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出逢漕船来,入逢漕船去

德州图(自清岳濬等修《山东通志》)

相对于山东的济宁、临清而言,德州落后于它们,它是一所偏重于军事政治型的城市。但明永乐年间,德州一跃成为全国33个经济重镇之一。德州明清之际的繁荣得益于运河。“河兴城兴”,成了德州与运河渊源甚深的另一个原因。

任何一个城市在由“城”到“市”,“城”与“市”相融,城与市融为一体的历史进程中,大多借助三个条件。而这三个条件,运河都赋予了德州。

第一,由“城”到“市”,大多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城”与“市”最大的不同是功能不同。“城”偏重于军事和政治功能,是用于防御的。“市”偏重于经济,是在农耕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品交换的重要场所,它一般在“城”的附近,是百姓换取必要的生活用品的地方。因此,在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才有可能形成集市。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农村集市,它们大多数存在于几个村落村民方便到达的地方。运河的全线贯通是德州由“城”至“市”的主要条件。

元明清,山东运河经过四次较大规模的治理,全线贯通。尤其是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德州在南北转输的地位更加重要,永乐十三年(1415年),重疏大运河,漕粮悉由京杭大运河运往京、通两地,海陆运俱废。德州地处京畿附近遂成为四大粮仓,当时,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九省是通过运河经德州向北京运粮的,在德州城西北设置“递运所”。由于是九省运粮至京的通道,史称“京畿达九省御路”,明代在旧州城聚秀门(俗称大西门)外古驿道上(今米市街)、运河边修建了九达天衢坊,此坊4柱3孔,南北向,为木石结构。牌坊上部为木斗拱,挑檐,黄琉璃瓦盖顶;南北向4条青石基础,4根木质圆柱插入基石,两侧各有两根斜柱支撑。基石上雕有石蛤蟆8只,均为伏卧状。牌坊中间门楣上横书“九达天衢”四字,相传为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师严嵩所书。1899~1901年(清光绪年间)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重修,“九达天衢”四字由朱启钤重写。此坊毁于德州解放前。后又在火车站重建了九达天衢坊。

德州是在成为九省运粮通道之后才真正繁荣起来。当时交通的便利使运河漕运能力大大增加,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年漕运能力为151.3万余石,到泰定三年(1326年)增到335.1万余石,运河上常常是“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特别是明代和前清时,运河中兴并达到鼎盛。当时,每逢漕船过境,浮桥口(当时的运河码头)以南以北,帆樯林立,拥挤不堪。明弘治时礼部侍郎程敏政在路过德州时曰:“出逢漕船来,入逢漕船去。帆樯密于指,我舟无着处。”德州段运河递运南粮赴通州量达400万~600万石左右,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漕粮转运和开展贸易的重地。当时德州仓辖兑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仓口,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运河各港口之首。

后建的九达天衢坊(刘铁军摄)

黄、运、卫三河交脉图(自清岳濬等修《山东通志》)

第二,地缘优势是德州经济发展的另一条件。明朝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德州也由一个偏僻小城一跃而成为政治中心的辐射地域。凡东南漕粟,商贾宾旅以及皇帝南巡、外夷朝贡皆途径此地。尤其是康熙乾隆年间,皇帝南巡常常驻临德州,它让德州免受一些灾难之苦,促进了德州经济发展。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这位有作为的清朝皇帝第一次巡幸江南,就驻跸德州,看到德州人烟汇集的夜景,他思虑万千,当日就写下了《次德州即事》:

近郭人烟集,遥天月上初。新寒添夜漏,不寐坐看书。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正月,康熙皇帝第六次南巡,驻跸德州时,写了一首题为《德州》的五言诗:

民国德县城区图(自民国董瑶林《德县志》)

长河绝流澌,晓坐寒仍肃。

若使居深宫,安知有冷燠。

此时,已经离他第一次驻跸德州整整过去23年,年过半百的康熙在经受长途颠簸和夜冷晓寒之苦后,看到自己还能亲自体察和了解平民百姓的冷暖疾苦而由衷感到欣慰。他以德州之境况了解民生,关注着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

至康熙的孙子乾隆在位期间,乾隆曾六巡江南,且每次驻跸德州,“恭依皇祖德州即事诗韵”,写下了不少吟咏德州的诗作。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他巡幸山东,曾写下《旋跸过德州》一诗:

幸鲁过德州,柳梢初放青。

事毕兹言旋,绿云红雨并。

却来未及月,春色纷纵横。

麦垄纵未萎,黍田犹待耕。

连朝风势作,每与云相争。

哀此齐鲁民,何独连歉丁。

祀秩虽成礼,廑怀为灾民。

一日增百忧,往返愧此程!

写此诗的前一两年,即乾隆十二、十三年,直隶、山东连年遭旱灾。此诗表达了乾隆皇帝对齐鲁连年荒灾、民不聊生的深切悲悯之情,对自己耗尽大量民财深感愧疚,之后,乾隆下诏命减免山东粮税。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山东巡抚爱必达在德州城内为乾隆皇帝兴建行宫,起名曰“恩泉行宫”,以答谢浩荡皇恩,其建筑宏伟豪华,亭台楼榭,富丽堂皇,园林造景典雅优美。乾隆皇帝进驻后,感慨奢侈之风,于是写下《德州行宫示出山东大小官吏》七律诗一首,以“未敢深宫自晏居,万民得所乐宁如”诗句告诫山东大小官吏。民国时期,行宫已湮没无迹。

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对德州民生的关心,对德州官吏的劝诫,是德州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环境。至乾隆期间,德州城池已具有一定规模,建筑蔚为壮观。城内有庙、寺、观、庵、祠、宫、楼、坛、驿等72处。

大量移民的涌入是繁荣德州经济的第三个条件。一定的人口规模是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的条件。作为漕运粮仓的德州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便利的运河和地缘优势使移民至德州成为现实。德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

元明之际的历年混战、靖难之役的德州战役,使德州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数量锐减。德州城内一时间皆为军户,几无民户。为发展德州经济,明初从洪洞移民以恢复生产发展,人口规模达到了一定数量。明迁都之后,德州的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它带动了漕运的发达,更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当时,南北的商旅也纷纷改道大运河。明永乐年间的德州“四方百货,倍于往时”(《明成祖永乐实录》卷125,永乐二十一年正月)。为改变德州无商业的局面,永乐九年(1411年),南北商旅被安置在城厢并设市:

南关为民市,为大市;西关为军市,为小市;马市角南为马市,北为羊市,东为米市,又东为柴市,西为锅市,又西为绸缎市。中心角以北为旧线市,南门外以西为新线市。……小西关军市货物皆自南关拔去,故市名类以小字别之。后因每岁冬间运粮于北厂,故又以北市为名。万历四十年(1612年)御河西移,浮桥口立大小竹竿巷,每遇漕船带货发卖,遂成市廛。(民国李树德修、董瑶林纂《德县志》)

从这段文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明代德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漕船的来来往往形成了德州的商业中心——商埠,即在运河边附近便发展起了桥口街、小锅市街、米市街、顺城街和北厂街。清乾隆年间,城内有手工业作坊200余处,商号400多家,并涌现出许多名字号和名产品,如瑞兴号的水、旱烟畅销天津、济南,颐寿堂的人参再造丸行销北京、天津,德州农家编织的草帽辫,远销川藏云贵,德州成为很大的贸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