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一生的财富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股票开启了他的人生

1.家庭和童年的影响

1930年8月30日,一个气温38摄氏度的湿热夏日,在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降生了。他比预期早产了5个星期,体重只有6磅,在经历高烧的煎熬后总算渡过了难关。当时的奥马哈市不过是人口仅40多万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但因沃伦·巴菲特的降生,这个小城日后也成为投资人眼里的“麦加圣地”。

巴菲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霍华德在一家金融机构出任股票经纪人。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全民炒股”的狂热年代,当时你可以在街道上、公园里、商场等大街小巷的任意角落看到众多的股票推销员,他们会彬彬有礼地向你致敬,然后费尽心力地让你掏出半生积蓄去炒股。证券投资俨然成为那时一种美国民众生活的重要符号,而作为股票经纪人的巴菲特的父亲也成为那个时代经济浪潮的缩影。

巴菲特的母亲莱拉是一位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女士,除了巴菲特,她还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两个姊妹——姐姐多丽丝和妹妹罗伯塔。和两个姐妹相比,巴菲特显得特别胆小,他几乎对父母言听计从,从不去陌生的地方玩耍,更不会随意招惹是非,连妹妹都要时不时地保护他,而父亲送给他的拳击手套他也只摸过一次。巴菲特身上似乎没有一般男孩子所具有的那种表面上的“激情”和“狂野”,却有一种含蓄、内敛的狂热和积极,这为他日后成为“股神”奠定了先天的性格基础。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出现短暂的繁荣,但好景不长的是,在巴菲特出生的前一年,一场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开始爆发。1929年10月29日,这一天,注定是让很多美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股市一夜之间从顶峰跌入深渊,大批的投资者聚集在纽约华尔街。随后席卷整个美国股市的大崩盘开始了,那些曾经被推销员吹上天的股票一夜之间成为“废纸”,有人开着豪华游艇出游回来后,结果发现自己欠了一屁股的债,连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深陷其中,直到去世他还对这场“灾难”心有余悸。后来人们将这一天称为“黑色星期二”,同时这一天也拉开了全球经济大恐慌的序幕。

这场经济危机一直持续到1933年,当时美国多家银行宣告破产,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到了1300万——平均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失业者,巴菲特父亲霍华德的事业受到很大冲击,经济来源变得相形见绌,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拮据。无奈之下,他只好去自己的父亲、巴菲特爷爷欧内斯特的店里打工。

爷爷欧内斯特生性吝啬,他在奥马哈城西开了一家杂货店,他对霍华德从事的证券投资一直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在赌博。经济危机爆发后,欧内斯特的生意虽然也不好,但还是借给了霍华德一点钱接济巴菲特一家维持生计。不过,霍华德没有因此萎靡不振,他很快就和朋友在联邦州里银行创办了一家证券公司,业务是销售投资债券和股票。然而在股市崩盘的不利环境下,霍华德的公司几乎是逆市场潮流而动,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再为股票投资,他们完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开业很长时间都没有做成一笔生意。

巴菲特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度过的,他和姐妹们夏天不敢出门,因为买不起消暑的冰块;冬天也只能蜷缩在家,因为缺少出门御寒的衣物,而家中单薄的平板房无法抵御严寒,他们只能学着父母把自己包裹在单薄的衣服和被子里勉强取暖。

这种拮据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巴菲特6岁那年,因为罗斯福新政让大萧条的阴霾渐渐退去,经济开始渐渐复苏。巴菲特家中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父亲霍华德的公司也有了生意,他们一家也从简陋的平板房中搬了出去。

这一年,巴菲特一家去艾奥瓦州北部的奥科博吉湖度假,他在出发前用25美分买了6罐可乐,来到湖边后就四处寻找客人,最后以5美分一罐的价格全部出售。经济大萧条让巴菲特深深记住了因穷困所带来的恐惧和绝望,因此他不想再被贫穷所“欺压”。

童年时的巴菲特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谨慎。当他还在学步期时,走路就将膝盖弯曲着,防止摔倒之后受伤。和父母逛街时,巴菲特不会像姐姐那样四处乱跑,而是紧挨着父母,结果姐姐经常走丢,而他却能一直“安全到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巴菲特谨慎的性格没有改变反而加强,家人担心他会因为谨慎而变得缺乏足够的胆量,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谨慎并没有让巴菲特内向封闭,反而变得思维缜密和严谨,他在数字方面体现出了超人的智商。

巴菲特四五岁时,经常和好友拉塞尔趴在走廊上观看来往经过的车辆并记下车牌号。拉塞尔会迅速朗读城市的名字,然后让巴菲特报出城市的人口数量,两个人就这样不断地玩着和数字有关的游戏,强化了对数字的记忆和敏感度。此时的巴菲特尤其擅长做数学题,他能够快速计算出存款的复利。到了周末做礼拜时,巴菲特会低着头扳着手指计算教堂里神职人员的年龄……这些在旁人看来极其枯燥无聊的事,却让巴菲特日后养成了对数字极其敏感的天赋。

有一年,父亲霍华德问孩子们想要什么礼物,巴菲特的姐姐和妹妹要了丝带和毛绒玩具,而他想得到的却是股票行情机的纸带。股票行情机的纸带上记录的是市面上各种股票的价格波动信息,对不炒股的人来说毫无意义,没想到巴菲特却喜欢研究它们,他想通过这些纸条找出股票价格变化的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巴菲特竟然无师自通地运用标准的普尔指数来解释报价符号,这让霍华德大感意外。从这一天开始,霍华德也开始有意传授给巴菲特一些证券投资的知识。

巴菲特8岁时开始大量阅读股票类的书籍,这些似乎让成年人都会觉得无比枯燥、头疼的书对他而言比童话故事更有趣,他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金融知识,甚至开始绘制反映股市行情的股价升降图表。

随着年龄的增长,巴菲特对数字的兴趣升级为对经商的兴趣,他小时候偶尔会去祖父的杂货店,由于对做生意多少了解一点,于是他开始在家门口推销口香糖;9岁时,巴菲特去街上推销可口可乐等饮料,他还经常在自动售饮料机旁边捡起人们丢弃的瓶盖,目的是想研究哪种饮料更被人们喜欢,而和他同龄的孩子只关注饮料好不好喝,这充分反映出他善于进行市场调查的能力。10岁时,巴菲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价格一样,但分量比可口可乐更足,巴菲特认为买它的人会更多,因为二者在口感上的差别不是很大,于是巴菲特后来就只推销百事可乐,可见那时的他就已经学会洞悉产品的“内在价值”了。

长大以后,巴菲特对“内在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很多投资者却依然陷于认知的误区:他们认为一家公司的账面价值就代表了它的价值,至少也可以作为投资的参考。事实上,账面价值和内在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账面价值衡量的是投入企业的资本以及留存的利润,而内在价值是在剩下的成长周期中可以产生的现金量的贴现值。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家公司也想生产可乐,姑且叫它千事可乐,它投入了和百事可乐一样的设备、店面以及库存,也从市场上对等分到了利润,看起来账面价值和百事可乐是一样的,但这家企业的影响力仍然不能和百事可乐相提并论。如果百事可乐和千事可乐遭遇了同样的危机,百事可乐会更容易获得“贴现”,因为人们对它的信心要超过千事可乐,这就是内在价值带来的区别。

纵观巴菲特的童年,他虽然胆小、木讷、不够勇敢……但这些“缺点”反观则是谨慎、稳重和内敛,从表面上看他缺乏冒险精神,也缺乏广交朋友的人格魅力,然而他的谨慎、稳重的个性却是他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他对金融的迷恋,对数字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力等,这些特征都将推动他跻身为一位优秀的证券投资者。

2.有经商天赋的“童工”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年巴菲特9岁,他家里的生活又发生了很大变化,父亲霍华德开始从政,一家人从奥马哈市搬到了华盛顿居住。巴菲特因为对新环境比较排斥,不想过多地与陌生人互动,于是就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读书上。

巴菲特喜欢的书和很多同龄人不一样,不是那种童话或者奇异故事,而是经济类的图书。有一次,巴菲特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名叫《赚到1000美元的1000个方法》的图书后,还记住了书中的一段话:“对于创业者来说,昨天再好也过去了,而最好的机会就是‘现在’!”这句在现在看来很是鸡汤的语录让巴菲特铭记终生,他由此获得了启发——想要做什么就立刻行动,绝不能守株待兔。

由于不太适应大城市的节奏和喧嚣,巴菲特写信给祖父欧内斯特诉苦,欧内斯特虽然为人吝啬刻薄,但还是很疼爱巴菲特的,于是写信给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让巴菲特回到奥马哈读完小学,于是巴菲特又得以回到了家乡。

回到奥马哈以后,巴菲特和祖父以及姑姑爱丽丝住在一起。爱丽丝是一个经济学教师,她十分疼爱巴菲特,把自己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了他。巴菲特的勤奋和聪敏受到了爱丽丝的赏识,他们的关系融洽得像一对母子。

如果说姑姑带给小巴菲特的是知识传承和情感交流,那么祖父带给他的就是人生的历练了,因为巴菲特开始了在杂货铺的打工生涯。祖父的杂货铺位于奥马哈邓迪区中上层社区,足足有两层车库那么大。店员们每天都要来回搬动木梯,爬上爬下地取下来各种箱包以及瓶瓶罐罐,有时候还要去地下室拿顾客要的泡菜和腌制品,然后用滑轮把装满货物的篮子升上去,在称重计价以后包装好,再由一辆橙色的货车把这些东西送到奥马哈的家庭主妇手中。每当店员干活的时候,欧内斯特就会坐在夹层的桌子旁边观察着大家的一举一动,店员对他的评价是“什么也不做,只是发号施令”。不过巴菲特似乎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祖父是优秀的领导者,他对店里的情况了如指掌,懂得如何驱使店员干活,其实自己每天也做着大量的工作,只是做的和普通店员的工作不同而已。

巴菲特在店里拿着少得可怜的薪水,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名“奴隶”,当时的他暗下决心,自己的一生绝不该如此。

欧内斯特没有因为巴菲特是自己的孙子就照顾他,每天都会给他安排大量的工作,让年仅12岁的巴菲特饱尝了“童工”之苦。不过巴菲特却很有忍耐力,因为在他看来,这不是简单、没有任何意义的工作,这是在了解商业思维的过程。

有一次,欧内斯特让巴菲特和他的朋友约翰·巴斯卡去铲雪,当时雪很大,地面上的积雪足有30多厘米厚且冻得像生铁一样,巴菲特和朋友必须铲掉几个地方的整整一层雪,其中包括顾客停车的地方、店铺的后巷以及卸货点等位置。结果,两个人足足干了5个小时,手指头都冻得伸不直了。干完后欧内斯特问他们:“该给你们多少钱?”最后给他们的劳动报酬是20美分每小时,而且是两个人平分,这在当时是一笔微薄的收入,远低于他们的付出。经过这件事,巴菲特学到了一个经验:任何“交易”之前必须明确交易内容,避免出现像祖父那样定义模糊的承诺,否则就可能吃亏。

欧内斯特的时间观念很强,只要未在规定时间内回来就要被斥责“没有时间观念”,在这种严酷的管理体制下,巴菲特逐渐养成了勤劳做工的习惯,让他对时间有了全新的认识——时间本身不能创造财富,但遵守时间却可以创造财富。

欧内斯特对这个孙子十分欣赏,因为巴菲特时刻都在想着如何去赚钱,只要有空他就会去社区四处收集废报纸、杂志,然后在艾丽丝姑妈的带领下去废品收购站变卖,每100磅的废纸可以卖到35美分。

后来杂货铺的生意很是火爆,所以总需要人手帮忙。当时有一个名叫查理·芒格的年轻人,他会在每个星期六来店里打工。查理·芒格比巴菲特大7岁,内向的巴菲特并没有和他有多少交流,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人将成为他日后毕生的挚友及黄金搭档。查理·芒格也在欧内斯特手下学到了不少东西,他最大的感慨就是:“没有谁会在店里晃荡,从早上开店一直到夜里打烊,你始终都会忙得不可开交。”

在打工和念书的闲暇时间,巴菲特也拥有少量的社交生活。他和霍华德以前的合作伙伴卡尔·福尔克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还会去他家中共进午餐。福尔克一家都喜欢巴菲特,而巴菲特喜欢去做客的原因很简单:福尔克家中有大量经济类的藏书。只要有时间,巴菲特就贪婪地阅读,很快将福尔克家中有关股票投资的书全部读完。后来,头脑得到武装的巴菲特突然自信满满地对福尔克一家说:“我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如果实现不了就要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上跳下去。”这句话吓坏了福尔克的夫人,她问巴菲特为什么要赚那么多钱。巴菲特说:“夫人,我觉得用我的智慧和知识赚钱的过程,将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1943年6月,巴菲特回到了华盛顿。当年7月,巴菲特一家搬到哥伦比亚特区,这里环境清幽,房前屋后种植着成片的树林,每到夏季能看到漫无边际的林海。

巴菲特进入艾里斯迪中学就读,他的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很多考试科目只达到了B或者C,而且学习环境也让他感到有压力。班里的同学都是富家子弟,谈吐得体、举止优雅,然而从奥马哈小城走出的巴菲特显得土气,加上他因为跳级而年龄偏小,和同学存在着隔阂。由于无法适应新环境,巴菲特的成绩持续下滑,更糟糕的是他还新结交了几个“损友”,他们竟然怂恿巴菲特一起去一家名叫西尔斯的百货商场偷东西。当然,巴菲特并非缺钱,纯粹是为了释放压抑的情绪。所幸的是,他很快醒悟了过来,并厌倦了这种生活,最终和那些狐朋狗友分道扬镳了。

巴菲特始终不喜欢华盛顿,每天过得浑浑噩噩的。有一天,巴菲特无意中看到有人为《华盛顿邮报》送报纸,顿时被这份工作的乐趣点燃了,他马上应聘成了一名送报童。父亲霍华德担心这份兼职会分散儿子的精力,就要求他必须将成绩提高,否则就别再做送报的工作。巴菲特马上加倍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得飞快。

巴菲特是一个做事喜欢动脑子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送报,他发现一个被别人忽视的事情——《时代先驱报》《华盛顿邮报》的发行路线几乎一致,而在当时这两份报纸是人们订阅最多的。当时巴菲特顿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同时送两份报纸岂不是赚双份的钱?有了想法就马上付诸行动,这是巴菲特的风格,他来到《时代先驱报》的发行处申请到了送报的名额。这样一来,他用一份工作的劳动量赚到了双倍的钱。

每天清晨,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巴菲特已经出发在送报纸的路上,他的工作效率很高,500份报纸只需一个钟头就能送完,因为他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最完美的送报路线,被人们称为“超级报童”。后来,巴菲特又找到一个下午送报的工作,送的报纸叫《明星晚报》。当时,订这份报纸的用户群体是上流社会,很多人都是华盛顿的贵族,巴菲特知道这些人更注重服务的品质,所以无论风霜雪雨他都准时将报纸送到订户手里,这让用户十分满意。

送报纸看似是体力活,其实也需要动脑子。巴菲特刚开始送报的时候,是抱着所有报纸一层一层地送,这样很浪费力气和时间,后来他总结了更有效率的方法:譬如在一共8层的韦内斯特公寓里,他先是把一半的报纸放在4楼的电梯平台上,然后拿着另一半上8楼,这样就可以在各层之间送报,在从上往下的期间报纸只会越来越少,省时又省力。

巴菲特在送报时总会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能赚到更多的钱?在他看过的那本《赚到1000美元的1000个方法》中有一句话:“丰富你的产品线,能增加总收益。”于是,巴菲特开始在送报时向订户推销杂志,最终他的月收入超过了他的中学老师。

虽然赚到了钱,但巴菲特不会乱花,而是会锁在抽屉里,任何人都不能靠近,因为这是他日后投资的“原始资本”。

看似普通的送报工作,在巴菲特的琢磨和策划下,成了具有商业智慧的管理和营销的案例,可见巴菲特过人的商业头脑,加上之前在杂货铺的打工经历,让巴菲特了解了个体经济的结构特征和运行规律,了解了商品经济的本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巴菲特逐渐展现出独立自强的一面。他看似谨小慎微,其实又雄心勃勃,这种多面的性格成为那个时代众多美国民众的写照。

3.早期淘金:弹子机和劳斯莱斯

巴菲特在4岁那年,姑姑送给他一个精致的镀镍的钱包。巴菲特喜欢将它挂在腰带上,仿佛自己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霍华德见状打算给儿子的钱包里塞进几个硬币,却被巴菲特拒绝了:“爸爸,你要知道,它不会一直空着的,我要靠自己的能力把钱包填满。”当时,霍华德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孩子的玩笑话,却没想到巴菲特一直牢记这句誓言并付诸行动。

巴菲特送报的那段时间,他一共积攒了2000多美元,这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然而他并不满足,时刻找寻着新的赚钱机会,他的高中同学唐纳德·丹利成了他的投资伙伴。

丹利的母亲死于战乱,父亲是一位忙碌的律师,没工夫照顾他,丹利本人十分痴迷科学且在维修方面有天赋,大部分时间都和巴菲特混在一起。两个人相处得很融洽,都没有酗酒、嗜烟等不良爱好,而且他们都对数字十分敏感,经常在一起做数字游戏:一个人随机说出一堆数字,另一个人马上进行心算。

有一次,丹利花25美元购买了一个二手弹子机,本来是想和巴菲特作为业余消遣用的,但因为机器太过老旧,经常出问题,而丹利发挥自己的维修天赋将机器修好了。后来巴菲特灵机一动,提出将弹子机出租给理发店的建议。因为巴菲特知道,很多人在排队等待理发时很无聊,于是他马上联系理发店并谈妥了合作方式:与理发店老板将弹子机赚到的钱对半分成。

巴菲特只用了一天,他们的弹子机就赚取了将近15美元的利润,又过了三四个星期,两个人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了附近的7家理发店。巴菲特还为此成立了一个“威尔森游戏公司”,每个星期的净利润达到50多美元。在公司成立之后,巴菲特和丹利各自发挥长处。巴菲特开拓业务和选购二手弹子机,同时负责记账,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丹利负责维修购买回来的机器并对客户进行售后服务。由于两个人还是学生,害怕被客户欺负,就故意在和客户谈生意时打扮成大公司的业务员,甚至当理发店老板提出更换新游戏机时,巴菲特还会一本正经地回复:“先生,我也很想这样做,但是你知道这件事情必须经过我的老板同意才行。”

弹子机生意,让巴菲特在获得丰硕资金回报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的商业经验,体现出他在投资领域的敏锐嗅觉和缜密的思维。有趣的是,随着弹子机生意的火爆,巴菲特也有了一个新爱好——收集硬币。原来,当时弹子机的收入很多都是硬币,起初巴菲特对它们无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喜欢上这些银光闪闪的东西。

巴菲特和丹利通过自主创业尝到了甜头,他们开始尝试各种赚钱的路子。很快,他们花费350美元从废品收购站淘了一辆1928年生产的劳斯莱斯。原本这种接近报废的汽车在别人眼里就是废物,但巴菲特却从中看到了商机。两个人把这辆破车弄回家以后,由丹利负责维修并重新上漆,然后将其出租。结果,这辆本该退休的汽车每天为巴菲特他们带来30美元的收益。

别看巴菲特当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高中生,但他已经有了一笔不小的存款,足够买下一座农场。终于他真的这么干了,他花费1200美元在内布拉斯加购买了40多亩的农场。巴菲特当然没有时间打理,于是把农场租给了一个农夫,摇身一变成了农场主。此时巴菲特的个人资金已经达到了6000多美元。

让巴菲特没想到的是,他购买农场的事情在学校传开了,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个拜金主义者,于是改用“农场主”来称呼他。对此,巴菲特并不在意,当然,他也没有因为像农场主一样富有而变得大手大脚,反而比平时更加节俭,他永远都是一身土气、过时的运动鞋和衣服。

虽然巴菲特不修边幅,还有着“农场主”的绰号,但他在老师眼里是一个“智囊”,因为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股票,这让很多老师都主动找他获取炒股的信息,而巴菲特提供的情报和建议也让这些老师赚到了钱,巴菲特以这样特立独行的方式在学校“走红”。

1946年,巴菲特从高中毕业时,老师给了他这样的评语——一双明亮的眼睛露出对商业的渴望,简朴的发型看起来温和乖巧,未来将成为经济家。

毕业后,巴菲特和丹利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后来丹利继承了一笔6000美元的存款,巴菲特不断为他提出理财的建议,丹利则将每一条建议都记在心里。

霍华德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巴菲特拥有出色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不会盲目从众,所以在外人看来有些另类。特别是在大家沉迷于体育和娱乐新闻时,他总是埋头研读和股票有关的信息,所以存在感很低。但这种“低”其实是天才不同于常人的外在表现,实际上巴菲特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钻研,而不是在外界展示自己。正是通过这种厚积薄发,才让他从一个做小生意的精明人,逐渐成长为操控经济杠杆的投资大师。

4.哥伦比亚大学:初识“教父”

1947年,17岁的巴菲特高中毕业,原本他应该进入大学念书,然而巴菲特却认为念大学是在浪费时间,于是带着他积攒的6000美元准备创业。巴菲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狂妄,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拥有相对深厚的理论知识,也积累了足够的商业投资经验,与其在象牙塔继续学习理论知识,不如尽早步入社会。

如果巴菲特真的就这样进入社会,他日后的人生可能会重新改写,因为他当时掌握的不过是比较粗浅的经商知识,还谈不上对金融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可以成为一个有钱赚的小生意人,但很难成为名震全球的金融大鳄。所幸的是,霍华德对儿子的想法并不支持,他坚持要求巴菲特继续读书,在父亲的力劝之下,巴菲特最终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

沃顿商学院是美国第一所商业学院,在世界范围内也极负盛名。起初巴菲特对这所学校毫无感觉,他依然琢磨着如何做生意,他甚至买来一辆灵车停在家门口打算出租,结果被霍华德大骂一顿,最后只得卖掉。同时,他也把经营弹子机的生意转让给了别人,开始一门心思念书。

霍华德对沃顿商学院是非常满意的,他觉得巴菲特能够在这里提升投资金融的能力,但他也知道大学生活更加独立,而缺乏自理能力的巴菲特注定会吃苦头,于是他为儿子物色了一个名叫查特·皮特森的室友。他是霍华德朋友的儿子,比巴菲特年长5岁,生活方面比较自立,可以帮助巴菲特尽快成长。

当皮特森第一次见到巴菲特时,才知道霍华德为什么再三叮嘱自己要照顾好这个室友了。原来巴菲特的自理能力极差,只要他去过浴室,那里就到处都是肥皂沫和乱扔的毛巾。这让爱干净的皮特森无法适应,他只好告诉巴菲特要注意个人卫生,然而很快他就发现巴菲特根本做不到,因为他就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年人。

大学时代的巴菲特不像高中时代的人缘那么差,他学会了打桥牌,并且牌技出众,由于经常参加这种娱乐活动,所以结识了不少牌友。后来,巴菲特又成了共和党俱乐部的负责人,同时他参加了一个名叫阿尔法西格玛联谊会的兄弟会,虽然拥有了丰富的社交生活,但是在和异性接触方面,巴菲特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也让巴菲特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钻研他喜欢的事情,他经常待在费城的股票交易所里,整天追踪股票行情并研究股票走势,不过只限于分析而没有投资。这不是巴菲特不敢出手,而是他认为自己还没有找到投资的秘诀,因为他的脑子里没有构建出系统的框架,只能画一画股票走势图,他也不想像其他散户那样盲目投资。结果时间一长,巴菲特渐渐发现自己似乎永远找不到投资的诀窍,这不是他头脑不够聪明,而是学校传授的知识缺乏操作性。在他看来,那些顶着一堆头衔的教授都是纸上谈兵,而说到理论,巴菲特并不比他们少,那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由于求知欲得不到满足,让巴菲特最终下定决心:离开沃顿商学院。对于这个决定,霍华德当然不同意,于是巴菲特又耐着性子读了一年,最后又提出转学,霍华德终于同意了。

1949年,巴菲特转学进入了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林肯商业管理学院,不过只是一个“挂名”的学生罢了,因为他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投资实践上。学校里传授的空洞教条的理论,对他来说毫无用处,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考试中拿到A。于是他利用空闲时间继续做生意,他当上了《林肯》报纸的营业部主任,负责6个村庄的投递工作。为此他聘请了50个报童,他自己则开着一辆福特汽车监督他们工作。与此同时,巴菲特还销售男士衬衫,了解了有关企业运营的知识。后来他又开始出售高尔夫球等生意,此时巴菲特的个人资产高达9800美元。

1950年,巴菲特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将14门课程全部学完,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毕业之后,巴菲特向哈佛大学商学院提出入学申请。这在一般人来看是不小的挑战,然而巴菲特却自信满满,他认为自己功课优秀且精通股票,肯定会入选。然而令巴菲特没想到的是,他只用了10分钟就被面试官淘汰了,对方给出的理由是,巴菲特只有16岁人的面容和12岁人的身体,换句话说就是看起来很稚嫩,身体也不太健康,让他再过几年再来应试。

被哈佛拒收对巴菲特的打击很大,就连父亲霍华德也十分不解,他鼓励儿子去其他学校试一试。于是,巴菲特把当时自己感兴趣的名校全都罗列出来,他无意中看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介绍手册,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像这里一样,提供这么多让你熟悉商业行为的机会。”哥伦比亚大学确实有很多商界的精英到此任教、讲学和参加各类活动,学生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些金融大腕,这一点连哈佛都望尘莫及。

在介绍手册中,有两个名字引起了巴菲特的注意,一个是多德,另一个是格雷厄姆。多德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系主任兼商学院副院长,而格雷厄姆是金融系教授,他对巴菲特而言是“金融教父”级别的人物,也正是看到了这个名字,才让巴菲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

格雷厄姆全名叫本杰明·格雷厄姆,他是犹太后裔,父亲早逝且没有留下什么遗产,母亲因为炒股而赔光了家底,所以格雷厄姆一面努力学习一边赚钱养家。后来他去了美国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先后做过推销员和统计员,后来他开始专门撰写研究报告,其清晰的逻辑和文字功底帮助他在华尔街很快崭露头角,迅速升职为证券分析师。

1923年,格雷厄姆拿出50万资金成立了格兰赫私人基金,到了第二年基金的回报率就高达100%,比同期股票价格的增长率高出21%。就在格雷厄姆准备大干一场时,他和股东关于分红产生了冲突,基金最终解散。后来,格雷厄姆结识了杰罗姆·纽曼,两人在1926年成立了格雷厄姆·纽曼投资公司,格雷厄姆负责证券分析,纽曼负责公司管理。两个人的第一笔股票投资就赚到了250%的利润,公司迅速扩大。格雷厄姆也积攒了经验,并将其和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属于他的股票投资知识体系。

当时美国的金融界精通数学的从业者很少,他们甚至连基本的财务问题都弄不明白,而这恰好是格雷厄姆的强项,因为他比大多数投资者更加冷静,擅长从现象深入本质去发现问题。20世纪初的华尔街并非完全没有成熟的投资理论,只是有一个被称为“道氏理论”的东西存在,它原本是用来预测经济形势的,后来被人强行搬到证券分析中。

“道氏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股票市场存在规律性的变化,它是由很多趋势构成的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这个似是而非的阐述很明显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肤浅地研究股市的表面,没有考虑到那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和发展情况,导致很多投资者在选购股票和预测大盘走势时,忽略了公司财务报告,因为股票在证券投资中被看成是低档次的债券种类。

格雷厄姆超越了同时代人的认知上限,他进入股市之后就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上,终于发现一些公司被市场低估或者隐瞒资产和利润的现象,而这些数据的掌握有利于他对投资方向的判断。后来,巴菲特也学到了这项重要技能,通过各种财务报告去了解控股关系并做出进一步的行情预估。

格雷厄姆是美国金融界的投资大师,他的投资理论为金融界乃至美国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公认的证券分析和投资理论的奠基人。格雷厄姆的金融分析学说影响了之后的很多投资大师。据说,华尔街的几十个金融巨头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所以他也被人称为华尔街教父,甚至有人认为,格雷厄姆对投资界的价值如同达尔文对进化论同等重要。

格雷厄姆,一个理论深厚且经验丰富的教授;巴菲特,一个专业扎实且酷爱实践的学生,他们似乎成为教学相长模式的最佳样板,正是有了和“投资教父”的命中相遇,才让巴菲特证券投资生涯有了更高的起点。

5.启示录:《聪明的投资者》是这样影响市场的

1950年,巴菲特正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从这一刻开始,“价值投资”影响了巴菲特的一生。

1934年,格雷厄姆出版的《证券分析》引起了强烈关注。这本书汇集了巴菲特毕生的投资理论精髓,并提出“价值投资”这个核心论点。“价值投资”被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股票的基本价值,即股价由实际价值决定,投资者不能只看到股价的短期变化而是要锁定它的基本价值;另一个是投资者在锁定股票的基本价值以后,应当找出被市场低估的、价格低于实际价值的股票,对这些潜力股进行投资。

格雷厄姆在“价值投资”这个定义提出前,对它有过一个非正式的说法叫“捡烟蒂”:“你满地找雪茄烟蒂,终于找到一个泛黄、发霉的烟蒂,看上去还能抽上一口。这虽然听上去比较荒诞,但是如果你找的是一口免费的雪茄烟,这方法还值得做。”格雷厄姆提出价值投资和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状况有关,当时金融市场虽然一片繁荣,但没有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对于什么东西值得投资概念模糊,而格雷厄姆认为这是缺乏理性精神的表现,所以他将母亲投资股票失败看成是盲目投资的典型案例。他认为投资者首先要找到的不是一个能获得回报的项目,而是一个正确的投资理论。

1949年,格雷厄姆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这本书可以视为对他此前出版著作《证券分析》的通俗解读。该书主要面向一些专业知识不强的投资人,而巴菲特则是最忠实的读者之一,他从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开始,就意识到它将对自己的投资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在师从格雷厄姆以后,巴菲特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因为格雷厄姆和之前的老师完全不同,他十分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风格幽默风趣且深入浅出,不会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常是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随后逐步解开谜团,因此被学生称为当代的苏格拉底。

当时,巴菲特在班里年龄最小,而且同学们大多数在华尔街历练过,不过巴菲特的经商经验却是很多人比不了的,更何况他还掌握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课堂上同样表现积极。有一次,格雷厄姆向大家展示了两张资产负债图,然后问学生会投资哪一家。第一张图显示A公司业绩突出,第二张图显示B公司处于困境,很多学生选择了A公司。结果,格雷厄姆告诉学生们,他们的选择没有问题,然而A和B其实是同一家公司,负债图只是属于不同的两个时期而已。

听了老师的解释后,学生们都惭愧地摇了摇头。这时格雷厄姆解释说,股市行情瞬息万变,作为一个投资者不应该将精力只放在股票行情上,而是要多关注企业的发展状况,才能真正了解股票的实际价值,也就是内在价值。就在这时,巴菲特向格雷厄姆提了一个问题:“投资的秘诀是要投资实际价值高于市场价格的股票吗?”

格雷厄姆肯定了巴菲特的说法,随后指出:“选择股票要看该上市公司的上升状态,而且估算出一只股票的价值很难。”最后,格雷厄姆又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自己在未来的投资中应该怎样寻找有潜力的股票呢?”未等其他人回答,巴菲特就抢着回答:“寻找那些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价格的股票!”这个回答得到了格雷厄姆的赞许,他也由此记住了“巴菲特”这个名字。

价值投资即是对企业“内在价值”判断的结果,对这套理论,巴菲特既有吸收也有加工。他形成的实操方法是,在选定一只股票之前,他首先考察的是该股票的公司是否优秀,再看它现在的管理状况和业绩,最后才是了解价格。简言之,价值投资就是利用价格和价值的出入,以低价买入目标股票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之前低价买入的股票,它是一种专门寻找价格被低估的证券的投资方式。

举个例子,某一只股票原本价值30元/股,却因为被市场和股民低估变成了10元/股,那么价值投资就是要赚取从10元/股回到它原本值的30元/股的差价——20元/股,从而实现价值回归。

价值投资这个选股方法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基本没发生过大改变,因为它是目前唯一能够撬动市场而发挥主导作用的投资策略。假设你是一个为市场贡献资金的投资者,交出去的是价格,拿回来的是价值,就应该首先分析企业的价值,尤其是当某个企业的价值被低估时就意味着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而不必劳心费神地考虑每个股票的价格周期和大盘走向,那不是聪明的投资者该思考的。

在巴菲特看来,价值投资只要考虑到安全边际,也就是某企业的股票价格大致等同于实际价值,那么价值投资通常能够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业绩,从而规避开“高风险才有高收益”的一般规律,所以价值投资理论具有收益高、风险低的优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价值投资能反推一般投资规律呢?主要是因为股市的波动对高价值企业的误判,如果投资者能合理利用价值规律就相当于“钻了空子”。

时至今日,价值投资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不过敢于实践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了传统的投资策略。在巴菲特看来,人性中存在的某些不良因素会导致人们惯于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对看起来简单明了的规律反而充满警惕。从这个角度看,越多的人不相信价值投资理论时,那就说明有价值的东西只会被少数人关注,而如果你遵循价值投资规律,很可能就是获利的一方。

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历,也是一次有关人生发展的“价值投资”。当时的格雷厄姆只是一个经商失败的大学教授,还没有后来的东山再起,但巴菲特看到了他的“价值”是远高于他当时拥有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所以一门心思成为他的学生,由此吸收的知识和经验让他受用终生,而这都得益于巴菲特的理性的思考与长远的眼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不能像巴菲特那样理性,你只能和股市上的大多数人一样,被情绪控制,无法自主地理性思考,进行冲动、盲目的投资;而要避免投资失败,只能像巴菲特那样,摆脱情绪的控制,不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回归独立思考的状态,冷静地窥探事物的本质,才可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1951年,巴菲特拿到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同时得到了格雷厄姆“A+”的成绩评定,这可是格雷厄姆20多年教学生涯中第一个给出的“A+”。此外,格雷厄姆还对巴菲特大胆进行了预测——他将成为最伟大的投资金融家。

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不仅遇到了恩师,还结识了一些意气相投的挚友,他们很多人在巴菲特日后的投资生涯中再度出现,给予他很大帮助,有些人还成了他的合作伙伴。其实,巴菲特能够交到这些朋友也是有意识的行为,因为他知道在格雷厄姆的影响下,会有很多学生在未来成为金融界的翘楚,这其中就有来自哈佛大学的威廉·瑞恩,来自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比尔·克瑞斯泰森等人,他们紧紧围绕在格雷厄姆身边,经常集体打球或者组织集体活动,抽空还会讨论格雷厄姆的理论,在这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中渐渐吸收了格雷厄姆投资理论的精髓:以最少的投入购买最有价值的股票。

在这群金融骄子当中,巴菲特逐渐成为他们的中心,他出众的投资天赋导致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人是因为他才被吸引到这个圈子中。虽然这一时期巴菲特的性格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他的社交圈子质量却明显提升,当这些学子走出校园以后,就会慢慢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