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题解】

本篇在赵刻宋本《伤寒论》中无序号,为阅读与检索方便,本书以原文自然段落为依据,单独编列序号,计三十七条。

“辨脉法”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表述脉的形象,用这些形象表达脉搏跳动的特点,把这些特点作为不同脉搏的特有标志。从“辨脉法”的条文中可以看出,它是继承了《黄帝内经》与《难经》中从“形”中求“象”、从“象”中求“意”的方法,借用自然界现象与生活中事物现象的若干共有表象,描述医生手指下所体验到的人体脉搏跳动时的感觉。从脉位浅深、脉息频率、脉搏节律、脉势强弱以及脉搏的流畅程度等,把跳动的脉搏命名为大、小、浮、沉、迟、数、滑、涩、紧、弦、弱、微、结、促、洪、缓、芤、革、动等等脉象。另外本篇还用“蔼蔼如车盖”“累累如循长竿”“瞥瞥如羹上肥”“萦萦如蜘蛛丝”“绵绵如泻漆之绝”这样形象的语言,描述脉搏跳动的“象”,为后世表述脉搏的语言做出示范,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学的脉象理论。

本篇开宗,即把有代表性的脉象分为阴阳两大类,以此作为辨脉总纲,根据脉象的具体特点,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性质,以及做出对疾病发展最后结果的预判。

张仲景曾批评庸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本篇用相当的篇幅论及趺阳脉诊法,以及趺阳脉诊法与寸口脉诊法互参,印证了医学史上遍诊法与独取寸口脉法互补应用以及独取趺阳脉诊法,这些曾经是临证普遍应用的脉诊方法。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1),阳病见阴脉者死(2)。[1](3)

【注释】

(1)见:同“现”。阴病:此泛指虚证、寒证。

(2)阳病:此泛指实证、热证。

(3)为检索方便,本书依赵刻宋本的自然段落,分别为《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辨痓湿暍脉证第四》以及“诸可”与“诸不可”各篇,各自编列序号,与六病诸篇的序号各自独立,互不牵扯。

【译文】

问道:脉象有阴脉与阳脉之分,为什么这样划分呢?

答道:在全部的脉象中,大、浮、数、动、滑,这些脉象称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这些脉象称为阴脉。凡是阴性病显现阳脉者预后良好,凡是阳性病显现阴脉者预后不良。[1]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1),何以别之?

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2),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3)。其脉沉而迟,不能食(4),身体重,大便反鞕(5)音硬,下同,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2]

【注释】

(1)阳结:此是对后文“脉浮而数”的概括。气血搏击于外,阳气外浮则脉浮;阳郁生热,热亢气盛则脉数。浮数相兼,反映在脉气上是热壅气结,此所谓“脉有阳结”。阴结:是对后文“沉而迟”的概括。痼冷筑踏,邪气阻遏于内则沉;阴凝结聚,格塞气机,寒滞气结则迟。沉迟相兼,反映在脉气上寒凝气结,此所谓“脉有阴结”。

(2)能食:食欲正常。与下文“不能食”对比而言。

(3)期:预期,预料。

(4)不能食:食欲不振,不欲进食。

(5)鞕:同“硬”。此指大便干涩或粪若羊屎状。

【译文】

问道:脉象有“阳结”“阴结”,怎样辨别呢?

答道:病人脉象浮而数,食欲正常,大便干,此属于实证,称作“阳结”,这样的病证常常经过十七日后,病情会有加剧的趋势。病人脉象沉而迟,食欲不振,不欲进食,身体沉重乏力,这样的病人常见大便稀溏,今大便反见干硬,此称作“阴结”,这样的病证常经过十四日后病情加重。[2]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1),而复发热者何?

答曰:阴脉不足(2),阳往从之(3);阳脉不足(4),阴往乘之(5)

曰:何谓阳不足?

答曰:假令寸口脉微(6),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

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营气微者,加烧针(7),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8)。[3]

【注释】

(1)洒淅(xiǎn xī):寒颤的样子。洒,寒栗的样子。淅,寒凉。

(2)阴脉:此指尺脉。

(3)阳往从之:此指阳气随阴虚之势下陷入阴中,突出的是阳气被动之势,所以阴虚阳陷。从,追逐,随行。

(4)阳脉:此指寸脉。

(5)阴往乘之:此指素体阳气虚衰,阳虚则阴盛,所以“阴气上入阳中”,阴气凌制虚阳。乘,凌加其上。

(6)寸口脉微:与下文“尺脉弱”对举。寸口脉,此指寸脉。

(7)烧针:用火烧红的针,直刺选定的穴位。《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第七》称为“燔针”。

(8)躁烦:烦躁。按,“躁烦”与“烦躁”义同,“辨太阳病篇”第48条:“其人躁烦”,同一条在《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中复出时作“其人烦躁”。

【译文】

问道:有的病人自感身上有冷飕飕的感觉,而触摸他的肌肤又感到发热,这是为什么呢?

答道:从脉象上看,尺脉显虚象,这是阳气陷入阴中;寸脉显虚象,属阴气趁势压制阳气。

又问:阳气不足有什么表现呢?

答道:假如寸脉微,此属阳不足,阴气盛而压制阳气,所以病人身上有寒凉的感觉。

再问:阴气不足有什么表现呢?

答道:尺脉弱,此属阴不足,阳气随阴虚之势而下陷入阴中,所以病人发热。寸脉浮一作微,尺脉弱是阳浮于外、血虚于内的反映,血虚则经筋挛急。脉沉是营气微弱,脉浮而汗出流漓是卫气衰弱。如果营气微弱的病人,误用烧针法治疗,则血溢流散,滞行不畅,必然更发热烦躁。[3]

脉蔼蔼如车盖者(1),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4]

【注释】

(1)蔼蔼(ǎi):形容云雾浮于空中的样子,以此意象表述脉的轻浮。蔼,同“霭”。车盖:汉代车舆上面立有篷盖,悬在车的上方,称曰“容盖”,具有遮日挡风避雨的作用。在此意喻脉象浮大有力,脉势宽洪。

【译文】

指下脉搏的跳动就像浮悬于半空中的车盖,有如云浮在空中那样浮大宽洪而有力,此属阳结热盛之象。一云秋脉。[4]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1),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5]

【注释】

(1)累累:形容连续不断,意喻脉象挺直而滞涩。循(xún):摩顺。长竿:挺长有节的竹竿。

【译文】

指下脉搏的跳动就像用手顺着竹竿抚摩时所体验到的挺直、坚长而滞涩的感觉,此属沉寒痼冷、气滞血瘀阴结之象。一云夏脉。[5]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1),阳气微也。[6]

【注释】

(1)瞥瞥:飘忽浮动的样子,意喻脉象虚浮无力、无根。羹上肥:羹汤表面闪烁漂浮的油膜。

【译文】

指下脉搏的跳动就像羹汤表面闪烁漂浮的油膜那样虚浮无根,此属阳气衰微之象。[6]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1),阳气衰也。一云阴气。[7]

【注释】

(1)萦萦(yíng):形容蜘蛛丝轻细、旋曲软弱的样子,意喻脉象纤细软弱。萦,旋曲的样子。

【译文】

指下脉搏的跳动就像轻细、旋曲的蜘蛛丝那样纤细软弱,此属阳气衰顿之象。一云阴气。[7]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1),亡其血也。[8]

【注释】

(1)绵绵:细软而断续的样子。泻漆之绝:此是用倾倒油漆时,油漆乍细乍微、将绝未绝的状态,比拟脉的欲绝之象。

【译文】

指下脉搏的跳动就像倾倒漆时,漆流乍细乍微、断断续续那样欲绝未绝,此属亡血之征。[8]

脉来缓(1),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2),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9]

【注释】

(1)缓:脉象之一,呼吸定息脉来四至。健康的常脉是五至。《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2)数(shuò):脉象之一,一呼一吸脉来六至。

【译文】

病人脉缓,有时一止而又复来,此种脉象称为结脉。病人脉数,有时一止而又复来,此称作促脉。促脉反映出阳盛气浮,结脉反映出阴盛血滞,这些都属于病脉。[9]

阴阳相搏(1),名曰动(2)。阳动则汗出(3),阴动则发热(4)。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5),名曰动也。[10]

【注释】

(1)阴阳相搏:指阴阳之间病机变化中的刚性相争。

(2)动:指脉来短圆缺绌、乍大乍小、节律不齐。

(3)阳:此指寸脉。

(4)阴:此指尺脉。

(5)厥厥动摇:形容脉来慌急、短促、僵滞。厥,短缺、顿滞的意思。

【译文】

阴气与阳气搏争,脉来短圆缺绌、乍大乍小、节律不齐,此称为动脉。寸脉动则症见汗出,尺脉动则症见发热。这样的病人肢体寒凉怕冷,此属于三焦阳气损伤。如果只见于关上脉数而短圆如豆,急促缺绌,顿滞不齐,此称为“动脉”。[10]

阳脉浮大而濡(1),阴脉浮大而濡(2),阴脉与阳脉同等者(3),名曰缓也。[11]

【注释】

(1)阳:此指寸脉。濡:即“软”。柔弱的意思。

(2)阴:此指尺脉。

(3)阴脉与阳脉同等者:此指寸、关、尺三部脉象平和整齐,不疾不徐,和缓谐调。同,和,平。等,同,齐。

【译文】

寸脉浮大柔软,尺脉也浮大柔软,此种寸、关、尺三部脉平和、整齐、柔软的脉象称为缓脉。[11]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1),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2)。[12]

【注释】

(1)状如弓弦:此是用“弓弦”对弦脉进行类比。弓弦的形象特点是用“弓”的撑张力将“弦”拉紧,从而使“弦”平正挺直,且有一定的张力。在此用“弓弦”的形象表述弦脉脉势应指挺劲、端长平直。“弦”是有条件的。“弦”字,左为“弓”,右为“玄”(丝),丝之所以成“弦”,是因为张于弓。只有绷在“弓”上的“丝”才有张力,才能成“弦”。

(2)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索,绳的一种。“索”只有转动起来,才能处于直而“紧”的状态,“索”才会有紧“象”。与张“弓”时的“弦”处于静态相比,旋转的“索”则是摆动不定的,故曰“无常”。“无常”与“不移”相对应。

【译文】

脉搏在指下的感觉是浮在表而又有一定紧张度的,称为弦脉。弦脉在指下的感觉就像牢牢固定在弓上的弦那样端直而有弹力。紧脉在指下的感觉如同旋转起来的绳索那样绷紧而搏指有力。[12]

脉弦而大(1),弦则为减(2),大则为芤(3),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4),妇人则半产漏下(5),男子则亡血失精。[13](6)

【注释】

(1)脉弦而大:“弦”在此主要不是言“弦脉”,而是表述此脉象中有弦势,这就像洪脉中寓有浮势的要素。此“大”也非脉体宽大之象,而是凸显“中空”寓意。只有“大”才能显示出“中空”的意象,而脉微、细、弱、沉则难以表达或想象出中空意蕴。

(2)减:损。此处指阳气的虚损。

(3)芤(kōu):本为脉象之一,在此意寓浮大中空。芤,葱的别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菜之一·葱》释曰:“葱,从怱,外直中空,有怱通之象也。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从孔,芤脉象之。”此借用“芤”字表达中空的意象。

(4)革:脉象之一。指下搏指有力,外坚中空。革,本是古代乐器中的鼓类。用“革”类比脉象,表达以指按鼓皮时,指下的弹力和中空的感觉。

(5)半产:流产。

(6)[13]:此条又见《金匮要略》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与《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三》,内容略有增减。

【译文】

指下脉象虽有弦势的张力,但略按则有中空的感觉,此弦反映出阳气虚损。这种指下略按后感觉到的“中空”正是“芤”象。阳虚则生寒,血虚则脉芤。阳虚与寒盛互为因果,弦势的张力中又隐有中空的感觉,此种弦、芤相兼之象称为“革脉”。革脉在妇人流产或崩漏过程中会见到,在男子亡血失精时会显现。[13]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1),因得解者,何也?

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14]

【注释】

(1)病:此指表证。战而汗出:战汗。从症状方面说是汗出的一种形象,表述病人在出汗时,伴有振颤战栗的样子。从病机方面说,属正邪交争,正气驱邪乏力的病机状态。战,颤抖。

【译文】

问道:表证中有的病人先振颤而后出汗,表证伴随出汗而得解,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答道:脉象虽然浮紧,但按之有空虚的感觉,此是病人素来正气不足,所以出现先振颤而后出汗的现象。病人正气不足,驱邪乏力,因此发生寒战;此病人因为表证脉浮,所以应当通过出汗而解散表邪。如果脉象浮数,按之有力而不芤,此说明病人正气不虚;假如表证有自解倾向,只是通过自汗出即可解,不会出现寒战现象。[14]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

答曰:脉大而浮数(1),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15]

【注释】

(1)脉大:此表达出脉来盛实之象,是浮取略显充实,中取则显“不芤”,意在凸显正气不虚。

【译文】

问道:表证中有的病人不发生振颤,而表证伴随汗出可解,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答道:脉来盛实而浮数,所以预知病人不发生振颤,表证也能通过自汗出而解。[15]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

答曰:其脉自微(1),此以曾发汗,若吐(2),若下,若亡血(3),以内无津液(4),此阴阳自和(5),必自愈(6)。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16]

【注释】

(1)脉自微:此指与“浮紧”脉比较,脉略有和缓之象。

(2)若:或,或者。

(3)亡血:此指耗伤津液。亡,丢失的意思,此处引申为耗伤。

(4)无津液:津液亏乏。

(5)阴阳自和:指阴阳由耗伤偏胜趋于恢复平和状态。

(6)必:可。

【译文】

问道:表证中有的病人不发生振颤也不出汗,而表证自解,这是为什么呢?

答道:这个病人的脉象由原来的浮紧而逐渐变为和缓,此是曾经发过汗,或者用过吐法,或者用过攻下法,耗伤了津液,以致引发津液亏乏,此种状况当是阴阳由耗伤偏胜逐渐地趋于恢复平和,表证一定可以自愈。因此不战、不出汗而表证自解。[16]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1),病人身凉和者(2),何也?

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3)。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4);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17]

【注释】

(1)脉浮数而微:此表达脉象的浮数之势对比原来已略有和缓,反映出表邪始衰。微,此不是言“脉微”,而是指对比原本“浮数”的脉势略有和缓。

(2)凉和:凉爽。

(3)解以夜半:夜半属子时,是阳气开始上升之际。

(4)濈(jí)然:形容汗出绵绵的样子。

【译文】

问道:伤寒三日,脉象由原来的浮数趋向和缓,病人由发热变化为肢体凉和,这是为什么呢?

答道:此是表证将解的表现,将解于夜半子时以后。脉浮的病人会自汗绵绵而表解;脉数的病人会由食欲不振恢复为食欲正常而表邪自解;病人的脉象由原来的浮数趋向和缓,可见大汗淋漓而表解。[17]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

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1),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18]

【注释】

(1)同等:此表述寸、关、尺三部,虽可见“大小、浮沉、迟数”,但脉来不坚搏抗指,有根,有神,有胃气。

【译文】

问道:病人脉搏异常,想预知病情愈或是未愈,怎样辨别呢?

答道:寸口、关上、尺中三处,脉来虽然有大小、浮沉、迟数,但不坚搏抗指,有根、有神、有胃气。这样的病人,即使有寒热不解,但寸、关、尺三部脉来冲和,因此,病情虽严重,但最终能够痊愈。[18]

师曰: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1),是其本位(2),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3),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19]

【注释】

(1)立夏: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初。

(2)本位:人体脉象顺应四季而凸显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特点,《难经》称此为“四时之脉”。此言立夏时节得洪大脉,正应夏季旺脉,恰合四时之顺。

(3)苦:甚,很。

【译文】

老师说: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正应夏季旺脉,恰合四时之顺。此时,人患肢体疼痛、沉重病证,应当发汗。如果第二日身体不疼不重,则不可再发汗。发汗后,如果汗出绵绵,次日身疼重便可缓解。为什么这样说呢?立夏时节病人显脉象洪大,此是顺应节气的脉象,所以身疼重能够缓解。春夏秋冬相类似,都有顺应的脉象。[19]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

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20]

【译文】

问道:病人都希望知道病是什么时候得的,什么时候能够痊愈?

答道:假如夜半前得病,次日中午时分可愈;假如中午得病,则夜半前可愈。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午得病,夜半能痊愈的病人,此是人体偏盛的阳气随天阳的潜降与夜半前布长的阴气相制约而病解;夜半前得病,次日中午病愈,是因为人体偏盛的阴气得日中隆盛的天阳制约而病解。[20]

寸口脉浮为在表(1),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21]

【注释】

(1)寸口:此指寸、关、尺三部脉。

【译文】

寸、关、尺三部脉,脉浮主表病,脉沉主里病,脉数主腑病,脉迟主脏病。假如病人脉迟,这表明病在脏。[21]

趺阳脉浮而涩(1),少阴脉如经者(2),其病在脾,法当下利(3)。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4),此为调脉(5),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22]

【注释】

(1)趺阳脉:位于足次趾、中趾间上行五寸凹陷中,足阳明胃经冲阳穴部位,脉动应手处。

(2)少阴脉:位于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足少阴肾经太溪穴部位,脉动应手处。如经:此指脉象正常,脉有胃气。经,常。

(3)法当:应当。法,常理。

(4)浮:少阴脉位于足内踝后跟跟骨上陷中,此处肤薄肉少,脉依附骨上而行,脉位浅在,轻取即得。《太平圣惠方》卷八及敦煌残卷《伤寒论》均作“沉”。少阴脉可察少阴肾脏之气,所以其脉略显“沉”有一定的合理性。少阴肾属阴脏,其脉本应“沉”,因其位于“骨上”,所以呈若浮若沉之间。才见:仅仅显露。才,仅仅,只。引伸为“略微”。见,同“现”。

(5)调脉:正常脉象。调,和。

【译文】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正常,这属于脾的病变,病机决定了此多见下利症状。怎么知道的呢?如果脉象浮大,此属于气实血虚。现今趺阳脉浮而涩,所以知道脾气亏损,胃气虚弱。因为少阴脉弦,略显浮象一作沉,此是从容和缓脉力均匀的脉象,所以属于正常。假如趺阳脉滑而数,则可以判断病人将有便脓血的可能。[22]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1)。营卫俱病,骨节烦疼(2),当发其汗也。[23]

【注释】

(1)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卫,本意是指“营”外防护保卫之卫兵。营,又写作“荣”。本意是指“营垒”,是有墙垣环绕之师兵驻地。又,营,卫也;营也有护卫的意思,所以“营”是保卫中土、内地的军旅,是戍边师兵的营地。“营”与“卫”对比,则是“营”属内,“卫”属外,在外的卫兵职责是保卫在内的大本营。中医学借用来犯之敌入侵“营”“卫”的意象,比拟人体受风寒外袭,导致伤寒发病的病机。同时,移植到医学中的营与卫,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又承载了人的生命活动、精气血脉与发病、治疗过程等等所特有的内涵。如本书“辨太阳病篇”第53条曰:“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2)烦疼:疼痛严重。烦,表达疼的严重程度。

【译文】

寸、关、尺三部脉浮而紧,浮象反映出风邪外袭,紧象反映出寒邪外袭。脉浮反映出卫伤,脉紧反映出营伤。营与卫俱伤,病人骨节剧疼,应当用发汗法治疗。[23]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1)。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2),医特下之所为也。营卫内陷(3),其数先微(4),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5),气噫而除(6)。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7),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8),邪气独留(9),心中则饥(10),邪热不杀谷(11),潮热发渴(12)。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13),病者则饥。数脉不时(14),则生恶疮也。[24]

【注释】

(1)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此指胃气正常情况下的趺阳脉,脉来从容和缓,不徐不疾,此所谓“有胃气”。

(2)本病:此指原发疾病。

(3)营卫内陷:此指营卫表证内陷,郁为邪热。

(4)其数先微:此表达误下后初始脉象由“迟而缓”变化为略显数象。先,前,早。引申为初始。微,略微的意思。

(5)必:如果。

(6)气噫(ài)而除:因胃中气逆引发嗳气,使腹满得以暂时舒缓。噫,饱食或积食后,胃里气体从口中出来并发出声音。

(7)不治:不正常。

(8)其数改微:脉象表现逐渐由“微数”变化为“数”。改微,消除微势。

(9)邪气独留:此指邪热壅聚胃肠。

(10)心中:此指胃。

(11)不杀谷:不消化。

(12)潮热:病人对自身发热的一种感觉。按,潮热,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是病人发热时的一种热型;从病人的角度来说则是在持续发热的同时,一阵阵地有如潮水上涌的烘热感,发作时,病人发热加重。这种发热现象,可以不定时出现。由于天人相应关系的影响,以午后四时前后尤为明显。在杂病患者中,阴虚火旺的病人也可见于夜间潮热,且伴有骨蒸盗汗。

(13)脉因前后度数如法:此言误下后的“数脉”与产生的原因、病机的动态变化过程。误下后,胃和脾的伤害逐渐修复,热清壅散,脾津渐复;“数脉”逐渐由“数”变为“不数”,由“不数”而逐渐趋向“迟而缓”,重新达到“胃气如经”的状态,这是一个过程。脉因,脉象与病因、病机。前后,犹过程。度数如法,此言保持或合乎正常状态,胃气得复,脾气得治,“胃气如经”。度数,标准,规则。

(14)数脉不时:此指误下后的“数脉”仍持续显示“数”而无“缓”的趋势。不时,时时,常常。

【译文】

趺阳脉迟而缓,反映出胃气正常。趺阳脉浮而数,浮是因为胃气受损,数反映出脾运异常,这些不是原发证候,而是医生误治后引发的变证。误下后营卫表证内陷,脉象由正常的“迟而缓”,变化为微数之中凸显微浮之象,如果病人大便干结腹胀满,嗳气可使腹胀满暂时舒缓,这其中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是误治后伤脾,脉象由“迟而缓”变化为略显数象,继而由“微数”变化为“数”,从中可以看出脾受损严重,病人大便干结腹胀满,通过嗳气可以缓解。现今病人脉象比原来更浮、更数,反映出邪热壅聚胃肠的病机,胃内虽有饥饿感,但食则不化,证见潮热、口渴。“数脉”逐渐由“数”变为“不数”,由“不数”而逐渐趋向“迟而缓”,重新达到“胃气如经”的状态,这是一个过程。脉象正常,病机解除了,病人不仅有饥饿感而且能够进食。如果病人持续显示数脉,可能引发恶疮。[24]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1)。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2);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3),阴弱则发热(4),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5),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6),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7),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8),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9)。[25]

【注释】

(1)为医所病:由医生误治引发的病证。

(2)著复衣:穿厚衣服。著,同“着”。穿的意思。复,夹层。引申为厚重。

(3)阳微则恶寒:此指汗下伤阳,阳虚则不能温分肉而恶寒。

(4)阴弱则发热:此指汗下伤阴,阴亏则阳气虚浮于外而发热。

(5)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虚阳浮于表,阴寒盛于内,外热而内寒。胃中虚冷,此泛指内寒。

(6)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此指里阳虚,阴寒内盛。

(7)阳气在里,胃中烦热:此指病人伤津耗液,阴气内弱,阴不胜阳,阴虚火旺。胃中烦热,此泛言内热。烦,表达热的程度严重。

(8)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此犹言阴虚火旺。

(9)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此句是对条文首句“病人脉微而涩者”的补充,此“涩”与句首脉“涩”相呼应。阴脉,此指尺脉。亡血,泛指伤津耗液,阴气内弱。

【译文】

老师说:病人显示脉微而涩,这是医生误治引发的。医生先给病人发大汗,又多次运用攻下法,病人阴津耗伤,阳气亏损,首先感觉到怕冷,继则出现发热,这种怕冷与发热的症状持续不停。虽然夏天炎热,但病人喜欢穿厚重的衣服;虽然冬天严寒,但病人不喜欢加衣服。病人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发热,本证病人先发大汗,使阳气虚于里,后用攻下法,使阴津弱于内。所以五月时节,病人虚阳浮于表,阴寒盛于内,虽然天气炎热,由于里阳虚,阴寒内盛,所以病人仍喜欢穿厚重的衣服。十一月时节,因为先发汗后攻下之后,病人伤津耗液,阴气内弱,阴不胜阳,阴虚而火旺,引发孤阳虚火外越,所以虽然严冬,但病人仍恶热而不喜欢加衣。又,根据尺脉迟涩,所以知道此病人阴津耗伤。[25]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1),有热。属脏者(2),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3),不令溲数(4),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5)。[26]

【注释】

(1)心下:此指胃脘部。

(2)脏:此与“腑”对比,泛指内、深。

(3)腑:此与“脏”对比,泛指外、浅。

(4)溲数(sōu shuò):原意为小便次数多,此指利尿。溲,小便。数,频频。

(5)脉迟,尚未可攻:语意上承“属腑者”,强调“迟脉”在“属腑者”诊断与治疗法则中的意义。如果“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此属腑证、外证、浅证,虽心下硬,但脉象浮大之中,凸显“迟”象,并且与发热并见,反映出热邪仍外连于表,表邪未净。脉大虽显示热盛,但与脉“迟”并见,则凸显尚未结实的病机。

【译文】

病人脉浮而大,胃脘部有明显硬满感觉,此是邪热郁积。如果证候属里偏深,可用清除积热的方法,不宜发汗。如果证候属外偏浅,不宜用渗利小便的方法,因为利尿能引发大便干结。此仍应当发汗,汗出透彻,则热退身凉而愈;如果发汗不透彻,里热里实更加结聚,必大便干硬难排。腑证、外证热邪仍外连于表,表邪未净,即使脉迟,也不可用攻伐方法。[26]

脉浮而洪(1),身汗如油,喘而不休(2),水浆不下,形体不仁(3),乍静乍乱(4),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5),若汗出发润(6),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7),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8),四肢漐习者(9),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10),柔汗发黄者(11),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12),狂言、目反直视者(13),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14)。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27]

【注释】

(1)脉浮而洪:此“浮”反映虚阳外越。此“洪”,貌似汹涌,实则无根,反映阴竭阳脱。

(2)喘而不休:喘而气短不得续,动则喘甚而汗出。此属肾不纳气,精气上脱。

(3)形体不仁:肤表、肢体感觉不敏。

(4)乍静乍乱:神乱不能自知,动静不能自持。

(5)灾:灾害,伤害。此处指脏气败绝。

(6)发润:头汗淋漓,头发湿渍。

(7)阳反独留:此指身热不退或面有浮热之色。阳,此指虚阳浮越外显之象。

(8)唇吻:此指口唇。

(9)漐(zhí)习:微汗伴有角弓反张抽搐的样子。漐,汗出的样子。习,原指鸟类不断练飞的样子。戴侗《六书故·动物三》释曰:“凡数数扇阖者,皆谓之习。”按,数数扇阖,引申为张臂、抬肩、引颈的样子。

(10)黧(lí)黑:黄黑色。

(11)柔汗:汗出润浸、腻滞沾衣。

(12)溲便:大小便。溲,小便。

(13)狂言:此指谵语。神志不清状态下的胡言乱语。目反:目睛向上翻转,呆滞无神。

(14)阴阳前绝:或阴先竭,或阳先亡。前,先。

【译文】

病人脉浮而洪,身上腻汗如油,喘息气短而不连续,不欲饮食,汤水不进,肢体麻木,知觉不敏,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此属病情危笃濒死之象。危急之时,尚不知道哪一脏的脏气首先败绝,如果汗出淋漓,头发湿渍,喘而气短不能连续,此是肺气首先败绝。如果病人身热不退或面色潮红,肢体显现如烟熏的黄黑色,目光呆滞无神,伴有头部振颤,此是心气败绝。如果口唇青紫,四肢强直抽搐,此是肝气败绝。如果口唇周围黄中透黑,汗出黏腻发黄,此属于脾气败绝。如果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目睛向上翻转,呆滞无神,此是肾气败绝。更不知道哪一脏是阴先竭,还是阳先亡。如果阳气先亡,阴气后竭,病人在濒死之际,身体肤色会显现青色;如果阴气先竭,阳气后亡,病人在濒死时,身体肤色会显现暗红色,腋下微温,心下微热。[27]

寸口脉浮大(1),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2)。浮则无血(3),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䭇(4)音噎,下同。[28]

【注释】

(1)寸口脉浮大:此“脉浮大”有如“芤”象。脉“浮”属阴血亏竭,阳气无所依附,虚阳外越。脉“大”属血虚阳浮。

(2)大逆:此指严重的误治。

(3)无血:此指阴血亏竭。

(4)䭇:同“噎”。气逆不得息,喉咽瞬间滞塞。

【译文】

寸、关、尺三部脉浮大,而医生反用攻下法,这是严重的误治。浮反映出阴血亏竭,阳气无所依附,虚阳外越;脉大反映出阳虚里寒,虚阳外浮。里寒激荡,窜奔肠间则沥沥有声。医生对虚阳浮越,外有假热的病机失察,反让病人饮冷水,致使病人冷汗频频,冷水与寒气相逢激迫,冷气冲逆喉咽,病人胸中气逆,喉咽滞塞不得息。[28]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䭇,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1)。此为医咎(2),责虚取实,守空迫血(3)。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29]

【注释】

(1)哕(yuě):呃逆。《黄帝内经·灵枢·杂病第二十六》:“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按,此“哕”相当于现今之“膈肌痉挛”。

(2)医咎:医生误治。咎,过失。

(3)责虚取实,守空迫血:用治实证的方法治疗虚证,用治瘀血的方法治疗虚证。责,责求。守,引申为侵入、伤害。《史记·天官书》:“其入守犯太微。”裴骃集解引韦昭曰:“居其宿曰‘守’。”按,此处引申为侵入。空,此指虚证。

【译文】

趺阳脉浮,浮反映出脾胃阳虚里寒,里虚与脉浮并见,此属虚中夹实,所以虚冷气逆,迫及喉咽而噎塞,此属胃气大虚。趺阳脉滑,反映出虚阳脱散呃忒连连的病机,此是医生误治的过错。错在用治实证的方法治疗虚证,从虚损中劫掠津血。如果病人趺阳脉显浮象,鼻窍干燥,有可能引发鼻衄。[29]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1)。[30](2)

【注释】

(1)畜(xù)积:蕴结,积聚。畜,同“蓄”。

(2)[30]:此条又见《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篇,文字略有增减。

【译文】

凡脉浮数,应当有发热怕冷的感觉。如果病人肢体有局限的疼痛处,饮食照常,那么疼痛处有可能发生脓疡。[30]

脉浮而迟(1),面热赤而战惕者(2),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3)。迟为无阳(4),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31]

【注释】

(1)迟:本证邪郁肤表脉应当浮数,此不“数”所以称“迟”。

(2)面热赤:面色赤红。战惕:此指出汗前的恶寒战抖。战,颤抖。惕,恐惧。

(3)差(chài)迟:病情迁延。差,同“瘥”。迟,延迟。

(4)无阳:阳郁程度极轻微。

【译文】

脉浮而迟,面色赤红伴有寒战的病人,经过六七日,应当汗出而表解。如果病人战而不汗,反而持续发热,病情就会迁延,愈期延迟。脉不数是因为肤表阳郁极轻微,无力鼓舞外透作汗,所以微邪窜走皮间,可引发身体瘙痒。[31]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1),浊邪中于下焦(2)。清邪中上,名曰洁也(3);浊邪中下,名曰浑也(4)。阴中于邪(5),必内栗也(6)。表气微虚(7),里气不守(8),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9),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10)。三焦相溷(11),内外不通(12)。上焦怫音佛,下同(13),脏气相熏,口烂食龂也(14)。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15),阴无所使,客气内入(16),嚏而出之,声嗢乙骨切咽塞(17)。寒厥相追,为热所拥(18),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19),脾气孤弱(20),五液注下(21)。下焦不盍(22)一作阖,清便下重(23),令便数难,齐筑湫痛(24),命将难全。[32]

【注释】

(1)清邪:此指雾露邪气。中(zhòng):遭受,受到。

(2)浊邪:此指水湿邪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又曰:“湿伤于下,雾伤于上。”

(3)洁:此指雾露致病。

(4)浑:此指水湿致病。

(5)阴:此指内、里。泛指脏腑。

(6)内栗:发自身体内里的寒冷颤抖。

(7)表气:此指营卫之气。

(8)里气:此指脏腑之气。

(9)阳:此指外、表。泛指肤表。

(10)“阴气为栗”以下几句:此属自注句,分承前文“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一语。逆冷,寒冷。逆,《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所谓逆者,手足寒也。”微急,虚衰严重。微,衰落。此处引申为虚衰。急,严重、迫切之意。

(11)三焦相溷(hùn):上、中、下三焦功能紊乱。

(12)内外不通:营卫不和。内外,此指营卫。

(13)怫(fú)郁:郁滞不畅。怫,郁结,滞留。

(14)食龂(yín):牙龈糜烂。食,通“蚀”。龂,同“龈”。

(15)厥:其。

(16)客气:此指邪气。

(17)声嗢(wà):喉咙发声嘶哑。嗢,喉中气息不畅。

(18)拥:拥聚。引申为遮蔽。

(19)阴阳俱厥:阴阳俱衰。厥,短缺,引申为虚衰。

(20)孤弱:引申为衰败。

(21)五液:指汗、涕、泪、涎、唾。

(22)不盍(hé):此指开合功能失调。盍,合。按,盍,《金匮玉函经》作“阖”。下焦主阖,调节二便。《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

(23)下重:里急后重。

(24)齐筑湫(qiū)痛:腹脐冷聚坠痛。齐,同“脐”。筑,如杵捣动,引申为跳动、悸动。湫,凝聚。

【译文】

寸、关、尺三部脉俱紧,按常理说是雾露邪气中于上焦,水湿邪气中于下焦。雾露邪气中于上,称作“洁”;水湿邪气中于下,称为“浑”。脏腑中于邪气,可出现发自内里的寒冷振颤。营卫之气虚弱,脏腑之气不能固守,所以引发邪气中于脏腑。肤表中于邪气,必发热头痛,颈项拘紧僵滞,腰痛腿酸,此属肤表中于雾露之气的表现。所以说“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寒邪气引发恶寒振颤,足膝寒冷,大小便失禁。营卫表虚,脏腑之气虚衰严重。上、中、下三焦功能紊乱,营卫脏腑不和。上焦郁滞不畅,郁热壅脏,口龈糜烂。中焦病证危重,胃气冲逆,脾气不运,脾胃升降紊乱。营卫不通,血流不畅。如果卫气先通畅,先时郁开气行,则热随尿泄而色黄。郁热蕴蒸经络,熏灼脏腑,最终引发蓄毒、肉腐、酿脓。如果营气先通畅,先时郁开气行,则阳虚寒盛,卫不能与营谐和,雾露邪气外袭内侵,引发喷嚏、声嘶音哑。由于寒邪凌逼,被郁热遏抑,血凝为瘀,大便紫黑色,状如猪肝。阴阳俱衰,脾气败竭,五液不能收摄运化,为湿为饮而流泄。下焦开合失调,大便不爽,便意频频而滞难,腹脐冷痛重坠,将危及生命。[32]

脉阴阳俱紧者(1),口中气出(2),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3),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4),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5)。[33]

【注释】

(1)脉阴阳俱紧者:此指寸、关、尺三部脉俱紧。

(2)口中气出:张口喘息,气息微弱的样子。

(3)胎滑:舌苔滑润。

(4)反大发热者:此与前文“微发热”对照,是真寒假热的表现。

(5)“设使恶寒者”以下几句:如果蜷卧恶寒,此属畏寒,这时的呕吐是阳脱胃败表现。如果“腹内痛”“欲利”,此属阴阳俱衰、大便滑脱的表现。

【译文】

病人寸、关、尺三部脉俱紧,张口喘息,气息微弱,唇口干燥,卧床蜷缩,两足寒冷,鼻流清涕,舌上苔滑,医生应谨守病机,按法施治。发病七日之后,病人微发热,手足温,这是将要痊愈的表现。如果八日以上,病人反而大热,这是虚阳外越,此属危重难治之证。如果病人畏寒,可见恶心欲呕;如果病人腹内疼痛,则可出现下利滑脱。[33]

脉阴阳俱紧(1),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入安(2),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3),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4),大烦而口噤不能言(5),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6),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7),此欲解也。[34]

【注释】

(1)脉阴阳:此指寸口脉寸、关、尺三部。

(2)紧去入安:此句中“入”,《金匮玉函经》作“人”,合乎事理、医理,义胜。

(3)晚发:缓发。此指病情迁延继发新证,所以病证未解。

(4)手足三部脉:指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脉。皆至:此指脉由“迟”,变化为“不迟”。至,适当,正好。与前文“同等”意同。

(5)大烦而口噤不能言:此指战汗时伴有烦躁、牙关紧闭等战抖的表现。

(6)脉和:脉来从容和缓。

(7)目重(zhòng),脸内际黄者:此指眼睛由“直视”“目赤”变化为目光端庄平和,眼睑内目眦处白睛由红赤变化为正常的淡黄。目重,目光端庄平和的样子。重,端庄。脸,目下颊上。际,边。

【译文】

病人寸、关、尺三部脉俱紧,当出现吐利的时候,其脉仍然显紧象,病情不会自行缓解;只有寸、关、尺三部脉由紧变为不紧时,病人才能安和,病情才有可能向痊愈的方向发展。如果脉象由寸、关、尺俱紧变化为寸、关、尺俱迟,经过六七日后,病情迁延,其人由食欲正常发展为不欲食,此是水饮内停的缘故,所以病证不可能痊愈。如果病人食欲正常,则有痊愈的可能。经过六七日之后,如果寸口、太溪、趺阳手足三部脉来适和,病人出现大烦、牙关紧闭、躁动不安,此是病人将要出现战汗,病证有痊愈的倾向。如果病人脉象平静,症见大烦,眼睛由直视、目赤变化为目光端庄平和,眼睑内目眦处白睛由红赤变化为正常的淡黄,此属病证欲解之象。[34]

脉浮而数,浮为风(1),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2)。[35]

【注释】

(1)风:此泛指外邪。

(2)洒淅(xiǎn xī):寒颤的样子。

【译文】

脉象浮而数,浮为外邪在表,数为虚阳外驰。外邪引发表热,阳虚引发里寒,虚阳外驰与外邪抗争,病人感觉身冷,打寒颤。[35]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1)。卫气失度(2),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36]

【注释】

(1)疾: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属热炽津涸阴竭之象。

(2)卫气:此泛指阳气,与前文“浮为阳”相呼应。

【译文】

脉浮而滑,浮主阳,滑主实,表里阳热与实邪积聚壅盛,脉显数疾。阳气敷布运行失序而郁聚,病人脉象由浮滑进而凸显数疾,症见发热汗出,此属病势危重。[36]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1),谓其形损故也(2)。[37]

【注释】

(1)脉散:即散脉,特点是浮取散大无力,强弱不匀,按之无力。

(2)形损:原指消瘦肉脱。此泛指脏腑气血衰败。

【译文】

伤寒,咳逆上气,病人寸口脉象散乱,此属危证,此缘于病人脏腑气血已经衰败。[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