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一生的财富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价值投资:解析巴菲特核心投资之道

1.没有安全底线的股民只能被“坑”

对于投资者来说,始终会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我可以赚多少,二是我可能赔多少。前一个问题通常不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但是后一个问题却决定了投资者的生死大局。如何让自己在投资中确保一定的安全系数,是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1976年,芒格出任蓝筹票据公司总裁。该公司从1972年就开始买入韦斯科金融公司的股票,本来巴菲特计划在1973年就将该公司和蓝筹票据合并,却又认为不是最佳时机,结果正是这个延后操作导致该公司股价大跌。为了挽回局面,巴菲特和芒格借助蓝筹票据公司的名义持续6个星期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买入,而这个操作遭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巴菲特为此赔偿韦斯科金融公司股东11.5万美元。

即使面对如此大的麻烦,巴菲特也始终不肯放弃韦斯科金融公司。因为他认为这家公司一旦被收购改造后,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会保证收入源源不断。后来的事实证明,韦斯科金融在放弃高度管制的储蓄和贷款业以后加入了伯克希尔公司的保险业务,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股权结构也更加稳定。正如芒格所说:“只有高质量的业务和股票才经得起时间考验。”

投资市场上,安全边际永远是成功投资的基石。那么,什么是“安全边际”呢?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投资者通过估算公司内在价值并比较其与股票价格的差异,当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间的差价达到某一程度时就可以出手投资该股票。简单说,安全边际是投资安全的保证。

安全边际原则存在的意义是,它能够从两个方面指导投资:一方面是缓冲可能出现的价格风险,为自己提高容错率,另一个是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报酬率。巴菲特曾经这样描述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意味着不要试图在一座限重10000磅的桥上驾驶一辆9800磅的卡车。取而代之应是再往前走一走,寻找一座限重15000磅的桥去驶过。”

韦斯科金融对巴菲特来说,就是在安全边际内的首选目标之一,它被称作“迷你版的伯克希尔”,可见其内在价值很高,发展潜力也十分惊人。1972年,当时韦斯科金融的市值还不到3000万美元,只相当于公司净资产价值的一半。在巴菲特看来此时出手风险最小,即便他预测失误也能承受得起,所以他和芒格果断地以2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其8%的股份。

“安全边际”并非巴菲特首创,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早有研究。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该在愿意付出的股价和股票实际价值之间留出一个较大的差价,就像是驾驶汽车时需要保持安全距离一样,即便有前车或者后车主动接近自己,也能减少碰撞的伤害。所以格雷厄姆始终认定,如果一家企业的基本面变化不大,那么投资者就不能盲目迷信行情,不要因为指数下跌而对某一只股票产生错误的评估。后来,格雷厄姆对巴菲特讲了两个重要的投资原则: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因为格雷厄姆亲身经历过经济大萧条,所以他对“赔本”和“亏损”非常敏感,他对“安全边际”也比其他人研究得更为透彻,因为这是刻在他记忆深处的一种恐惧。当然,这并不代表巴菲特无法深刻理解“安全边际”的意义,事实上,由于巴菲特比老师更看重获取利润,他对安全边际研究得更为透彻,原因很简单——成功投资的秘诀就是找到“安全边际”。

虽然安全边际的理论看似容易理解,但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很多股民并没有意识到保持“安全距离”的重要性,他们看到更多的是牛市的上涨和熊市的低迷,或者是某股票专家的“金玉良言”。这导致他们逐渐忘记了遵守安全底线,长期处于投资的风险中。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风险,必须通过安全边际规避两个难题:第一,对股价波动的预测;第二,对公司价值的预测。因为绝大多数投资者自身能力有限,他们进入股市后最保险的策略就是找出一个可以承受的安全范围,就像格雷厄姆说的那样:“60年来,我发现从来没有人能够成功地预测股市的变化。”即使是华尔街的股票分析师,在预测公司收益方面的失误率也高达60%以上。

既然专业人士都无法准确预测股市,那么普通股民既不能迷信所谓的股票分析大师,也不能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安全边际就是他们的护身符,只要根据安全边际进行价值投资,才能确保收益更高、风险更低。

现在问题来了:如何通过安全边际找到投资的目标呢?想要合理地运用安全边际原则,要具备足够的耐心,耐心地等待机会的来临。比如某公司暂时遇到了困难或者整个市场出现了短暂的低迷,让优秀公司的股票被过度低估,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

巴菲特有着超乎常人的耐性,他关注迪士尼公司30多年,关注可口可乐公司50多年,最后终于抓住不易被人发现的投资良机。经过多年的关注,让巴菲特能够明辨“真假”,专门购买那些不被人看好的股票。

除了必要的耐心之外,还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如何确定股票价格是否具有安全边际。想要做到这点,一方面要坚守你相信并充分了解的企业,掌握它们的核心特征。如果你担心自己吃不透,那就尽量选择业务简单、发展稳定的企业,最好放弃业务复杂又身处动荡行业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在买入价格上保留安全边际。假设计算出一只普通股票的价值略高于它的价格,那就不要轻易去碰它,因为再小的泡沫爆破以后也可能让你血亏。

很多股民的认知错误在于,他们过分相信自己购买股票的时机是最合理的,或者认为自己的眼界超出常人,喜欢抱有侥幸的心理,但实际上他们没有客观证据的支持,而巴菲特则是通过收集新闻、阅读财报、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去了解一只股票的内在价值。

当然,有人认为内在价值并不容易判断,否则人人都是巴菲特了,这就是把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和该公司在行业中的表现混为一谈了。股价的确会涨落不定,但很多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相对稳定的,你要学会排除那些看似“不稳定”的因素,譬如暂时陷入的舆论危机——可以致命也可以化解,再譬如临时性的高层调动——可以让公司走下坡路,也可以带其走上正途。总之,你既不能被表象蒙蔽,也不要草率下定结论。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购买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时花费高昂的价格,将抵销这家绩优企业未来10年创造的价值,所以巴菲特才不无感慨地表示——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

任何一个投资者都难以避免股市周期处于低谷所带来的损失,但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而安全边际原则就是这道保险。只要亏损最小化,投资者就能获得跑赢大盘的报酬率。

2.凭什么定价:价值投资的诀窍

如果有一天你赚到了钱,想要收购一家公司的部分股权时,你认为多少才合适呢?或许有人认为这个假设和普通人没有关系,毕竟它的投资太大,承受不起,其实我们探讨的是一种投资逻辑,哪怕你购买的仅仅是一只价格低廉的股票,这个问题也依然存在。

对于这个问题,巴菲特的看法是,多少钱买合适,其实很难决定,如果这家公司的确定性不高,他不会购买;如果确定性很高,而价格通常也不便宜,无法实现高回报率。言外之意,他依然不会买。其实,巴菲特这段话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就是,确定投资对象的内在价值。

为什么有的股票价格高,而有的股票价格低呢?价格固然是由市场决定的,内在价值由股票代表的公司决定,但是当我们准备出手时,如何敲定一只股票最合理的价格呢?这就涉及估值的问题。

在格雷厄姆的《投资价值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用文字来描述就是,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能够预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这段描述听起来十分难懂,但巴菲特有着更为简单有效的估值方法,那就是像估算债券一样去估算股票价值。当然,债券和股票并不完全一样,股票的利润每年都会变动,而债券的利息每年是固定的,所以为了方便估值,就要首先排除那些盈利非常不稳定且难以预测的公司,因为这类企业是无法通过一个公式或者一套逻辑来预测的,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投资者尽量要选择那种可以“估算”的企业。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具备估算的资质呢?通常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业务简单,二是持续赢利,三是保持竞争优势。

巴菲特之所以提出这么多标准,是为了寻找最为可靠的估算方式,他说过:“尽管用来评估股票价值的公式并不复杂,但分析师,即使是经验丰富且聪明智慧的分析师在估计未来现金流时也很容易出错。”

巴菲特推荐的这个估值方法,是利用现金流量进行评估的,也被叫作“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巴菲特认为它是最严密也是最完善的估值模型,因为它是在对构成公司价值业务的各个组成部分创造的价值来评估的,能够让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价值的来源以及每项业务的状况,可以处理大多数复杂情况,计算也相对简单。这里涉及“贴现”这个概念,它是指付款人开具并经承兑人承兑的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受让人,再由受让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将票据变现,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票面金额扣去自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的利息,将剩余金额支付给收款人。简单解释就是,将未来的钱换算成现在的钱。打个比方,你手头有一张100元的一年期票据,贴现率是3%,那么你现在想要现金,银行就只会给你97元,因为要扣除3元钱的利率。这就涉及一个问题:贴现率到底是多少才合适呢?巴菲特解释说,应该以美国长期的国债利率为准。之所以有这个回答,是因为巴菲特将一切股票投资都放于债券收益的相互关系中看待,所以他从来不会浪费精力去计算每个企业的贴现率,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动态的。只要该企业没有任何商业风险,其未来的盈利就是可以预测的。比如可口可乐的股票就和政府债券一样风险很小,因此巴菲特才会用政府债券去代换。

基于上述原则,巴菲特在实操中一直用一套固定的标准去选择可以被估值的公司,通过排除法避免了高风险的、未知的投资对象,也符合安全边际原则,这是一种简单实用又准确可靠的投资秘诀。

关于股票估值有很多方法,但巴菲特的估值方法是独树一帜的,他以投资收益率指标衡量企业的投资价值。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和获利性,这只能代表其自身价值,而一旦买进并长期持有,如果不能依靠该企业的获利带来投资收益,就不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简单解释,巴菲特用企业投资收益率来替代选股的回报率,更加直观地阐述一个道理:买股票可以理解为长期存款,多存一年就获取更多的利息,如果持有时间和获利不成正相关,那为什么不直接存活期呢?当然,这并不是说炒股都要握在手里十几年,而是要能感受到“持续增加利息”,这才符合长期存款的基本特点。

如果你还是没有理解巴菲特的估值逻辑,可以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去参悟。

1972年,巴菲特花费2500万美元收购了喜诗糖果。当时喜诗每年的销量是1600万磅糖果,每磅售价为1.95美元,每磅利润是0.25美元,税前利润是400万美元。为什么巴菲特要收购它呢?因为他和芒格都看重这家公司的定价权,也就是可以不用顾及消费者的反应直接从原来的1.95美元的单盒售价提高到2美元以上,这样就能多赚几百万美元。

通过涨价来提高利润,巴菲特做出这个决定是经过考察的。他经过调查发现,喜诗在加州拥有独特的心理认同感,比如小伙子送给心仪的女孩一盒喜诗,就可能得到女孩的一枚香吻,这就是它不可替代的价值:“喜诗=亲吻”。于是巴菲特在1972年购买喜诗之后,每年都会在圣诞节的第二天提价,那时正是人们要赠送亲友的时间段,因为盒装糖果很少有人自己吃。更有意思的是,巴菲特会把有关喜诗的广告投放在情人节当天,很多男人听了以后觉得不送给爱人或者女友喜诗糖果实在对不起她们,因此都会争先恐后地买上一盒。

这个案例到底说明了什么呢?喜诗具有长期存款的持续回报性,因为圣诞节是持续的,人们对喜诗的良好印象是持续的,糖果作为食品的消耗是持续的,男人和女人的两性吸引是持续的,所以喜诗也持续拥有提价的潜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会不断被巩固,因为没有谁会在重要节日送别人一盒杂牌糖果。

从现金流的角度看,喜诗糖果是具备消费垄断特征属性的公司,能够在节假日获得剧增的销量,具有高销售净利率、高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高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完全符合现金流量贴现模型。难怪喜诗被称为“巴菲特的现金奶牛”,这说明2500万美元买下它是绝对正确的投资。

股票估值,本质上是计算其“内在价值”。在巴菲特看来,如果他能够计算出某个行业在未来100年内的现金流并且以一个合适的利率折现回现在,就能得出一个相对精确的内在价值。当然,这个计算模型很难实现,所以巴菲特更关注的是投资对象的资产是什么用途。是扩大产能还是招聘精英,是用于自我营销还是和对手竞争,这些用途都会影响其内在价值,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现金流的多少。从普通投资者的角度看,应该多关注一个企业如何对待手中的资金,因为投资者需要赚的就是现金而非获得某个厂房。如果因为铺张浪费的营销导致现金流减少,这样的企业就违背了巴菲特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就可能失去投资的价值。

收购企业如此,购买股票也是如此,每个投资者都可以通过观察该企业的行为去揣摩其现金流情况。当然这注定存在某种信息不对称,而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掌握最客观的信息并保持最客观的视角。比如喜诗糖果,只要你随机询问几个人,了解它在大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就能看清其内在价值的轮廓。

股票凭什么定价?凭的是背后企业在行业、市场和客户心目中的定位和评价。所以你应该努力寻找一个你心目中的如同“喜诗”一般的企业,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回报。

3.别人恐惧时你要大胆

巴菲特有一句经典名言:“当别人越恐惧,你要越贪婪;当别人越贪婪,你要越恐惧。”这句话理解起来并不难,那就是当所有人都贪婪时,股票价格通常会上升,这时反而应该小心谨慎,避免购买到估值过高的资产导致回报乏力。同样,当别人对市场产生恐惧时,恰恰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因为会有一些高价值的企业被低估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投资学是反常规思维的,因为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很多时候都是希望即时得到满足的,到手的100元永远比承诺的200元更让人拥有幸福感。根据进化心理学的理论,人类天然具备厌恶损失的心理机制,也就是你丢失100元的痛苦和捡到100元的喜悦是不对等的,也就是说只有捡到更多的钱才能让心理平衡。因此在股市上,追高逃跌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天性。

巴菲特的这个投资观点意味着要赚钱必须先用反常规思维,而反人性依靠的是人的理性思维,它需要建立在批判思维的基础上,而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和实践的结果。事实上,巴菲特的这句话是经历过现实验证的。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股市是一台金融疯狂表演秀,很像经济大萧条前的美国股票市场,不少人都在为股票的疯狂上涨而欢欣鼓舞。而当时的巴菲特却认为这背后似乎隐藏着危机,于是他对身边的人说:“从现在的市场看,所有股票的价值都被严重高估了,我已经无法决定还有哪只股票值得一买……”当时的巴菲特手里掌握大量资金,却不认为应该购买股票,而是去做了证券投资之外的事情。1967年,巴菲特斥资1500万美元购买了科恩公司和霍赫希尔德公司,前者是联合棉花店,后者是百货商店。在巴菲特看来,股票繁荣时期介入实体是划算的。然而当时的投资者们却对实业毫无兴趣。

60年代正值越南战争期间,这场战争不仅没有拉低股价,反而还推动了美国股市的增长。很多人都觉得巴菲特这一次是保守了,然而几乎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场战争对美国政府而言是弊远大于利。因为他们高估了迅速战胜越南的可能,结果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只能抽调更多的兵力投入越南战争中,逐渐陷入泥潭中无法自拔。巴菲特在研究时局之后,更加坚定了以“恐惧”的心态面对股市。终于,从1966年开始股市出现波动。这期间,虽有反复,但是到了1970年的时候噩梦彻底降临,纽约证券交易所每一只股票都比上一年缩水了一半以上,曾经被视作牛市宠儿的四季护理中心股票从每股91美元下跌到32美元,电子数据系统公司股票的价格在一天内就狂跌50%。

价格是你付出的代价,价值是你所得到的回报。在巴菲特看来,如果投资者付出过高的价格,回报必定会减少。具体阐述就是,股票的价值生产取决于它将产生的利润总额和业务寿命,而这个价值是通过所有未来现金流折现的现有价值决定的,这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当投资者付出了过高的价格时,那么随着股票逐渐回归内在价值,产生的回报必定也会遭到侵蚀。

根据上述理论,只有在别人恐惧时表现得更贪婪,才有可能在适当的环境下获得更高的回报,反之则亦然。当然这并非一个可以教条式操作的法则,投资者“贪婪”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也就是说价格短期下调并不会影响企业的“护城河”。

“护城河”从字面意义上讲,是针对敌人进攻时依靠河水修建的防御工事,而如果把视角切换到一家公司,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具有垄断属性。巴菲特向来看好垄断型企业,比如喜诗糖果,这类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是难以匹敌的,因为它具备了规模优势、价格优势以及定价优势,能够通过垄断获得更高、更持久的利润增长。

第二,属于特许经营。这一点和垄断类似,意味着该企业天然排除了竞争者,这类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自然相对稳定。

第三,带有品牌优势。巴菲特之所以几十年关注可口可乐,就是因为它经过几代经营者的努力建立了品牌优势,这绝非简单追加资金就能赶超的,因为这是长期积累和沉淀的结果。

第四,用户忠诚度。高忠诚度往往代表着具有口碑优势,这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在客观上遏制了竞争对手的发展。

有了护城河理论的加持,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就有了理论依据,这成为逆向投资策略(就是和大多数人背道而驰的投资)的重要保障。其实从某个角度看,这种投资思路也是“捡烟蒂”的翻版:当别人不重视某个投资目标时,如果你出手了,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回报率。

逆向投资真正开启了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他由此发现了一大批具有持久竞争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陷入过一个低谷期,而巴菲特就是在这个阶段果断出手,抓住了几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有关逆向投资,不少人陷入误区,把毫无内在价值的垃圾股当成了潜力股,这样就背离了巴菲特阐述这一理论的初衷。巴菲特之所以强调“恐惧”和“贪婪”,核心精神是提醒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思考的重点聚焦在股票的内在价值上,这才是价值投资的行为实践。而不是无脑地标新立异、剑走偏锋,这种“出奇制胜”的思维毫无科学性。

“恐惧”和“贪婪”之所以会交织在一起,其实也客观印证了一条真理:从长期来看,股市终究会好转。20世纪初经济大萧条时,道琼斯指数一度跌到历史最低点——41点,但是在1933年股市还是上涨了30%;20世纪80年代初,通货膨胀加剧、经济急速下滑,很多投资者都收紧了口袋,然而事后证明,当时是最适合购买股票的时机。如果当时人们能够理性地认识到美国政府有能力调控经济时,就能以很低的代价去搏一搏股市的春天。毕竟经历了多次金融衰退、石油危机以及战争等重大变故,道琼斯指数最终还是指数级地上涨。因此所谓的“恐惧”和“贪婪”从理性上是统一的,它们都认识到了股市始终都在朝着正常状态发展,疯狂只是途中短暂的迷失而已。

巴菲特的逆向投资观点容易理解,但实践起来却十分困难。从这个角度看,与其先学会投资学,不如先放平投资的心态,然后拿出与人性对抗的勇气,才有可能赚到“真金白银”。

4.怕什么?通货膨胀也照样赚钱

一提到通货膨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手里的积蓄越来越不值钱了。紧接着就会联想到经济危机、物资短缺等等。而通货膨胀也的确是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投资者而言,意味着经济形势不好。但是在巴菲特看来,通货膨胀不过是在选股时多了一个参考的因素而已,并不能直接用于判断股市行情的好坏。

巴菲特的人生态度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信,股票投资也是如此。对他而言,经济环境只是外界因素,真正决定是否要购买一只股票关键还是其内在价值,只要确定价值高于价格,就有购买的理由。

1974年美国遭遇了通货膨胀,膨胀率高达11%,经济呈现出一种新的病态形式,这是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也没有出现的症状,所以经济学家用“滞胀”来描述当时的情况:通货膨胀外加经济衰退。但政府却没有果断出手解决“滞胀”问题,因为担心会导致其他新症状的出现,更何况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处于衰退期,也就没有过于惊慌。

1974年7月,道琼斯指数下探到757点,在9月直降到607点,整个美国的工业企业市值缩水了40%。当时巴菲特对通货膨胀的状况很担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证券投资,相反,他认为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依然存在着有潜力的股票。在他看来,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并不能简单理解为“钞票不断印刷导致通胀率增加”,此外还受到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等因素的影响,而通胀一旦出现,就可能影响企业的收益水平。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认为巴菲特也应当对通货膨胀产生恐惧,其实不然,“影响企业收益水平”对企业是负面的,但对投资者来说至少是中性的,因为这可能导致该企业在某段时间内股票价格下跌,而这恰恰是果断出手的好机会,因此巴菲特才会说:“市场波动是你的朋友。”

那么,这个“好朋友”给巴菲特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巴菲特瞄准时机重新入场,购入了大量廉价股票,毫不在意别人的劝阻——他们认为企业的财富因为通胀而缩水了,但巴菲特眼里只有“内在价值”。1973年,巴菲特开始偷偷地在股票市场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的股份。原来经过多年的关注和分析,巴菲特发现报刊业如同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需要留下“过路费”,毕竟在纸媒时代报纸的宣传和营销功能是强大的,而《华盛顿邮报》也因为巴菲特的介入,很快获得了每年35%的利润增长。这成为双赢的经典案例。仅仅过了10年,巴菲特在《华盛顿邮报》投入的1000万美元就增值成了两个亿。

芒格曾说:“如果你担心通货膨胀,最好的预防手段之一就是在你的生活中别拥有大量愚蠢的需求。”这个“愚蠢的需求”是指多余的物质商品。或许从另外的角度看,芒格是在规劝投资者在通货膨胀时多持有资金,并准备随时出手。

站在大众的视角来看,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恰恰不应该大量持有,反而不如囤积商品,但这完全是站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的;站在宏观视角,社会经济的基本运行依然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支持,只不过它们本身缩水了而已。巴菲特一直强调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培养自己赚钱的能力,只要不断强化这个本领,就一定能从经济这块蛋糕中分到一块。如此看来,巴菲特和芒格都很看重持有货币的意义。

实际上,在传统的金融界中长期流行一个观点:股票是和通货膨胀相对冲的工具。这是因为很多投资者认为,企业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会把通胀的代价转移给消费者,然而巴菲特并不赞同这个观点,他认为通胀很难保证企业获得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那么,什么可以和通胀进行对冲呢?巴菲特给出的答案是掌握一家优秀的公司。

所谓优秀的公司,通常是指那些对资本要求较低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它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本就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因为它的体量、口碑、占有率以及品牌价值等都是近乎无敌的,只有符合这类特点的企业才能真正对冲通货膨胀。

1972年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时,这家公司仅靠800万美元的净资产就能获得每年200万美元的盈余;而在2007年喜诗糖果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83亿美元,净利润平均增速为9%(1972年到2007年)。如果巴菲特收购的不是喜诗而是一家普通的糖果公司,它如果想要达到每年200万美元的盈余就需要依靠1800万的净资产。因此,巴菲特只要投入3100万美元,就可以获得10倍以上的利润。为何喜诗糖果会有如此高的利润呢?因为这样的企业,库存周转快、无须应收账款、投资量较低,这些都是正面对抗通货膨胀的有力工具。因此,巴菲特才在滞胀时期花25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企业。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喜诗糖果的净资产按理说不应该超过1800万美元,那么巴菲特这么做不是等于当了冤大头吗?

不要忘记,巴菲特是在通货膨胀时期收购的,假设物价上涨一倍,喜诗要想维持原来的获利能力,在销量不变的前提下,只要将价格提高一倍就能做到,但是喜诗的净资产只有800万美元,这意味着巴菲特只要再投入800万美元用来应对通货膨胀就可以了,而如果换成是一家普通的糖果公司,就是在1800万的基础上翻倍。

正是有了收购喜诗的这个经典案例,才有了巴菲特的一段名言:“对于部分拥有无形资产多于有形资产的企业来说,一旦通货膨胀发生,便会积累出让人吃惊的财富。对于这类公司来说,商誉的获利能力大大增加了,然后再动用盈余进行大举并购……在通货膨胀来临的年代,商誉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大礼物一样。”

前面我们介绍过,喜诗糖果的口碑、客户忠诚度等因素就是无形资产,这让它在面对通胀时抗风险能力更强,而商誉就是在同等条件下,企业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所以巴菲特才不惜重金收购它。

当然,我们不该产生误解的是,巴菲特并不是把通货膨胀当成是股票投资的有利时机,其实在他看来,通胀还是会伤害到企业的根本利益,而且越是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支出的企业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巴菲特只是告诉投资者,即使是处于通胀的恶性经济环境中,依然有选出潜力股的机会,但要想让这些潜力股提供可观的回报率,必须渡过通胀这一难关。

5.学会概率估值,你就是最聪明的投资者

价值投资是一种专门寻找价格被低估股票的投资方式,巴菲特将其当作最主要的投资策略,而它的核心是如何进行相对准确的估值。巴菲特采用了一个十分有效的计算工具——概率估值。

在巴菲特看来,估值的基本原则就是计算基本概率,这是他投资哲学的核心,这个方法从他青少年时期一直被沿用到后来经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巴菲特青少年时很关注赛马,这是他最早将概率应用于分析的尝试,为此他设计了一种名为“稳定男孩精选”的小费单,里面包括了关于马、赛道、比赛日天气等历史信息以及相关的分析说明。举个例子,当一匹马在晴天时在某条跑道上赢得5场比赛中的4场,那么下一场比赛如果还是在晴天、同一条跑道上进行,这匹马赢得比赛的概率就是80%。虽然听上去这个计算方法简单粗陋,但这毕竟是巴菲特对概率估值的最早尝试,经过他后来的学习和实践,逐渐进化成一个系统性的计算方法。

概率估值的核心就是用概率进行思考,暂时抛开其他因素,让投资者对准备购买的股票进行清醒和理智的分析,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大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对于投资者来说,股票市场的确是一个看似没有定律的世界,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并不是,股票的价格虽然会产生波动,但波动的推力来源于周边的多种力量,比如发行股票的企业,再比如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等,这些力量汇集在一起才不断改变着股票的价格。它们随时处于可以变动的状态,只要其中一股力量发生改变就会对股价造成影响,当然这些力量是没办法准确地预测出来的,但这并不能被直接认定为“完全无序”,而是处于一种可大致估算的概率之中,就像“晴天”和“赛道”可以看成定量,而马匹是变量,你掌握的定量越多,就越能推算出一个可预测的结果。那么,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准确评估各种股票价格变化的可能性,预测因为股价浮动而带来的收益或者损失,以这个变化的概率找出最有价值的那一只股票。

投资者想要灵活自如地使用概率估值,就要对“概率”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举个例子,我们经常用扔硬币的方式进行决策,那我们猜测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这个就叫作频率分析。假设我们只扔一次硬币,如果正面朝上,概率就等于100%吗?当然不是。同样,如果是反面朝上,概率也不等于0。原因很简单,概率反映的是一件不确定事情重复无数次所反映的频率,理论上是次数越多越能充分反映概率。具体说就是,当我们扔1000次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就会无限接近50%。

按照这个原理,我们在对某一只股票进行估值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扔硬币”的次数够不够多,也就是说不能只看一两次该股票的收益和亏损情况,而是次数越多越好,这样才可能计算出相对准确的概率——亏得多还是赚得多。对此巴菲特是这样表述的:“先把可能损失的概率乘以可能损失的量,再把可能获利的概率乘以可能获利的量,然后两者比较。”尽管这种方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但它的确会更接近我们想要的一个真相。

巴菲特对概率估值的应用案例,主要体现在风险套购上。

风险套购是一种带有风险的套购形式,套购者买进将要被兼并的某个公司的股票,同时卖出兼并者公司的股票,这是在金融领域常见的一种获利玩法。在巴菲特看来,风险套购就是从证券差价中套利。举个例子,甲是个菜贩子,乙是一个菜市场的老板,乙想要收购甲的摊位,收购前甲的菜价低于乙(因为是流动摊位,成本低),那么投资者在收购前买了甲的菜囤起来,再卖掉刚刚在乙的菜市场买的菜(买时并不知道会收购甲),最后将囤积的菜卖给乙,因为乙在收购后菜价必然会高于甲,甚至会因为垄断经营而高于市场平均价,那么投资者就能赚到理想的差价。当然,证券投资不会像买卖蔬菜那样存在着保鲜、库存的高风险,所以我们可以忽略投资者在囤菜时出现的腐败损耗比,只需要计算倒卖过程中的损益比就可以了。

解释了风险套购的基本含义,我们就会明白一个信息的重要性:乙收购甲的概率有多大。如果概率越高,投资者就越能提早囤积甲的菜,因为一旦双方正式进入并购流程,投资者就没办法从甲那里买到菜了;如果概率过低,投资者囤积甲的菜就风险极大。

巴菲特在风险套购中的重要职责就是分析并购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损益比率,为此他这样描述道:“如果我认为这个事件有90%的可能性发生,它的上扬幅度就是3美元,同时它就有10%的可能性不发生,它下挫的幅度是9美元。用预期收益的27美元减去预期亏损的9美元就得出18美元的数学预期收益。”在这里,巴菲特所说的18美元收益就是3×90%-9×10%=18。

虽然风险套购听起来很诱人,但它也存在着潜在的损失,因为概率始终是和事实存在差距的,比如乙收购甲的概率很高,然而在收购后并没有提升菜价反而维持原样甚至有所降低,这些不确定因素就会导致差价空间缩小。因此,巴菲特很清醒地认为,自己在风险套利上的概率评估更为主观一些,也就是更愿意相信“乙不仅愿意收购甲而且在收购之后还会提高菜价”。

普通投资者受限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不必像巴菲特那样进行复杂的计算或者长期深入的分析,只需要掌握概率估值的两个要点:第一,当我们计算出一只股票的赢利概率后,概率越高(可以横向对比其他股票,是相对概念),我们投资的数量也应该越大,这样才能让收益最大化;第二,成功的概率对你完全有利时才投资,这个“成功的概率”仍然是一个主观上的概率,那就是你最想得到的一个概率,比如乙收购甲的意愿达到90%以上你才愿意参与这次风险套购。

总的来说,概率估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投资工具,复杂的关键不在于计算公式,而是选取的样本是否充分以及我们的主观认识会不会严重偏离客观事实,所以要想把它利用好,就必须经过长期的摸索和训练,培养对市场的敏锐预判能力和洞察能力,才能无限发掘到投资对象的最真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