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 柴胡桂枝干姜汤(附: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原 文】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附《外台秘要》方: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姜桂汤方: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三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
【病 机】
胆热脾寒(少阳兼水饮)。
【功 用】
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临床应用】
发热
病例1.杨某,女,64岁,长葛市人。病历号:15020222。于2015年2月26日初诊。
主 诉| 低热3个月。
现病史| 患者低热(体温37.1~37.5℃)3个月,始感背恶风寒,继则发热,便溏,易汗出、头项部为多,口渴,下肢肿胀(用激素治疗后),不咳,无鼻塞流涕。舌质淡,边尖略红,苔薄白,脉弦。
辨 病| 发热(少阳兼水饮)。
辨 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处 方| 柴胡30g,黄芩12g,桂枝20g,干姜12g,天花粉15g,生牡蛎30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5枚。6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半小时。
2015年3月5日二诊:热退(36.5~37.0℃),口渴、汗出减,下肢仍稍肿胀,时烘热。上方加知母15g。7剂。
其后患者带长葛市亲戚来诊,谓服完药后病愈。
按 本案虽经治疗但仍低热3个月,西医未能明确诊断,从其背恶风寒,继则发热,头汗出,便溏,而无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分析,当属少阳病兼有水饮,故用柴桂姜汤治之。
病例2.李某,女,63岁,退休工人,郑州市人。病历号:16100016。于2016年10月11日初诊。
主 诉| 间断性发热、咳嗽、咳痰1月余。
现病史| 患者1月前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于2016年8月18日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郑大一附院呼吸睡眠科,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数3.50×109/L(其余项目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血沉49.00mm/h。胸部CT示:双肺多发性小结节,考虑良性结节;右肾囊肿。给予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咳嗽、咳痰减轻,发热未减退。考虑发热原因非感染所致,给予新癀片退热的同时,为明确发热原因,行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风湿免疫指标示:抗核抗体(IgG型)1∶100(-);类风湿因子IgM型36.61U/ml;类风湿因子IgG型20.40U/ml;类风湿因子IgA型175.70U/ml。不排除成人斯蒂尔病可能性,给予泼尼松治疗,并行骨密度测定。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体温稳定,于2016年9月7日办理出院。出院诊断:成人斯蒂尔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出院时口服泼尼松早10mg,晚5mg。刻诊:口服泼尼松5mg/d,未再发热,但周身怕冷,无汗,食欲不振,口干不渴,便溏、每日1次,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弦。
辨 病| 少阳兼水饮(成人斯蒂尔病?)。
辨 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处 方| 柴胡30g,黄芩10g,清半夏15g,桂枝20g,干姜12g,天花粉15g,生牡蛎30g,炙甘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7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半小时。
2016年10月17日二诊:食欲增,怕冷减,体温35.7℃。上方加淡附片15g。7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久煎1小时。
2016年11月3日三诊:怕冷再减,食欲正常,大便成形,嘱其泼尼松减至2.5mg/d,再服上方10剂。
2016年11月22日四诊:11月15日已停服泼尼松,背稍冷,或汗出。
处 方| 柴胡30g,黄芩10g,清半夏15g,桂枝20g,干姜12g,天花粉15g,生牡蛎30g,淡附片15g,黄芪50g,炙甘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10剂。
2017年5月15日,电话随访,言其自去年服中药后诸症消失,至今未复发。
按 本案虽然不排除成人斯蒂尔病的可能,用激素后病情得到控制,但撤减激素往往会导致病情反复。余据症辨为少阳兼水饮而用柴桂姜汤加附子、黄芪,终停用激素,诸症消失,发热未再反复。
附: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病 机】
寒热错杂,少阳太阴厥阴合病。
【功 用】
和解少阳,温化水饮,养血祛瘀。
【临床应用】
(一)干燥综合征
病例1.王某,女,77岁,郑州市人。病历号:16110046。2016年11月7日初诊。
主 诉| 口干,全身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1月。
现病史| 患者以口干、全身关节疼痛为主诉于2016年9月12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9月13日检查结果:抗核抗体(IgG)1∶320(+),抗SSB抗体强阳性(+++),抗Ro-52抗体强阳性(+++),抗Ro-60抗体强阳性(+++),类风湿因子(IgM)43.4,血沉76mm/h。住院10天,用羟氯喹、白芍总苷、补钙等治疗,自感效果不好而出院。出院诊断: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风湿性多肌痛?刻诊:口舌干燥,全身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大便溏泻、每日3次,小便清利,舌质干红无苔,口中常有白色黏沫,脉弦。
辨 病| 干燥综合征。
辨 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清半夏12g,桂枝30g,生牡蛎30g,白芍20g,干姜12g,天花粉20g,当归12g,川芎1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20g,乌梅15g,淡附片10g,甘草15g,生姜3片,大枣5枚。7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久煎1小时。
2016年11月14日二诊:诸症稍减,再服上方14剂。
2016年11月29日三诊:口舌干燥减轻,全身关节疼痛及身痒均大减,大便成形,每日1次,但仍不欲食,舌干红减且有少许薄白苔而燥,口中白色黏沫较前少,仍以上方加葛根20g。14剂。
2016年12月13日四诊:诸症再稍减,续服上方14剂。
2016年12月27日五诊:口舌基本不干,关节未再疼痛,身不痒,口中已无白黏沫,饮食、二便可,舌质嫩红,中部有薄白苔,脉弦。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清半夏12g,桂枝30g,生牡蛎30g,白芍30g,干姜15g,天花粉20g,当归12g,川芎1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20g,乌梅15g,葛根20g,淡附片12g,甘草15g,生姜3片,大枣5枚。14剂。
此后以上方间断服至2019年7月15日,诸症消失而停药。
病例2.史某,男,68岁,济源市人。病历号:18100018。2018年10月9日初诊。
主 诉| 口、眼、鼻干3年。
现病史| 患者于2018年9月10日因口、眼、鼻干3年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该院2018年9月12日唇腺活检,病理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听患者介绍找余诊治。刻诊:口、眼、鼻干燥,全身皮肤瘙痒。舌质正红,苔白,脉弦。
辨 病| 干燥综合征。
辨 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桂枝20g,生牡蛎30g,干姜12g,天花粉12g,乌梅20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20g,白术12g,茯苓12g,泽泻15g,甘草20g,生姜10g,大枣5枚。14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半小时。
2018年10月25日二诊:前症稍减,晨起唾液色红,上方加茵陈20g。14剂。
2018年11月15日三诊:眼干好转,余症同前,大便泄泻,每日4~5次,腹不痛,可能是因其饭前服药所致。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桂枝20g,生牡蛎30g,干姜12g,天花粉12g,乌梅20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20g,白术12g,茯苓12g,泽泻15g,甘草20g,茵陈20g,徐长卿30g,路路通30g,生姜10g,大枣5枚。14剂。
2018年11月29日四诊:口、眼、鼻干燥稍减,大便成形,每日2~3次,唾液仍红色,上方加淡附片10g。14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久煎1小时。
2019年1月19日五诊:诸症再减,继服上方30剂。
2019年3月13日六诊:鼻已不干,口、眼干燥再减,唾液色红较前少,皮肤瘙痒好转。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桂枝20g,生牡蛎30g,干姜15g,天花粉15g,乌梅20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2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5g,茵陈20g,淡附片10g,丹参15g,防风10g,甘草20g,生姜10g,大枣5枚。20剂。
2019年4月3日七诊:前症均再减,继服上方30剂。
2019年5月7日八诊:口、眼、鼻干燥几乎消失,唾液正常,皮肤不痒,右膝关节偶痛,上方去丹参、防风,加川牛膝12g。30剂。
2019年6月8日九诊:诸症消失,续服上方30剂巩固疗效。
按 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干燥综合征是余学习胡希恕先生的治法。这两例都加了乌梅和淡附片。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这种“舌下四窍”说,颇似西医的外分泌腺如腮腺、舌下腺、泪腺等。《本经》乌梅: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说明乌梅味酸入肝胆,可下气除热,热除气下,则有利于口眼干燥及肢体疼痛的缓解。清·周岩《本草思辨录》乌梅:濒湖谓舌下有四窍,两窍通胆液,故食梅则津生。提示乌梅有通舌下诸窍而生津液之功,故加用乌梅。《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干燥综合征就其症状而言,属于中医学的津液病,而津液的化生、运行则与五脏有关,尤其是与肾脏关系最为密切。《素问·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此论为津液干燥类病症(包括干燥综合征)指出了基本治则。《本经》附子:“味辛,温。”方中应用附子,正是辛以润之之意。此外,《中医学报》2012年第12期刊有丁涛《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的文章,该文在“药效研究”里说:“免疫系统,附子中很多成分能直接作用于神经,兴奋下丘脑CRH神经细胞,与其显著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作用相关,其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多途径实现的,此外有研究支持附子本身的成分里还含有皮质激素类似物。”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西药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而附子含有类似成分,故余加用之。或曰,案1舌质干红无苔,为何用干姜、附子?①舌质干红无苔是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上乘所致,是假象;②大便溏、每日3次,是脾肾亏虚、水湿不运之真象。正如金寿山先生在《金寿山医论选集·谈热病重舌·杂病重脉》中所说:“证属虚寒而见红舌,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故用辛温之姜附合诸药“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以达“辛以润之”的目的。随着病情缓解,舌质由干红变为嫩红,也提示其辨证准确无误。
(二)类风湿合并肺间质病
代某,女,53岁,职员,河南省鹤壁市人。病历号:17040211。2017年4月28日初诊。
主 诉| 类风湿伴肺间质病2年余。
现病史| 患者2011年因乳腺癌行切除术。2015年在鹤壁市人民医院体检发现间质性肺炎、类风湿关节炎。当时偶尔咳嗽,稍有胸闷气短,未予治疗。2016年2月25日因症状加重,故又在该院复查胸部CT示:双肺间质性肺炎。其后曾经多位中医诊治,症状进行性加重。遂携2016年2月25日胸部CT片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会诊,会诊大夫认为:可以诊为双肺间质性炎症,间质纤维化,西药吡非尼酮可能会减轻症状,但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并建议找中医诊治,故患者未用任何西药。2017年4月24日胸部CT示:双肺间质性肺炎,间质纤维化;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类风湿因子64.6IU/ml。免疫五项:IgA 18.65g/L,余四项均正常。
刻诊:咳嗽有白痰,活动则胸闷气短,不能深呼吸,不能唱歌,手指关节稍疼痛,曾有复发性口腔溃疡,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辨 病| 类风湿合并肺间质病。
辨 证| 甘草泻心汤合防己黄芪汤证。
处 方| 清半夏15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黄芪40g,白术12g,防己20g,柴胡12g,桂枝12g,生牡蛎20g,天花粉12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茯苓10g,泽泻10g,片姜黄10g,甘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14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半小时。
2017年5月17日二诊:症状无变化。改按湿热痹治疗,宣痹汤加减。
处 方| 防己15g,连翘15g,赤小豆30g,薏苡仁30g,蚕沙12g(包煎),麻黄6g,杏仁10g,大腹皮12g,滑石30g,黄芩10g,紫苏叶10g,牡丹皮15g,片姜黄10g,甘草10g,青风藤20g。14剂。
2017年6月13日三诊:咳白痰,活动则胸闷气短,不能深呼吸,不能唱歌,手指关节痛不减,汗出多。化验检查(鹤壁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9日):类风湿因子54.5IU/ml,抗链球菌溶血素O 242IU/ml。症仍不减,说明辨证有误,辨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清半夏12g,桂枝20g,干姜12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5g,泽泻12g,片姜黄10g,甘草10g,防己15g,生姜10g,大枣5枚。20剂。
2017年7月19日四诊:服后前症均稍减,但前几天吹空调而咳加重,易汗出。上方加黄芪40g,炒苏子12g。20剂。
2017年9月6日五诊:活动则胸闷气短加重,余症同前。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清半夏12g,桂枝30g,干姜20g,煅牡蛎30g,天花粉12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5g,泽泻12g,防己20g,黄芪50g,甘草30g,生姜10g,大枣5枚。20剂。
2017年10月27日六诊:诸症均减,但遇冷或劳累后易咳吐白色泡沫痰。上方加干姜至30g,炒白蒺藜20g。20剂。
2017年11月21日七诊:活动则胸闷气短,手指痛,白色泡沫痰较前好转。查血沉35mm/h。复查胸部CT示(2017年11月9日):双肺间质性炎症,间质纤维化(因更换医院无法与前片对比)。
2017年12月17日八诊:患者自感不如9月6日方,用9月6日方加鬼箭羽15g,炒白蒺藜20g,冬瓜仁30g,桃仁10g。30剂。
2018年1月18日九诊:前时感冒发热未输液,仅用西药退热药,已不发热。活动则胸闷气短再减,手指关节已不痛。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清半夏12g,桂枝30g,干姜20g,煅牡蛎30g,天花粉12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5g,泽泻12g,黄芪50g,防己20g,炒白蒺藜20g,鬼箭羽20g,冬瓜仁30g,桃仁10g,甘草30g,生姜10g,大枣5枚。40剂。
2018年3月16日十诊:前症再减,背热,便溏、每日1~2次。所带2018年3月12日复查结果:血沉(鹤壁市中医院)29mm/h,类风湿因子阳性。胸部CT示(鹤壁市中医院,2018年3月9日):双肺间质性炎症,间质纤维化。与2017年11月9日片比较变化不大。
处 方| 再服上方加生薏苡仁30g,30剂。
2018年4月25日十一诊:诸症再减。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清半夏12g,桂枝30g,干姜20g,煅牡蛎30g,天花粉12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5g,泽泻12g,防己20g,黄芪50g,鬼箭羽20g,炒白蒺藜20g,冬瓜仁30g,桃仁10g,甘草30g,生姜10g,大枣5枚。30剂。
2018年6月20日十二诊:偶咳,上三楼则喘,可以深呼吸,能唱歌但时间短。再服上方30剂。
2018年8月8日十三诊:前症再减,晨起咳嗽有白色泡沫痰,可以唱歌且时间长。2018年8月1日复查血沉36mm/h;类风湿因子98.7IU/ml。胸部CT示(2018年8月4日):双肺间质性炎症,间质纤维化。与2018年3月9日片比较略有好转。
处 方| 上方加麦冬20g,桑白皮15g,紫菀12g,白芷6g。30剂。
自觉不如4月25日,十四诊:再取4月25日方30剂。
此后以2018年4月25日方为主稍作加减,一直服至2019年6月19日,鹤壁市中医院复查CT:两肺纹理增多、紊乱,两肺胸膜下弥漫小叶增厚,呈多发不规则斑片状、纤维条索状影。纵隔窗示部分病灶呈实变。双肺不大,心脏不大。提示:两肺间质性炎症,间质纤维化。与2018年8月4日老片比较,病变范围稍增大。
2019年7月2日十五诊:晨起咳嗽,有白色泡沫痰,较前少,可以正常唱歌,上三楼不喘,但手指稍痛。
处 方| 柴胡20g,黄芩10g,清半夏12g,桂枝30g,干姜20g,煅牡蛎30g,天花粉12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5g,泽泻12g,防己20g,黄芪50g,鬼箭羽20g,炒白蒺藜20g,冬瓜仁30g,桃仁10g,甘草30g,青风藤30g,生姜10g,大枣5枚。30剂。
目前仍在治疗中。
按 类风湿关节炎属痹证范畴,合并肺间质病则属肺痹范畴,当出现咳喘时又归之于肺痿。近几年余也在探索治疗该病症,但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本案几经调方,其中只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防己黄芪汤,效果尚可,其中加用炒白蒺藜,《别录》刺蒺藜:“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即用其治疗“咳逆伤肺,肺痿”;用鬼箭羽者,取其活血化瘀之功效。
(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病例1.董某,女,48岁,工人,河南长垣人。病历号:16100171。于2016年10月31日初诊。
主 诉| 血小板减少1年。
现病史| 2015年10月因肢体紫癜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口服泼尼松12片/d,3个月,血小板正常,停药1个月,血小板降至15×109/L,又服泼尼松12片/d,6个月,停药1个月,血小板降至6×109/L,该院用丙种球蛋白输入后,患者于2016年10月1日检查:抗核抗体(IgG型)1∶100(±);抗Ro-52抗体38(+);抗Ro-60抗体26(+);余均为阴性(-);免疫球蛋白IgG 30g/L(0.000~16.000)。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因不欲再用西药而找余诊治。刻诊:平时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每年约10次),泼尼松1片/d,血小板控制在60×109/L左右,肢体无紫癜,髋、膝关节阴天疼痛,饮食、二便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辨 病| 狐惑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辨 证| 甘草泻心汤合防己黄芪汤证。
处 方| 清半夏2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15g,党参20g,黄芪60g,白术15g,防己20g,淡附片12g,肉桂6g,当归15g,甘草20g,大枣5枚。12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半小时。
2016年11月24日二诊:服药后无不适,但前一段工作劳累,血小板降至 22×109/L。
辨 病| 少阳太阴厥阴合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辨 证| 甘草泻心汤合防己黄芪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处 方| 清半夏2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黄芪60g,白术15g,防己20g,制川乌15g,当归15g,甘草20g,柴胡20g,桂枝20g,生牡蛎30g,天花粉15g,白芍30g,生姜10g,大枣5枚。14剂。
2016年12月13日三诊:服上方的同时,患者自行将泼尼松加至6片/d,服用1周后血小板升至198×109/L,又自行将泼尼松减至3片/d,现髋、膝关节仍痛,便秘。
处 方| 清半夏2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生晒参15g,黄芪60g,白术15g,防己20g,制川乌20g,当归15g,甘草30g,柴胡20g,桂枝20g,白芍20g,大黄10g,桃仁10g,生姜10g,大枣5枚。14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久煎1小时。
2017年1月23日四诊:泼尼松减至2片/d,血小板196×109/L,关节痛减,余无不适。继服上方50剂。
2017年3月15日五诊:泼尼松减至1¾片/d,血小板228×109/L,大便正常,关节痛再减。
处 方| 清半夏2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生晒参15g,黄芪60g,白术15g,防己20g,淡附片12g,当归15g,甘草30g,柴胡20g,桂枝20g,白芍20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生姜10g,大枣5枚。30剂。
2017年5月25日六诊:泼尼松减至1.5片/d,血小板144×109/L,关节已不痛,饮食、二便正常。继服上方30剂。
2017年7月14日七诊:泼尼松减至1片/d,无不适,血小板229×109/L。再服上方30剂。
2017年8月31日八诊:泼尼松减至0.5片/d,仍无不适,血小板131×109/L。续服上方30剂。
2017年10月10日九诊:泼尼松减至0.25片/d,血小板109×109/L。上方加黑豆30g,30剂。
2017年11月22日十诊:泼尼松已停1个月,血小板224×109/L。仍服10月10日方,30剂。
2018年1月17日十一诊:血小板200×109/L,无不适。继服上方50剂。
2018年4月24日十二诊:患者无自觉症状,于2018年4月16日检查:血常规、自身抗体均正常。
临床痊愈,继服上方30剂巩固之。
按 本案虽然检验指标类似干燥综合征,但以肢体紫癜为主诉而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平时有复发性口腔溃疡,而复发性口腔溃疡是狐惑病(白塞病)的主证,故初诊辨为狐惑病(白塞病)而用甘草泻心汤合防己黄芪汤加附子、桂枝证。白塞病也属免疫系统疾病,它是全身性血管炎症病变,从中医辨病角度应属少阳太阴厥阴合病。故从二诊开始,改为少阳太阴厥阴合病证,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其后泼尼松从1片增至3片,血小板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后一直服用该合方,泼尼松渐减,终至停用,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提示该合方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方中加用附子的目的见本节干燥综合征病例“按”,九诊及以后加用黑豆,是取其补肾解毒之用(详解见甘草粉蜜汤证)。
病例2.张某,女,26岁,农民,河南通许县人。病历号:18050139。2018年5月21日初诊。
主 诉| 肢体瘀斑,血小板减少2年。
现病史| 患者以右上肢瘀斑1月、头晕1天于2016年9月27日入住某院,入院后检查:白细胞10.90×109/L,红细胞4.13×1012/L,血红蛋白122.0g/L,血小板110×109/L;抗SSA/Ro-60抗体阳性(+);抗SSA/Ro-52抗体阳性(+);抗核抗体核颗粒型1∶320。请风湿免疫科会诊示:建议口服泼尼松,羟氯喹。住院期间给予激素、护胃、钙片等对症支持治疗,口服泼尼松每次4片,每天3次。患者于2016年10月6日出院,出院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后泼尼松减量则血小板计数下降。患者又于2017年6月15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018年5月3日因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入住郑州某骨伤病医院。听患者介绍出院找余诊治。刻诊:双髋关节痛,需拄双拐行走,腰、膝关节痛,阴天加重,头油重伴脱发,否认口腔溃疡病史,月经正常,舌质正红,苔白腻,脉弦。目前口服泼尼松1片/d,血小板85×109/L。
辨 病| 少阳太阴厥阴合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辨 证| 甘草泻心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处 方| 清半夏20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12g,柴胡20g,桂枝20g,当归12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淡附片10g,黄芪50g,鹿角片15g,甘草20g,生姜10g,大枣5枚。12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久煎1小时。
2018年6月6日二诊:查血小板109×109/L,嘱其泼尼松减至每日半片,上方加黑豆30g。20剂。
2018年6月26日三诊:昨日查血小板82×109/L,夜尿多,手麻酸痛。
处 方| 清半夏20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15g,生晒参12g,白术12g,淡附片12g,黄芪60g,防己15g,柴胡20g,桂枝20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当归15g,白芍20g,甘草20g,川芎10g,茯苓12g,泽泻15g,鹿角15g,生姜10g,大枣5枚。20剂。
2018年7月11日四诊:血小板101×109/L,泼尼松减至每日1/4片,腰、膝关节仍痛,但髋关节痛减,可不拄双拐行走,头油减、不脱发,上方加淡附片至15g。20剂。
2018年8月10日五诊:查血小板136×109/L,另有小痒疹,膝关节仍痛。
处 方| 清半夏2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15g,生晒参15g,黄芪60g,白术12g,防己15g,淡附片12g,柴胡20g,桂枝20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当归15g,白芍15g,黑豆30g,甘草20g,麻黄10g,生姜10g,大枣5枚。20剂。
2018年9月3日六诊:血小板164×109/L,患者自行停服泼尼松已1周,嘱不再服用。再取上方30剂。
2018年11月1日七诊:血小板104×109/L,鼻干有血丝。
处 方| 清半夏2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12g,生晒参12g,白术12g,淡附片12g,柴胡20g,桂枝20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当归15g,白芍20g,甘草20g,川芎10g,茯苓12g,泽泻15g,鹿角片15g,黑豆30g,生姜10g,大枣5枚。30剂。
2018年12月10日八诊:血小板100×109/L,另自觉腰冷痛,上方加黄芪60g,防己20g。30剂。
2019年2月28日九诊:血小板100×109/L,前症均减。取12月10日方加鹿角片为20g。30剂。
2019年8月2日十诊:除髋关节稍痛外,能上班干活,无其他不适,且因经济困难而停药数月。今查血小板60×109/L,腹胀,嗳气,髋关节稍痛。
处 方| 清半夏2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12g,生哂参12g,柴胡20g,桂枝20g,白芍20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当归15g,川芎10g,白术12g,茯苓12g,泽泻15g,鹿角片20g,黄芪60g,防己20g,黑豆30g,淡附片12g,生姜10g,大枣5枚。30剂。
2019年9月2日十一诊:髋关节已基本不痛,今查血小板108×109/L,效不更方,继服上方30剂。
按 上述两例病情相似,均是干燥综合征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但例2伴有激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故加鹿角片补益肾督,壮骨填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