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前言
近几年医学影像学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家教委先后批准在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一设立医学影像学专业,并招收本科生。本书即为此专业教学参考用的专业课教材。
1989年11月、1990年4月、1991年5月、1991年8月曾先后在天津、沈阳、泰安和北京共召开四次开办医学影像专业院校的领导和放射学界专家参加的会议,确定专业课和教材的名称、参考学时数和教材编写大纲,并组成编写小组确定教材编写的分工。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册共九篇,上册包括总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中册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下册包括骨关节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五官系统。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超声和影像核医学不包括在本书内,而另行编写专门教材,但为评价各种不同成像手段的优缺点,本书有关章节也略有涉及。
本书总论是按各种不同成像手段作纵向介绍,而各论中各系统疾病的放射诊断则为横向介绍,并对各种成像手段的作用进行评价。介入放射学内容在各系统的有关疾病中亦作了叙述。这样,可以使读者对某一疾病从影像诊断流程和优化选择原则到必要和可能的介入放射学技术的选择及应用,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
本书教学参考学时数为450学时±10%,具体学时数由各校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自行决定,推荐的讲授与实习比例为1∶1或1∶1.5。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热情帮助和具体指导,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在组织联系出版,以及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医美室为本书绘制插图,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致以衷心谢意。总论第六章CR和PACS内容承日本奈良医科大学放射科打田日出夫教授、前田要副技师长提供资料,谨致谢忱。
本书邀请了许多国内知名的放射学专家亲自参加和组织写稿。在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内容多和作者分散,难以做到互审和外审。因此,遗漏或错误在所难免。诚恳希望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医师和学生批评指正,为修订本书时参考。
编者
199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