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觉怎么样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一词往往被视为心理疾病的同义词,这绝非事实。心理健康是指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表现。换句话说,即当我问“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时,我不希望得到“我很好”这样模糊的答案,我需要你诚实地回答:你今天过得如何?你的工作和学业都能赶得上吧?你的人际关系处理得怎样?家庭生活呢?如果你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能够很好地承担责任,有时间维系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有能力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小困扰,那么我会认为你的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的。
反之,如果你感到越来越疲惫,对曾经喜爱的事物丧失兴趣,甚至因为一点点小烦恼而毁掉一整天,那你就需要好好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了。如果你无缘无故就会泪流满面,例如看到一则商业广告都会大哭不已、很容易因为小冲突而心烦不安、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会造成沉重的情绪负担,而你根本没办法解决它。当你发现自己有这些感觉时,你就应该腾出时间来进行自我治疗了,或者打电话预约你的治疗师。
因为我们无法像观察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样去留意心理健康,所以这就变成了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求助专业人士之前,许多人已经在伤感、焦虑和身心疲惫的状态下煎熬了多年。我经常听到人们说,他们会把这类问题搁置在一边,不去管它,因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糟”或者“我还可以正常起床、上班,所以我没什么问题”。千万不要等到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了才去寻求帮助。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在早期接受治疗,预后的情况会更好。
另外,当我们的心理健康长期受到损害或被忽视,从而对日常活动能力造成影响时,就表明我们患上了心理疾病。这使得我们无法像以前一样处理事务、享受生活和观察世界。心理疾病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抑郁、焦虑、饮食失调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心理疾病对我们的损伤程度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得到的支持与帮助的力度,以及你寻求帮助是否及时。
患上心理疾病会让我们感到自己的大脑在对抗自己,它会让我们远离心爱之物,完成每一项日常工作都会变得异常困难。就像感冒或流感一样,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的大脑生病了,需要接受专业的护理。这就是我时常提醒人们要像对待生理疾病一样对待心理疾病的原因。你会让一位肺炎患者去上班吗?你会要求一位腿部骨折的患者像正常人一样度过受伤时的每一天吗?当然不会!那为什么我们对心理疾病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生理疾病呢?
多年前,我的一位患者被流感症状折磨了数月——疼痛、疲劳、恶心,有时候还会呕吐。为了找出病因,她的丈夫带她去看了医生、专家,甚至还看了一位神经科医生。但所有人都没发现任何异常之处,血液检测和扫描影像也全部显示正常。这位患者很苦恼,她不知所措,失望透顶。她的丈夫甚至也开始怀疑她在说谎。于是,他们找到了我。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位患者的丈夫问我的问题:“卡蒂,这些感觉会不会是她凭空想象出来的?”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也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我思考了许久。但其实我真的很想问他们:“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她的问题是身心失调(心理疾病引起的生理症状)就能减轻她的症状吗?我们的大脑不就是负责管理身体,确保我们能够完成每天的任务吗?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不能像对待生理健康一样认真对待心理健康呢?
后来,我这样告诉他们:“说实话,我认为找出病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她的心情好起来。”结果显示,强烈的焦虑感和反复出现的抑郁情绪正让她遭受心理疾病的折磨。当她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同时学习一些有用的行为疗法后,这些症状就消失了。但是,我完全看不出这位患者的病情与流感有什么区别。无论得了什么病,患者都会感到难受,都需要接受专业治疗才能康复,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