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钱永不眠的华尔街
1.如果你的老板是格雷厄姆
巴菲特大学毕业后,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开始找工作。因为是二战刚结束后不久,美国的经济状况并不好,稳定的工作很难找。巴菲特转了一圈之后,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恩师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投资公司。他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消化格雷厄姆传授的理论精髓,所以想要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让巴菲特没想到的是,格雷厄姆竟然拒绝了他,同时给了他明确的解释:“沃伦,放眼华尔街,大型的投资公司都不雇用犹太人,而我的公司的能力有限,只能聘用几个员工,因此我得把工作机会留给犹太人。”
原来,当时格雷厄姆公司从上到下都是犹太人,这是因为在二战后美国的犹太人求职很难,所以格雷厄姆不能把宝贵的名额给经济并不困难的巴菲特。巴菲特理解了老师的苦衷,不过他进入投资界的想法并没有被打消,而格雷厄姆也给出了建议:“在危机过去之后再进入华尔街,目前要做的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当时美国的经济环境的确堪忧,华尔街的道琼斯指数经常跌到200点以下,几乎每个行业都不稳定,导致股价时常波动,而父亲霍华德也认为儿子不要急于去碰证券,于是巴菲特怀揣毕业证书回到了奥马哈。
由于巴菲特在家乡已经小有名气,奥马哈的国民银行重金聘请他去工作,却遭到巴菲特的婉言谢绝,因为他觉得自己必须在投资界中积累经验,而进入银行就缺少了相关经验的积累,对未来发展不利。后来在格雷厄姆的推荐下,巴菲特去了一家名叫比尔·罗森沃尔的公司,后来因为他要在奥马哈本地的警卫队服役才中途离开。最终,巴菲特还是去了父亲的公司——巴菲特·福尔克公司。
在父亲的公司里,巴菲特毫不犹豫地从底层干起,这是为了得到真正的锻炼。此时的他成为一名投资推销员,主要负责分析股票并将有价值的股票向客户推销,然后从客户的纯利润中按比例抽取佣金。因为他在研究股票方面有着另类的视角和过人的能力,他从来不会只盯着热门股票,而是善于发现那些看似普通却藏着上升潜力的股票。在他向客户推荐的股票中,客户基本上都获得了3倍的收益。
巴菲特在父亲的公司任职期间,始终不忘记和恩师格雷厄姆写信,向他请教投资上遇到的困惑,还把自己认为有升值潜力的股票推荐给老师。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一开始的“格雷厄姆先生”变成了“本”,而格雷厄姆也开始亲切地叫巴菲特为“沃伦”。当然,巴菲特真正在意的是要到老师身边工作,他认为只有从格雷厄姆那里才能学到更多的投资知识和经验。
1954年,随着美国宗教障碍的解除,奉行排犹政策的华尔街放开了政策,格雷厄姆的公司不需再特意地去招聘犹太人,他的公司也可以给巴菲特留住一个名额。而这一天,巴菲特足足等了3年,他甚至连能拿到多少薪水都没有问,因为他相信格雷厄姆会给他合理的待遇。
格雷厄姆的公司位于纽约市中心第42大街的查尼大楼中,公司当时有6名职员,运营资金总量为600万美元,从硬件设施上看不算大公司,但有格雷厄姆坐镇,他的理论、经验以及人脉都决定了这家公司内力深厚。
格雷厄姆是一个“防御型”的投资专家,他感兴趣的股票都是成交价格低于公司净运营成本三分之一的种类,他为员工安排的工作就是寻找符合这种特征的股票。格雷厄姆会对这些股票进行分析并做出快速判断是否购买。在这个问题上他决策果断,绝不会犹豫观望,即便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也要坚持到底。
格雷厄姆之所以能快速做出决定,和他惊人的浏览能力有关,他能够一眼在一张写满数字的报告上发现错误,让员工心生敬畏。但是当巴菲特入职之后,大家发现老板的学生无论是浏览能力还是判断能力都绝不在格雷厄姆之下,甚至青出于蓝。
有一次,一位来自费城的证券商愿意用每股15美元的价格提供给巴菲特一种名叫家庭保护公司的股票,该股票在业内毫不知名,为了对其进行评估,巴菲特只身前往宾夕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市,参观了家庭保护公司并搜集相关数据,最后认定这是一只物美价廉的股票。但是格雷厄姆的合伙人杰罗姆·纽曼却不认可,他只是用个人账户购买了一部分股票,没有上升到公司行为,后来这只股票飙升到了370美元。
由格雷厄姆编写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手册》中,提到了一个关键的理论——利用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获利。虽然当时没有几个人能利用这个理论赢得实际的回报,然而巴菲特却第一个做到了。
格雷厄姆平时是一个拘谨严肃的人,不过他对员工十分关心,特别是对巴菲特。他为了提高巴菲特的待遇,为他介绍了一个兼职工作——在一个名叫斯卡斯达的成人学校传授投资课程。然而,师生二人的关系随着巴菲特的经验积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巴菲特渴望通过盈利来获得一种成就感,而格雷厄姆却越来越小心谨慎,他总是把公司的资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1955年道琼斯指数突破了420点,由于192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格雷厄姆担心经济复苏的美国会爆发新的金融危机,所以更加坚持稳健的投资策略,他将主要的投资方向放在了一些廉价的股票上,并试图从中找到更简单更安全的投资模式。但是巴菲特却不这么认为,他在寻找价值的同时不忘记将股票的增值潜力当成重要的参考依据。
和恩师相比,巴菲特的目光更加长远,他认为在衡量股票的过程中,增长是不能被忽视的重要构成因素,因为存在着变量,所以巴菲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股票的增长上并练就了分析能力。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巴菲特在分析一只股票的时候总会考虑为什么一家企业比另外一家企业更成功,所以巴菲特会对让他产生兴趣的公司实地考察,但是格雷厄姆就不会这么做,他更喜欢通过理论和公式计算做出判断。
巴菲特渐渐意识到他和格雷厄姆在观念上的差别越来越明显,他也无法理解格雷厄姆防御型投资的益处在哪里。更为重要的是,尽管格雷厄姆认同巴菲特的能力,却从来没有拨出专款让他尝试投资,这让巴菲特非常失望。毕竟,当时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基金规模只有500万美元,巴菲特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郁闷。
有趣的是,当时不少人都迫切想要购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股票,导致股票以高于公司各项投资组合价值200美元的溢价在进行交易,最后每股股票飙升到了1200美元。如果格雷厄姆是一个大胆的人,说不定就能成为业界大鳄,但他总是提醒自己保持冷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数学法则上,从而忽略了公司的业绩。
1955年,道琼斯指数突破了420点,相比于狂热时期的1929年还要高出10%。经过20多年的孕育,股指走高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一些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人却为此忧心忡忡。为此,美国国会对牛市格局也缺乏信心,甚至组织了一次听证会。3月份,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斯来到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做了演讲,声称1929年的金融危机将会再度来临,还将他的著作《大崩溃》推荐给了美国民众。这本书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导致当天股市大雪崩,很多人误以为一次大崩盘即将来临。
这次听证会的真正目的是当时的政治家都想研究华尔街内部的运行规律,从而掌握金融这根特殊的杠杆为政治服务,当格雷厄姆出现时,大家都想从他那里得知股票交易的很多知识。这时有人问格雷厄姆:“当您发现了某只股票,我们举个例子,您可以用每股10美元买下这只股票,而您觉得它值每股30美元,于是建仓买进。但您只有当许多其他人也认为它确实值每股30美元时,才能获得每股20美元的利润。这个过程是如何产生的,是通过宣传呢,还是通过其他手段?”
格雷厄姆给的回答是:“这正是我们行业的一个神秘之处。对我和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样神奇。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最终市场会使得股票达到这种价值。”
格雷厄姆的这番回答称得上是“金科玉律”,这段话被巴菲特得知后,成了他日后奉行的基础。无论市场如何震荡,股票最终都会回归它的真实价值,一个投资者需要有耐心,更需要坚定自己的判断。
不过,巴菲特也意识到,1929年的股灾对格雷厄姆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所以他奉行保守的投资策略,这能帮助他的公司长期平稳地发展,但也错过了高速发展的机会,而巴菲特是想获得飞跃并创造奇迹的,他们师生二人注定要走上不同的投资道路。
2.7个人是如何创业的
1956年,巴菲特对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截至当年30年间的套利手段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20%的平均收益都是来自套利交易。根据这一结论,巴菲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研究套利交易的技巧上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可就在这时,格雷厄姆突然宣布一个重磅消息——他准备退休。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有资格接替格雷厄姆的只有杰罗姆·纽曼的儿子米奇·纽曼和巴菲特,但是格雷厄姆却没有钦点接班人,或许他认为两个人都足够优秀,难以取舍,或者是有其他方面的顾虑。
从性格上看,巴菲特平易近人,无论是和同事还是客户都能维系融洽和谐的关系,米奇则是那种不苟言笑,有时候还傲慢无礼的人,这就注定两个人无法合作。因此巴菲特考虑再三认为,如果恩师离开,那么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吸引力,不如回奥马哈独自创业。
有趣的是,巴菲特虽然走了,但是米奇最终也未能接班,因为后来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解散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之所以无法继续经营,是因为公司的日常工作都是巴菲特主导的,离开他就等于一艘船断掉了龙骨,公司上下就变成一盘散沙,谁也带不动。
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巴菲特拿着积攒的14万美元的存款,带着妻子苏珊和一对儿女回到了奥马哈。他在距离祖父杂货店两个街道的地方租了一套房子。安顿好家人以后,巴菲特开始集中精力研究自己要开创的新事业。与此同时,巴菲特的亲友为他组织了一个小型宴会,在宴会上巴菲特忽然宣布自己要成立一家效仿格雷厄姆经营模式的投资公司。一席话让在场的人都惊讶了,因为大家并没有想到巴菲特会树立这么高的目标。但是对巴菲特来说,此时的他不仅有创业的资金,也有单干的资本,他积累了投资经验,也建立了人脉资源,他不会再去给别人打工。
1956年5月1日,巴菲特的合作公司正式成立,成员一共有“7个人”,巴菲特的姑姑爱丽丝投入35000美元,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和姐夫杜鲁门·彼得斯投入10000美元,巴菲特的岳父汤普森医生投入25000美元,巴菲特的好友查尔斯·彼得斯投入5000美元,查尔斯的母亲伊丽莎白投入25000美元,巴菲特的律师莫奈恩投入5000美元。有趣的是,莫奈恩的5000美元是从岳母那里借来的,他告诉身边人,如果他怀疑巴菲特的能力那就是智商有了问题。不过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巴菲特自己只投入了100美元。
虽然巴菲特投资最少,然而公司的管理者是他,当他进行决策时,别人不能向他询问具体内容,必须无条件地听从他。对此巴菲特的解释是:“我会像经营自己的钱一样经营公司,我会承担相应的损失,也会获取我应得的利润,然而我不会告诉你们我是怎样经营的。”
合伙人之所以如此信任巴菲特,是因为人们早就发现他对股票有异常浓厚的兴趣,而且师从格雷厄姆以后,认知水平进一步提升,至于那些没有追随巴菲特的人,倒也不是不相信他的能力,而是没想到他会做得如此成功。
大部分公司的创业初期都是艰难的,特别是像巴菲特这种缺乏雄厚资本支持的人,为了减少试错成本,他努力研究格雷厄姆和纽曼的投资策略,同时查阅了很多证券类书籍,再对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巴菲特时刻都在吸收新的合伙人,只是效果并不好。当时巴菲特的办公条件太差了,是在卧室旁边的过道里办公,大家都吐槽这家公司没有秘书和计算器。
尽管硬件环境较差,但巴菲特通过夜以继日的研究,对当时美国的全部股票都了如指掌,包括每一家企业的财务报告。他只要分析一只股票时,脑海中就会闪现出相关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熬和努力,巴菲特终于淘到了第一桶金。
当时,有一家名叫美国国民火灾保险公司的企业,在奥马哈当地可谓无足轻重,然而它的负责人是保险业大鳄阿曼森兄弟。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这家公司的股票就分别卖给了内布拉斯加的农场主,后来阿曼森兄弟以每股50美元的价格买断了这只股票。当然在外行人眼里这是迷惑行为,一只没有名气的股票日后靠什么翻盘?
巴菲特当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他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这只股票的真正价值远远高于50美元,未来必定会有增长空间。虽然有了大胆的判断,但巴菲特却没有机会购买。后来,巴菲特驱车绕着整个内布拉斯加州去寻找这只股票,甚至开出了每股100美元的高价。面对巴菲特开出的价码,他的律师莫奈恩认为巴菲特简直是疯了,不过他还是陪着巴菲特驾车开到了内布拉斯加州最远的地方,最后逢人就用“100美元收购股票”作为开场白。
在巴菲特的执念下,他最后收购了美国国民火灾保险公司10%的股份,最后他把股票卖给了纽约的一个投资者,获利10万美元。
尝到甜头以后,巴菲特的下一个目标是桑伯恩地图公司。它曾经是一个赢利能力很强的企业,业绩最好时,公司每股股票的价格约合65美元,然而随着地图行业的没落,其股票每股降到了45美元。从1958年到1959年期间,巴菲特持续买进桑伯恩地图公司的股票,他相信格雷厄姆的那句名言,“股票的价值迟早会回归”。然而这一次,名言未能应验,桑伯恩的股价没有上升。
当时,桑伯恩实际发行105000股,而当时公司的全部董事只持有400股股份,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股票都流落在外,所以无论股价怎样下跌董事们都无能为力,即便他们找到了优质的投资项目,可能让公司起死回生,但因为股权占比太小无法产生影响。然而即便如此,巴菲特依然坚信价值回归理论,因为他知道虽然公司的待遇也每况愈下,但董事的年薪照常发放,这意味着公司不会在短时间内垮掉。
巴菲特从来不会通过直觉决定是否购买一只股票,也不会轻易否定一只股票,他对投资项目的判断依据都来自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正是这种基于理性认知的工作方法,让巴菲特能够坚持在旁人看来或疯狂或犯傻的投资行为,所以巴菲特说,投资不是单纯依靠智商就能获得回报的游戏,只有理性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照格雷厄姆公司的模式,巴菲特将自己变成了桑伯恩的董事,然后劝说公司高层深挖每一个投资项目背后的真正价值。然而这些管理者思维僵化,并不能理解巴菲特的提议,纷纷拒绝了他。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巴菲特之前并没有向他的合伙人说明自己已经把全部资金的35%投入桑伯恩的股票中,但他现在无法隐瞒,因为他需要更多的资金,于是就动员认同自己的股东向公司施压,终于在1960年,公司同意拿出资金对股票进行收购,巴菲特最终赚到了50%的利润。
巴菲特和他的合伙人之间就是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中维系着公司的运营,大家相信他,但也担心某些激进的行为会让公司陷入风险,而巴菲特既要对合伙人负责,又不想每件事都受到他们的掣肘。
随着实操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巴菲特也不断补充着理论知识。他对当时市面上的股票和债券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甚至每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的数字他都了如指掌。对巴菲特而言,曾经被他向往的华尔街不再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存在了,他坚信凭借自己的分析能力会获得更大的回报,他要成为美国投资界的传奇。
3.怎样从人脉中找出最佳伙伴
1956年的夏天,一个陌生人敲响了巴菲特的家门,这个人名叫荷马·道奇,是佛蒙特州诺维奇大学的校长兼物理学教授,也是格雷厄姆的好朋友。他听说有个年轻人十分出色之后就主动上门。巴菲特对于有这样一位贵客登门倍感意外,两个人很快交谈起来。聊着聊着,道奇忽然拿出12万美元给巴菲特:“我想让你来管理我的钱。”随后道奇表示,想和巴菲特成立一个合伙公司。
道奇的出现,给巴菲特的公司送来了一道曙光。原来,此时的巴菲特虽然做成了几笔生意,但对他而言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局,他还需要赚更多的钱维持公司未来的运营和发展。事实上,当时巴菲特面临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是他在业内还没有足够大的名气,二是他缺少管理公司的经验,所以大家对这个小公司并不感兴趣。另外,巴菲特对客户也十分挑剔,他总是要掌控绝对的资金使用权,不想被客户左右,这在投资界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所幸的是,道奇的出现预示着巴菲特的合伙人公司走上逐渐扩大的道路。此人做事雷厉风行,他马上联合家人组建了一个合伙公司,成了巴菲特创办公司以来第一个来自圈外的投资者兼合伙人,直到他在1983年去世,他一直在为巴菲特投资。
对于巴菲特来说,道奇就是他发展遇到瓶颈时的强力外援,而这样的外援正在逐渐增加。1957年的夏天,一个名叫埃德温·戴维斯的泌尿科医生打电话给巴菲特,他自称是病人介绍过来的,想和巴菲特谈投资的事。一个星期过后,巴菲特拜访了戴维斯,向他们一家介绍了自己奉行的格雷厄姆原则,同时介绍了与他合作的协议条款。戴维斯具有惊人的判断力和自信,他确信这个刚刚见面的年轻人不会让自己失望,最后他表示愿意投资10万美元。
他们的加入,意味着巴菲特的公司突破了只在亲友圈中投资的限制,毕竟道奇和戴维斯之前和他都没有任何交集,这让巴菲特的公司开始走上了更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
此后巴菲特的朋友圈子进一步扩大,这也意味着他的投资圈子扩大了。他先后认识了理查德、玛丽琳·霍兰夫妇、退休产科医师奥尔森夫妇等人,他们都对巴菲特给予充分的信任。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投资者,这不能仅用运气好来解释,关键还在于巴菲特对投资者的承诺:每个人每年都能拿回总投资的6%,同时还能享有投资总回报中的75%,剩下的25%则作为公司理财的收入。
巴菲特不仅懂得投资,也懂得维护圈子的持久性,每年他都要在家里举办宴会邀请这些投资者,席间他会向大家介绍这一年中如何用他们的钱进行投资。
不过,万事都有反例,巴菲特的邻居奇欧收入不菲,却对巴菲特一直怀有偏见,甚至在巴菲特拜访他以后仍然不打算投资,最后的结果就是巴菲特成为世界闻名的股神,而奇欧依然维持原样。后来他万分懊悔,如果当初听了巴菲特的建议,他今天拥有的财富足够买下一所高校了。
人脉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对巴菲特来说,恩师格雷厄姆确实给他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但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巴菲特的个人能力。奇欧也是如此,他能和巴菲特成为邻居本就是运气,但他却没能利用好,结果比一般人更加受挫。
1960年,巴菲特和一个名叫威廉·安格尔的心脏病专家成为合伙人,巴菲特深知这样的人交际面很广,于是就不客气地问他能否找来10个愿意投资的医生,结果安格尔很快组织了一次聚会,拉过来一大批医生壮大了巴菲特的投资队伍。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此时的巴菲特已经没有了童年时期的拘谨和内向,只要他下定了决心,就会不遗余力地为自己创造条件,因为他只有越主动,成功的概率才越大。
巴菲特不仅在内力修为上有了显著提升,在外在形象上也有了突破,他不再是那个不拘小节的怪人形象,面对客户时,巴菲特总会特意保持着基金经理人的形象。他在大学时锻炼的演讲能力也让他敢于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这对于不了解他的人非常重要,他们被巴菲特的远见卓识所折服,纷纷加入他的合伙人公司。
1957年底,巴菲特已经掌握了50万美元的资金,就在当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8%,大批股民都赔了钱,但是巴菲特却赢得了10%的回报,成为股市中的“逆行者”。要知道,在巴菲特初创公司时,道琼斯指数达到了200点上下,当时霍华德认为这么高的数值已经很危险了,不让巴菲特在这个敏感阶段进入。但此时的巴菲特已经掌握了更超前的投资理论,他没有像父亲以为的那样购买热门股票,而是继续坚持寻找高价值低价格的股票,因此无论市场上的股评家们怎样预测,他都置之不理,他只相信经过自己分析得出的数据。
为了获得准确的判断,巴菲特经常扎进海量的资料和档案中进行研究,同时不放弃对他感兴趣的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只要找到潜力股就会毫不犹豫地买进,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价格上涨。
1957年,巴菲特的公司盈利达到了31615.97美元,增长率高达10.4%,或许这一组数据放在今天看来并不惊人,然而1957年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了8.4%,巴菲特的公司无疑创造了逆势而动的奇迹。1959年,巴菲特的合伙人公司已经由创办时期的10万美元启动资金增加到了40万美元。
随着财富的积累和投资项目的成功,巴菲特声名鹊起。奥马哈一家保险公司的老板想要给巴菲特1万美元做投资,然而巴菲特觉得对方实在太抠门,根本不具备合伙人的资质便婉言拒绝了。由于社会声望提高,巴菲特的朋友圈实现了质量上的飞跃,他对投资者的要求自然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很多媒体也盯上了巴菲特,想要为他做独家新闻,让他向社会大众传授致富经。然而巴菲特不喜欢太过喧嚣,他更喜欢待在家中阅读和学习。
为了给公司争夺更多的合伙人,巴菲特会借用格雷厄姆的人脉去纽约寻找资本大咖,为了增强说服力他甚至还随身携带自家的纳税申报单,只要有人犹豫,他就会拿出申报单并告诉他们:“难道你们不想也缴纳这么多的税吗?”随着投资业绩的不断积累,巴菲特公司里的合伙人相继追加投资,同时还有不少新的投资人进入。
尽管巴菲特的财富和声望同步增长,可他始终保持着低调和谨慎。他不知疲倦地阅读海量的资料,试图从价值低洼股中选取最理想的投资目标,一旦发现有哪家公司股价走低就会立即买进。巴菲特正如一台永不倦怠的投资分析机,他时刻都在工作,时刻都在创造业绩,他之所以如此全力以赴地工作,是因为他想通过循序渐进的成长,带领着他的公司和他的合伙人朝着财富的巅峰攀登。
4.像英雄一样赚钱:查理·芒格
后来巴菲特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随后将办公地点搬到了凯威特广场法纳姆大街的吉威特大厦810号。此时,一个叫查理·芒格的人走进了巴菲特的投资生涯。1959年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一年,沃伦·巴菲特与查理·芒格第一次相识,这一年,芒格34岁,巴菲特29岁,两人在一个宴会上结识后一见如故。最初,两人只是互相分享好的投资机会,后来因为一些共同投资而展开了深度合作。
其实在早前,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年少时曾一起在欧内斯特的杂货铺打过工,不过当时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且对彼此没什么印象。后来芒格进入大学学习气象学专业,194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随后进入加州法院做律师,并开始投资证券。1959年,芒格关掉了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回到了奥马哈,并与巴菲特再次重逢。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芒格便经营着他的投资公司,他的公司同样也是一个合伙人公司。每天芒格都会在办公室后面的单人间工作,时不时还会喊秘书接通巴菲特的电话。
芒格相貌普通,但却才智超群,当有人问他会不会弹钢琴时,芒格说:“我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从来没试过。”言语中既透出一种自信又充满几分狡黠,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有趣且清高的人,天然带着一股贵族范。正是这种区别于巴菲特的气质,让芒格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他讨厌单调的两点一线的生活,他喜欢走遍世界各地,喜欢钓鱼,还经常在加州俱乐部参加或举行各种聚会,他被巴菲特尊称为“西海岸的哲人”。
芒格是一个有强大洞察力和喜欢特立独行的人。他能够发现被别人忽视的真相,后来也影响了巴菲特的很多决策。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芒格从来不会以崇拜的心态和巴菲特相处,这也恰恰吸引了巴菲特。巴菲特十分欣赏芒格的能力并把他当成知己,只愿意让芒格走近他并了解他,二者之间维系着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
在外人看来,巴菲特和芒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之间的友情也日益深厚。即便巴菲特出去度假,也会躺在地板上和芒格“煲电话粥”。巴菲特的儿子小霍华德曾经说过,如果爸爸是天下第二个聪明人,那么第一个聪明人就是——查理·芒格。
芒格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更擅长怀疑并善于找到答案,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芒格对很多人都心存疑虑,因为他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就是不断地问为什么,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的思维习惯。为此,芒格总是把数学家卡尔·雅各比的名言挂在嘴边:“反过来想,一定要反过来想一想。”有一次,芒格参加一所中学的毕业典礼,他给学生们讲的不是什么样的品质创造什么样的人生,而是什么样的品质导致何种悲剧。正是这种充满怀疑论调的思维与个性,让巴菲特十分信赖他,每次收购活动时他都聘请芒格做律师,因为芒格总能提供给他法律援助之外的帮助。
1961年,巴菲特斥资100万美元投资了登普斯特尔机械制造厂。该厂长期处于销售停滞和效益下降的状态中,巴菲特早就观察过它,认为它属于“烟蒂型”投资目标,最后购买该厂70%的股票,成了控股股东。然而,该厂秩序混乱,只有进行翻新式的整改才能继续经营,这些恰恰是巴菲特最讨厌的。1962年的一天,巴菲特问芒格关于登普斯特尔机械制造厂该怎么办的问题,芒格为他介绍了一个名叫哈利·博特的年轻人。他对工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关闭效益不好的厂房,结果就是规模缩小了,效益却提高了,还拥有了200万美元价值的证券。1963年,巴菲特卖掉了机械制造厂的股票,给他的合伙人公司创造了230万美元的收入,约合初始投资的300%。
如果没有芒格的推荐,巴菲特这一次投资很可能是失败而归,因为他在经营工厂方面并无经验,即便他愿意去掌握其中的技巧,也会消耗他大部分的精力,因此他在赚到利润之后就果断出手了,芒格自然功不可没。
1971年,巴菲特发现一个名叫蓝带印花公司的企业十分具有投资价值。他和芒格分别购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成为第一大股东,芒格屈居第二。事实上,蓝带印花公司属于保险公司,在经营体系和管理方面都不够规范,但是这家公司主营超市和加油站证券兑现业务,拥有大量的购物券,可以作为浮存金,估值在6000万美元上下。在巴菲特的主导下,他和芒格进入原始资本基金的董事会。但是,董事会秩序混乱,不便于管理,这时芒格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用那种惯有的冷静对自己看不惯的地方统统进行了改革,其力度远超巴菲特的预计。
有一次,芒格在审查公司的投资组合之后,认为这里有很多高风险的股票,是巨大的隐患,于是马上告诉投资经理,除了A级股票,其他的一个不留。正是芒格这种看似更“凶狠”的行事风格,或多或少弥补了巴菲特的温文尔雅,成为优化他决策的必要辅助手段。
芒格大多数时候比较低调,这也注定了很多人知道巴菲特却不知道他,他也就被调侃成为“巴菲特背后的那个男人”。对比之下,芒格比巴菲特的人生经历更加凄惨,他30岁的时候与妻子离婚,随后9岁的儿子因为白血病去世,此时的他负债累累。他之所以最终能积累众多财富,原因是他有着一套清醒而独特的投资理念。
他认为任何时候都要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在芒格还是一名律师的时候,收入并不高,但他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案子,对每一个客户负责,这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后来,一位客户认为芒格人品不错,就找他一起合作房地产投资生意,结果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芒格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从这段经历可以看出,当你想要绞尽脑汁赚钱时,与其思考赚钱的路子不如先做好手头的工作,因为获取财富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如果芒格像巴菲特那样直接扎进投资界,也许结果未必美好,不如把眼前的事做好,机会总是有的。
芒格像巴菲特一样喜欢阅读,他们都是行走的读书机器。后来芒格在他撰写的《穷查理宝典》中提到了一个有关“思维模型”的概念,讲的是他和巴菲特都在长期的阅读中掌握了多种思维模型,所以分析问题时会更加全面,就好像一位厨师对每一道菜都掌握了煎炒烹炸等多种做法,那就能在不同的场合和需求下做出最适合的菜肴。
想要避免失误,单靠经验是很危险的,因为经验的获取往往需要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在投资领域,一个致命的决策可能终生难以翻盘,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思维模型控制变量,做出正确的判断。正如巴菲特所说:“股市总有盈亏,但是读书却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查理·芒格不仅是一位投资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在投资学、逻辑学以及哲学方面都颇有建树,巴菲特曾经这样评价芒格:“我对他的感恩难以言表,查理让我以很快的速度从猩猩演变成人类,没有查理,我会穷许多。”
5.资产飙升与恐钱综合征
从1957年到1961年,道琼斯指数增长了不到75%,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收益增长了250%。奥马哈的很多人都称巴菲特为投资奇才。然而,财富的增长并没有给巴菲特直接带来乐趣,他反而感到忧心忡忡。他的合伙人公司平均每年的资金回收率都高达20%以上,特别是在1964年,公司的总管理资金达到了1745万美元,而到了1969年,公司的资产飙升到了1.0443亿美元,很多人由此记住了这家正在崛起的投资公司,更记住了巴菲特这个传奇的名字。
巴菲特一生都在拼命地赚钱,可他为何又对财富的增长充满恐惧呢?或许,这是因为巴菲特比任何人都了解金钱的力量——它可以带领人们改变世界,也可以反噬人的内心摧毁世界。金钱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全看掌握在谁的手中。所以,巴菲特一面把追逐金钱视为人生成就感的重要获得渠道,另一面也在担忧财富的积累会不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对金钱的恐惧,也让巴菲特排斥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虽然他成了富豪,却依旧保持着朴素节俭的生活作风。他喜欢穿灰色的西服,日常的娱乐活动仅仅是观看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橄榄球比赛。对他来说,除了赚钱之外,再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有太多的兴趣,即便是在他身家百万之后,也只是增添了几个房间和一个壁球场。简而言之,巴菲特是一个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似乎从来不知道如何用赚来的钱补充他的物质生活,这一点他和格雷厄姆倒是有几分相像。当时巴菲特的座驾是一辆开了多年的大众汽车,本来打算开一辈子,后来他去机场接人时才觉得有点寒酸,这才决定换一辆。
第一次见到巴菲特的人,很难想象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富豪,因为他的外表实在是不修边幅,乱糟糟的头发和满是褶皱的衣服,让人感觉他更像是一个混迹实验室的科学怪人。即使穿上西服系上领带,巴菲特的风格也是非常土气的,外套和领带的颜色也总是不搭调。如果他穿的是休闲装,那一定是一件不合身的T恤衫,上面还印有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标识语。而且,巴菲特几乎从来不梳理头发,不认识他的人很容易把他当成一个小公司的职员,绝不会想到他是投资界的大鳄。
巴菲特的好友这样评价他:“如果他和别人一起走进来,除非他的头上有着五彩缤纷的光环,否则人们绝不会想到迎面走来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巴菲特。”
尽管巴菲特的不修边幅是他个性的体现,不过时间久了总会让他身边的人难以接受。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有时候实在无法忍受丈夫穿着皱巴巴的衣服在她眼前走来走去,因此经常会在逛街的时候为他购买新衣服。一次苏珊为巴菲特买了两件运动夹克,然而当巴菲特看到这些衣服时,假意说他已经有了一件运动夹克和驼绒夹克,让苏珊退掉,苏珊只好照办。后来家人终于发现,除非衣服破到无法穿的地步,否则巴菲特绝不会添置新衣服。
在外人看来,巴菲特只知道赚钱而不懂得享乐的行为是难以理解的,人们总是以世俗的眼光和思维去揣摩他。有一次,巴菲特与奥马哈一家数据文件公司的副总裁霍德同行,对方十分好奇地问他:“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后的感觉如何?是不是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接着霍德就列举了珠宝、豪车、别墅以及名画等东西,结果巴菲特一脸茫然地表示,他对这些统统不感兴趣,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坐在凯威特广场的办公室里工作。
对巴菲特来说,真正的爱好就是赚钱,在他眼中,每一美分都可能变成翻倍的资金,所以每花掉一美元、一美分都会让他怅然若失。身为一个富豪,他竟然连人身保险都不想购买,在他看来自己比保险公司更会赚钱,但是他的合伙人却担心万一巴菲特某天出了意外,他们的投资会泡汤,于是强烈要求巴菲特买一份受益人为合伙人的保险。
有一次,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一位老同事汤姆·克纳普来到奥马哈,邀请巴菲特一起去听格雷厄姆的讲座。两个人在路上谈到了一件事——美国邮政正在将4分面值的总集印花退出流通领域。原本只是一次闲聊,但巴菲特却从中发现了商机,在他们继续赶路时,巴菲特只要遇到邮局就停下来购买总集印花中的蓝鹰印花,花费了12000美元。
巴菲特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敏感度,是因为他坚信在投资界必须视角开阔,凡是可以投资的东西都是生财之道,只要意识清醒就马上付诸行动。其实对巴菲特来说,成就感只是数字的增加而非物质的占有,他最关心的永远是如何让财富增长而非如何消耗财富。
有一次,巴菲特一家去加利福尼亚州的赫斯特城堡度假,在路上导游向他们介绍城堡里昂贵的地毯、窗帘和古董的时候,巴菲特却显得极不耐烦。当一个人把目标定为赚钱时,往往会求之不得,因为金钱产生的诱惑力会影响其判断,但巴菲特从来不把钱当成钱,他只是在用科学的方法去增加一串数字,所以他才能始终保持理性状态。
巴菲特和金钱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他对金钱非常痴迷,但又舍不得乱花每一分钱。或许在巴菲特眼中,金钱就是神圣不可亵渎的,任何消费都是一种罪孽,甚至连节食也是在节约金钱。有一次,巴菲特拿出一张1万美元的支票与女儿打赌,称只要他体重增加就把支票给她,可是女儿无论如何也没法将父亲拽进麦当劳吃高热量的食物,因为巴菲特实在心疼那1万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前身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公司,巴菲特在1964年最终获得其全部控制权,后改变了它的经营业务,涉及保险业、糖果业、媒体、金融投资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的总部只有区区26人,包括巴菲特和查理·芒格,CFO马克哈姆·伯格,助手兼秘书格拉迪丝在·凯瑟,投资助理比尔在·斯科特,还有两名秘书、一名接待员、三名会计师、一个股票经纪人、一个财务主管以及保险经理。巴菲特本人曾说:“我在这座大楼里办公已经有50年了,非常喜爱这座大楼和大楼的业主,他们特别给我优惠的租金。我在这里非常开心。”巴菲特自己的办公室也只有16平方米,且没有一台电脑。
200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A股股价上涨23%,标普500指数成分股股价仅仅达到了9%的平均涨幅。当年10月2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全美股市第一家股价达到了1万美元的公司。这对于巴菲特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但是他的财富增长并没有就此结束,截至2021年8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伯克希尔·哈撒韦A类股股票的价格为419962.105美元一股,成为绝大多数投资者无法企及的投资目标。
虽然财富继续飙升,但是巴菲特对钱越来越“恐惧”,准确地说,是对金钱越来越“无感”。2010年,比尔·盖茨夫妇和巴菲特共同发起“捐赠誓言”计划,旨在促成全球的富豪加入慈善捐赠的队伍,把自己绝大部分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巴菲特从2006年开始就已经累计捐款300多亿美元。
巴菲特认为,追求物质是一种必要,如果在追逐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就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所以他多次表示,不会把财产留给子女,最多留给他们1%的财产,如果超过这一比例并不能让他们更快乐和幸福,而将剩余的99%的财产给其他人,或许会带来更大的福祉。从这个角度看,当一个人能够对金钱产生恐惧时,才是真正认识了财富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