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为什么日本会产生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
在日本文学史上,有一部小说据说足以与我国的《红楼梦》相比肩,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这部小说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
《源氏物语》是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全面展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宫廷生活。
女性创作的作品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占有很特殊的地位,《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约978—约1016年)是日本古代最伟大的女性小说家之一。紫式部本姓藤原,当时的日本女性一般没有名字,她的父亲和兄长曾官居式部丞,因而被称为“式部”。
紫式部之名来自她在宫廷为女官时期,关于“紫”字的来源,有多种解释,主流的看法认为“紫”与《源氏物语》的女主人公紫姬有关。紫式部的曾祖父藤原兼辅乃是日本文学史上闻名于世的“三十六歌仙”之一,她的伯父藤原赖、父亲藤原为时、兄长藤原惟规等是“敕撰歌人”。
藤原为时不仅善于和歌,而且在汉诗与中国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修养,《本朝丽藻》中收录了他几百首汉诗。这样的家庭氛围自然会对紫式部产生深远的影响,她不仅能以精美的日文进行写作,而且对《史记》《文选》《白氏文集》等中国文学作品相当熟悉。
紫式部的婚姻可以说极其不幸,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地方官藤原宣孝。婚后育有一女,但不久丈夫病故。之后,紫式部独自抚养孩子,生活拮据,困苦孤寂。她深感人生无奈,便萌生出家的想法,但未能实现。《源氏物语》的创作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无限的孤寂、无尽的落寞成为她的创作动力。
所以《源氏物语》里,孤独与寂寞成为情感的主要形式。紫式部除《源氏物语》之外还有一部《紫式部日记》,其是日本古代日记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是研究《源氏物语》的重要资料。从《紫式部日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紫式部在宫廷的生活,同时也可以一窥紫式部的思想。
紫式部为什么能够创作出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呢?
很多学者认为,在《源氏物语》之前,已经有《竹取物语》这样的传奇物语,又有《伊势物语》这样的歌物语,这些都为《源氏物语》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除了早期物语,日本的日记文学也是《源氏物语》产生的重要基础。
最早的日记文学是纪贯之的《土佐日记》,此后的日记文学主要是由女性作家写作的,有道纲母的《蜻蛉日记》、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日记》等。日记文学的技巧为《源氏物语》实现长篇叙事形式提供了技术性准备,尤其是日记文学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都是《源氏物语》写作的基础。
但是《源氏物语》与《竹取物语》、《伊势物语》、日记文学的性质完全不同,并不是说只要有了《竹取物语》《伊势物语》与日记文学在先,就能够产生长篇小说。其实这类前提条件在中国具备得更早,唐代传奇中既有传奇故事,也插入不少诗歌,唐代中期也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日记文学,但在唐代却没有产生类似《源氏物语》的长篇小说。中国文学史上出现长篇小说的时间要迟于日本数百年,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那么《源氏物语》能够比中国长篇小说早数百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清楚《源氏物语》的长篇小说叙事特征。其实《源氏物语》与近代以后的长篇小说很不一样,与其说它是长篇小说,不如说它是短篇小说的连缀。因为它没有长篇小说那样从头到尾贯穿的重要事件,而是由一个个日常生活细节按照时间排列的。表面看来《源氏物语》只是先后排列了各种生活琐事,但实际上它还是按照一定的章法来编排的,这个章法就是移用了“史传叙事”的方法。
我们先看看《源氏物语》与史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源氏物语》是从源氏的父母写起的。开头写了桐壶更衣与桐壶天皇的爱情,源氏的出生,桐壶更衣之死,源氏降为臣子,这些内容写得相当简略,纪传体的历史著作几乎都采用这种叙事形式。但这种开头方法不是《源氏物语》独一无二的,在各国长篇小说里也时常可以见到。
不过《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它开头的叙事方法明显不能复制和借鉴其他长篇小说,只能借鉴来自中日纪传体史书的叙事方法。像中国《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的开头,常常是从撰写某个人的父母开始,写到他的出生,还要写到他的少年生活。
纪传体史书的开头部分有长有短,短的只有只言片语,长的也不会太长。一般来说开头都是略写,略写的原因可能是少年生活资料太少,也可能是侧重描写主要事件。《史记·高祖本纪第八》就写到高祖母亲奇异的怀孕,《汉书》也采用同样的写作方法。《项羽本纪》虽然没有从项羽的父母开始写,但也是从项羽少年时代写起的。这种方式与《源氏物语》开头的写作方式是相同的。
《源氏物语》更为特别的是结尾,小说不是在源氏死了之后就结束,还继续写了“宇治十帖”的相关故事。这一部分看起来显得多余,也不符合小说叙事的一般规范,结尾的故事与源氏的故事之间也没有多大的联系,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完全可以删去。
近代长篇小说一般描述了主人公的一个大事件或者一生,很少写主人公后代的生活遭际。《源氏物语》之前的物语中,也没有这类型的结构。《竹取物语》写到赫映姬升天就结束了,没有写赫映姬升天之后家人的生活。
那《源氏物语》的这种结构是受何种启发,又写了以“薰”为主的最后十回呢?
这主要是受到史书的历史叙事影响。司马迁的《史记》在写历史人物的时候,常常是在这个人物死了之后,还要写上其后代的情况,后人的故事有长有短,主要依据他们的人生际遇情况而定。《绛侯周勃世家》中周勃死了之后,后人的篇幅写得很长,也很细致。
《源氏物语》的结尾“宇治十帖”和这篇传记的叙事方法非常像,“宇治十帖”篇幅也比较长,如果“宇治十帖”的篇幅不那么长,也许就不会给人画蛇添足的感觉。“宇治十帖”的篇幅长短,貌似有些显得叙事结构不合理。但其实,如果从纪传体的历史叙事角度来看,“宇治十帖”并不多余。
《源氏物语》的开头和结尾用了纪传体历史叙事的方法,这就证明了历史叙事与《源氏物语》长篇叙事之间的关系。不过对于长篇叙事而言,更重要的是中间部分。《源氏物语》主要讲述源氏的人生经历,而源氏的人生经历是以时间顺序,几乎是逐年来写的,有的按月份、按季节来写,源氏一生的经历甚至可以编成年谱了。这种写小说的方法和历史叙事的方法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紫式部对日本史书非常熟悉,《源氏物语》里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各类史书,《日本书纪》的叙事方法和《源氏物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日本书纪》的“纪”是编年体史书用的字,《日本书纪》有编年史的因素,但又不是编年史,主要用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来写。《雄略天皇传》是《日本书纪》中叙事比较完整的一篇,《源氏物语》就和这篇的叙事方法非常相近。
《雄略天皇传》以天皇的生平年代作为线索,在年代下又以四季或月份为线索。根据事件多少,每一年的文字有长有短。其与《源氏物语》写源氏生平的区别在于,天皇的每一年都有记载,没有空隔两年的情况。但是《日本书纪》的传记并不是所有天皇传都逐年记载,也有隔年记事的。所以,《源氏物语》中的隔年叙事同样也存在于《日本书纪》之中。
和《源氏物语》的叙事方法更接近的是中国的《史记》和《汉书》。《源氏物语》的叙事方法几乎与《史记》相同。
《源氏物语》和《史记》的叙事方法是以年和月为线索,按照年月写发生的事件。主人公的活动时间是整个作品的线索,而不是以主人公的核心事件来写的。其实对于小说来说,最重要的是事件,而不是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写小说完全可以打破时间顺序。
但对于《源氏物语》来说,时间却是首要因素。既然时间是首要因素,那么时间单位就成为叙事单位。叙事的基本单位是年,以年来写主人公的活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详细的生平介绍。《日本书纪》和《史记》、《汉书》都是这种书写形式。
《源氏物语》还有其他独特之处吗?
一般的小说也会以年为单位讲故事,比如讲主人公某几年发生的事。可一般的小说极少把每一年都拿出来讲,但这正是《源氏物语》写故事的特别之处。
《源氏物语》几乎是逐年写了源氏成年之后的每一项活动。每一章节的时间单位,章节之间逐年推进的关系都是非常清楚的。不过源氏四十二岁至四十五岁之间的时间是空缺的,但这一空缺情况既没有破坏讲故事的时间单位,也没有破坏逐年来记叙事情的形式,后面的内容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的。
《源氏物语》还有一个特点,即逐年叙事的形式没有贯穿人物的始终,没有从主人公出生一直延续到死亡,而是从主人公的一定时期开始,在此之前只是简略地叙事。《源氏物语》逐年叙事的正式起点是源氏十七岁的时候。
紫式部选择十七岁为起点,是源氏已经成年,开始进入宫廷政治生涯的时间。这和纪传体史书有相似之处。《史记·高祖本纪》按年叙事从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义开始,由此逐年记载,没有中断。《日本书纪·雄略天皇传》也是从雄略天皇的一定时期开始逐年叙事的,在此之前是略记几笔。源氏、汉高祖、雄略天皇的少年时期,都是简单记载有意义的事件。
在《源氏物语》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叙事的因素。《源氏物语》当时在日本出现之后立即得到了广泛关注,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抄本,甚至流传到了皇宫。一条天皇曾说:“此人(紫式部)精熟日本纪,学识颇富。”一条天皇敏锐地意识到《源氏物语》和历史记录的关系。“日本纪”就是《日本书纪》等官修正史。紫式部生活在宫廷之中,对于宫廷生活十分熟悉。那些以记载日本天皇为主的官修正史,对于《源氏物语》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日本官修正史,中国史书对于《源氏物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源氏物语》与中国历史文献的关系,直接体现在《源氏物语》文本的语言上。
那个叫式部丞的人,在一旁读《史记》时,听了又听,只是不懂,又记不住。我倒出奇地很快听懂了。对汉文典籍很有研究的父亲时常叹息说:“可惜不是男儿,真不幸呀!”
这是《紫式部日记》的一段文字,记载了《史记》与紫式部的紧密关系。《史记》是《源氏物语》引用最多的中国历史文献,此外还有《汉书》《晋书》等。
既然《源氏物语》的长篇叙事方式来自史传文学,那中国文学应该更早出现长篇小说,为什么“最早的长篇小说”名号被日本优先占据了呢?日本文学究竟给《源氏物语》提供了与中国文学怎样不同的条件呢?
一开始,小说在中国文学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体,而要受到历史叙事的限制,作家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作。但“物语”在日本文学中是独立的文体,不受历史叙事的限制,也不会受到史家的批判。另外,女性创作者有着比男性更为自由的条件,无论如何创作,都不会受到主流文人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