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文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哈姆丹尼王朝的社会

随着时间的发展,阿拔斯王朝的统治政权也发生了变化。那些驻扎在萨马拉的哈里发,是这个帝国最后的统治者。发展至后期,哈里发将王朝的中心转移到巴格达,直到公元1258年。在那一年,王朝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即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兵攻陷了巴格达都城。从此以后,阿拔斯王朝的局面走向了分裂。虽然波斯承认哈里发的宗主权,但此时的伊朗人已建立了若干的不同的小型政权。比如,在阿拉伯本土,即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地区,也同样出现了许多地方性的小朝廷。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纯阿拉伯人(也门人)的哈姆丹尼家族。他们在美索不达米亚西部和叙利亚北部,建立了两个以“爱弥尔爱弥尔:又作“艾弥尔”或“埃米尔”,是阿拉伯国家贵族的头衔,原意为“受命的人”“掌权者”,通指穆斯林国家的高级官职。意即“亲王”“头人”“领袖”“司令官”“首相”等。突厥在历史上亦曾使用过这个封号。现在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元首仍然采用这一称号。”为领导者的国家。其中一个政权位于毛希尔,即今天的摩索尔,持续存在于公元929—991年间;另一个政权建立在阿勒颇地区,存在于公元944—1003年间。在此期间,两个国家都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人才。但最为名声显赫的君主,当属阿勒颇的赛夫·阿尔-道拉。他是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一生都在保卫叙利亚,不断抵抗拜占庭的侵袭。当时,伊斯兰教的其他君王们对于“圣战”都漠不关心。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面对来势汹汹的拜占庭军队,赛夫·阿尔-道拉英勇无畏,大义凛然地投入战斗。在斗争的间歇期间,他也会写下动人的诗篇。因此,我们才能欣赏到这位仿佛位居彩虹之上的武士的作品。除了自己动笔写诗外,赛夫·阿尔-道拉还带领着堂弟,也就是他的副官阿布-菲拉斯·哈姆丹尼一起写作。这种将战争和文学荣誉结合起来的意志,始终支撑着他们继续战斗。在一次长期被俘虏的经历中,阿布-菲拉斯·哈姆丹尼写下了一些战争悲歌,希望以此慰藉自己的内心。那优美的作品并未在时间流逝中褪色,反而一直流传至今。

赛夫·阿尔-道拉曾下令在阿勒颇地区修建宫殿。这位君主爱好写诗作文,所以宫殿渐渐变成了当代杰出作家们的聚会之所,吸引到了不少优秀人才前来投奔。比如著名哲学家埃尔-法拉比,他是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创始人。为了请求赛夫·阿尔-道拉的庇护,这位哲学家不惜千里迢迢从故乡外乌浒河地区赶来。君主亦被这番诚心打动,一直收留庇护他到公元950年去世。

阿拉伯最伟大的诗人埃尔-慕坦纳比,也在赛夫·阿尔-道拉的宫廷中生活过很长时间。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抒情写意的情调。细细品读之下,有一种会让人感觉到既细腻又简练的文风。他的作品主题,大多是反映高贵的叙利亚—阿拉伯社会,试图把握这三百年来文化传承中错综复杂的趋向。

一方面,我们能在埃尔-慕坦纳比的作品中,发现一种奇特的怀疑主义,看到他能反省自己,扮作预言者的幼稚行为。另一方面,他虽然生活在井然有序的宫廷之中,但保留着旧日游牧民族的雄迈精神。比如,他曾经写道:“我是战斗与慷慨赏赐的儿子,是刀与枪的儿子。沙漠与我的诗歌,骆驼的驼鞍与山岳,一直代替了我的父亲与祖先。”在埃尔-慕坦纳比心中,认为赛夫·阿尔-道拉作为一个政权的君主,是值得崇拜的英雄。作为君主的赛夫,常常在对外作战中取得胜利,他能够打败拜占庭军队或者沙漠中的其他阿拉伯“爱弥尔”。在尊崇与仰慕的情绪趋势下,伟大诗人慕坦纳比用火一样热烈的隐喻,颂扬着恩主取得的胜利。除此之外,他还歌颂哈姆丹尼对战败的敌人和俘虏们所给出的宽容优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