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天空的第一步
公元前2100年
古埃及人都是熟练的计时员,他们留下了大量相关文物,每一件都可以被认为是人类理解恒星和太阳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例如,那些在4000年前或者更早时期建成的方尖碑,它们可以通过阳光下的影子显示时间的推移,而其与卢克索附近帝王谷出土的公元前13世纪文物——目前已知最早的日晷——之间,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技术飞跃。
但是,到了公元前2100年左右,制作这么多日晷就没什么必要了,因为古埃及人已经研究出了一种别具匠心的计时系统——黄道十度分度4。黄道十度分度是指用一系列连续的36个星座,来记录一天中的每小时和一年中的每一天。每隔十天的日出时分,就能看到一个新的十分度星座出现在天空中5;除此之外,古埃及人还添加了5个节日,用来补齐完整的一年。新一年的到来以第一个十分度升起为标志,而这个十分度的主星便是天狼星,它的升起预示着尼罗河最重要的阶段——孕育生命的洪水期即将来到。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到了晚上,每隔40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十分度升起6,这样就定义了一个“十分度小时”。古埃及人的黄道十度分度历法系统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之前,这大概是现存最古老的历法了。
十分度星钟最早于古埃及第十王朝(约公元前2160—公元前2040)期间开始出现在棺材盖上。古埃及人并不关心十分度星座的详细形状,他们往往用一个有36列的简单星形象形文字列表来代表星座,其中每一列都用十分度星座中最明亮的主星作为对照。上图中的棺材盖板来自一位杰出的古埃及官员伊迪的坟墓中,出土于尼罗河中部沿岸城市艾斯尤特,年代为第十一王朝时期。十分度星座图案整齐地排列成行,几乎横跨整个棺材盖板。
另一个证明古人沉迷于研究星空的例子就是星钟,它代表了人类跟踪和预测天体运行周期能力的巨大飞跃。此外,棺材上的十分度星座图则是第一次有文献记载的、尝试以量化形式记录我们在夜空中能看到的东西——而这正是未来几千年,现代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基础。
现存最早的日晷出土于埃及卢克索的帝王谷,时间约为公元前13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