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后我国博物馆发展研究(2009~2014)
彭雷霆 王桢[1]
摘要:我国博物馆事业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无论是财政投入、人员队伍建设,还是硬件设施建设及服务水平等,均有较大的改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也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与此相应,博物馆的参观人群更趋多元化,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了解博物馆的途径、参观博物馆的收获更为多样化,影响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在这一背景下,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拓展博物馆服务职能,加强博物馆服务能力建设、提供精准化服务,优化投入机制、完善免费开放资金分配办法,建立博物馆从业人员准入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关键词:博物馆 公共文化服务
博物馆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感受我国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主要场所,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同时对于国家和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2010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物博发〔2010〕8号),提出要积极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努力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展览展示、宣传教育和服务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社会化。这对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阶段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对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考察,以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提升博物馆服务效能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依据。
一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投入及其公共服务的现状
我国博物馆自2008年实施免费开放以来,无论是在人、财、物的投入上,还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一)我国博物馆财政投入增幅较大,保证博物馆免费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
自2008年起我国博物馆先后全面免费开放,为保障博物馆经费,国家以财政投入形式对各地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进行了支持。博物馆基本情况综合年报显示,2009~2014年,财政投入在博物馆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均超过70%,在2011年、2012年和2014年甚至超过80%(见表1),可以看出公共财政成为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主要资金来源。
同时,从纵向看,公共财政对博物馆的投入逐年增加,且年均增幅超过20%。其中,2011年较上年财政投入增幅达48%,2014年全国博物馆财政投入增幅达到12.97%。
表1 全国博物馆总年收入情况
(二)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保持小幅平稳增长,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机构总数在2009~2014年大致保持平稳、小幅增长,增幅在10%左右,其中2012年增长相对较快,超过15%。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在2010年出现微幅下降,但在随后逐步回升,2011年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增长约10%,2012年增幅超过15%,2013年增幅为10.2%,2014年增幅为6.2%(见表2)。总体而言,博物馆安全保卫人员增幅高于总体从业人员增幅。从博物馆从业人员结构看,具有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持续增长,由2009年的3680人增加到2014年的5194人,在总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地从2009年的6.14%提高到2014年的6.19%,博物馆的人员队伍结构有所优化。
表2 全国博物馆机构数及从业人员情况
(三)全国博物馆场馆实际使用面积逐年递增,藏品数增加明显
博物馆场馆是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物质空间基础。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逐年递增,增幅保持在10%左右(见表3)。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博物馆实际拥有产权面积虽然一直低于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但也保持持续增长。2011~2014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实际拥有产权面积2012年相比2011年实现了20.1%的增长率,2013年相比2012年的增幅更是达到49.48%,2014年相比2013年又增长了14.6%。
表3 全国博物馆场地面积情况
与此同时,我国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历年来也有明显增加,从2009年的1571.12万件/套增加到2014年的2929.97万件/套。其中2014年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一级品的件数占总藏品数的0.31%,二级品占比为2.22%,三级品占比为10.88%,而我国博物馆每年修复文物数也在逐步增加(详见表4)。
表4 全国博物馆藏品情况
续表
(四)我国博物馆举办展览数相对稳定,但参观人数急剧增加
举办展览是博物馆最主要的服务方式,也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最佳形式。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的次数在2009年至2014年间基本保持稳定,至2012年,我国博物馆举办展览11885个,其中中央补助资金举办的陈列布展997个。2013年稍有回落,举办展览数为9172个,2014年博物馆举办展览数稍有上升,为10529个(见表5)。目前,我国博物馆展览形式和方式日趋多样化和丰富,出现了主题展览、临时展览、特色展览、联合展览、下乡展览等。
表5 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情况
从参观人次看,我国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参观人数急剧增加。2009年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达到3.27亿人次,之后以年均10%的增长率持续增加,2014年我国博物馆年参观人次达到7.18亿人次(见图1)。
图1 全国博物馆参观总人次历年变化
根据2015年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对全国96个博物馆参观人群的抽样发现,公众对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普遍比较满意,整体满意度评价达到了4.12分(总分为5分)。其中对博物馆的场馆环境评价最高(4.38分),服务水平次之(4.11分),服务内容评价最低(4.053分)。从具体单项指标看,公众对博物馆外观设计评价最高,达到了4.46分,而对博物馆服务内容中的“纪念品商店出售的商品”评价最低,但也达到了3.88分。
总体而言,我国博物馆事业近年来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 我国博物馆参观人群分析
博物馆作为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以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出发点。吸引、引导、教育参观观众,成为我国博物馆提升其服务效能的重要着眼点。但自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也发生明显变化,观众对于博物馆的要求也有不同。2015年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96家博物馆(包括30家省级博物馆、23家市级博物馆、43家县级博物馆)进行随机观众抽样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7081份,获得了目前我国博物馆参观人群的第一手数据。现根据该调查数据,对我国博物馆参观人群做一具体分析。
(一)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参观人群的结构更趋多元化
调查数据显示,参观博物馆人群的年龄结构,以19~25岁的年轻人最多,占到了参观总人数的29.1%;26~40岁的人群次之,占22.3%;13~18岁人群更次之,占19.4%;61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最少,仅占4.9%(见图2)。这表明,当前我国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会参观博物馆,但主要以中、青年人群为主。
图2 博物馆参观人群年龄段分布
从参观人群职业分布看,学生群体是我国参观博物馆的主要观众来源,占到总参观人数的40%;企业员工次之,占13%;教师或科研人员再次之,占11.9%;农民所占比例最低,仅为2.9%(见图3)。这一方面要求博物馆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群体这一主要参观群体的针对性服务,另一方面也表明农民、个体工商户等职业群体是未来博物馆扩大参观人群的重要方向。
图3 博物馆参观人群职业分布
从参观人群文化水平看,超过一半(51.1%)的参观者是大专、本科学历者;再次是中学、中专学历者,占32.1%;最后是小学及以下者和研究生及以上者,均占到8.4%。从参观人群的收入水平看,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者最多(32.8%),月收入1001~3000元者次之(30.5%),月收入3001~5000元者再次之(19.8%),月收入5001元及以上者最少,仅占17%(见图4)。这表明中、低收入者更倾向于参观博物馆,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因为经济状况相对较佳,有更多样的文化消费选择的可能。
图4 博物馆参观人群收入水平分布
从参观人群的地域分布看,当地人仍是参观博物馆的主力军,占到了64.6%,外地参观者只占35.4%。且在这些参观博物馆的当地人中,其从居住地到参观博物馆的距离控制在1小时以内的占到了72.3%,1小时以上的本地参观者只占到了27.7%。这表明博物馆服务的最佳覆盖半径是观众1小时可到达的范围,若超出了这个范围,其对公众的吸引力就会相应减弱。
(二)参观博物馆的频次总体较低,但停留时间已比较可观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观众中2014年没有参观过博物馆的占到了17.4%,2014年参观过博物馆1~2次的占到了47.2%,2014年参观博物馆3~4次的占到了18.3%,2014年参观博物馆5~10次的占到了13.5%,2014年参观博物馆11次及以上的占到了3.6%(见图5)。这表明博物馆的参观人群绝大部分(64.6%)年参观频次在2次及以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5 博物馆参观人群2014年参观频次分布
而参观者通常在博物馆的停留时间,以半小时至1小时以内的居多(36%),1至2小时的次之(35.6%),2小时以上者再次之(15%),半小时及以下者最少(13.4%)(见图6)。换言之,超过一半(50.6%)的参观者在博物馆的停留时间超过了1小时。
图6 博物馆参观人群停留时间分布
从影响博物馆参观人群参观频次的因素看,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均与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频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本地参观者从居住地到博物馆的时间对于其参观频次的影响并不明显。具体从各项因素看,对参观频次影响最大的依次是职业、年龄和收入水平。从影响博物馆参观人群停留时间的因素看,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本地参观者从居住地到博物馆的时间等与公众在博物馆的停留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性别对于其在博物馆停留时间的影响并不明显。其中对其在博物馆停留时间影响最大的依次是本地参观者从居住地到博物馆的时间、文化程度和年龄(见表6)。
表6 参观频次、停留时间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检验
从职业对参观博物馆的频次影响看,公务员、教师或科研人员此类专业性较强的职业群体参观博物馆会较频繁,而农民、企业员工等专业性较弱的职业群体参观博物馆的频次相对不高。学生群体则虽然不会经常性(每年5次及以上)参观博物馆,但大多会每年偶尔去博物馆1~4次(见图7)。
图7 不同职业群体2014年参观博物馆频次分布
就本地参观者从居住地到博物馆的时间对其在博物馆停留的时长的影响而言,本地参观者从居住地到博物馆的时间越长者停留在博物馆的时间相应越长。这表明博物馆参观者到博物馆所需的时间成本与其在博物馆的停留时长存在正相关性,越不易到达博物馆的参观者愿意停留在博物馆的时间越长(见图8)。
图8 从居住地到博物馆时间不同的本地参观者停留在博物馆的时长分布
(三)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了解博物馆的途径及其参观博物馆的收获更为多样化
调研显示,公众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既有出于兴趣爱好(45.6%)、观光旅游(30.2%)的,也有陪同亲友(24.2%)、教育子女(23.4%)、单纯因为好奇(22.2%)的。此外,出于学术研究(16.4%)、集体活动(15.8%)及其他(6.1%)目的而参观博物馆的也不少。这反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参观博物馆不再仅仅是出于观看珍贵文物展览的需要,同时有了更多其他社会性需求,包括社交、休闲、教育等。
再从公众了解博物馆的途径看,朋友的口耳相传仍是公众了解博物馆的主要途径(42.1%),互联网的力量(32.4%)及博物馆实地宣传(28.3%)对于吸引公众也日益重要。而传统的旅游团推荐、户外广告、报刊、电视的宣传对于公众了解博物馆而言,越来越成为一种补充手段(见图9)。
图9 公众了解博物馆的途径分布
最后从公众参观博物馆的收获看,依次为:“增广见闻”(49.8%)、“丰富文物及艺术品的相关知识”(49.4%)、“欣赏喜欢的文物”(48.9%)、“了解当地特色文化”(41.3%)、“休闲、交流的好去处”(24.9%)及“其他”(9%)(见图10)。
图10 公众参观博物馆的收获
由此可见,博物馆切实发挥了进行社会教育、传播知识、休闲娱乐等功能,使得参观者能多方获益。
三 完善我国博物馆建设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这表明我国博物馆事业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背景下,面临新的建设使命,进入新的建设阶段。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服务职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深化改革,拓展博物馆服务职能
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文化遗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能。除此之外,博物馆还担负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一方面,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骨干,它的社会属性已赋予它相应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国际博协早在1996~2004年远景规划中即指出:“虽然传统认为博物馆是文物收藏和文物保护的场所,但当代的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并逐渐成为社会变革的工具。”另一方面,伴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博物馆正是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丰富公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理应承担满足人们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服务职能。
但目前我国不少博物馆主要扮演的仍是“文物仓库”的角色,工作重心是文物收藏,对如何为社会和公众服务往往不够重视。关于此点,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博物馆临时展览数不足。调查显示,2014年,临时展览数在3次以下的博物馆占到了被调查博物馆总数的35.1%;其中没有开设临时展览的博物馆占到了调研总数的10.3%。换言之,我国相当一部分博物馆,展览更新缓慢,服务活动相对不足。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客观上要求博物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职能、提升服务质量。
(二)加强博物馆服务能力建设,提供精准化服务
公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是博物馆核心价值的体现。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尽管公众对博物馆总体满意,但对于博物馆的服务内容,特别是“纪念品商店出售的商品”(3.88分)、“导览人员的讲解”(3.99分)、“展厅动画电视等多媒体效果”(3.98分),及博物馆的部分服务设施设备,如“停车场面积”(3.98分),仍表现出不满意。因而无论是其履行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设施设备,还是服务内容,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均存在改善、提高的地方。
与此同时,调研也表明,目前我国公众参观博物馆的人群更为广泛,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更为多元,了解博物馆的手段更为多样,参观博物馆获得的收益也更为丰富多样。中青年群体、学生群体、中低收入群体成为参观博物馆的主力军,而且不同群体参观博物馆的出发点及其参观预期更为个性化。这要求博物馆及时建立健全以观众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反馈机制,区分参观人群,提供精准化的服务内容、多样性的服务选择。
(三)优化投入机制,完善免费开放资金分配办法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运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已经步入常态化,观众已从“爆棚”“井喷”状态趋于稳定。“十三五”期间,应进一步优化投入方案和保障方式,完善免费开放补助经费分配办法,打破博物馆的“大锅饭”机制。引入第三方对博物馆投入—产出绩效进行评价,加大群众满意度测评方式的应用力度,将评价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将免费开放资金分配与资金使用效果挂钩,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动态资金分配制度,实现博物馆绩效评价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另外,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亟须完善博物馆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和投入标准。针对当前我国博物馆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采取非均衡的投入策略,结合各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不同特征和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促使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同时,参照西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经验,进一步鼓励与引导社会捐赠或其他形式的社会资金进入博物馆事业,实现博物馆总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四)建立博物馆从业人员准入机制,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博物馆从业人员是博物馆服务职能的主要承担者,公众对博物馆服务工作的满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博物馆从业人员的服务。2013年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的抽样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博物馆(纪念馆)从业人员以大专及以下的人员为主,占总人数的55.6%,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学历的从业人员分别只占总人数的8.22%、36.18%。且超过一半的博物馆(52.3%)没有建立志愿者队伍。同时,有29.7%的博物馆没有开展人员交流培训活动,年开展人员交流活动在1~5次的占39.1%。这一人员结构分布和培训机制距离博物馆的专业性服务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要规范、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素质,一方面可采取博物馆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认证的方式,按照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资格,以职业资质认证的通过与否建立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针对全国现有部分学历偏低、素质不高的博物馆从业人员,可以通过经常性轮训培训机制,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服务技能、知识结构。此外,还可通过改善制度环境与法律环境,引导、发展、壮大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以培育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补充力量。
[1] 彭雷霆,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政策、公共文化。王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