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4年,全省以城镇化和城市(含县城)基础设施、城乡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为重点的城乡建设进一步推进。
加快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城镇框架体系的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框架体系,是“十二五”以来山西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一圈”即太原大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州)定(襄)原(平)、离(石)柳(林)中(阳)城镇组群的大都市圈;“三群”,一是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二是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三是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经过几年来的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板块初具形态。2013年,太原城市群被列入国家城市群发展“3+10”(“3”即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10”即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10个区域性城市群)战略,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十大区域性城市群之一。2014年,全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实施,城镇框架体系构建进一步推进。其中,太原晋中同城化加快推进,在同城化涉及的道路改造、延伸等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实施的同时,加快推进了太原轨道交通延伸晋中的建设项目,进一步推进了同城化发展的高校新区建设,启动实施了新的同城化发展重大项目——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1+6”上党城镇群建设(“1”即长治市主城区,“6”即长治县、屯留县、长子县、壶关县、襄垣县和潞城市6个县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路网、城市扩容、环境改善等取得新进展。临汾百里汾河经济带建设继续推进,区域内霍州、洪洞、尧都、襄汾、曲沃、侯马6个县(市、区)以及临汾经济开发区和侯马经济开发区城市(镇)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全省11个中心城市扩容提质的各项建设也加快推进,取得新进展。其中,各中心城市建设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和实施,覆盖率达到70%,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科学性、规划性。
加强推进城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承载力。2014年7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加快城市管网建设改造、推进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四个方面,对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目标任务、明确了具体时间表。全年全省城市(含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35亿元,同比增长4.9%,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930公里、水气热等各类市政管网4406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970万平方米,改造提标1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1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新增绿化面积2180万平方米,全省城市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至年末,全省城市(含县城)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25平方米,同比提高0.07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7.4%,同比提高0.03%;燃气普及率达到86.2%,同比提高0.08%;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4.5%,同比提高1.5%;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6%,同比提高0.1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74.5%,同比提高7.3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3%,同比提高0.95%;绿地率达到32.8%,同比提高0.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同比提高0.5平方米。临汾、运城等13个市、县新创建成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全省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达到20个、省级达到26个。长治、繁峙等6个市、县新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省国家卫生城市达到3个,国家卫生县城达到21个。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和加强小城镇建设。全年全省479个建制镇共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3亿元,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汾阳市贾家庄镇新创建成国家级园林城镇,乡宁县管头镇等8个镇新创建成省级园林城镇。临汾市古县北平镇新创建成国家卫生镇,全省国家卫生镇达到7个。
积极调控房地产开发业的发展和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开发业是城市(含县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调控房地产开发业的发展,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房地产开发业为全省城市(含县城)面貌的巨变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作用。2014年,在市场持续走低的形势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调控了房地产开发业的发展。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403.6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下降20.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投资完成1010.69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同比下降24.9个百分点;办公楼投资完成69.2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商业营业房投资完成191.3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屋施工面积1547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增速同比下降9.7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面积388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增速同比提高17.8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218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70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79%;房屋销售面积157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3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业的发展呈走低态势。在调控房地产开发业发展的同时,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推进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2014年初,国家下达山西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为新开工18万套、基本建成18万套。山西自加压力,将任务调整为新开工23万套、基本建成18万套、实现投资500亿元。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快全省棚户区改造工作,促进民生保障和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省政府于2014年6月27日印发了《山西省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2014~2017年全省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70万户目标任务,并对各市任务作出分解。2014年,全省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23.26万套,其中棚户区17.37万套,超出国家下达任务5.26万套;基本建成21.02万套,超出国家下达任务3.02万套;完成投资528.05亿元,超出年度计划28.05亿元。截至2014年底,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1.38%,提前实现了国家“十二五”末达到20%的要求。在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还不断加强和规范了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加快了保障房分配进度,加强了准入、分配、运营、退出等审核环节监管。特别是2014年全省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实施并轨运行,对于健全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整合住房保障资源,提高政府资金和房源使用效率,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铁路工程建设继续推进。2014年,全省在建铁路项目主要有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朔州至准格尔铁路、太原枢纽西南环线、太原至兴县铁路、吕梁至临县铁路、侯(马)西(安)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山西段)、太原南站及相关工程、太原至焦作扩能铁路、大同至张家口客专铁路、保德至兴县瓦塘铁路、太原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阳泉北至大寨铁路等20多项,完成投资190多亿元。其中,大西客专太原至西安段暨太原南站、山西中南部铁路出海通道、黄陵至韩城至侯马铁路(山西段)、太原至兴县铁路建成通车,大同至张家口客专铁路获批。至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980公里,同比增加1194公里;每平方公里铁路平均里程达3.2公里,同比提高0.8公里。二是城乡公路建设进一步推进。2013年7月,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新情况和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新要求,省政府对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作出新的调整,将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由原来的“三纵十一横十一环”调整为“三纵十二横十二环”,总里程达到7258公里,比原规划增加了938公里。新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现时,山西对外可以通过33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与周围的省份快速相通相连,对内119个县(市、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同时实现省会到相邻省会、省会到地级市、相邻地级市之间高速公路直接连通。2014年,全省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57亿元,完成计划的122.4%。高速公路建设,扫尾完成新增太原至陕西佳县黄河特大桥、朔州环城西南段和山(阴)平(鲁)、阳(泉)左(权)、天(镇)大(同)、神(池)河(曲)、岢(岚)临(县)、繁(峙)大(营)、忻州环城、阳泉西环、霍(州)永(和)12个通车运营项目,在建吕梁环城、临县至离石、五台山至盂县、长治至邯郸拓宽改造工程4个项目800多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实施路网改造工程66项1228公里,完工722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新改建工程4318公里,完工2894公里。至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40436公里,同比增加10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1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平均里程达89.9公里,同比提高0.8公里。三是民航机场建设进一步推进。2014年,机场建设完成投资8.6亿元。吕梁机场建成通航,五台山、临汾2个在建机场加快建设,朔州机场的筹建取得重大进展。年末全省建成通航的机场有太原、长治、运城、大同、吕梁5个。
深入推进山西“大水网”工程和各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大水网”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山西规划建设的一项涉及面广的重大水利建设工程。该工程将以纵贯全省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两条天然河道为主线,以建设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为骨架,并通过连通工程建设,将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连通,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应急,丰枯调剂、促进发展”的大水网格局。山西“大水网”工程于2011年启动实施。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于2012年正式开工,2013年全面推进,2014年进入建设高峰。2014年全年完成隧洞掘进及输水工程202公里,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1%。其中,长治平顺县淜头水电站、运城垣曲县板涧河水库、吕梁石楼县坪底水库、晋中昔阳县口上水库4座大水网调蓄水库实现大坝封顶。与大水网骨干工程配套的6市44县县域小水网规划也加快推进。与此同时,其他在建水利重点工程也加快推进。其中,昔阳县松溪供水工程枢纽和石楼县坪底供水工程枢纽工程下闸蓄水、阳泉市娘子关供水二期续建工程主体完工,沁源县永和水电站大坝、吕梁市柏叶口龙门供水工程、汾河中下游河道治理工程、滹沱河河道治理工程均按计划推进,并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继续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至2014年末国家规划部署的75座一般小型病险水库全部完成加固任务,山西自行组织实施的110座应急专项除险加固水库全部完成主体工程。积极推进山西百座小型水库更新建设工程,11座条件成熟的小型水库开工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住房抗震改建。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始于2008年,通过几年来持续推进,到2013年,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完成37万多户,使12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喜迁新居。2013年,全省还在大同、朔州、忻州启动并完成了1万户农村住房抗震改建试点任务。2014年,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住房抗震改建工程继续推进。全年国家下达山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7.2万户,山西将任务增加到15万户。同时,继续在大同、朔州、忻州开展1万户农村住房抗震改建试点。至年末,全省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5万户,超额完成5000户;开工1万户农村住房抗震改建试点,其中9529户竣工。二是继续推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该项工程于2013年启动,旨在改善全省乡村人居环境、破解“垃圾围村”的现象。2013年,全省2.82万个行政村全部启动乡村清洁工程,共落实资金11.57亿元,配备清扫保洁和监管人员7.8万名、垃圾收运车辆3.59万台,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保洁清运处置体系,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2014年,全省各级有关部门围绕实现“人员队伍、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处理、村容整饰、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五个全覆盖,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全省完成投资11.17亿元,超过年度计划1.17亿元;配备清扫保洁人员7.3万名、配备率达到122%,监管人员6850名、配备率达到115%;配备垃圾清运车辆3.5万台、配备率达到117%,垃圾箱(桶)19.6万个、配备率达到73%;建成垃圾中转站213座、垃圾处置点4821处,清运积存垃圾86万吨,整治残垣断壁8.2万处。全省“乡村清洁工程”的持续开展和推进,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农村的环境面貌。三是启动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2014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启动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的重大决策。4月28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4年行动计划》,对全省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规划和部署。到年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完成投资超过14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142亿元的计划。其中,改造县乡公路544公里,新建和改建农村饮水工程1598处,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0个,完成采煤沉陷治理搬迁4.6万人。与此同时,全年还新建改建了农村幼儿园312所,易地搬迁了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
2014年,全省城镇化率达53.79%,同比提高1.23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山西城镇化率低于全国3.9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