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年鉴202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概况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践行“三年三步走”行动路线,“四统一、五集中”落地见效,“五个一”成果不断深化,信息化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总体进展】

2020年,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生态环境部党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部网信工作要点,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取得了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初步构建、生态环境部机关无纸化办公全面应用、专网移动视频会议常态运行、转隶单位信息化基础保障全部到位4项标志性成果。

【全力支撑疫情防控阻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生态环境信息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无纸化办公、移动视频会议、网站政务服务、疫情防控数据分析等手段,有效保证生态环境部系统正常运行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生态环境部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改进了管理方式。

无纸化办公和移动办公全面应用。紧急升级改造专网公文管理、远程公文传输、移动办公等系统,生态环境部机关无纸化办公和移动办公系统于2020年2月1日春节后第一天全面上线运行,保障了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政务工作“不停摆”。

移动视频会议系统常态运行。自2021年1月31日移动视频会议系统上线并首次保障生态环境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以来,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创新应用模式(移动视频与常规视频结合、专网与互联网结合、在线新闻发布等),将使用范围由部机关、部属单位逐步扩大至全国和国际,有力支持生态环境部系统“不见面”工作会商和在线学习培训。

信息公开政务服务不间断。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和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审批优势,加强值班值守,打造365天24小时“不下班”的“网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本级29项审批事项全部“一网通办”,最大限度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出门”。

“一张图”助力疫情防控。依托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开展数据整理分析,每日制作全国和湖北省医疗废物处置专题图,服务生态环境医疗废物处置调度。接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等4个数据接口,制作北京市疫情风险等级地图,服务生态环境部疫情防控工作。

【推进“四统一五集中”落地见效】

在统一规划方面,编制《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积极参与“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家信息化规划研究编制工作。

在统一标准方面,发布《生态环境部物理环境与安全设施管理暂行规定》等12项规章制度。全面梳理信息化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发布目录清单。

在统一建设和统一运维方面,稳步组织相关业务单位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创新推进信息化运维统一实施管理。

在资金集中方面,将生态环境部系统所有信息化建设和运维资金下发至信息中心统一执行,全面实现“一本账管理”。

在数据集中方面,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全面汇聚生态环境部内非涉密系统数据,并融入工商、气象、电力等相关部委数据,生态环境部系统数据无条件共享率大幅提升。

在人员集中方面,全面实施信息化双重管理,组织双重管理单位和人员协同推进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网络安全、统一运维等重点工作,有效汇聚信息化人才力量。

在管理集中方面,进一步减少生态环境部备案在册信息系统,并全部集成到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

在技术集中方面,制定统一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基础设施架构、安全管理体系,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与运维。

【深化“五个一”成果运用】

强化“一朵云”(生态环境云)。提升云服务和管理能力,扩容云计算资源,规范优化云服务流程,建立云资产台账,加强云上系统数据备份和安全防护。

拓展“一张网”(生态环境保护业务专网)。通过VPN(虚拟专用网)将生态环境业务专网安全延伸至手机终端。推进省、地市、区县专网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整合,建立专网考核和月调度机制,保障“全覆盖、全连通”常态化。

丰富“一个库”(固定污染源统一数据库)。建立全国固定污染源统一数据库更新机制和技术标准,完成污染源数据整合入库,实时接入排污许可数据,积极推动工商、电力、税务、发展改革等相关部委数据接入,为环境执法、排污许可清理整顿等工作提供支撑。

完善“一张图”(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完成新版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上线运行。新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生产不可中断企业”“双替代”、医疗废物处置等专题图。

优化“一扇门”(专网综合平台及政府网站)。首次实现生态环境部网站、微博、微信第一时间同步发声,提升“一网两微”合力。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2020年绩效评估在国务院组成部门中排名第10名,取得明显进步。

【全力做好信息化支撑保障】

优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完成“好差评”系统开发,完成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信息平台3个垂直管理系统与国家平台对接。

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应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完成生态环境“互联网+监管”系统单点登录、统一门户风格、对接垃圾焚烧非现场监管数据3项工作任务。2020年,系统累计归集监管数据较2019年增加47.9%,累计向国务院办公厅推送监管数据较2019年增加83.9%。

推进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明确了2020—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推动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目前已完成《综合平台总体建设方案》《建设任务分工方案》《综合平台管理办法》编制;完成全部系统集成,开发了无人机、无人船、单兵设备实时信息接入和视频会商等功能。针对大屏端完成大气环境、排污许可、环境执法等35个专题信息分析展示,初步实现在“一个平台”上支撑业务管理运行,在“一张图”上统揽生态环境全局。

启动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建设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综合管理平台是落实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4部门《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的一项规定任务。完成《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综合管理平台技术拓展方案》编制,完成平台框架搭建,开发中央财政年度引导资金的测算、分配和分析展示功能,形成了“资金分配、补偿跟踪、绩效评估”的生态补偿管理闭环和数据采集能力。

支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完成生态环境综合调度系统建设并上线运行,实现各省蓝天、碧水、净土、生态等重点任务进展完成情况可视化展示和分析。初步完成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网站智慧会务、智能客服、呼叫中心等功能模块开发。完成全国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并上线运行,支撑全国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工作。继续完善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支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评估。

强化信息化基础保障。完成部机关新办公区机房和网络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智能档案库系统、电子政务内网等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7家流域局专网建设、统一自动化办公系统建设,并上线试运行。全部新转隶和新成立单位门户网站纳入生态环境部网站群,并稳定运行。

保障网络安全。修订《生态环境部网络安全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态环境部网络安全信息通报管理规定》,规范网络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流程,健全网络安全通报机制。推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持续做好网络安全日常保障,不断提升安全风险预警和主动防护水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稳定。

强化地方信息化工作引领指导。引领号召全国各级生态环境信息中心为疫情防控阻击作出贡献。采用线上形式举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分论坛,首次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化优秀案例,引领行业发展。积极指导河北、江苏、福建、江西、重庆、深圳、成都等多地信息化项目实施,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