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况录播类电视舞蹈节目
实况录播类电视舞蹈节目,是指通过对舞剧、舞蹈诗、舞蹈晚会、歌舞晚会或综艺晚会等形式,在商业演出、专场演出或比赛时所进行的一次性同步的录像,然后根据播出时间长度的要求,经过后期的剪接整理,加上剧目标题及具体节目名称或简介,并加上片尾字幕等合成后播出的样式。
实况录像节目基本保持了原舞蹈演出的形式,通过电视的录像、编辑后再以电视的传播功能将其传达给电视观众。实况录像节目是电视台录制节目中数量最多、最普遍的节目制作方式。实况录像的长处是:(1)节目新编创的多,比如外国来华的访问演出,国内各省市新创作剧目、节目的进京演出,重要节日、纪念日及活动的创作演出等;(2)因为是带观众演出的同步录制,演员表现会更加情绪饱满;(3)因为是一次性的录制机会,电视台各部门、各个工种会十分认真,确保不出差错;(4)实况录像的后期编辑会比较快捷。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实况录像的技术设备和导演录制手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例如录像机技术设备的出现、使用和进步,从最初只能实况转播,而记录仍需使用16毫米电影胶片,到使用电视录像转播设备进行电视录像。电视录像由于录像带具有反复使用的性能,使得录制更加便利并且提供了再修正的可能性,为节目制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又例如电视同步录像讯道(摄像机)的增加,从最初的两三个讯道逐步增加到4个、8个或更多讯道,或2台甚至多台转播设备同时向电视台导播室发送信号连成一体,还有转播设备上录像机的增加,从最初的2台录像机增加到3台、4台或10台以上。录制技术设备的发展、录制技术水准的提高,明显提高了录制声画的效果。
稍有遗憾的是,近些年来一些电视导演在录像现场的切换技术水准却没有与设备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同步提高,很多优良的工作习惯渐渐消失。从20世纪50年代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前身)诞生,在老一辈电视工作者们的艰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应播出要求、符合技术条件的工作流程,文艺类节目电视录像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录制一台节目,无论是交响乐、舞剧、歌剧、戏曲还是话剧,都会先看节目或看剧本、听录音,由导演写出分镜头本,在演出录像前,导演与摄像师面谈当天录像的要求,录像中导演与每个摄像师都严格按照镜头本进行调机和切换,有时会两位导演一同工作,一位调机、一位切换,有时会一个导演自己调机并切换。在这种严格的工作程序下,节目的录制保证了水准,更养成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随着设备的进步,转播车上录像机的增加,在可以做到同步多机录制(即多讯道录制)的同时,还可以多台录像机录制,即一场节目,8台摄像机拍摄,每个摄像机都可以由一台录像机单独记录,也就是说一台节目除现场切换外还可以同时生产出7套不同机位的同一个节目素材。这种技术的可能,其实有人尝试过,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某次录制访华演出的世界著名舞剧,节目很好,但只有一次录制机会,由于担心失误就采取了此种录像方式,其结果却事与愿违,大量的素材价值不高,后期编辑用了很长时间的投入,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实况录制舞蹈节目并不是讯道越多越好、录像机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好案头工作,充分了解节目主题、形式、特征,按照需要设计机位,确定录像机的录制工作量。在录制过程中,使用好电视语言,把握好舞蹈节奏,使电视录制的舞蹈不仅体现出原作品的样貌,甚至更显魅力。
■大型舞蹈与服饰综合展演《金舞银饰》
20世纪80年代,上海舞剧院一团(现上海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蹈与服饰综合展演——《金舞银饰》参加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
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东方情趣,体现了中国传统舞蹈所具有的韵律之美、含蓄之美,同时也突出了素有“衣冠王国”美誉的中国传统服饰艳丽多姿、富于幻想的特点,尽显中华民族的神韵与风采,在舞蹈与服饰的综合展演中所体现出的舞风与服饰的演变与中国文化的演变紧紧相连。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序·美的进程》《唐·宫廷舞与饰的印象》《宋·民间舞饰与市井艺术印象》《明·戏曲舞蹈印象》《尾声·演化中的舞与饰之印象》,“它引领着观众从先民们穴居野处、赤身露体的原始时代出发,历经唐代的宫廷、宋代的市井、明代的戏曲舞台,直到现代文明的今天,目睹着中华民族服饰的形成与演化进程,也领略了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繁荣的道路,仿佛是在舞蹈和服饰的历史百科书里遨游”[1]。《金舞银饰》融舞蹈、服饰、音乐、场景于一体,以中国舞蹈来展现中国服饰的色彩斑斓,以中国服饰来烘托中国舞蹈的婀娜多姿,共同展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众多断面与印象。当时的评论认为,《金舞银饰》“为争奇斗艳的首都舞台投射了一道令人炫目的霞彩。它是历代舞蹈的集成,也是历代服饰的展演——是舞蹈与服饰并重的艺术”[2]。
应中国艺术节组委会邀请,中央电视台对《金舞银饰》进行了实况录制。1986年8月中央电视台组团携带部分电视文艺节目,参加“金色布拉格国际艺术节”,最终电视艺术片《金舞银饰》获得了特别奖——传统与民族艺术奖。
对该片的录制,冯双白曾以《电视片〈金舞银饰〉的独到之处》为题,发表文章谈到,“作为电视艺术片的《金舞银饰》,用精心结构的电视画面、多重角度的电视空间调度、多样化的电视语言,把一个舞蹈性的服饰表演,很好地组织在二维的电视图像里,同时把电视的现实性时刻拉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时空里了”。文章还特别谈到了舞台艺术录制中电视手法的运用问题,“一般说来,当一个电视导演把舞台表演转换为电视艺术的画面时,往往更愿意采用各种‘蒙太奇’的手段,采用各种电视独有的方法,尽可能地‘丰富’原来的舞台艺术。这样的做法本无可争议,它也会大大加强电视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电视片在有了多样的电视手法之后,却在一定程度上丢掉了电视艺术所真正应该有的艺术冲击力,这冲击力既来自生活真诚,更来自电视艺术所独具的个性,来自电视艺术的激情。电视片《金舞银饰》很少使用电视技巧,更不用那些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的所谓电视特技,而是非常朴实地发挥着电视艺术的功用,把一台好看的节目之所以‘好看’展示在电视观众面前。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导演把整场演出分为上下两集,采用非常细致的镜头处理,流畅的画面节奏,将服饰之美和舞蹈、服饰表演之美呈现出来,而且特别注意把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由此可见,电视的实况录制是可以创作出优秀的电视舞蹈作品的,即使在当下,实况录制依然是电视台重要的日常的不可替代的工作之一。
■舞蹈晚会《沈培艺舞蹈晚会》
《沈培艺舞蹈晚会》录制于1993年,以舞者自述的方式及五个不同风格、样式的舞蹈作品构成,表现了舞蹈家沈培艺成长、历练,并形成个人表演风格的过程及她对舞蹈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探索精神。该节目以实况录制的方法完成播出,作品获得了广泛好评。
◎片中作品一:舞蹈《太阳雨》*
舞蹈以男女双人舞和群舞形式展现。双人舞大多是舞剧的核心段落,是舞蹈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广泛存在于芭蕾程式中,并在当代舞剧、舞蹈中沿用。双人舞不仅仅是两个人在一起跳舞,它也是特殊的舞蹈技能,是舞蹈演员特别是舞剧主演的必修课,是考量一个舞者是否具备舞剧主要角色的重要条件。
作品第一个画面从双人舞的腿部开始。二人左腿绷脚以弯曲状共同慢慢离开地面抬起至25度绷直,女演员将腿向外划动到左前方慢慢落下足尖点地,二人腿成交叉状。在女演员向左腿移动重心时画面叠化成二人在红色背景下的小全景,二人变换位置转身,男演员右腿后伸主力腿深蹲,女演员侧身挺立,画面叠至舞台全景。舞台上一片弧形透明的纱悬挂于空中,干冰似云般在上面流动并从均匀的缝隙中流下。全景中六位男演员成一斜排,他们时而与双人舞共同舞蹈,时而以静态造型于周围。整个作品以双人舞为主,表现了对阳光的追寻和享受阳光的美好。作品最后,女演员以慢慢的后退步,迎着那缓缓推出的巨大红球,画面逐步拉出全景,看见男女主角簇拥着将红球放于白纱之上,随着白纱升起,就像云上的日出。所有演员将双臂高举向两侧打开,两位男演员托起女主角走到台前。中景画面中她打开双臂就像迎接太阳的光芒,接着舞蹈重现第一组造型:镜头从二人仰头迎接太阳的舞姿叠化到六位男演员仰头高歌的造型,再叠化到舞台全景与音乐的高潮同步结束。
◎片中作品二:舞蹈《俪人行》*
作品根据余碧燕的《奴怨》改编而成,舞蹈追求意境的营造,是集舞蹈、服装、舞美、道具为一体的装饰性作品。
舞台环境呈现的是从散状到形成一条长长落地的辫子。作品开始,舞者以基本位置不变的坐姿舞蹈到慢慢站起,然后慢步小半圆环绕轻柔起舞。镜头变化同样缓慢,让人感受到“冷冷清清、寻寻觅觅,还是冷冷清清”的情境与心绪。舞蹈中段音乐出现弹拨乐的音效时,舞者轻轻拿起一把红伞慢慢将它打开,同时舞台环境变成暖色调。舞者一步、一步地向上场门方向走去,电视画面以拖曳的裙摆为前景,观众看到似长绸般绵长的裙摆在灯光下不断变化色彩。女子在近景中转身回头一把一把、一下比一下快地将长绸收回,抱着长绸奔跑中旋转、旋转中奔跑,最后在舞台下场口停住,一边退一边将红绸一把把地放于地面,然后转回身在俯瞰的画面中渐渐远去,红绸一直跟随她越走越长,好似回忆没有尽头……
◎片中作品三:舞蹈《榻·棺》
林黛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她的样貌、性格与文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刘英创作的《榻·棺》以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诠释了黛玉之死。
作品起始,画面从纱幔特写慢慢摇下,看见坐在榻上手拿花枝的黛玉一片片地摘下花瓣撒落在地上,当她再次伸手去摘下花朵时镜头给出花与手的特写,随着将花朵举到眼前,画面摇出演员特写,镜头切出榻前落满一地的花瓣,黛玉无力地倒在榻边,长发也随着散落下来。音乐主题旋律进入,黛玉抓起地面散落的花瓣抛向空中,特写画面中花瓣纷纷落下。接着连续三次黛玉手举花枝的空镜入画,强调了落花与人物命运的相似,表达出作品对人物命运的预示。作品B段随着音乐情绪和灯光向暖色调的转变,熟悉“宝黛故事”的观众自然会联想到“宝玉被骗娶亲、黛玉含泪焚稿”的情境,而本作品将黛玉听到迎亲的鼓乐误以为是迎接自己的花轿时的欣喜延长与放大了,形成了一个主体舞段,使得作品的这一抹亮色让舞蹈的情绪变化对比增强,同时也更突显了黛玉命运的悲剧结局。B段表现了黛玉在迎亲的鼓乐声中套上新娘的红装,从反穿嫁衣双手伸进衣袖的舞动到直接穿上嫁衣的舞蹈。作品巧妙地、合情合理地运用了长袖与红绸舞的律动与技巧,放大延长了情绪的表达,为这个作品增添了一抹暖色、一点喜悦。画面从充满红色的双袖缠绕后退和左右掠过画面的特写,接着连续20多个点翻身的技巧,镜头逐渐推进至近景演员冲出画面又左右冲进画面倾听迎亲的鼓乐,然而声音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她终于明白那不是迎娶她的鼓乐,这一切不属于她。在逐渐加快的定音鼓声中,舞者从双臂衣袖的抖动到原地的连续旋转,俯瞰的画面不断地推进至演员仰头的近景,表达了主人公无奈与失望的悲痛情绪。黛玉奔跑着脱下嫁衣,将红嫁衣抛向身后落入地面的空画面中,舞蹈以地面的舞动表现出人物挣扎、不平与无望,最后从空中落下一缕白纱,画面连续三次切出演员近景、白纱落下遮面的过程,在不断落下的白纱中,她想出去却出不去,在无奈中画面渐渐隐黑……
◎片中作品四:韩国民俗舞蹈《仨儿朴里》*
“每当我跳起朝鲜族舞蹈时都感到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震颤,我的朝鲜族舞蹈老师是朝鲜族人,就在她创作、教学都处于上升趋势时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从此,我对朝鲜族舞蹈的喜爱已不仅仅出于对动作的美妙体会和欣赏的角度了,而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沈培艺表演时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心境。
“仨儿朴里”意指“熬厄运”,舞蹈深藏玄机,是韩国民俗舞蹈中女性舞蹈的代表作。这个将近7分钟的作品,舞蹈静怡、流畅、舒缓,表现了女子的柔韧、细腻,多姿、多情,并且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和梦幻感觉,达到了优美而莫测的境界。朝鲜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在众多的民间舞蹈中是属于比较难把握的,做到优秀则更要有很好的艺术造诣。正如一些专家的评论:沈培艺的舞蹈永远注重分寸,既不过也无不及,其艺不俗。沈培艺的舞蹈艺术强调由意念发至气韵带动肢体,人物塑造含蓄深邃,艺术表达不露圭角,浑然天成[3]。此评论是对沈培艺舞蹈艺术修养的高度评价,用在舞者对“仨儿朴里”的呈现上,亦可以说是准确、恰当。
◎片中作品五:舞蹈《波动》
舞蹈作品《波动》改编自沈培艺之前创作的作品《最后的舞蹈》,表现了人在不同处境下,不同的心态波动。该作品以现当代舞蹈的风格呈现,作品以地面动作为主的起伏和位置的移动变化起始,随之在低沉颤动的音乐中,男女舞者用交错起伏的律动似“慢动作”般地展开肢体,以很强的控制力和舞姿的变化形成“波动”的起伏,柔韧的力与运动变化幅度的对比,构成作品舞蹈语汇的特征。随着音乐节奏形与音色的变化,从领舞开始以一人、三人、五人逐步叠加进入的方式,既表现出舞蹈的主题语汇形态,又以节奏的变化构成运动中有瞬间停顿的舞段特征。镜头多次出现领舞的中景与群舞的动态长时间的重叠,让观众既看清领舞的动作与神态,又感受到整个舞台气氛及群舞的表现。作品最后的高潮也是结束段:女群舞以脚下步伐为主,以动作不变力度加强的状态从上场口舞出,成两横排后女子仍以动作不变、力度加强的状态向台口行进,渐渐形成三角性状,女主角上场形成了以女主角为领舞的全体舞者共舞的三角形状向台口行进,随着音乐的节奏逐渐加快,力度逐渐加强,镜头再次出现全景与领舞中景半叠影的状态,再度强调了“波动”的力度与韧度,在舞者们持久的共同舞动与力度不断加强中舞台灯光渐渐隐黑,表演结束。
在观众的掌声中沈培艺上场谢幕,她带着刚刚跳完舞蹈尚未平静的气息,面对观众道出了心中的话语:“我终于跳完了,我终于可以走出‘动作’的世界。我还要回去,回到那个‘动作’的世界去。它是属于我的,也是属于你们的,而我更是属于‘它’的。”
■舞蹈诗《延安记忆》
由武警政治部文工团创作演出,左青担纲总导演的舞蹈诗《延安记忆》(2011年6月首演),用舞蹈艺术手法讲述延安往事,引发人们对革命年代美好传统的追忆。“作品的高妙之处在于编导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作为串联全剧的一条主线,以散点透视、多章串联的方式,把铭刻在中国人民记忆中的‘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以及枣园故事、双拥传统,还有白毛女、张思德等关于延安的标志性人物,用老军号、三八枪、干粮袋、旧马灯、大刀片等这些让人们触景生情的文化符号和历史名片,连接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广大观众在陕北信天游的歌声里、在延安窑洞纺车前、在鲁艺的舞台上、在枣园的马灯下,去感受一代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去感受淳朴勤劳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4]*
由于该节目在中国大剧院的演出仅一场,而且有些场景表演者是从观众席入场并在行进中边舞蹈边与观众互动交流,所以电视录制只能采取一次性实况录制方式,我们定位为“前期实况录制,后期精心制作”的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带观众的实况录制,演员表演富有激情、情绪到位,演员与现场观众的互动热烈而真诚;另一方面在后期编辑制作时采取积极的创作态度,如以版画风格做成每个篇章的起始画面,并显示篇章的标题和简介。同时为了突出作品特点和电视呈现的风格更显统一,又与总导演进行多次沟通进行调整,使最终播出呈现给电视观众的作品,散发出浓郁的黄土气息、闪亮的民间色彩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这些例子还有不少,我们应充分重视舞蹈的电视实况录制。
注释
[1].赵国政.舞蹈艺术的横向繁衍——《金舞银饰》带给人们的思考[N].人民日报,1987-9-24(8).
[2].赵国政.舞蹈艺术的横向繁衍——《金舞银饰》带给人们的思考[N].人民日报,1987-9-24(8).
[3].百度百科“沈培艺”词条。
[4].陈宪义.回望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评武警文工团大型舞蹈诗剧《延安记忆》[N].中国文化报,20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