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头颅平片诊断
第一节 头颅平片正常表现
一、头颅大小与形状
头颅大小与形状,作一般观察即可。生长发育时期,头颅大小变化较大,头颅大小、形状个体差别也大。
二、颅骨厚度、密度与结构
生长发育时期,颅骨厚度、密度与结构变化较大。新生儿的颅壁薄而光滑,6岁以前颅壁分不出内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也均较小。
三、颅缝与囟门
颅盖骨在膜性基质上生出多个化骨核,在化骨核之间,隔以结缔组织,细者为缝,大者为囟。新生儿头颅有六个囟,居顶骨四角,即前囟、后囟或枕囟、前外侧囟或蝶囟后外侧囟或乳突囱。此外,还可有副囟位于矢状中线,如眉间囟、额囟和小脑囟等。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易由副囟处膨出。囟在X线上表现为边缘比较清楚的不规整多角形透明区。
颅缝在颅盖骨可见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X线上为线状或带状透明影像。
颅缝与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封合和变窄,封合速度因人而异。两侧相称之缝,封合速度亦可不同。
缝间骨亦称Wormian骨,系颅缝间之骨。儿童多见。好发于后囟附近和人字缝之间,数目不定。缝间骨系解剖变异,无病理意义。但在脑积水、成骨不全和颅骨锁骨发育不全时多见。
四、颅壁压迹
(一)脑回压迹
脑回压迹是大脑半球的脑回压迫颅骨内板形成的局限变薄区,X线上呈数目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脑回压迹的显著程度与年龄有关。
(二)血管压迹
1.脑膜中动脉压迹
系脑膜中动脉对颅骨内板压迫所致。侧位上易于见到。正常两侧大小与分布对称,其后支常见于颞骨鳞部。
2.板障静脉
系板障的营养静脉。压迹粗细不均,走行方向不一,且可越过颅缝而至邻骨。
3.脑静脉压迹
偶可见于矢状窦两旁,表现为小的卵圆形低密度影像。系静脉压迫颅骨内板所致。
4.导静脉压迹
系贯穿颅骨的静脉。常见者在乳突后导入乙状窦,侧位上表现为短小弯曲的管状低密度影。
5.蛛网膜粒压迹
系蛛网膜粒在颅骨内板上的压迹,呈边缘不规则但比较锐利的低密度区,常对称位于额顶骨矢状窦两旁,居中线一侧约2cm范围内。压迹大小不定,直径多不超过1cm。12岁以前较少出现。压迹本身无病理意义。大而深的压迹需与脑膜瘤鉴别。
6.硬膜静脉窦压迹
常见者为上矢状窦及横突和乙状窦压迹。
五、颅底
颅骨侧位上,前、中、后颅凹底从前向后依次低下,呈阶梯状。
(一)前颅凹
侧位上,前颅凹底位置较高,上突,上缘不平。蝶骨平面与筛板呈线状致密影,从鞍结节向前延伸,前部不清晰。
20°后前位片上眶顶常有横行致密线影,乃额骨水平部的脑回间嵴。鸡冠耸立于中线,比较致密。筛板与蝶骨平面呈横行线状致密影,居筛窦上方,两侧与蝶骨小翼相续。蝶骨小翼居眶内,呈横置三角形,密度较高。其下方为眶上裂。
(二)中颅凹
侧位上,中颅凹底呈向前下突的弧线状致密影像,轮廓清楚。颏顶位可显示中颅凹底。可见破裂孔,卵圆孔及棘孔。
(三)后颅凹
后颅凹前有枕骨斜坡,侧位上,由鞍背向下向后延伸,止于枕大孔前唇。后下为枕骨,突向下方。
(四)蝶鞍
蝶鞍位于颅底中央,前以鞍结节,后以鞍背为界。侧位显示清楚。
1.大小
蝶鞍前后径平均为11.7mm,确定蝶鞍增大,不能只依靠测量结果。
2.结构
蝶鞍在小儿松质骨较多,皮质不似成人那样形成良好,所以密度较低,边缘不清。鞍背常较厚、较短,边缘不清,且较直立。鞍结节与后床突较小或不显。蝶枕联合经常可以看到,成人骨质密度较大,皮质清楚,床突与鞍结节较大,蝶鞍后壁边缘清楚。
(五)岩骨及内耳道
岩骨及内耳道可于标准后前位片上从眶内观察。仔细检查则应照30°前后位和45°后前斜位片。
岩骨包含中耳及内耳迷路。两侧大小、形状及密度对称。摄影位置不正,可使一侧岩骨尖密度较低,而对侧岩骨变短。不可误认为病理变化。
内耳道宽径平均为5.5mm。内耳道形状可呈管状,宽度均匀;亦可呈腹壶状,管道膨隆,内口较小;或呈喇叭状,内口小,远端大。两侧内耳道形状对称。内耳道口居内耳道的内端,呈突向外的弧状,边缘清晰锐利。
六、颅内非病理性钙斑
松果体、大脑镰和床突间韧带可发生钙化。松果体钙斑易于在侧位上显影。正位像上钙斑位于中线,大小、形状及密度不同。钙斑出现率在成人为40%,在10岁以下很少出现。可根据松果体钙斑移位情况粗略估计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大致位置。
大脑镰钙斑在正位上位于中线,呈带状或三角形,出现率低为10%。
床突间韧带钙化或骨化,发现率为4%。侧脑室脉络丛钙斑,发现率为0.5%以下。
此外,偶可见岩床韧带、蛛网膜粒和上矢状窦钙化。
第二节 头颅先天畸形
头颅先天畸形常有一定特点,头颅平片多可诊断。
一、狭颅症
狭颅症(craniostenosis)或称窄颅畸形,是因先天性颅缝提早骨化,过早封合而致。有时于产前即可发生。病因不明,有家族性,且可伴有并指畸形、胆管闭锁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头颅畸形的类型及程度与提早封合的颅缝数目及顺序有关。严重时,颅腔变小,阻碍脑发育,致使智力低下,且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
临床及X线表现与头颅畸形类型及其程度有关,分述如下:
1.舟状头畸形
矢状缝与顶颞缝提早封合,头颅宽径生长受限制,而长径生长显著。X线片示头长而窄,矢状缝前部与后部升高,上颌骨窄小。临床上多无症状。少数人有智力障碍,多为男孩。
2.短头畸形
系冠状缝或伴有人字缝提早闭合,头颅前后径短,而横径及垂直径过长。颅底下陷,尤以中颅凹底为甚,X线可反映这些改变。临床上,额与枕部扁平,前囟前移。可见眼睑下垂、斜视及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
3.尖头畸形
也称塔头畸形。冠状缝与矢状缝提早封合。表现有额顶部向上隆突,头高而窄,眼、鼻及下颌突出,眼有下视或斜视,眼球运动障碍,视野缩小,视力减低或消失,且可因内耳道狭窄而有听力减退及鼻窦病变等。
X线上,呈尖头畸形,前后径及横径短,垂直径增大。颅底低下,颅凹深而短。脑回压迹非常显著,呈鱼鳞状。颅壁薄而密度低,前囟膨隆,封合推迟。蝶鞍增大或正常。眶顶低,蝶骨大翼大而前移,眶窝浅,眶上裂短,视神经孔缩小,表现特殊。
4.偏头畸形
也称斜头畸形。一侧颅缝提早封合,另一侧正常,因而一侧生长受限,另一侧发生代偿性过度发育,致使头颅两侧不对称。临床上可有智力障碍。
5.小头畸形
所有颅缝均提早封合,致使脑发育受阻,智力低下。X线上,头颅小,颅缝封合,脑回压迹显著增多,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同脑小畸形的鉴别在于后者颅缝处有骨壁重叠,脑回压迹少,内板厚而平坦。
本病头颅平片可以诊断,一般无需特殊检查。CT或MRI检查可见脑室对称性缩小,蛛网膜下腔变窄。
狭颅症并有面骨发育不良,称为先天性颅面骨发育不良或Crouzon病,少见。除颅缝提早封合而致不同的头部畸形外,还有面骨发育不良,两眼分离,眼球突出、外展,视力进行性下降,鼻梁凹陷,硬腭高位,上颌小,下颌突出。上唇短,舌大而突出。常有颅内压增高表现。
X线上,可见头颅畸形,颅缝封合,颅壁薄,脑回压迹显著。颅底短而深,尤以中颅凹为著。眼眶小,视神经孔窄小,鼻骨小。上颌骨发育不良、后缩,内含乳齿。鼻窦发育不良。
二、先天性尖头并指(趾)畸形
先天性尖头并指(趾)畸形(acrocephalosyndactylism)是很少见的一种狭颅症,迄今文献报道约100例。病因不明。本症头面部畸形特殊,并指畸形对称。智力多较差。可有颅内压增高。额部隆突,枕部扁平与颈平行。面扁而内陷,两眼分离,睑裂向外下方倾斜,眼球突出,鼻梁下陷,鼻腔窄,由于鼻阻塞而经常开口。口呈尖向上的三角形。腭弓窄而高,常有腭裂,有时有双悬雍垂。牙挤集、不整。手足有全部或部分并指(趾)畸形,发育短小,长短不一,或部分缺如。
X线上表现特殊,冠状缝提早封合,头颅呈短头畸形,前后径短,横径宽,垂直径明显增大,额骨向前上隆突,枕骨较平。颅底短,颅凹深,尤以中颅凹为著。颅壁薄,脑回压迹显著。蝶鞍常较大、较深,且有骨质吸收。面骨发育不良,颅与面骨不称。眶窝斜而浅,间距加大。蝶骨小翼向外上高耸。上颌骨小,下颌骨相对前突。指、趾呈部分或全部软组织或骨性并合、短小,发育不全,排列不整。CT或MRI检查可见脑室扩大。
三、颅骨陷窝
颅骨陷窝(craniolacuniaor lacunar skull)系新生儿少见的颅骨发育障碍。可见于胎儿,临床上无任何表现,发现靠X线检查。常并发脑积水、脑膜膨出、脑膜脑膨出、脊膜膨出。病因不明,或认为是代谢障碍后膜化骨发育上的迟缓。颅壁薄如皮革,一些部位可无钙盐沉着或明显缺钙。陷窝区围以纤细骨嵴,显微镜下骨嵴为骨板层,有哈弗斯系统,陷窝区有类骨组织、造骨细胞及退行骨细胞。陷窝大小、形状及分布因人而不同。颅骨陷窝区不与脑回对应,不是颅内压增高所致。
X线上,颅壁有多数蜂窝状或泡沫状低密度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定,直径由几毫米到几厘米,外围以致密线。切线位,陷窝区只有外板,没有板障及内板。外板也可缺如,形成缺损,称之为颅窗。严重时可形成颅裂及脑疝。陷窝可只累及顶骨,也可广泛累及顶额骨,而枕骨则不显著。陷窝排列无一定规律,多靠近矢状缝、冠状缝及人字缝。颅缝宽而前囟开放。蝶鞍正常。面骨无异常。
四、颅底陷入
颅底陷入(basilar invagination)是枕大孔周围骨,包括枕骨基底部、髁部和鳞部上升向颅腔内陷入的畸形。寰椎、枢椎也随之上升、突入。多属枕骨及寰枢椎先天性发育异常。常并发部分性或完全性寰枕融合,寰椎枕化,枕骨椎化,齿状突发育不全或缺如引起慢性寰枢关节滑脱,颈椎融合,下颈椎脊椎裂以及阿诺尔德-基亚里综合征(Arnold-Chiari综合征)和脊髓空洞症等。本病也可继发于引起颅底软化的疾病、成骨不全或佝偻病等。
颅底陷入应与扁平颅底(platybasia)区分,虽则二者可并发。前中后三个颅凹,正常时由前向后逐次低下如阶梯。在扁平颅底则失去这种关系,颅底变平,可以基底角作为判断依据。颅底侧位,此角大于148°,即可认为有扁平颅底。扁平颅底单独存在无临床意义。
临床上,常出现颈短,后发际低,头颈痛,活动受限。还可见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四肢与躯干运动及感觉障碍、颅内压增高及后组脑神经和颈段脊神经障碍等。乃因枕大孔缩小,后颅凹变窄,延髓、上段颈髓、小脑与脑神经受压、粘连和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脑积水所致。应与后颅凹及高位颈髓肿瘤、蛛网膜粘连及脊髓空洞症鉴别。证实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
X线检查主要用平片和体层摄影。X线上可见枕大孔变形、前后径变小,枕骨斜坡上升变平,岩骨升高、两侧不对称,寰椎与枢椎上升,寰枕区的正常解剖关系丧失。
为了诊断颅底陷入,有一些径线可供测量(表2-2-1)。测量方法大多以枢椎齿状突向上移位程度作为诊断依据。这些测量方法在轻微病变不够灵敏,可造成漏诊,也能出现假阳性结果。侧位照片应包括全部颅底和上段颈椎。颅底与颈椎均应是标准侧位。
表2-2-1 颅底陷入的测量方法与诊断标准
应当指出,颅底陷入与症状严重程度并不平行。MRI检查可见枕大池变窄和轻度脑积水,并可见并发的小脑扁桃体延髓畸形。
五、先天性皮样窦
先天性皮样窦(congenital dermal sinus)为头皮和颅骨先天性发育异常,多发生在枕区。临床表现为局部头皮凹陷,长期窦道并有分泌物,常发生周围蜂窝织炎,可有脑膜刺激症状。颅骨则表现窦汇区有一个小的骨缺损。为了确切显示枕骨缺损,必须摄30°前后位和侧位片。
第三节 头颅外伤
头颅平片为急性头部外伤的常规检查。头部外伤检查要迅速、准确而又安全。依病情选择适当的摄影位置,如枕部外伤用30°前后位,凹陷骨折用切线位等。受伤部位要靠近胶片,以使骨折显示清楚。怀疑颅底骨折时,应于伤势稳定后摄颏顶位。
头颅平片可以发现骨折和鼻窦特别是蝶窦混浊和液面,鼻咽腔顶部软组织肿胀,颅内积气等骨折的间接征象以及颅缝分裂、颅内外异物等。陈旧外伤,还可以发现颅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及软脑膜囊肿等。
一、颅骨骨折
比较常见。颅盖骨骨折以顶骨及颞骨多见,颅底骨折以中颅凹多见。
(一)骨折的直接征象
骨折线是颅骨骨折的直接征象,分以下几型:
线样骨折:
多发生在颅盖骨,颅底骨折也多为线样骨折。X线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线样透明影像,方向不定,长度和宽度不等。可有几条。有时,骨折线在内板与外板走行并不一致,分别成影,可出现两条骨折线。伤后数周,骨折边缘骨质吸收,软组织肿胀减轻,骨折线可显示得更为清晰。
线样骨折应与颅壁血管压迹鉴别,如脑膜中动脉、板障血管和少见的颅骨外板上的眶上动脉和颞中动脉压迹。血管压迹多有一定的部位与走行方向,压迹较宽,密度浅淡,而边缘光滑模糊,不似骨折那样清晰、锐利。其次应与颅缝,如顶骨乳突缝、枕骨乳突缝、上下纵裂、额缝及缝间骨间之缝区别。只要熟悉这些颅缝,则不难鉴别。
凹陷骨折:
颅壁局部全层或仅内板向颅内凹陷。正面观,骨折线呈环状或星状。切线位观,环状者游离骨片常向下移位与骨缘重叠;星状者,则中心凹陷,如乒乓球凹陷,而查不到骨折线。
凹陷骨折应加照切线位以观察凹陷深度。婴幼儿无神经症状或陷入不足1cm,不需要手术复位外均需手术,以解除脑压迫和预防癫痫。
粉碎骨折:
多见于颅盖骨,骨折多由一个中心分向他处。骨碎片分离、陷入或重叠,且可有骨碎片或异物进入颅内。
穿入骨折:
多来自火器伤或锐器伤。颅壁可见骨缺损,常有颅内骨碎片和异物存留。直接伤及脑膜、脑及血管,伴发颅内血肿的机会较多,也易发生感染。
发现骨折时,应注意骨折是否横过血管或静脉窦压迹,如横过脑膜中动脉、静脉窦、导静脉压迹,则有可能撕破相应血管而引起脑外血肿;骨折是否通过鼻窦和中耳及乳突,通过者系内开放性骨折,可引起颅内感染;是否通过颅骨管孔,通过时可引起相应的神经或血管损伤。
(二)骨折的间接征象
颅盖骨骨折大多可见骨折线,而颅底骨折则常不显示。但鼻窦或乳突气房积液和颅内积气可提示颅底骨折的存在。自然,没有这些征象并不排除颅底骨折。
1.鼻窦或乳突气房积液
颅底骨折累及鼻窦或乳突气房,血液或脑脊液进入而形成积液。表现为窦腔或乳突气房混浊,密度增加,仰卧面向上侧位则可看到液面。有时,初为混浊,一二日后出现液面,多于几周后消失。这种表现说明颅底骨折,并累及有关鼻窦或乳突,属于内开放性骨折。根据积液位置可推断骨折所在,蝶窦积液,骨折多在中颅凹;额窦与筛窦积液,骨折多在前颅凹,乳突气房积液,骨折则多在岩骨。
2.鼻咽腔顶软组织肿胀
中颅凹骨折时,鼻咽腔顶可出现软组织肿胀,在侧位上易于查出。它可提示中颅凹骨折的存在。但在儿童正常时鼻咽腔顶软组织较厚,应注意。
3.颅内积气
鼻窦或乳突骨折可撕破脑膜及脑组织,并于颅内出现气体。气体可于伤后立即出现,或于伤后几天或几周内发生。颅内积气指明有骨折,如不是穿入骨折,则是鼻窦或乳突骨折。
硬膜外积气多因蝶窦骨折而脑膜完整,少见。气体少,呈窄带状,多局限并固定于鞍背后方。硬膜下积气多见于蝶、筛窦骨折并硬膜撕裂,气体在硬膜下腔中。气影的硬膜面光滑、清楚,蛛网膜面模糊。气体较多,可移动,且可出现液面。蛛网膜下积气,一如气脑造影表现,可见脑沟及脑池显影。颅内积气少见,呈散在囊状气影,多为单侧,不移动,也无液面,常见于前颅凹骨折。脑室内积气见于颅盖穿入骨折,提示脑室穿通伤。
骨折愈合在婴幼儿较快,一般于数月后,X线即看不到骨折线。在儿童,骨折线的消失多不超过一年。但如有硬膜撕裂或有脑膨出,则骨折线反可随年龄增大而增宽,称之为生长性骨折,呈长条形、卵圆形或不整形骨缺损,边缘光滑,硬化。在成人,骨折线消失很慢。
开放性骨折,可发生颅骨骨髓炎。急性期无异常,亚急性和慢性期则出现局部骨质破坏,杂有致密区和死骨形成等。
二、颅缝分裂
颅缝分裂(sutural diastasis)较骨折少见,单独发生或与骨折并发。较常见于儿童及少年。好发于人字缝,如两侧相差1mm以上或宽度超过1.5mm即有诊断意义,若颅缝处有骨重叠或错位,即可确诊。颅缝分裂的意义与线样骨折相同。
三、内外异物
颅内异物并发于穿入骨折,属开放性外伤。应注意异物的数目和位置,并判断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异物是在颅外或颅内,可加照颏顶位或切线位。多个异物定位较难,可在正、侧及颏顶位像上,根据异物影像的方位、大小和形状,分别判断每一异物之所在。利器刺入颅内,应注意其位置及径路。对估计可能伤及的颅内组织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头颅外伤后遗症
(一)颅血肿
颅血肿(颅骨骨膜下血肿)(subperiosteal hematoma)是骨膜与外板间的包囊性积血,发生于新生儿产伤或幼儿头部外伤。颅血肿区常有骨折。早期表现为一软组织肿块,与骨对应,多在顶骨或枕骨,外缘清楚与骨缘对应,因为骨膜恰止于骨缘。晚期,有骨质增生,则局部为一骨性硬度的肿块。X线表现取决于患病日期。2周内,只见软组织块影,2周后,被抬起的骨膜有新骨形成,于血肿边缘开始,最后血肿被覆以骨壳。血肿一般于2~3周后吸收,但X线变化持续较久,颅骨外板常有不规则骨质增生。外板与骨壳之间隙可持续几年,以后变为板障。有时血肿区生出多数囊性骨缺损,持续数月或数年,需与骨增生病变区别。如无外伤历史,则比较困难。
(二)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如较大,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头颅增大。有时,血肿邻近骨壁变薄,向外膨隆。中颅凹血肿可使中颅凹膨隆,蝶骨小翼上升。血肿偶可钙化,呈壳状,围绕于血肿周边或呈不规则的团絮状。
(三)软脑膜囊肿
软脑膜囊肿(leptomeningeal cyst)常发生于粉碎或凹陷骨折后数月或数年。由于脑膜撕裂,脑脊液流出而形成囊肿。囊肿压迫邻近颅壁,致形成一缺损。临床上可有头痛、癫痫、局部肿胀、哭闹时张力增高等。囊内含有黄色液体,下方为变性脑组织。
X线片上可见颅壁局限性骨缺损,多呈圆形,轮廓光滑或不整,边缘模糊或有硬化。常可发现陈旧性骨折,骨折线宽而长。
气脑造影可见脑室扩大,囊肿区可见多房性囊肿,与脑室不通,脑室常被牵向骨缺损处,气体吸收迟缓。CT观察上述变化极为清楚。
第四节 颅内疾病
颅内疾病头颅平片可出现一些变化,如颅内压增高和直接反映肿瘤或其他病变的改变。
一、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见于多种颅内疾病,比较常见。其发生原因之一是占位性病变本身如肿瘤和诱发的脑水肿,增大了颅内容物的体积和/或脑脊液循环阻塞,引起梗阻性脑积水。颅内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增高,有更多液体进入脑质加重脑水肿,颅内压可更加增高。常见的症状是头痛、恶心、呕吐、癫痫、视力障碍、复视、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继发萎缩等。X线表现如下:
1.颅缝增宽
是常见而又可靠的一种表现。年龄愈小愈明显。在儿童,颅盖诸缝均可增宽,以冠状缝为明显。颅缝间的齿状突吸收、变小、密度低。头颅可增大。颅缝增宽,在成人则不明显,以人字缝增宽为多见。
2.蝶鞍改变可见后床突与鞍背骨吸收
表现为密度减低、皮质模糊、变小与变薄,乃至消失。在儿童,因颅缝增宽,故蝶鞍骨吸收常较轻。蝶鞍可以增大,但在儿童多不明显。
3.脑回压迹增多
见于慢性长期颅内压增高。判断有无增多,要结合年龄。
4.颅骨骨质吸收
颅内压增高时间较长,可发生骨质吸收,表现为颅壁密度减低、变薄和内板模糊。在儿童常见,且较明显。
颅缝增宽、蝶鞍改变和脑回压迹增多,是确定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依据。出现颅内压增高征无助于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但可说明颅内有病变存在,应作进一步检查。
二、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在头颅平片上可表现正常;亦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或其他反映肿瘤的征象。后者主要表现为钙化和颅骨局限性增生或破坏。钙化多只限于肿瘤的一部。颅骨改变则见于脑表面或靠近颅骨的肿瘤,如脑膜瘤、临近蝶鞍的垂体瘤、位于内耳道内或附近的听神经瘤。脑深部肿瘤则只有出现钙化时,才能反映肿瘤的存在。头颅平片诊断颅内肿瘤的可能性,一般接近30%,有时还可做出定性诊断。
脑肿瘤钙化比其他脏器肿瘤钙化常见,据文献报道为3%~15%。小儿比成人少见。大脑肿瘤钙化见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中线部位肿瘤中以颅咽管瘤最好发生钙化,幕下肿瘤除室管膜瘤外,很少发生钙化。钙斑可为片状、点状和弧线状,散在或密集,范围局限。
钙化对肿瘤定位诊断是粗略的,因钙化多只发生于肿瘤的一部分。钙斑的表现及位置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参考价值。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钙斑多呈密集的点状,少突胶质瘤呈条带状,交错排列,而脑膜瘤则呈团块状或为不定形钙斑。颅咽管瘤钙化呈点状、片状或弧线状,居鞍上区。第四脑室室管膜瘤钙化多呈比较分散的点状,居后颅凹内。大脑表面生长缓慢的肿瘤,例如脑膜瘤因靠近颅骨,故可引起颅骨局限性骨改变,如颅骨局部内板破坏或形成颅壁骨缺损和局限性骨质增生。这些变化对肿瘤定位诊断有帮助。
蝶鞍区肿瘤因临近蝶鞍,故可引起蝶鞍改变。垂体瘤生长于鞍内,体积够大,则常引起气球状蝶鞍增大。同时还可出现双鞍底及双鞍背、后床突游离孤立和前床突变尖等。颅咽管瘤居鞍上,肿瘤压迫蝶鞍,可使后床突变小,鞍背短,以至消失。蝶鞍多呈扁平形,前后径大,深径小而入口较大,前床突与鞍结节多无变化。这种蝶鞍变形对诊断鞍上肿瘤有一定意义,若鞍上有钙斑出现,则可诊断为颅咽管瘤。视神经胶质瘤可使视束交叉沟增深,引起蝶鞍前后径增大并呈提琴样变形,对诊断有一定价值。蝶窦或后组筛窦黏液囊肿或肿瘤可引起部分或全部蝶鞍破坏和蝶鞍增大,但很少见。骨破坏边缘锐利,常有硬化带围绕。
听神经瘤生长在内耳道内或靠近内耳道口,可引起内耳道扩大与邻近骨质破坏,是诊断听神经瘤的有力根据。一侧比对侧稍大可能是正常表现。
松果体钙斑移位可帮助粗略做出定位诊断。一侧大脑半球肿瘤可使之向对侧移位,额叶肿瘤使之向后移位,顶叶肿瘤使之向下移位。明显移位不难判断,轻微移位需使用松果体定位图表或定位尺确定。
颅内肿瘤于颅骨平片上虽可出现改变,但诊断价值是有限的。
三、颅内其他疾病
颅内感染和脑血管疾病在头颅平片上引起的X线变化较少,也不都具有特征。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于平片上能有所反映。引起颅骨变化者很少,有时出现钙化,对诊断可有帮助。
脑膜结核愈后可钙化,多见于颅底部位,临近蝶鞍。其表现为:钙化不规则,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常为多发,范围较广。脑结核瘤钙化,多见于后颅凹和大脑半球,局限于一处或分散存在,呈破碎的壳状,密度多不均匀,大小亦不定。脑脓肿钙化少见,且无特点。
弓形虫病在国内少见,可于颅内发生钙化,但很少见。呈大小不一散在分布的斑点状钙化灶。新生儿常并发脑积水或脑发育障碍,有一定诊断意义。
斯德奇-韦伯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可发生弯曲而又平行的线状钙斑,表现特殊,有诊断意义。动脉瘤壁可钙化,呈囊壳或弧线状。
(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