列情况可能还需要脑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它们包括:
1.颅内各种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血管闭塞和烟雾病等。
2.了解外伤性血肿和外伤后颅内血管的损伤情况。
3.颅内占位病变的辅助诊断。
用于脑血管造影的造影剂种类很多,为安全起见,临床上常用的主要都已是非离子型造影剂。尽管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比较少,但还是有些情况是属于禁忌症的,如:造影剂过敏;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等。由于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各种过敏反应的预兆或早期的反应,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
第四节 CT
自1895年伦琴发现了X线以来,X线就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诊断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改进和提高,特别是1969年Hounsfield等发明的计算机横断体层摄影装置,即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问世,使医学影像诊断发生了重大突破,大大地促进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
CT检查简便、迅速、安全、无痛苦。CT图像是断层图像,密度分辨率高,解剖关系清楚,病变显示良好,对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均较高。此外,可以获悉不同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以进行定量分析。因此,CT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
CT有很多检查方法,有的简单快速,有的复杂且费时较多。因此,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检查方法是临床医师和技术人员在实际运用CT时的重要步骤。也是获得理想的检查结果的重要保证。
一、CT平扫
不用造影剂增强的CT扫描称为CT平扫。绝大多数的CT检查都需先进行CT平扫,有些病变仅需要CT平扫即可做出初步的诊断,如脑外伤、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鉴别等。CT平扫的技术比较简单,通常有两种因素决定扫描的方式:扫描的平面和扫描的分辨率。扫描的平面一般有横断面(即轴位扫描)和冠状面,施行矢状面扫描的机会极少。横断面扫描应用最为广泛,在横断面扫描时可根据病变的需要改变扫描的角度进行斜位扫描,如椎间盘的扫描、眼眶的扫描等。冠状面扫描主要用于垂体和鞍区病变的诊断。矢状面扫描很难进行,只有在很小的婴儿头颅检查有机会使用。扫描分辨率有普通分辨率和高分辨率两种(有的机器还有超高分辨率)。绝大部分CT扫描采用普通分辨率已经足够做出临床诊断。高分辨率扫描由于图像的信噪比下降,应用的范围有限,主要用于内耳、岩骨和其他颅底骨的扫描。
CT平扫的速度快、方法简单,因此它的用途主要在急症患者的病情诊断,如脑外伤、颅骨骨折、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鉴别等。CT平扫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作为CT增强扫描的基础,它既可为进一步的增强扫描提供准确的定位,又是病灶强化程度的根据。
二、CT增强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
由于CT平扫仅能反映病灶的密度与正常组织之间有无差别,有些疾病其病灶的密度与正常组织非常接近,CT平扫时往往容易漏诊。所以绝大部分的神经系统疾病都需要CT增强扫描来明确病变的性质。CT增强扫描是利用X线造影剂在通过神经系统各种正常组织结构和病变组织时,它的分布、浓集和扩散的规律不同而产生不同增强效果的原理来诊断病变的。正常脑组织因为有血-脑屏障,造影剂是无法通过的,也就是说,在造影剂通过时不会有增强效果的。没有血-脑屏障的组织结构如垂体、脉络膜丛、鼻黏膜等是可以增强的。当有病灶破坏了血-脑屏障,造影剂就可通过破坏的血-脑屏障进入病灶,结果就有了病灶的增强。造影剂进入得越多,强化就越明显。病灶的增强除了造影剂进入的多少之外,还和血流的循环规律有关。开始增强后不同时相扫描,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增强的不同时相连续进行扫描就可了解病灶的循环规律了,这种扫描方法称为CT动态增强扫描。CT动态增强扫描比CT普通增强扫描提供的诊断信息量大得多,它除了反映造影剂进入病灶内的数量,还反映了造影剂在病灶内的浓集和消退的过程,可以更加深入地反映病灶的病理本质。CT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病灶的性质,了解病变的良恶性程度和血供的情况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CT灌注扫描
CT灌注扫描与CT动态增强扫描虽然都是在造影剂增强后进行不同时相的扫描,但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CT动态增强扫描主要反映造影剂在病灶内的浓集和消退的过程,它对时间分辨率要求不高。CT灌注扫描反映了造影剂从进入组织或病灶的瞬间开始一直到大部分离开组织或病灶为止。它反映的是组织或病灶内造影剂的灌注规律,也即在这些组织或病灶内的血流微循环规律。CT灌注扫描对时间分辨率要求很高,每次扫描之间的间隔不能大于0.5~1s。造影剂的注射速度也要比CT动态增强扫描快,以保证造影剂在短时间内集团通过需检查的靶器官,避免后处理时的分析错误。CT灌注扫描可以更直接地反映病变组织的循环规律,更加精确地计算组织的灌注量和描绘灌注曲线。对鉴别良恶性肿瘤和了解脑缺血病灶的血供情况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CT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CTA)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方法合成的非创伤性血管造影术。它利用螺旋CT的快速扫描技术,在短时间内,即造影剂仍浓集于血管内时完成一定范围内的横段面扫描。将采集的图像资料送到图像工作站或CT机的图像重建功能区进行图像重建。重建技术一般采用MIP法或VR法,通过图像显示阈值的调整即可得到只有连续清晰的血管影而无周围的组织结构影。如果选择合适的重建方法和显示阈值还可获得同时显示血管和组织结构的三维图像,并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任意角度的观察和任意方向的切割。
CTA的优点是非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虽然CTA需要注射造影剂但它不需要穿刺和血管插管技术,危险性极小,除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外几乎无其他的并发症。CTA在了解血管情况的同时,还可了解血管和周围组织或病灶的关系,这是普通血管造影所无法实现的。但是CTA也有它的不足,如小血管的显示仍不清楚、有时有图像重建的伪影和动静脉的连续动态显示仍不能实现等。
近来,多层CT的出现和图像工作站的性能改善,使CTA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iques)也已用到了图像重建的工作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导航技术,我们可以在CTA的基础上进行模拟血管内镜的图像重建工作。模拟血管内镜使我们能沿着血管腔做一番“旅行”,可以发现血管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瘤内的血栓等。
五、三维图像重建
CT三维图像重建的目的是在二维平面图像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地显示组织结构或病灶的三维空间分布情况。三维图像重建一般都在图像工作站中进行。重建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三种。最大密度投影是一种三维重建技术。选择观察的视角后,从该视角发出假定的投影光线,使该投影光线穿行轨迹上的兴趣结构信号强度以上的像素编码,形成二维投影影像。必要时还可切割掉明显高于兴趣结构的信号强度,以避免遮蔽兴趣结构。MIP可变换投影角度连续施行,使观察者得到旋转的兴趣结构的立体显示。表面显示法也是三维重建技术之一。多用于对比强烈的组织结构的三维重建,如骨骼、明显增强的血管等结构的三维成像。它的基本方法是先确定选择感兴趣区的CT阈值,根据阈值取得成像容积内的二维影像,然后将CT阈值以上的连续性像素构筑为三维结构模型,再以一假想的光源投照于三维模型表面,以灰阶的方式或伪彩的方式显示三维结构模型的表面影像。此种三维显示方式赋予明确的立体感,尤其有利于显示重叠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容积再现法是三维重建技术中较新的一种。在图像重建时,使假定的投影线从给定的角度上穿过扫描容积,对容积内的像素信息作综合显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扫描体积内的像素-密度直方图,以直方图的不同峰值代表不同的组织,然后计算每个像素内各种组织的百分比,继而换算成像素的不同灰度。该重建技术显示容积的所有结构,故需结合多种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共同施行。显示时,可赋予图像以不同的色彩与透明度,给人以近于真实三维结构的感受。
第五节 MRI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作为医学影像学的一部分发展十分迅速,已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MRI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且它提供的信息也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所以用它诊断疾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一、脑常规磁共振成像
常规磁共振成像包括各个成像平面的T1WI和T2WI成像。也包括增强前后的MRI。
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近几年来MRI硬件和软件技术都有迅速发展后出现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顾名思义,它不再是单纯的形态学检查方法,而是能反映脑功能状态的MRI技术。fMRI所指的MRI技术各家的说法不一,有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血氧水平依赖(BOLD)和磁共振波谱(MRS),也有仅指BOLD的。
1.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是建立在MR成像要素之一一流动效应上的一种成像方法。MRA观察的是宏观的血流流动现象,而弥散加权成像观察的是微观的水分子流动扩散现象。在均质的水中,如不设定水分子活动的范围,水分子的流动扩散是一种完全随机的热运动。但在人体组织中,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屏障物,水分子的自由流动扩散活动就会受到影响。这些屏障不单来自组织液本身的组成,也来自各种细胞结构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水分子就不能自由自在地随机活动,而是只能在有限的环境和范围内活动。进一步讲,水分子的活动可能在某一方向上活动较多而在另一个方向上活动受到限制较多。例如,在脑白质的髓鞘中,水分子沿着髓鞘的流动扩散明显要多于横跨髓鞘的流动扩散。水分子的这种强烈依赖于扩散方向的活动称为各向异性。即在水分子活动的各个方向上其扩散规律不是随机均等的,而是有扩散方向上的不均匀性。在非均一的磁场(空间上不均匀的磁场)环境下,因水分子弥散而产生的质子随机活动会造成MRI信号的下降。因为MR成像机必须有一个用于空间定位的梯度磁场,它在空间上一定是不均匀的磁场。所以在MRI图像上由于水分子的弥散可造成MRI信号的下降,但是在梯度磁场较小时,它的作用是很微弱的。当在三维空间(X、Y、Z轴)任一方向上使用一预先准备的高场强梯度磁场时,水分子的弥散造成的MRI信号改变就不再是微不足道的了,而是“可见的”了。MR弥散加权成像实际时是在MRI原有图像对比上出现的一种新的独特的图像对比。
对水分子弥散活动敏感的MRI脉冲序列是1965年Steijskal和Tanner提出的脉冲梯度SE技术(PGSE)。PGSE的特点是在180°重聚集脉冲的两侧各对称放置一梯度场(gradient lobe)。这对梯度场具有加速质子失相位的作用,对水分子的弥散特别敏感。
弥散加权成像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早期诊断脑梗死,它在脑梗死发生后1~6h内即可显示病灶所在,而常规SE T2WI要到6~10h后才能显示病灶,所以它要比常规SE方法敏感得多。
2.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灌注过程是指血流从动脉向毛细血管网灌注然后汇入静脉的过程。一般我们仅指涉及细胞外液的液体交换的灌注过程,而不涉及细胞内液的液体交换。为了测定这个过程,我们必须有一种媒体来代替血液,使我们能通过外部的仪器设备来跟踪媒体的流动过程。CT上常用的是碘造影剂,在MRI灌注成像时常用Gd-DTPA造影剂作为媒体。当造影剂在短时间内高浓度通过某一区域的毛细血管网时,我们认为它基本上可代表血流通过的情况。由于顺磁性造影剂Gd-DTPA的磁化率效应,它不但大大缩短了T1时间,也缩短了T2*时间。用对磁化率效应敏感的梯度回波成像序列进行检测时,不难发现组织内Gd-DTPA的分布和浓聚情况。可获得时间-浓度变化线性相关的曲线。定量观察到正常脑白质内的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相对局部血容量(rrCBV)。
在测定血流的灌注时,需要MRI机有快速成像的性能。常用的成像序列为RF spoiled GE即SPGE和FAST等梯度回波序列。但它们都必须在EPI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时间分辨率必须达到每1~3s一次,每次6~8层,连续50次以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灌注成像的定量分析比较复杂,一般都需在工作站上进行。在连续分析一系列不同时相获得的图像(大约有400~500幅图像)中MRI信号改变的规律后,才能获得灌注的定量数据。一般地讲,当局部区域单位时间内通过的造影剂越多,即灌注量越大,信号下降就越多;反之亦然。在定量分析灌注时,一般用指示剂(媒体)扩散理论和技术来计算相对局部血容量(rrCBV,振幅-时间曲线内的区域)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浓度-时间曲线的第一相)。
灌注成像在临床上用于脑梗死的预后推测,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效果和脑肿瘤的定性诊断等。
3.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
许多年前就有科学家发现在不同的活动刺激后,相应的脑皮层局部血流量会明显增加。他们把这归因于局部脑神经组织新陈代谢增加的缘故。在局部脑神经组织新陈代谢增加时,该区域的毛细血管和引流静脉的氧饱和度就会下降,而二氧化碳水平会升高。这将使局部的血流动力学有所反应,通过调节,局部的血流量将增加。1~2s后局部有关的区域会产生过度的血供,氧饱和度明显升高。总的结果是:在有局部过度血供发生时,局部区域内的小供血动脉和毛细血管,引流静脉中氧合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而去氧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血流动力学的反应并不是瞬间的,需要一段时间逐渐形成。这就要求基于血容量改变的MRI成像必须以每4~5s一次或更快的速度进行,以覆盖整个血流动力学反应期。
用于探测局部血流量的MRI方法较多,应用比较广泛即是BOLD技术。BOLD技术是建立在局部去氧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基础上。去氧血红蛋白是一种强有力的顺磁性物质而氧合血红蛋白是抗磁性物质,与周围的脑组织相似。因此去氧血红蛋白就像内源性造影剂一样,在用对T2*敏感的MRI序列时,因成像体素内失相位的原因,可造成局部信号降低的结果。在刺激活动后,相应的脑皮层局部血流量增加,去氧血红蛋白水平降低。降低的去氧血红蛋白水平也减少了成像体素内失相位的程度,最后出现局部信号升高的结果。
BOLD主要用于探测脑内各功能区的位置和对各种刺激反应程度。在可能涉及脑功能区的手术前,用BOLD技术可以预先知道是否会损伤相应的功能区。同时,BOLD技术也是非损伤性评价和了解脑功能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4.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MRS与MRI技术有较大的区别,它是以化合物或单质的频率分布曲线来表达的检查技术而不是以图像对比显示病变的方法。MRS是一种测定人体内化合物的非损伤技术。尽管MRI和MRS采用了类似的基本原理,但两者间仍有许多重要差异。对临床医师来讲,最大的不同是MRI中得到的是一幅幅解剖图像,而从MRS中所获得的则是定量的化学信息,后者是以化合物化学位移的频率数值来表示的。随着磁共振波谱成像术(MRSI)的进展,使两者之间的区别变小了,MRSI也能用图像形式来表达机体代谢的信息;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讲,两者间的根本区别在于MRI需要采用梯度磁场才能获得信号,而MRS一定要在均匀的磁场条件下才能采集信号。
一般可以通过下述两个因素测定原子核的MRI信号频率:①旋磁比,它是原子核的一种固有性质(见表1-4-1);②外加在所测物质原子核上的磁场强度。这种加在原子核上的强磁场对所测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以及相邻原子中的电子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外加磁场对电子的作用会引起原子核位置的微小变化,即所谓的“化学位移”,后者使原来具有固定空间的共振原子核所产生的频率发生少许变化,在MRS的波谱中将会出现不同的共振峰。这种产生化学位移的特征使MR波谱学家能在蛋白质中鉴别出个别变化的质子,从腺苷三磷酸(ATP)中区分出不同的磷原子的信号,还可从代谢中间体中鉴别出碳原子等。与MRS不同的是在MRI中非但不用化学位移获取信息,而是千方百计来抑制它,防止它对图像造成干扰和伪影。MRS利用化学位移的微小变化来采集信息,因而要求外加磁场非常均匀。外加磁场的微小偏移将造成同一化合物出现不同的共振频率,这将使MRS中的共振峰增宽,从而对不同化合物中的特异性变得难以区别。为了获取MR波谱,需要外加磁场有非常好的均一性,相对于应用梯度磁场的MRI技术来讲其难度更大一些。即使不采用梯度磁场,MR成像机仍可能有涡流存在,将影响外加磁场的均匀一致性。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人们对由MRI提供的空间信息及由MRS提供的化学信息两者复合而得的MRSI技术仍有很大兴趣。
MRS采用射频(RF)通过编定的顺序来依次激发原子核,该顺序使自由诱导衰减(FID)所得到的信息再通过傅里叶变换产生一个波谱。对溶液中的化合物来讲是由一组窄峰组成其波谱,各窄峰面积的大小与所测定原子核的数量成正比。在两次激发之间要求保证整个磁化过程完全恢复,因而这种测定进行较慢,即重复时间(TR)间隔很长。波谱的水平轴代表共振频率,用百万分之一(ppm)表示,它代表一个频率的微小改变与用于整个实验的共振频率之间的比例。
目前能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MRS主要是1H和31P的波谱。1H(质子)在体内含量最多。临床上已经用1H-MRS来监测脑组织中神经元的含量和脑梗死后血管再通的可能性,因为N-乙酰天门冬胺酸(NAA)主要存在于脑组织的神经元中,如果大量的神经元被破坏,NAA的峰值就会大大下降或与其他化合物的比值发生变化。而乳酸(Lac)是无氧酵解的产物,在脑梗死时,血供中断的脑组织只能进行无氧酵解,Lac就会积累,1H-MRS的波谱上,Lac的含量就会上升。一旦血供恢复,有氧氧化重新建立并逐步代替无氧酵解,Lac的含量就会下降。31P磁共振波谱主要反映的是体内能量状况。临床上31P的MRS波谱分析和应用不如1H-MRS的波谱广泛,它主要用于某些酶缺乏的肌肉代谢性病变的诊断和心肌病变的诊断。
5.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利用MRI特殊的流动效应而不同于动脉或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再进行的血管造影,它是一种完全非损伤性血管造影的新技术。目前,MRA至少可以显示大血管及各主要脏器的一、二级分支血管。MRA最先用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如血管的栓塞、血栓形成、血管硬化的分期等。与MRI造影剂如Gd-DTPA联合使用,MRA可显示与肿瘤相关的血管和肿瘤对一些血管结构的侵犯情况。MRA的主要方法有两种:时间飞跃法(TOF)和相位对比法(PC)。两者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适用的范围也略有不同。
MRA应用于临床时间虽不很长,但也有近10年的历史了。颅脑和颈部大血管因为血流量大、没有呼吸等移动伪影的干扰,易得到质量较高的MRA图像,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MRA,也是目前MRA应用最广泛的部位。颅脑和颈部MRA可诊断多种疾病。它可查出90%~95%的颅内动脉瘤,对无症状的患者可用MRA进行筛选,尤其对多囊肾和有动脉瘤家族史的患者MRA因无任何副作用常用作首选的筛选方法。但MRA对小于5mm直径的动脉瘤漏诊率较高,对于伴有颅内出血的动脉瘤患者,MRA不能代替常规血管造影做介入治疗的作用。MRA可检出颅脑和颈部血管的硬化表现,但MRA的分辨率尚不及血管造影,对检出小动脉的硬化情况和小血管的脉管炎等还有困难。MRA除了利用流动原理成像之外,也可注射顺磁性造影剂,利用顺磁性造影剂明显缩短T1时间的原理来提高血管的信号。注射造影剂的MRA一般都使用带序列脉冲的3D GR序列,如3D-SPGR等。增强MRA可以显示更细小的血管和更细微的血管病变。
(冯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