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财富传承密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 股权争议:股权设置不合理导致人财纠纷

案例2-3-1 香港镛记:平分股权本意好,兄弟争夺遭清盘

“香港镛记”是由甘穗辉一手创办的以烧鹅驰名的酒家餐饮集团,于1942年在上环诞生,至1968年,镛记酒家就已被美国《财富》杂志选为世界十五大食府之一,后连续获得米其林一星评级。早在1994年,创始人甘穗辉就在国外注册了离岸公司,并将所有股份放入 “镛记控股”中。甘穗辉去世后,又以相对公平的原则将镛记控股70%的股份平分给了长子甘健成和次子甘琨礼。三子甘琨岐、小女甘美玲和甘老太各持10%股份,但不参与经营而坐享分红。

后从2009年起,第二代掌舵人甘健成与二弟甘琨礼出现矛盾,三子甘琨岐去世后,其持有镛记控股10%的股份转移到了甘琨礼名下,小妹甘美玲也将其持有的镛记控股10%的股份转让于甘琨礼,而甘老太则将其所持的10%的股份赠与甘健成,至此甘健成拥有45%的股份,而甘琨礼拥有55%的股份。[1]甘琨礼的股权份额变大之后越发想一揽大权,独占家族企业。2009年7月2日,甘琨礼希望让自己儿子甘连宏也加入镛记控股,出任第三名董事,从而掌控母公司董事会,独揽掌控公司的大权。而此时甘健成也意识到其弟意在掌控镛记,发现自己的股东优势和权力逐步削弱,因此要求甘琨礼收购其所持有的45%的股份,未果,便向法院申请将公司镛记控股清盘。

终审法院认为,镛记作为家族公司,各方早先也已经达成共识,由长子和次子共同全面参与公司业务运营管理。但次子的最终意图是独揽控制权,他以重组董事会,新增自己的儿子为董事来达到控制的目的,构成了对长子甘健成利益的不公平损害。基于以上这些考虑,香港终审法院于2015年11月11日作出判决,判定应当对镛记控股进行清盘。

甘穗辉本意是将70%的股份公平公正地分配给两个儿子,但因为股权安排不合理,最终导致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遭到清盘重击。[2]

图1 股权变更前

图2 股权变更后

【点评】

镛记酒家创始人甘穗辉生前对两个儿子一直谨遵“一碗水端平”原则,按照甘穗辉原先的设想,长子甘健成持股35%、次子甘琨礼持股35%,三子甘琨岐、小女甘美玲和甘老太各持股10%可以使两个儿子共同合作维持公司集团的稳定发展。值得肯定的是,甘穗辉生前设计的“均衡”的经营权分配对镛记酒家早期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在争议发生以前,甘健成和甘琨礼在经营中的和谐互助给父亲确实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帮助,协助父亲打造了一个香港美食界的金字招牌。但是通过案例我们也能看到,甘健成和甘琨礼的最终矛盾仍然来自对于股权份额的争议、对实际控制权的争夺,问题在于其他三人的股权一经转移就会直接引起控制权发生变化。

本案中股权设置方法虽在企业发展早期明确了兄弟间各司其职、各享获利权的基础原则,但却没有能够考虑到股权所对应的权能也实际上已经归属于不同的股东。股权的权能包括了所有权(继承权、转让权等)、分红权、表决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权)等。而35%—35%—10%×3的股权分配直接导致了企业经营权的模糊空间,长子和次子主管公司业务,其他亲人享受股权收益,不参与运营,这种方法实质制造了潜在的“关键少数”的危机,也正是由于另外三人持有的30%股份的权益发生变动,直接导致了镛记酒家的两位掌门兄弟爆发争产纠纷。虽然华人的传统观念是“长兄中父”,可惜事与愿违,平分股权不能保证兄弟和谐,反而弱化了企业的有效控制,成为亲兄弟对簿公堂、镛记版“溏心风暴”上演的主要原因之一。

案例2-3-2 真功夫:错将股权五五开,郎舅争为创始人

一、姐夫投奔小舅子,郎舅合开蒸品店

1990年6月18日,17岁的潘宇海开始创业,在东莞市长安镇107国道边上开办“168甜品屋”,经营甜品及快餐生意,由于经营有方及对美食的天赋,在当地很快就有了名气,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次年,潘宇海的姐夫蔡达标与姐姐潘敏峰则一起开办了一家五金店,但不久便因生意惨淡宣告倒闭。

1994年,为帮助创业失败处于困境中的姐姐和姐夫,潘宇海拿出50%的股份给蔡达标、潘敏峰夫妇,让其一道参与经营。潘宇海负责全面管理、蔡达标负责前厅待客、潘敏峰负责财务和采购。自此,中国快餐行业前五强中唯一的本土品牌“真功夫”加速了萌芽,但五五平分的股权架构也为日后的系列纷争埋下了隐患。

1995年,连续开了两家分店后,蔡达标开始完善从前线到后台各个操作流程的标准,最终与潘宇海成功研制出电脑程控一体化蒸柜,一举解决了中餐标准化的历史性难题,使中式快餐连锁化成为可能。

二、事业步入快车道,蔡潘走到岔路口

从创业开始,出生于厨师世家的潘宇海掌握菜品配方,企业由潘宇海实际控制。而作为后来者的蔡达标在企业经营方面始终缺少话语权。

转机出现在标准化设备的研发成功之后,企业对潘宇海这位大股东兼大厨的依赖减少了,企业发展也到了一个新阶段,需要一位更具战略眼光的掌舵者。2003年,具有一些策划天赋的蔡达标成功说服了潘宇海,由蔡达标出任公司总裁,5年后进行一次换届。而潘宇海则以副总裁的身份,承担起了全国各地门店的开拓工作。

2004年“双种子”开始新的扩张,但因为 “双种子”这个名字不利于打开一线城市市场,对于启用“真功夫”新品牌的建议遭到了潘宇海的激烈反对,但在蔡达标的坚持及说服下,潘宇海最终同意使用“真功夫”。从此之后,蔡达标在公司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真功夫在二人的经营下如同进入快车道的汽车,一往无前。

三、养外宅劳燕分飞,争权力股东决裂

2006年,真功夫开始酝酿上市计划,并实施走向全国的战略,企业产生了融资需求。作为配合吸引风险投资的举措,2007年开始,蔡达标在企业内部实施“去家族化”改革,使得一些创业元老先后离去,这削弱了潘宇海在公司内部的势力。

事业越做越大,蔡达标和妻子潘敏峰的感情却越来越差。2006年,蔡达标夫妇的婚姻走向终点,双方协议离婚。潘敏峰将自己在真功夫25%的股权让渡给了蔡达标,以换取子女的抚养权。自此,蔡达标获得与潘宇海对等的股权比例。

转眼到了2008年,蔡达标的任期即将到期,按照当初的约定,他应该把总裁让给潘宇海。但是蔡达标拒绝交出总裁的位置。

潘宇海不甘心只做一个股东,但此时的潘宇海在真功夫内部早已被架空:创业元老已经离开;新进高管基本是蔡达标的人;新组建的董事会中,两家风投也因蔡达标的经营能力更强而倾向于支持蔡达标。于是2008年年初真功夫内部协商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成立一个子公司,创立一个新品牌“哈大师”主要经营牛肉面,这个新品牌由潘宇海完全打理。蔡达标也在董事会表态,投入5000万元支持新品牌的发展。如此,就形成了“蔡负责真功夫、潘负责哈大师”的品牌分工格局,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但哈大师品牌的经营进展并不顺利,后续发生了一系列的争议导致两人彻底决裂。

四、施毒计金蝉脱壳,遭举报身陷囹圄

蔡达标和潘宇海已闹成僵局,继续合作下去基本无望,和平分家的希望也极为渺茫,双方都对企业的控制权志在必得。

于是,已将企业控制在手的蔡达标,下定决心聘请律师设计方案,以图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律师通过分析公司的控制权结构,不仅对蔡、潘双方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而且制定了一整套详细的金蝉脱壳方案,蔡达标将此称为“脱壳计划”。该计划旨在将现有真功夫的一切资产、业务、供应链、商标等,转移到新的法人主体之下,使得原企业成为一个空壳,从而彻底摆脱潘宇海。

蔡达标一连串密集的资金调拨和收购动作,本是为了增加对公司的控制,却因筹措资金触犯了法律。潘宇海通过此前提起的知情权官司,在审计真功夫公司台账时发现了蔡达标涉嫌侵占、挪用公司巨额资金的证据。最终法院一审认定蔡达标职务侵占1515万元,挪用资金1800万元,数罪并罚,判其有期徒刑14年。[3]

【点评】

纵观真功夫的发展历程,创业之初蔡潘两家人在同一屋檐下、同一口锅里,吃饭生活了4年,可谓水乳交融。最终却走到了毁冠裂裳的境地,让人唏嘘。何以如此,追根溯源,可以说双方创业之初的股权设置就已经为日后的纷争埋下了隐患。

真功夫事件发生后,很多人认为是家族矛盾导致的,蔡达标和潘敏峰离婚是关键。其实,真功夫的核心问题是其均等的股权分配结构,家族矛盾只是进一步加剧了股权结构不理想所导致的问题。企业的每个股东对企业的贡献肯定是不同的,而股权比例对等,即意味着股东贡献与股权比例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股东矛盾。

在2007年引入外部投资之前,真功夫的股权结构是蔡达标、潘宇海两家各持50%,这样的股权结构犹如定时炸弹会随时引爆。这种势均力敌的股权结构很容易引起股东之间的纠纷,因为谁也没有占优势的表决权,而股东则是按股权比例行使权力。一旦家族内部发生变化,就如本案中蔡、潘两家的姻亲关系破裂,合作基础将出现大裂痕。一旦股东之间出现利益分歧,没有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大大增加了谈判的难度。而后蔡达标通过控股真功夫股东之一的中山联动创业投资公司,股权比例反超潘宇海,而这也成了真功夫家族内斗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体系可以用“三会一层”来概括,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分别构成了公司法人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有权选任和解除董事,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决定权。可以说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他机构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

所以作为公司股东,股权代表的不仅是分红权、剩余财产索取权等财产性权利,《公司法》第四条赋予股东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同样重要。股东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权主要体现在公司股东(大)会的表决权上。但在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大多家族企业创业之初以亲情和血缘为纽带,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由此形成的股权架构多为自然而发,常见的问题有:股权平均分配,拍板决策困难;管理层多为家族成员,外部职业经理人难进入;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股份与权力不对等。股权架构不合理将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严重者如真功夫,给公司和股东造成惨痛的损失。

因此,家族企业股权架构问题是家族财富管理和传承中应重点分析和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