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269-2015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术语和符号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d——为0.707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振型共振频率所对应的水平线位移;

d0——振源处的振动线位移;

db——基础底面的水平振动线位移;

df1——第1周的振动线位移;

di——在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i点的频率所对应的振动线位移;

dm——基础竖向振动的共振振动线位移;

dmax——基础最大振动线位移;

dm1——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振型共振峰点水平振动线位移;

dn+1——基础扭转振动共振峰点水平振动线位移;

dn+1——第n+1周的振动线位移;

dr——距振源的距离为r处的地面振动线位移;

dx——基础重心处的水平振动线位移;

dz——基础顶面的水平振动线位移;

d——第1周的水平振动线位移;

d1——第n+1周的水平振动线位移;

d2——为0.707基础扭转振动的共振频率所对应的水平振动线位移;

d2——试样顶端的轴向振动线位移幅;

d2——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振型共振峰点竖向振动线位移;

fat——第1台传感器测试的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振型共振峰点竖向振动线位移;

fal——第2台传感器测试的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振型共振峰点竖向振动线位移;

fal——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一个点对应的振动线位移;

fal——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二个点对应的振动线位移;

fal——无试样时激振压板系统扭转向共振频率;

fal——无试样时激振压板系统轴向共振频率;

fd——基础有阻尼固有频率;

fd1——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振型有阻尼固有频率;

fi——在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i点的频率;

fm——基础竖向振动的共振频率;

fm1——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振型共振频率;

f——基础扭转振动的共振频率;

fnz——基础竖向无阻尼固有频率;

fn1——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振型无阻尼固有频率;

fnx——基础水平向无阻尼固有频率;

f0——基础回转无阻尼固有频率;

ft——基础扭转振动无阻尼固有频率;

ft——激振频率;

ft——试样系统扭转振动的共振频率;

fl——试样系统轴向振动的共振频率;

ωn1——基础扭转振动固有圆频率;

ωn1——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一振型无阻尼固有圆频率(rad/s);

ω1——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一个点对应的振动圆频率(rad/s);

ω2——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二个点对应的振动圆频率(rad/s)。

2.2.2 计算指标:

cd——总应力抗剪强度中的动凝聚力;

E——地基弹性模量;

Edmax——最大动弹性模量;

Gdmax——最大动剪切模量;

Kz——地基(或桩基)抗压刚度;

Kz0——明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抗压刚度;

Kx——埋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抗压刚度;

Kx——地基抗剪刚度;

Kx0——明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抗剪刚度;

Kφ——埋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抗剪刚度;

Kφ——地基抗弯刚度;

Kψ——明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抗弯刚度;

Kpz——埋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抗弯刚度;

Kpz——地基抗扭刚度;

K——明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抗扭刚度;

ma——埋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抗扭刚度;

ma——单桩抗压刚度;

ma——桩基抗弯刚度;

ma——试样顶端激振压板系统的质量;

md——设计基础的质量;

mdr——设计基础的质量比;

mf——模型基础的质量;

mr——模型基础的质量比;

ms——试样的总质量;

mz——基础竖向振动的参振总质量(包括基础、激振设备和地基参加振动的当量质量);

mψ——基础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的参振总质量(包括基础、激振设备和地基参加振动的当量质量);

mψ——基础扭转振动的参振总质量(包括基础、激振设备和地基参加振动的当量质量);

m0——激振设备旋转部分的质量;

m1——重锤的质量;

Mψ——激振设备的扭转力矩;

Ed——试样动弹性模量;

Gd——试样动剪切模量;

po——试样外围压;

pi——试样内围压;

P——电磁式激振设备的扰力;

Pa——大气压力;

Pd——设计基础底面静压力;

PL——最后一级加载作用下,承压板底的总静应力;

P0——模型基础底面静压力;

P1——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一个点对应的扰力;

P2——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二个点对应的扰力;

q——广义剪应力幅值;

Q——承压板上最后一级加载后的总荷载;

ri——第i根桩的轴线至基础底面形心回转轴的距离;

Rf——45°面上试样的动强度比;

Rff——对应于等效破坏振次的动强度比;

S——加荷时地基变形量;

SP——卸荷时地基塑性变形量;

Se——地基弹性变形量;

SeL——在地基弹性变形量 应力直线图上,相应于最后一级加载的地基弹性变形量;

T——试样扭矩;

vg——重锤自由下落时的速度;

vp——压缩波波速;

vR——瑞利波波速;

vs——剪切波波速;

W——试样轴力;

α——地基能量吸收系数;

α0——潜在破坏面上的初始剪应力比;

μ——地基的泊松比;

μd——试样的泊松比;

ρ——质量密度;

ζz——地基竖向阻尼比;

ζzi——第i点计算的地基竖向阻尼比;

ζ1——地基水平回转向第一振型阻尼比;

ζψ——地基扭转向阻尼比;

γd——试样动剪应变幅;

γ——试样剪应变;

εd——试样动轴应变幅;

εr——试样径向应变;

εz——试样轴向应变;

εθ——试样环向应变;

ε——试样大主应变;

ε2——试样中主应变;

ε3——试样小主应变;

ζt——试样扭转向阻尼比;

ζz0——明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水平回转向第一振型阻尼比;

ζdz——明置设计基础的地基水平回转向第一振型阻尼比;

ζdz——明置模型基础的地基竖向阻尼比;

ζ1——明置设计基础的地基竖向阻尼比;

ζ1——试样轴向振动阻尼比;

ζ1——第一点计算的地基竖向阻尼比;

ζ2——第二点计算的地基竖向阻尼比;

σd——明置模型基础的地基扭转向阻尼比;

σr——埋置测试的模型基础的地基扭转向阻尼比;

σz——明置设计基础的地基扭转向阻尼比;

σz——试样轴向动应力幅;

σz——试样径向应力;

σz——试样轴向应力;

σf0——试样平均有效主应力;

σ1——试样有效大主应力;

σ3c——试样有效中主应力;

σθ——试样有效小主应力;

σθ——潜在破坏面上的初始法向应力;

σθ——试样初始轴向固结应力;

σθ——试样侧向固结应力;

Δu——试样固结完后的大主应力值;

τd——试样固结完后的中主应力值;

τf0——试样固结完后的小主应力值;

τf0——试样环向应力;

τf0——试样孔隙水压力;

τf0——试样的动剪应力幅;

τf0——潜在破坏面上的初始剪应力;

τfd——相应于工程等效破坏振次的动强度;

τfs——潜在破坏面上的总应力抗剪强度;

τ——试样剪应力。

2.2.3 几何参数:

Ad——设计基础底面积;

As——轴向动应力 动应变滞回圈的面积;

At——轴向动应力 动应变滞回曲线图中直角三角形面积;

A0——模型基础底面积;

D——承压板直径;

Ds——试样直径;

D1——空心圆柱体试样的外径;

D2——空心圆柱体试样的内径;

e0——激振设备旋转部分质量的偏心距;

ee——激振设备的水平扭转力矩力臂;

h——模型基础高度;

h1——基础重心至基础顶面的距离;

h2——基础重心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h3——基础重心至激振器水平扰力的距离;

hs——试样高度;

ht——模型基础的埋置深度;

hd——设计基础的埋置深度;

H——测点的深度;

H0——振源与孔口的高差;

H1——重锤下落高度;

H2——重锤回弹高度;

ΔH——波速层的厚度;

I——基础底面对通过其形心轴的惯性矩;

IzIz——基础底面对通过其形心轴的极惯性矩;

J——基础对通过其重心轴的转动惯量;

Ja——试样顶端激振压板系统的转动惯量;

Jc——基础对通过其底面形心轴的转动惯量;

Js——试样的转动惯量;

Jz——基础对通过其重心轴的极转动惯量;

l——基础长度;

lψ——扭转轴至实测线位移点的距离;

l1——两台竖向传感器的间距;

Δl——两台传感器之间的水平距离;

L——从板中心到测试孔的水平距离;

ro——试样外半径;

ri——试样内半径;

r0——模型基础的当量半径;

S1——由振源到第1个接收孔测点的距离;

S2——由振源到第2个接收孔测点的距离;

ΔS——由振源到两个接收孔测点的距离之差;

θ——试样顶端的角位移幅;

φ——两台传感器接收到的振动波之间的相位差;

φd——试样的动内摩擦角;

φ1——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一个点对应的扰力与振动线位移之间的相位角;

φ2——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二个点对应的扰力与振动线位移之间的相位角;

φm1——基础第一振型共振峰点的回转角位移;

ρ1——基础第一振型转动中心至基础重心的距离。

2.2.4 计算参数:

Cx——地基抗剪刚度系数;

Cz——地基抗压刚度系数;

Cφ——地基抗弯刚度系数;

Cψ——地基抗扭刚度系数;

C1m1——最大动剪切模量与平均有效应力关系双对数拟合直线参数;

C2m2——最大动弹性模量与平均固结应力关系双对数拟合直线参数;

e1——回弹系数;

Ft——扭转向无量纲频率因数;

Fl——轴向无量纲频率因数;

g——重力加速度;

n——在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计算点的数量;

nf——自由振动周期数;

np——桩数;

t0——两次冲击的时间间隔;

St——试样系统扭转向能量比;

Sl——试样系统轴向能量比;

Tl——仪器激振端轴向惯量因数;

ΔT——压缩波或剪切波传到波速层顶面和底面的时间差;

TL——压缩波或剪切波从振源到达测点的实测时间;

TP1——压缩波到达第1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

TP2——压缩波到达第2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

TS1——剪切波到达第1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

TS2——剪切波到达第2个接收孔测点的时间;

αz——基础埋深对地基抗压刚度的提高系数;

αx——基础埋深对地基抗剪刚度的提高系数;

αφ——基础埋深对地基抗弯刚度的提高系数;

αψ——基础埋深对地基抗扭刚度的提高系数;

βz——基础埋深对竖向阻尼比的提高系数;

βψ——基础埋深对水平回转向第一振型阻尼比的提高系数;

βψ——基础埋深对扭转向阻尼比的提高系数;

βi——基础竖向振动的共振振动线位移与幅频响应曲线上选取的第i点振动线位移的比值;

δat——无试样时激振压板系统扭转自由振动的对数衰减率;

δal——仪器激振端压板系统轴向自由振动对数衰减率;

δd——设计块体基础或桩基础的埋深比;

δt——试样系统扭转自由振动的对数衰减率;

δ0——模型基础的埋深比;

δl——试样系统轴向自由振动的对数衰减率;

η——基础底面积与基础底面静压力的换算系数;

ηs——斜距校正系数;

ημ——与泊松比有关的系数;

ξ——与基础的质量比有关的换算系数;

ξ0——无量纲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