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伤寒卒病论集(1)

【题解】

本篇的标题“伤寒卒病论集”,后世医家习称“伤寒论序”。从本篇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张仲景所具有的仁爱济世的忧患意识。面对东汉末年的社会动乱、灾害肆虐、疫病流行,以及亲身经历的各种不幸遭遇,张仲景十分伤感。从明代赵开美翻刻的宋本《伤寒论》序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张仲景的心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作者目睹“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而是“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发出感叹:“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张仲景正是怀着仁爱济世的抱负,带着“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这样的伤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和自己的医疗实践经验撰写出影响了中医学千年发展的《伤寒杂病论》。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2),望齐侯之色(3),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4)。怪当今居世之士(5),曾不留神医药(6),精究方术(7),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8),中以保身长全(9),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10),孜孜汲汲(11),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12),忽弃其本(13),华其外而悴其内(14)。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15)?卒然遭邪风之气(16),婴非常之疾(17),患及祸至,而方震栗(18)。降志屈节(19),钦望巫祝(20),告穷归天(21),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22),持至贵之重器(23),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24)!厥身已毙(25),神明消灭(26),变为异物(27),幽潜重泉(28),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29),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30),蠢若游魂(31)。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32),不固根本,忘躯徇物(33),危若冰谷(34),至于是也。

【注释】

(1)伤寒:病名,是自《黄帝内经》以来,中医学对热病的称呼。在中医学领域,伤寒历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是涵括所有的外感热性病。《难经·五十八难》又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知道,“伤寒有五”之中,还包括伤寒。前一个“伤寒”用广义,后一个“伤寒”用狭义。《伤寒论》中,就具体条文来说,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有时是分开的,有时是交叉的。卒:疑误,正文中有“《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认为:“仲景叙论曰: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标其目者,误书为卒病。”并进一步分析道:“古之传书怠堕者,因于字书多省偏旁,书字或合二字为一。故书‘雜’为‘’,或再省为‘卒’。今书‘卒’病,则‘雜’病字也。”“省文而至于此”。集:成也,齐也,会合的意思。杨匡和《元代诗序研究》认为:“早期序文是普遍置于著作末尾的,秦汉时期子、史类书籍序文皆如此。而汉代兴起的单篇文章之序是置于正文之前的,受其影响,原本置后的序文开始移至篇首。”由此似可以认为,仲景完成《伤寒杂病论》之后,本文是置于全论的最后面,所以本文篇题称为“集”而不称“序”。张仲景完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之后,由于战乱频繁,旋即散乱。至晋代王叔和整理之后又再次散佚,到了唐代孙思邈时,还感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伤寒杂病论》是在民间流传、转抄。直至宋代英宗治平年间,朝廷组织林亿等宋臣校勘时,才把原来放在最后面的“伤寒卒病论集”,移到了卷前。

(2)越人入虢(guó)之诊:典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越人路经虢国,正碰上虢太子刚刚死去不到半日,越人向一位懂点医术的侍从官了解到太子是暴厥而死。越人认为,这是“尸厥”,太子没有死。于是越人用针刺的方法,使太子苏醒过来。越人(约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鄚(今河北任丘)人。因为医术高超,被誉称为“扁鹊”,意思是能带来健康和喜事的“喜鹊”。也有学者据《史记》认为“扁鹊”是“越人”的专有名字。虢,春秋时期诸侯国。史载有东、西、南、北四虢,公元前655年北虢最后灭亡。虢太子不可确考。

(3)望齐侯之色:典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经过齐国,拜见齐侯时,通过望齐侯的面色,发现齐侯已病,只是还处在轻浅阶段,但是齐侯不相信自己有病,拒绝治疗。几经耽误,十五日过去了,病已进入骨髓。当二十日以后齐侯身已病重,想请扁鹊诊治时,扁鹊已逃离了齐国。齐侯不治而死。齐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齐桓侯。“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杨玲在《文本细读、春秋笔法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释疑》一文中认为“虢国于公元前655年已被晋所灭”,“齐桓侯”历史上实无其人,即使勉强将其定为相近称呼的齐桓公,但齐桓公生于前716年,卒于前643年,因此,秦越人与齐桓公并不属于同一时代。杨玲还认为:“先秦历史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某人因某一特点或特长在传播接受过程中逐渐成为某一类人的象征,乃至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语码,譬如善射的后羿,譬如美丽的西施。扁鹊从特定的一个人到一个学派也经历了这么一个类同的接受、形成过程,这就使得典籍中记载的扁鹊是一个亦真亦假、亦实亦虚的形象。说其真实,是因为在中医史上的确存在一个叫扁鹊的神医;说其虚假,是因为关于扁鹊的传说故事并非完全是那个真正的扁鹊所为,而是后来被赋予扁鹊这个称呼的医者的事迹的集合。”杨玲认为“齐桓侯”是《史记》从《韩非子·喻老》篇中采摭“扁鹊见蔡桓公”并改“蔡桓公”为“齐桓侯”,这是司马迁有心之“错”,属司马迁的“春秋笔法”,目的是“以治病喻治国”。

(4)叹:赞美。秀:优异,才能出众。

(5)怪:责备的意思。

(6)曾(zēng):竟。

(7)方术:原指方技和术数。《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此专指治病的方药、技术,泛称医学。

(8)厄:困苦,灾难。此指疾病。

(9)长:持久。全:完整,此指健康。

(10)企踵:提起脚跟,形容急切盼望之状。引申为渴望、羡慕。企,《说文解字·人部》:“举踵也。”踵,足跟。

(11)孜孜汲汲:急切地追求。孜孜,急切不停。汲汲,急于得到。

(12)崇饰:注重修饰打扮。末:枝节。引申为外表。

(13)忽弃:轻视抛开。本:根本。此处引申为人的精气神。《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何晏注:“本,基也。”

(14)华其外:使外表浮华虚荣。华,光彩。此处指使之具有光彩。悴其内:使人体内衰弱。悴,枯萎。引申为使之衰弱。

(15)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皮都不存在了,毛要长到哪里去呢。比喻事物之间重要的依存关系。焉,哪里,何处。附,附着。

(16)卒(cù):同“猝”。邪风:虚邪贼风。古人对外来病因的总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17)婴:《说文解字·女部》:“颈饰也。”本指佩饰物件,引申为缠绕。此指缠染。

(18)震栗:惊惧战栗。震,惊恐。栗,因恐惧而发抖。

(19)降志:贬屈志气,苟合世俗。屈节:失去尊严,卑躬屈从。

(20)钦:恭敬。巫祝:接事鬼神、画符念咒的人。女以乐舞降鬼神者称巫。男以诵咒祭祀者曰祝。

(21)告:乞求。穷:终极。归天:结合后文“厥身已毙”,此系死亡的婉辞。

(22)赍(jī):持,拿着。

(23)重器:贵重珍宝。此指身体、生命。

(24)咄嗟(duō jiē):片刻之间,不一会儿。指时间短暂。呜呼:此借指丧命。

(25)厥:其。

(26)神明:神志,才智。此指生命。

(27)异物:死亡的人。孟浩然《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28)幽潜重(chóng)泉:此为哀挽死者常用之语。幽,此指昏暗。潜,此指埋葬。重泉,犹九泉。深深的地下。此指死者深归之地下。重,层。

(29)知:管,顾。人:此指百姓、民众。

(30)蒙蒙昧昧:愚笨无知,不明事理。

(31)蠢:愚笨,笨拙。游魂:精神游散、糊里糊涂的人。

(32)驰竞:追逐。

(33)徇(xùn)物:追求身外之物。徇,谋求。

(34)冰谷:指危险的境地。《诗经·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译文】

论曰:我每次阅读到秦越人经过虢国时给虢太子治病,到齐国为齐桓侯望色诊病等史实记事的时候,总是深深地感佩他的才华和卓越的医术。心里责备当今那些有知识的人,竟然忽视医药,不精心深入地探究医学技术,以便上为朝廷君王与家庭父母治疗疾病,下为民众解除贫苦百姓的病痛,中对自己可以保养身体,维护持久的健康,得以长命高寿。而只是竞相追求荣华威望,攀傍权贵豪强,急不可待地追求名利。这些人只注重表面上的浮华形象,忽视身体内的衰弱,外强中干。古人说,假如“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附着在哪里呢?当突然遭受外来邪气的侵袭,身染严重疾病,祸患到来的时候,才感到震惊战栗。于是卑躬屈节,拜求装神弄鬼的巫师,待到一切办法都用尽的时候,只能听天由命,束手无策地等死了。把宝贵的身体与应当享有的百年寿命,交付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们摆布,不久也就命归西天了!人一死去,灵魂消亡,变成了冰冷的尸体,埋葬在又深又昏暗的地下,这时,痛哭流涕也毫无意义了。真是令人痛心啊!整个社会的人愚昧不明,不能清醒,不珍惜生命。如果这样不重视健康,他们还讲什么荣华威望呢?从大的方面讲,这些人进身为官,不能爱护、帮助民众,主持管理民众事务;从小的方面讲,他们退身为民,不能爱护自己的身体,管好自己的健康。遇到灾难祸患,身处危险境地时,愚昧无知,糊里糊涂。可悲啊!奔走于世俗的读书人,竞相追逐虚荣浮华,不保重身体,一味地追求身外名利,这就像履薄冰、临深渊,危险就在眼前啊。

余宗族素多(1),向余二百(2),建安纪年以来(3),犹未十稔(4),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5),伤横夭之莫救(6),乃勤求古训(7),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8),并平脉、辨证(9),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10)。若能寻余所集(11),思过半矣(12)

【注释】

(1)素:本来。

(2)向:从前,原先。

(3)建安纪年:此指建安元年(196)。建安,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刘协即位,曾多次改元,用了数个年号,建安是其中的一个年号(196—220)。纪年,记年代的方法。在中国历史上用过多种纪年方法,如干支纪年,用皇帝年号纪年,近代用公元纪年。

(4)稔(rěn):年。《广雅·释诂一》:“稔,年也。”

(5)沦丧:坠落,丧亡。

(6)横夭:短命,早亡。横,不寻常的。

(7)古训:古人的教诲,先人的遗典。

(8)撰用:凭藉着……撰写。撰,写。用,以。表示行为、动作赖以进行的凭藉。《九卷》:今指《黄帝内经》中的《灵枢》。《八十一难》:今指《难经》。《阴阳大论》:古医经名,已佚。《胎胪》:古妇科医典,具体不详。《药录》:古本草典籍,具体不详。

(9)平:通“辨”。

(10)庶:希望,但愿。

(11)寻:研究。

(12)思过半:基本上领悟、明白了。语出《周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译文】

我同族的人口原来很多,曾有二百多人。自从献帝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死亡的人就有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的人占了十分之七。我想起这些年来宗族的没落与丧亡,为那些没有救治过来而早逝的人感到痛惜与悲伤,于是就勤奋地探求古人遗留下来的理论与经验,广泛收集流传在民间的有效药方,借鉴《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中的理论与经验,结合我自己的临证体会,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虽然不能说这本书能包治百病,但是可以了解伤寒与杂病的病因、病机与病证。如果能深入地研究我这部十六卷的《伤寒杂病论》,那么你对医学知识和诊病治病要领也就基本上掌握了。

夫天布五行(1),以运万类;人禀五常(2),以有五藏。经络府俞(3),阴阳会通;玄冥幽微(4),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5)!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6),中世有长桑、扁鹊(7),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8)。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9),各承家技(10),终始顺旧。省疾问病(11),务在口给(12);相对斯须(13),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14),握手不及足(15);人迎趺阳,三部不参(16);动数发息,不满五十(17)。短期未知决诊(18),九候曾无仿佛(19);明堂阙庭(20),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21)。夫欲视死别生(22),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23),多闻博识,知之次也(24)。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25)

【注释】

(1)天:乾坤。此指大自然时空中的一切。五行:中国古代用金、木、水、火、土抽象概括宇宙万物的属性,并用五行之间的关系表达宇宙万物的运行变化。《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2)禀:承受。五常:此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礼记·乐记》:“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郑玄注:“五常,五行也。”常,规律。

(3)经络:有生命的人体运行气血、联系脏腑、体表以及全身各器官的通道,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性结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府俞(shù):此泛指穴位。《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府俞七十二穴。”府,通“腑”。俞,通“腧”。腧穴。

(4)玄冥幽微:暗昧不明。此指人体奥秘隐晦。玄,泛指黑色。此处引申为色暗。冥,昏暗。幽,不明。微,隐约。

(5)理致:义理精湛。致,细密。

(6)神农:中国上古部落首领炎帝的尊称,教人农耕,亲尝百草。黄帝: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晋代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载:“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岐伯:黄帝近臣,医官,上古医家。现存《黄帝内经》,系西汉时期前后不同时代的医家,用黄帝与岐伯等探讨医理的形式,总结汉代以前数千年医学成就的托名之作。伯高:黄帝近臣,医官,上古医家。参与黄帝关于医药理论的探讨。《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雷公:黄帝近臣,医官,上古医家,参与黄帝关于医药理论的探讨。《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少俞:黄帝近臣,医官,上古医家。得黄帝之传授,参与黄帝关于医药理论的探讨。《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第四十六》:“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少师:上古医家,黄帝近臣,医官,参与黄帝关于医药理论的探讨。《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仲文:上古医家。《黄帝内经》不载,具体未详。

(7)长桑:复姓。此指战国时名医长桑君。《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8)公乘阳庆:古代名医。公乘,原本是古代爵位名,秦、汉时以爵号为氏,后裔以为姓。阳庆是其名。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淳于意喜医,一日得遇阳庆,意以师礼事之,庆年已七十余。仓公:复姓淳于,名意,生卒年未详。西汉医家,授业于公乘阳庆,曾任太仓令,后人称“仓公”。《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9)演:通“衍”。扩展,发扬光大。

(10)家技:此指家传的医学知识与技能。

(11)省(xǐng):察看。

(12)口给:口才敏捷,巧言偏辞。给,言辞不穷。

(13)斯须:片刻,时间极短。

(14)按寸不及尺:此言诊脉粗疏马虎。此处是指常用的寸口诊脉法。寸口的部位是指桡骨茎突内侧一段长一寸九分的桡动脉搏动处。掌后高骨内侧称关,关前腕侧称寸,关后肘侧称尺。按脉时,必须寻按寸、关、尺三部,以辨脉象的变化。

(15)握手不及足:只按诊手部寸口脉,不按诊足部趺阳脉。足,此指足背动脉搏动处的趺阳脉。

(16)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古人诊脉本来应当人迎、寸口、趺阳上、中、下三部互参。人迎,人迎脉,指喉结旁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三部不参,指诊脉粗疏马虎,不认真。

(17)动数(shù)发息,不满五十:诊脉时,医生按照呼吸的次数计算指下脉搏跳动不足五十次。动,脉搏跳动一次为一动。《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发息,指呼吸。

(18)短期:未成年而死,也指未满六十岁而死。此指病笃垂危,死期将至。

(19)九候曾无仿佛:三部九候之后竟没有模糊的印象。九候,指三部九候脉法。三部九候脉法在医学史上有两种表述。首见《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切诊部位,分上部头,两额太阳穴处为天,两颊搏动处为地,耳前搏动处为人,此为上部三候。中部手,寸口太渊穴搏动处为天,合谷穴搏动处为地,神门穴搏动处为人,此为中部三候。下部足,五里穴或太冲穴搏动处为天,太溪穴搏动处为地,箕门穴或冲阳穴搏动处为人,此为下三候。合称九候。次见《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曾,竟。仿佛,模糊的印象。此指对病证的基本诊断不明。

(20)明堂:此指鼻子。阙庭:泛指前额。阙,两眉间的部位。《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阙者,眉间也。”庭,此指额部中央,又称天庭。

(21)窥管:从孔中观看。比喻见识狭少。

(22)夫:指上述这些“今之医”。视:辨别。《释名·释姿容》:“视,是也,察其是非也。”此处指判断预后。

(23)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语出《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按,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说明孔子强调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更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24)多闻博识,知之次也:语出《论语·述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博识,见闻广博。按,综合“生而知之者上”一句,可引申为生来就明白事理的是天才,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是勤奋,通过博闻广记而增进知识的是聪明。而孔子崇尚的是勤奋学习。

(25)请事斯语:愿意履行孔子这句话。请,表示自己愿意做某事而请求对方允许。事,做。斯,此,这样。

【译文】

茫茫天地宇宙间,流衍着金、木、水、火、土五气,以运化大自然的万物;人类承顺着五行规律,长养五脏。经络内连脏腑,外络穴位,运行气血,输注出入,阴阳依存转化交感,人体气血变化幽深难明。如果只是一个才疏学浅的人,怎么能够探求其中深奥的道理呢!远古时代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这些医术高明的医家,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等这些高明的医生。自此以降,还没听说过再有像这样医术高明的医生了。考察当代这些医生,不用心探求经典奥义以提高、扩大原有的知识,只是狭隘地传承自己家原有的那点技术,始终沿用。看病时,巧言偏辞,面对病人不一会儿就开出了药方。诊脉时按寸、关、尺马马虎虎,更做不到寸口、人迎、趺阳三部脉互参。由于诊病时间极短,所以诊脉时,指下脉搏跳动也不足五十次。病情已经重笃了,还判断不出病人已处于垂危状态,对病人的九候脉诊竟然一点模糊印象也没有;对病人的面部望诊也是不全面,潦草马虎。这些人想判别生死预后,真是太难为他们了。

孔子说:生来就有知识的是一等,通过学习而掌握知识的是二等,多闻广见掌握知识则是又次一等。我素来崇尚医术,愿实践孔子的这些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