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独登光岳楼,临眺起沧桑
在明清时代山东运河沿岸的城市中,仅次于临清和济宁的有两个,一个是德州,另一个便是东昌,即聊城。虽然它的发达程度及重要性比不上临清和济宁,但它却是明清时期山东运河直接经过的四座城市中,唯一的一座府级政治中心城市。
聊城历史悠久,春秋时称聊摄,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秦改立县制时初置聊城县。北魏时聊城为平原郡治所,隋、唐、宋、金时为博州治所,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东昌路治所,明清时为东昌府治所。东昌之名,原自汉宣帝时封清河刚王子为东昌侯始,虽然当时的东昌侯国并不在后来的东昌府境内,但东昌之名被沿用了下来。
今天的聊城,是经过历史上多次迁徙、修筑之后才稳固下来的。五代时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聊城曾因“河决城圮”而迁往在其东南十五里的巢陵。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又因“河决巢陵,乃移治孝武渡西”。今日聊城的修筑,始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当时只修了一座土城。到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东昌卫守御佥指挥使陈镛始改建为砖城。该城方圆约七里,高三丈五,基厚二丈,东西南北共设四座城门。城墙上建有25座楼橹(古代军中用以侦察、防御或攻城的高台)、2700多个垛口。环城设47个更橹,48个栖卒之所。可见聊城在明初是一个地方政治中心,更是一个军事重地。
东昌府图全境图(自清岳濬等修《山东通志》)
聊城城内的建筑繁多,构成了一个恢宏庞大的建筑群,在山东各署府中可算首屈一指。除了一般治所的公共建筑如衙署、仓库、学校、庙宇之外,还有其他著名的建筑。其中有非常引人注目的万寿宫,是专门为了供皇帝巡幸驻跸而建造的。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巡幸全国,曾十余次经过聊城,故此处万寿宫的建筑规模也相当可观。这个建筑群由宫门和两座大殿、四座东西朝房组成,其余还有守宫人役住房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几座城楼。一是位于城区东北的望岳楼,现已不存。二是位于城区西北的绿云楼,始建于宋代,名曰白公亭,元代改建为绿云楼,也称绿云亭,后废弃,改为依绿园。第三个就是保存至今的、与黄鹤楼及岳阳楼齐名的光岳楼。
东昌府府城图(自清《东昌府志》)
光岳楼建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系陈镛修筑聊城完工之后,利用剩余材料建成,因而初名“余木楼”。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考功员外郎李赞认为它“近鲁有光于岱岳”而改名光岳楼。光岳楼由楼基和四层主楼构成。主楼全部为木结构,四面飞檐斗拱,通高33.5米。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占地近1200平方米,高9.38米,四面各辟有一个非常宽阔的半圆拱门,东西南北交相贯通,中心处为十字交叉拱,可供车马行人通行。光岳楼正好位于十字路口的交汇点,处在聊城的正中心。明代倭寇猖獗,建造此楼的主要目的是“严更漏而窥敌望远”。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文武双全的聊城人傅光宅(1547~1604年)《饮光岳楼》诗云:“画栋雕甍依太清,平时岱岳俯东瀛。天低远树浮烟迥,水绕孤城落日明。座引长风消暑气,野含时雨近秋城。传闻海外风波急,一剑同怀报主情。”
光岳楼(自《中华古文明大图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华古文明大图集·铸鼎》)
可见,光岳楼总能让人做军事上的联想,可以想见,光岳楼楼洞中平民百姓穿行其中,而它的顶部却旌旗招展,时刻有卫兵持械守望着,这应该是让人浮想联翩的一副画面。后来,由于运河给聊城带来的商机,聊城逐渐变成了一个著名的商业城市,而光岳楼经过历代的多次修葺也渐渐改变了它的军事瞭望用途,成为一座用来观光的城楼。楼的四面,建起了四个曲折幽长的回廊,与高大雄伟的光岳楼相映成趣。登上光岳楼,回想明清时代的繁华旧梦,那些大大小小的商铺、人来人往的客栈和莺歌燕舞的青楼,迎风飘扬的各色旗幌迎来和送去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如浮云过眼,既真实又虚幻;或者远眺黄河与运河交汇处,想象它的壮阔的波涛以及地处其界曾辉煌一时被誉为“小济宁”的名镇张秋,不禁使人襟怀开展,须眉欲动;或者遥望东阿,想起独占天下八斗之才的陈思王曹植之墓,令人不禁心生“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杜甫)的感慨。
清代东昌府城水路图(自清《东昌府志》)
同所有的城一样,聊城在挖土建造城墙过程中也开辟出一道护城河。护城河深二丈,宽四丈,护城堤绵延二十里。护城河上,与四个城门相对建有四座吊桥,以供人们进出城门。由于历史上黄河经常夺泗入海,护城河常常被淹没。为防止附近河水侵入城内,聊城人民在护城河的基础上拓展挖掘了东昌湖。东昌湖面积4.2平方公里,常年水深3~5米,是我国北方第一大人工湖,素有“北方西湖”之称。东昌湖引黄河水为源,湖水清澈,像一匹巨大的素练环绕着聊城古城区,古城区内又有片片湖水似明镜镶嵌其间,湖光波影与铁塔、光岳楼、山陕会馆等名胜古迹相映生辉,为聊城增添了迷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