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第二
【题解】
本篇在赵刻宋本《伤寒论》中无序号,为阅读与检索方便,本书以原文自然段落为依据,单独编列序号,计四十五条。
“平脉法”,平,通“辨”。《尚书·尧典》:“平章百姓。”《书传》作“辨章”。又,平,有规范、式样、标准的意蕴。从论述方法与内容上看,“平脉法”与“辨脉法”有一致性,是“辨脉法”的继续。此两篇都是常脉、病脉交叉论述,都具有脉法大纲的意义。但比较起来,“辨脉法”偏重“脉象”的论述,而“平脉法”似更偏于“脉诊”的阐释。
本篇阐释了寸、关、尺三部脉诊的具体操作方法。“以指按之”时,“举”与“按”的力度,是以“菽”(大豆)的三个、六个、九个、十二个的不同重量,设定指下由轻至重力度的五个等级,通过指下施压的不同力度,“寻”人体气血脏腑脉象的正常与异常。
篇中叙述了平脉的脉气运行与四季平脉的特征—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以及五脏平脉的特征—肾沉心洪、肺浮肝弦脾缓。如果寸、关、尺三部脉象显示出虚与实的变化,则反映出脏腑、营卫气血的异常,此即所谓“三部不同,病各异端”。本篇作为脉诊大纲,强调通过诊脉以审察表里虚实,辨识三焦寒热,追寻可能存在的病邪,从而做出高明准确的诊断。
本篇对繁杂的脉象进行了再抽象,用“高”“章”“纲”“惵”“卑” “损”“沉”的意蕴,表达从具体脉象的“形”或“实”中,再抽象出所蕴含病机的共同属性,这种方法当属先秦逻辑的思维形式。
本篇强调脉诊与望、闻、问察症互参,条文指出“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难经·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尽管脉诊很重要,《伤寒论》“辨”“平”二章,以论脉为宗旨,但篇中却以具体的实例告诫我们,脉诊仍需要与望、闻、问诊相互印证。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1)。营卫血气,在人体躬(2)。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3)。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4)。尺寸参差(5),或短或长。上下乖错(6),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7)。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营卫流行,不失衡铨(8)。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9)。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10)。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滀(11),支饮急弦(12)。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13),不及亦然。邪不空见(14),终必有奸(15)。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16)。料度腑脏(17),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1]
【注释】
(1)乘:此指阴阳之间的相互克制、相互交错。
(2)躬:身。
(3)效象形容:此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表达脉搏跳动时所呈现的特异性形象与营卫气血运行、四时脉搏特点以及五脏脉搏特点的内在联系与对应。效象,仿效,摹仿。引申为取象。形容,描述。引申为比类。
(4)“察色观脉”以下几句:此指人体脉搏的跳动随自然界四季而变化的具体形象,这种四时脉象既是有规律的、稳定的,又是动态的、变化的。经常,规律。
(5)参差(cēn cī):不一致。
(6)乖错:不一致,对立,混乱。
(7)低昂:时低时高。此泛指脉象的盛衰。
(8)衡铨:衡量轻重。此指法度。衡,秤杆。泛指秤。铨,秤。
(9)铢分:一铢一分。此指细致辨别。
(10)“出入升降”以下几句:典出《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第十五》:“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人一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营卫全身环绕运行五十度,漏水百刻,“脉终矣”。漏刻,古代计时工具。古人以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小孔,壶中立一支有刻度的“箭”,随着壶中的水缓慢地滴漏,壶内的“箭”上就逐渐显露刻度。共有一百刻,春秋二分时日,昼夜各五十刻。夏至时日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冬至时日则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此处“水下百刻,一周循环”,是言在一昼夜内,人体的营卫流行循环一周。
(11)滀(chù):水积聚。
(12)支饮:指水饮留滞胸膈,以致呼吸困难,难以平卧。
(13)大:同“太”。
(14)见(xiàn):同“现”。
(15)奸:欺骗。
(16)消息:勘验体查。此处引申为谨慎。
(17)料度:料想揣度。
【译文】
问道:脉有寸、关、尺三部,阴阳之间有互相制约的交错关系。在人体内,营卫气血随呼吸气息的出入,流通贯注上、中、下三焦,津液凭借气息的流布而畅达内外。随着四时变化,脉搏表现出不同的形象特点。春三月脉弦,秋三月脉浮,冬三月脉沉,夏三月脉洪。诊病时,察看病人的面色,辨别病人的脉象,会发现脉有大小的差异,随时都在变化。寸、关、尺三部不同,或短或长。寸、关、尺三部紊乱,或显或隐。病不断地变化,脉象随时表现出或盛或衰。这些都让人迷惑不清,在诊脉时容易违背要领。希望老师详细讲解,让我更加明白。
老师说:您所问的问题,正是医学上的根本性问题。寸口脉有寸、关、尺三部,营卫气血的流行都是有规律、有度量的。正常情况下,肾脉显沉,心脉显洪,肺脉显浮,肝脉显弦,这是规律,要细致辨别。营卫气血津液随呼吸的出入和阴阳的升降运行是与漏刻的计量相对应的周而复始,汇聚到寸口,在脉象上显示出虚与实,反映出营卫气血的变化交错与阴阳消长制衡。浮虚脉主风,牢坚脉主寒。沉伏脉主停水,弦脉主支饮。动脉主痛证,数脉主热烦。如果不能这样对应,应当知道变化的原因。寸、关、尺三部脉象不同,反映出病证的不同变化。脉象太盛是病,脉象太弱也是病。邪气不会轻易被发现,必定被遮盖隐藏。应当审察表里,辨识上、中、下三焦。追究病邪隐藏的地方,灵活谨慎地诊查。揣度辨别脏腑状况,才能做出高明准确的诊断。我为你整理了以下几条请逐条记录下来,传授给有仁心的人。[1]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1)。初持脉,来疾去迟(2),此出疾入迟(3),名曰内虚外实也(4)。初持脉,来迟去疾(5),此出迟入疾(6),名曰内实外虚也(7)。[2]
【注释】
(1)呼吸者,脉之头也:语意上承本篇第1条“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脉气津液能够“游布”,这是因呼吸之“息”的推动。头,初始,源头。
(2)来疾去迟:此指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来,此指呼气。疾,此指呼气息粗,急而呼多(呼气时间延长)。去,此指吸气。迟,与“疾”相比较而言,是表达吸气相对平缓。
(3)此出疾入迟:此指伴随呼多(时间延长)与吸少(时间相对较短)而显现于脉来至数的多与少、脉气运行的快与慢。出疾,此指一呼脉来二至有余,脉气运行三寸有余。出,此指呼气。疾,此指脉气运行得较快。入迟,指一吸脉来二至或不足二至,脉气运行三寸或不足三寸。入,此指吸气。迟,此指脉气相对行迟。
(4)内虚外实:此指病在肺与肾,寒痰水饮犯肺。“实”在外为标,属“外实”;肾不纳气为本,故属“内虚”。
(5)来迟去疾:此指吸气费力,吸气时间延长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病人或显“三凹征”。来迟,此指呼气相对平缓。迟,此与“疾”相比较而言。去疾,此指吸气息粗,急而吸多(吸气时间延长)。
(6)此出迟入疾:出迟,此指一呼脉来二至或不足二至,脉行三寸或不足三寸。出,此指呼气。迟,此指脉气行迟。入疾,此指一吸脉来二至有余,脉气运行三寸有余。入,此指吸气。疾,此指脉气运行得较快。
(7)内实外虚:此指壅热或水气、痰饮、瘀血结聚于肺与气道则“实”于内;吸气费力,张口抬肩,气不得接续而虚于外。
【译文】
老师说:呼吸是脉气能够游布、运行的初始或源头。初按脉时,呼气费力、息粗,急而呼多,此是呼多吸少。脉气运行也随呼气而较快,随吸气而较慢。此属内虚外实,寒痰水饮犯肺。按脉时,吸气费力、息粗,急而吸多,这是吸多呼少。脉气运行也随吸气而较快,随呼气而较慢。这是壅热或寒痰水饮结聚而“实”于内;吸气费力,张口抬肩,气不得接续而虚于外。[2]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1),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2),知其差也(3)。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4),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3]
【注释】
(1)苦发热:发热很严重。苦,很。表示程度。
(2)沉而迟:此指脉由浮已变化为不浮,不浮曰“沉”。脉由数变化为不数,不数曰“迟”。此是对比而言。表达的是过程与动态。
(3)差:同“瘥”。病愈。
(4)浮而大:此指脉由沉而变化为“不沉”,不沉曰“浮”。脉由小细变化为“不细”,不细曰“大”。此是对比而言。表达的也是过程与动态。
【译文】
问道:医术高超的医生望病人的气色就知道病情,医术一般的医生询问病人或其家人才能知道病情,医术初浅的医生需要通过按脉才能知道病情。学生希望老师讲讲其中的道理。
老师道:病家人请医生去看病时说,病人发热很严重,身体疼,但能够安然躺卧。医生到了病家诊脉时,病人的寸口脉不浮不数,由此知道病人将要痊愈。怎么知道的呢?如果表有病,脉象应当浮大,现今脉象反不浮不数,所以知道将痊愈了。假如病人说突然腹内疼痛,病人能够端坐,医生到了他家诊脉时,他的寸口脉不沉不细,即知道他的病将要痊愈。怎么知道的呢?如果脏腑有病,脉象应当沉而细,现今脉象不沉不细,所以知道病证将愈。[3]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1)。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2)。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3),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4)。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5),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4]
【注释】
(1)烦极:此指心烦而至身躯手足躁动不安的状态。
(2)处言:断言。处,断定,决断。
(3)盻(xì)视:怒视的样子。盻,《说文解字·目部》:“恨视也。”按,钱超尘认为“盻”是“眄(miǎn)”字之误。《说文解字·目部》:“眄,目偏合也。一曰斜视也。”
(4)诈病:假装生病。诈,欺骗,假装。
(5)处言:此处引申为声称。
【译文】
老师说:病家人请医生去看病时说:病人发热,非常烦躁。第二日医生来到病人家时,病人向墙壁躺卧,此是热势已退。即使病人脉象仍不平和,也可以断言,此病已愈。如果病人面向墙壁躺卧,病人听说医生来了,镇静地面向墙壁,眼神中流露出怒气,说话吞吞吐吐,按脉时,口中不停地吞咽唾沫,这是病人在装病。假如病人脉象平和,医生可以声称:此病很严重,需要内服吐下药物,需要针刺艾灸很多的穴位,才能把病治好。[4]
师持脉,病人欠者(1),无病也(2)。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3)。摇头言者,里痛也(4)。行迟者,表强也(5)。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6)。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7)。[5]
【注释】
(1)欠:哈欠。
(2)病:此是痛苦的意思。
(3)风:此指中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4)里痛:脏腑病。里,泛指内里、脏腑。痛,病。
(5)表强(jiàng):体表僵滞。表,泛指外表、肌腠肢节。强,僵。
(6)“坐而伏者”以下几句:东汉时的坐姿是曲膝,双膝与足背着地,臀部坐于双足的后跟,两手置于膝前。这相当于后世的跪姿,属于正规庄重的坐姿。另外还有随意的坐姿,即臀部坐地,耸起双膝,足底着地或者臀部坐地,双足前伸,此种坐姿称为箕踞。本证病人属箕踞坐姿。“坐而伏者”就是这种箕踞而身躯前倾靠在双膝上的样子,此是喘息、憋气、呼吸短促的形象。“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中“下”与“高”相对,表达位置低下。脚,此处是指小腿。这是箕踞坐姿,一腿耸膝,另外一腿直伸膝胫的形象,这是因为腰痛不适而呈现的强迫体位。
(7)心:因为“护腹,如怀卵物”,所以此指胃脘。
【译文】
医生按脉,病人打哈欠,这是病人没有疼痛不适的感觉。按脉时,病人呻吟,这是疼痛的表现。病人语言迟涩不流利,此属中风。病人说话时摇头,这是里证。病人行动迟缓,此属肢节僵滞。病人坐而趴伏,这是喘息短气。病人坐着而伸直一条腿,这是腰痛。病人护腹,双手像捧着鸡蛋那样小心翼翼若即若离地轻抚腹部,此是胃脘疼痛的迹象。[5]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1)。今月之内,欲有伏气(2),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3)。若脉微弱者(4),当喉中痛似伤(5),非喉痹也(6),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7),今复欲下利。[6]
【注释】
(1)意:料想,推测。候:预测。
(2)欲:将。伏气:伏,潜藏、隐匿的意思。伏气的思想当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jiē)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段话表述了人体感受时令邪气,不是即时发病,而是在潜伏了一段时间之后,在相应的时令里发病。
(3)当须:必定。
(4)脉微弱:此是表达伏气的脉象对比温病热自内发而常见的浮数洪大脉略显弱象。微,略微,修饰“弱”。按,《伤寒例第三》曰:“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其脉必将是非浮数即洪大,而本条伏气为病,其脉象相对而言浮数或洪大并不明显,故曰“脉微弱”。
(5)当:值,逢。伤:创。此处指咽喉局部如刺伤似的疼痛。
(6)喉痹:此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其含义宽泛,大抵指咽喉闭塞不利,红肿疼痛诸证。《黄帝内经·灵枢·杂病第二十六》曰:“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能言,取手阳明。”本证“非喉痹也”,说明未闻其人音喑声嘶不扬。
(7)尔:如此,这样。
【译文】
老师说:伏气病,可以预先推测。本月之内,将有伏气发病,如果病人已有邪气内伏,应当在脉象上表现出来。假如病人脉象比温病的浮数或洪大略显弱象,适逢喉中刺痛,此不属喉痹,病人诉说,咽中确实疼痛。当病人正在诉说着咽中痛的时候,马上又有了腹泻的感觉。[6]
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
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1),其面白脱色也(2)。[7]
【注释】
(1)累累:连续排列成串。此处指欲续欲断。
(2)面白脱色:面色苍白、枯槁不泽的样子。
【译文】
学生问道:人恐怖的时候,脉象有什么表现呢?
老师说:指下的脉形细小如丝,虽绵绵连续而又有欲断绝的感觉,病人的面色苍白而不润泽。[7]
问曰:人不饮(1),其脉何类(2)?
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8]
【注释】
(1)饮:与“食”相对应。本意为“喝”,此指可喝的粥、米汤、浆水等流质与半流质食物。按,《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人身五脏六腑接受水谷精微的营养。如果“人不饮”则五脏精亏、津乏、气馁。
(2)类:犹“貌”,形象。
【译文】
学生问:病人不欲进食清稀的食物,脉象有什么显示呢?
老师说:病人的脉显涩象,唇口干燥不润。[8]
问曰:人愧者(1),其脉何类?
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9]
【注释】
(1)愧:羞惭。按,《黄帝内经·灵枢·本脏第四十七》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若人的内心羞惭、愧悔、内疚、自责,必然心不静、神不安、气不定。从而破坏“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志意心境,这种状态必引发脉象的波动。
【译文】
学生问道:人在愧疚的时候,他的脉象有什么显示呢?
老师说:脉象显浮,同时他的面色会一会儿苍白一会儿红赤。[9]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1),何谓也?
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一云按投者(2),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3),为难治肾为脾所胜,脾胜不应时。[10]
【注释】
(1)脉有三菽(shū)、六菽重者:菽,豆的总称,在此指具体的豆子。按,用三个“菽”及其倍数表达的不是其实际重量或力度,而是对重量或力度的分级比例,以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及至骨等表述切脉时指下的力度由轻至重,由轻触肌肤到重切至骨之前力度的等级比例。由于人有男女、年有老幼、形有瘦腴、体有高矮,所以对每一个具体人切脉,指下的力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尽管力度有大小,但力度由轻至重、由浅至深、由表入里之五个等级不变。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至骨,其中九菽是指中等力度,三菽是指最轻力度,六菽是指次轻力度,十二菽是指次重力度,至骨是指最重力度。历来注家们均认为“脉有三菽、六菽重者”是以“菽”的实际重量计算,这不符合事理。因为三个豆、六个豆、九个豆的重量在指下是难以做出准确区别的。
(2)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脉再举头”一句是对“尺中时一小见”的形象表述,即“尺中脉再举头,时一小见”。再,两次。举,突起。头,开始。此指脉来势力突起。在“悉不见脉”的情况下,时而指下又连续二次突现,反映出本证下利病情深重,肾气已衰。
(3)损脉:见《脉经》卷四:“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此泛指脉搏短绌不整,反映人体脏腑气血衰竭。
【译文】
学生问道:《难经》说,脉的搏动有三个豆、六个豆的力度,这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说:医生给病人诊脉用手指按脉时,如用三个豆那样极轻微的力度寻按即得,这是肺脉;如用六个豆那样略轻微用力即得,这是心脉;如用九个豆那样中等力度寻按即得,这是脾脉;如需要用十二豆那样略重的力度寻按才得,这是肝脉;若需要用更重的力度深按,触及骨头时才得,此是肾脉。假如病人下利,寸、关、尺三部脉时有停顿,突然尺脉时又搏动,时而指下又连续二次凸现,这是肾气已衰,但还未至竭的程度;如果脉搏短绌不整,此属难治的病证。[10]
问曰:脉有相乘(1),有纵有横(2),有逆有顺(3),何谓也?
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4);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11]
【注释】
(1)乘:欺凌,压制。此为表达五行框架图式中,人体五脏之间关系失序在脉象上的反映。按,水(肾)火(心)金(肺)木(肝)土(脾)在五行框架中,是循环相克,这种相克是生理上的制衡,是克而有制。若克而无制,这属于过度克伐,称“乘”不称“克”。
(2)纵:水(肾)火(心)金(肺)木(肝)土(脾)是循环相克的顺序,这种相克是克而有制。下文所谓“水行乘火,金行乘木”是水对火、金对木的过度克伐,已成欺凌、压制的态势,是对“克”的过度放纵,所以称为“纵”。横:横暴。在五行框架中,原本水克火、金克木是合理的相克顺序,若反转而火凌水、木凌金,这是违逆相克的顺序,表现出强横暴戾的态势,所以称为“横”。
(3)顺:在五行框架中,金与水、木与火本是相生顺序,今“金行乘水,木行乘火”,此属母凌其子,生而又乘,虽有悖义理,但还没有失序,所以称为“顺”。顺,循也。
(4)逆:金生水,木生火,这是相生的顺序,今“水行乘金,火行乘木”,此属忤逆,以下犯上,所以称为“逆”。
【译文】
学生问道:脉象中能反映出脏腑五行之间的克伐关系,有纵克有横克,有逆克有顺克,怎样理解呢?
老师说:水行反制火行,金行压制木行,此称为“纵”;火行压制水行,木行反制金行,此称为“横”;水行反制金行,火行反制木行,此称为“逆”;金行压制水行,木行压制火行,此称为“顺”。[11]
问曰:脉有残贼(1),何谓也?
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2)。[12]
【注释】
(1)脉有残贼:此指脉象显示内伤虚损、外感贼邪的病机。残,毁坏。此处引申为虚损。贼,伤害。此处指外感虚邪贼风。
(2)诸脉作病:指弦、紧、浮、滑、沉、涩六种有代表性的脉象,能在寸、关、尺三部表达出常见病证的病机。诸脉,寸、关、尺三部。作病,显示出病象。作,担任,使。引申为显示。
【译文】
学生问道:脉象能显示出外邪与内伤,怎样理解呢?
老师说:脉象有弦、紧、浮、滑、沉、涩等,这六种脉象能反映出外邪与内伤,能在寸、关、尺三部显示出病证病机。[12]
问曰:脉有灾怪(1),何谓也?
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症相应(2),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3),病人乃大吐,若下利(4),腹中痛。
师曰:我前来不见此症,今乃变异(5),是名灾怪。
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
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为灾怪耳。[13]
【注释】
(1)灾怪:此指脉象反常而成病害。灾,伤害。怪,非常。
(2)症:底本作“證”。近、现代以来,从“證”字中分化出“证”与“症”二字。《现代汉语词典》把“證”作为“证”的繁体字和“症”的异体字。现代以来,在中医学中,多以“证”字表述证候,含病机、症状、脉象等,以“症”字表述具体的症状。此处之“證”字与“形”并见,形,样子,形状。文曰“脉得太阳,与形證相应”,所以此处用“症”义胜。“形症”与“症状”义同。
(3)比还送汤如食顷:刚刚服汤药有一顿饭的时间。比还,刚刚的意思。比,先前。还,便,立即。送,此指帮助咽下。
(4)若:尚,还。
(5)乃:却。
【译文】
学生问道:脉有反常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病证,这是什么道理呢?
老师说:假设一个人患病,脉象上显示是太阳病,并且与症状相符合,而给他煎制治疗太阳病的汤药,刚刚帮助他服汤药有一顿饭的时间,病人即大吐,且见下利、腹中痛。
老师说:我先前还未见病人有这些症状,现在却发生了变化,此称为“灾怪”。
学生又问道:为什么会发生吐利呢?
老师说:或许原先服过药,现在才发生作用,所以形成了脉与症状不相符的状况啊。[13]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
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1),其脉微弦濡弱而长(2),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3),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14]
【注释】
(1)“肝者”以下几句:《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难经·十五难》:“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厥阴在天寓意东方,在万物寓意草木,在四季寓意春日,在脏寓意肝。把肝及其脉象与东方、木、厥阴联系起来,此表达的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实质上讲的是藏象。
(2)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此言肝的平脉虽指下按如弓弦,迢然而端直,但却寓微软柔弱之象。濡,即“软”。柔和。微,稍,略。
(3)纯弦脉:指脉来实强,指下“盈实而滑”,这属于肝的病脉。纯弦,脉来劲急如新张弓弦。《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按,此指失去了从容舒缓之象的肝脉,细硬劲急,这是没有胃气的脉象,是真脏脉现。
【译文】
学生问道:东方肝脉,它的脉搏像什么呢?
老师说:肝作为藏象,在五行上有木的属性,在阴阳上属厥阴,它的脉象显微弦濡弱而长,此是正常的肝脉。肝病如果出现弦中而有濡弱的脉象,此属向愈的表现。假如肝病显示弦而细硬劲急,这是预后不良的脉象。怎么知道的呢?脉象弦直硬劲,此是真藏脉,属严重的肝病,所以可以推断此是濒危难治之证。[14]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
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1),其脉洪大而长(2),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3),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4),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5),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15]
【注释】
(1)“心者”以下几句:少阴在天寓意南方,在万物寓意火,在四季寓意夏日,在人体五脏寓意心。这里的心脉与南方、火、少阴关联起来,表述的是天人相应的藏象。《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按,《黄帝内经》所言之“钩脉”与本条所说的“洪大脉”均应时于夏,又都在脏为心,于是钩、洪合一。对此,后世医家有不同意见。
(2)洪大而长:洪,本意是大水泛滥,以“洪”命脉是以形寓意。洪的意象就是洪水来的时候,迎面逆流而望,波涛汹涌,洪水浮盛浩大;洪水去的时候,顺流而视,宽阔满盈,水势平展急落远逝而长。这种来去的态势,在视觉上有来盛去衰,头大本小的形象。因此,洪脉的特点是脉体宽,指下满,气势盛,起伏大,虽曰来盛去衰,但作为平脉来讲,实质上并无“衰”意。
(3)来微去大:脉起搏乏力,来势不足;脉伏降下陷,去势急落。
(4)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脉来起搏开始曰“头”,脉宽体粗曰“本”。“头大本小”是表述洪脉的来盛去衰的脉势,现今“头小本大”,脉来起搏开始与后续的脉势、脉体相比较略显细小,“头”与“本”倒易,所以称为“覆”。
(5)“上微头小者”以下几句:脉来曰“上”,脉去曰“下”,“上”与“下”是表述脉搏起伏。此“上”与“下”,“头”与“本”,“小”与“大”相互对应,讲的是一件事,即脉搏来去无力。脉来“上微”,脉去“下微”,脉来去起伏均无力而凸显“微”象,此脉象已失去“洪”势。关格,此指病人不得尿。关,闭。格,阻塞。与后文关格及后世关格含义略有不同。
【译文】
学生问道:南方心脉,它的脉搏像什么呢?
老师说:心作为藏象,在五行上有火的属性,在阴阳上属少阴,它的脉象显示洪大而长,此是正常的心脉。心病如果出现洪大的脉象,这是向愈的表现。假如脉搏起始乏力,来势不足,脉搏去势急落,伏降突陷,此与“来盛去衰”对比,称为“反”,这样的脉象显示的是里病。如果脉来起搏开始与后续的脉势、脉体相比较,略显细小,这称为“覆”,此属表病。病人脉来起搏细小无力,则汗出。脉去细小无力则小便不利。病人头无冷汗,此属还有阳回的可能,所以病虽危重,但还有救治的希望。如果额头冷汗,则是虚阳亡散,病情濒危难治。[15]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
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1),其脉毛浮也(2)。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16]
【注释】
(1)“肺者”以下几句:太阴在天寓意西方,在万物寓意金,在四季寓意秋日,在人体五脏寓意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这里的肺脉与西方、金、太阴关联起来,表述的是肺的藏象,凸显的是“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关系。
(2)其脉毛浮也:《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曰:“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这是说春脉微弦中蕴含浮升的形象,寓春日生机张扬的态势。“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这是说夏脉洪盛于外,荡漾有余,属于浮丰的形象。“秋日下肤,蛰虫将去”。这是说秋脉得金气,秋凉肃冷,蕴含敛降的形象。所以“春日浮”与肺金的秋日“毛浮”,虽然都是“浮”,但前者蕴张扬升浮趋于洪盛的态势,后者寓收聚敛降趋于沉潜的态势。所以前者“春日浮”的“浮”是由“沉”而升的过程,后者秋日“毛浮”的“浮”是由“洪”而降的过程。历经夏季的天阳隆盛,人体气血浮盛于外,指下脉显浮大满指,到了秋天金气来临,天阳开始了潜降的态势,人体阳气随天阳潜降而趋敛藏。反映在脉象上,虽满指洪盛的态势日渐减削,但脉道仍有扩张的余势;脉气虽“下肤”“将去”,但浮大的态势仍暂有残留,其脉轻取外鼓如毛,重取轻虚以浮,所以称为“毛浮”,这属于肺的平脉。按,毛,象形,直出旁达,微有脊线,中实旁虚,意象轻浮。此以秋鸟新生羽毛的柔和,表述肺金浮脉的轻柔之象。
【译文】
西方肺脉,它的脉搏像什么呢?
老师说:肺作为藏象,在五行上有金的属性,在阴阳上属太阴,它的脉象轻取外鼓如毛,重取轻虚以浮,这是正常的肺脉。肺病如果出现这种毛浮脉且兼缓迟,是有胃气的脉象,病有向愈的倾向。肺病如果显示数脉,这是炽热烁肺,病证加重。这是怎么知道的呢?肺在五行属金,南方火盛,克伐肺金,心火炽热伤肺,引发疡脓痈肿,此属难治的病证。[16]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1)?
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2)。他皆仿此。[17]
【注释】
(1)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人体五脏气血随四季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适应。春季二月正是阳气升发时节,人的正常脉象应当是与本篇前文第14条所说的那样“微弦濡弱而长。”现今二月反见秋季“轻虚以浮”的毛浮脉,这有违天人相应规律,此属于不正常,所以可以判断预后不良,“至秋当死。”处言,断言。
(2)“二月肝用事”以下几句:肝属木,春天本应见微弦而濡弱脉象,今反见毛浮脉,这在五行运化中属金乘木,在本篇第11条称为“纵”。在五行上,春季是木气主掌时令,表现在藏象上是肝气旺,此时虽有金气逆时克伐,也只能挫伤而不至于危笃,但是到了秋季,金气当令,原本金乘木的态势凌厉难挡,所以使既往肝病情势加重,从而可以预判“至秋死”。用事,本意是当权、办事,在此引申为主掌时令。
【译文】
学生问道:二月得轻虚以浮的毛浮脉,为什么可以断言到秋季时会病重濒危呢?
老师说:春季二月前后,人的脉象应当是弦中略带有微软柔弱,现今反显示轻虚以浮的毛浮脉,所以可以预知这个病人到了秋季会病重危笃。因为从藏象上看,春天的二月是肝主持时令,肝在五行属木,它的正常脉象应当是微弦中略有濡弱,现今反显示毛浮脉,此属于肺脉。肺在五行属金,肝在五行属木,金来乘木,所以可以预判这个病人到了秋季会病重濒危。其他脏腑的脉象在不同季节中的乘侮克伐都是这个道理。[17]
师曰:脉肥人责浮(1),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18]
【注释】
(1)脉:诊脉。责:追问,探究。
【译文】
老师说:给胖人诊脉要探究为什么脉浮,给瘦人诊脉要探究为什么脉沉。胖人本应当脉沉,今反而浮,瘦人本应当脉浮,今反而沉,所以都要探究其中反常的原因。[18]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1);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2);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3)。[19]
【注释】
(1)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寸属阳,尺属阴,健康人阴阳互根,脉气贯达。今“寸脉下不至关”,属脉短,脉气不贯。寸脉以下,关、尺沉细微弱,这是阳气浮越而无根。绝,断,尽。
(2)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属阴的尺脉以上,寸、关沉细微弱,这是阴气孤弱而不能与阳相守,此有阴阳离散趋势。
(3)期以月节克之也:通过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而定月的五行属性,从五行之间的乘克伐侮关系中,推断出乘克伐侮的月份与节气,这个时节便是病人的生死之期。期,预测。月节,按月相变化的节律以定月,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定岁时节候。
【译文】
老师说:寸脉以下关、尺沉细微弱,这是阳气无根;尺脉以上寸、关沉细微弱,这是阴气孤弱;这些都是重病危笃,预后不良。如果要判断病人的生死之期,那么,根据星辰月日节气的五行变化,推测出的乘克伐侮时节便是。[19]
师曰:脉病人不病(1),名曰行尸(2),以无王气(3),卒眩仆不识人者(4),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5),虽困无苦。[20]
【注释】
(1)脉病人不病:脉象显示有病,但症状不明显。“人不病”只是短暂的假象,此属于病证发展过程中一个短暂的现象。
(2)行尸:貌似健康人,但正气已经溃败,徒具形骸,此是病情重笃的表现。
(3)无王气:指正气衰败。王,盛。
(4)卒(cù)眩仆:突然视物迷乱,旋转晕倒仆地。卒,同“猝”。突然。眩,旋转,目不明。仆,前覆曰仆。
(5)无谷神:没有生气,缺少活力。谷,养,生。神,五脏六腑之神。此指生命活力。
【译文】
老师说:从脉象上看有病,但病人没有明显症状,此称“行尸”,因为正气已经衰败,病人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很快就死亡了。有人感到自己有病,但脉象正常,此称作“内虚”,这是缺少活力,精力不足,虽然感到疲劳不适,但并不严重。[20]
问曰:翕奄沉(1),名曰滑,何谓也?
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2),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3),此为阴实(4),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21]
【注释】
(1)翕奄沉:此表达脉气聚合圆曲升浮的瞬息,奄忽之间既已沉落,这正表述指下滑脉的细小隐微的变化,从细微的角度显示滑脉圆滑流利的形象。翕,《说文解字·羽部》:“起也。”《尔雅·释诂上》:“合也。”“起”与“合”蕴意都有动态,“起”是表达鸟将起飞,“合”是表达羽翼敛合,寓含“起”的同时,“合”随之而在其中。综合而言,“翕”是表达鸟将起飞的时候,必先收敛翅翼,继而腾空的瞬间必张开翅翼。脉来自沉而起,就像鸟起飞时,翅翼先合后开而升腾,寓含聚合升浮的态势,所以用“翕”字概括。奄,忽,须臾。沉,沉伏、落下的意思。
(2)阳明脉:此指趺阳脉。按,正常的趺阳脉是沉伏的。《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趺阳脉当伏。”
(3)滑者,紧之浮名也:此属于自注句,既是对“少阴脉微滑”中的“滑”的注释,也是对前文“翕奄沉”更加直白的诠解,是对滑脉的指感做进一步的解说。紧,除了绷紧的含义之外,还寓有敛束的意蕴。翕,有升浮的寓意,而“紧”则无升浮的意思。浮,表达出指下的凸显感,而“紧之浮”恰合“翕”的“聚合升浮”的形象。
(4)阴实:此指痰饮、水湿。
【译文】
学生问道:脉气聚合升浮的瞬息又沉落,这是滑脉的圆滑流利细小隐微的变化,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老师说:沉的趋势在阴阳属性上属于典型的阴性,升浮的趋势在阴阳的属性上属于典型的阳性,脉势的升降圆曲融合,就形成了滑脉,寸、关、尺三部脉象圆滑流利平和。趺阳脉不浮,说明胃气不虚,食饮正常;少阴脉微滑,反映出痰饮、水湿内停,病人可见大腿内侧出汗及外阴潮湿。[21]
问曰:曾为人所难(1),紧脉从何而来?
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2),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22]
【注释】
(1)难:诘问,追问。
(2)坐:因为、由于的意思。
【译文】
学生问:我曾被人诘问,紧脉是怎么产生的?
老师说:如果发汗太过或者用过吐法,引发了肺寒,则能形成紧脉。如果病人是因为饮用了冷水而咳嗽,脉会显紧象。如果病人因为胃肠虚寒而下利,则脉也会显紧象。[22]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1)。营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2)。高章相搏,名曰纲纲者,身筋急,脉强直故也(3)。卫气弱,名曰惵惵者,心中气动迫怯(4)。营气弱,名曰卑卑者,心中常自羞愧(5)。惵卑相搏,名曰损损者,五脏六腑俱乏气虚惙故也(6)。卫气和,名曰缓缓者,四肢不能自收(7)。营气和,名曰迟迟者,身体俱重,但欲眠也(8)。缓迟相搏,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9)。[23]
【注释】
(1)高:《说文解字·高部》:“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高,本是象形字,像楼台重叠之形。在此借用“高”这个字,抽象地表达卫气盛的状态下可能出现的若干脉象的共同属性,即脉象的有力与凸显。“高”在这里可以看作是一个概念,是对“卫气盛”可能出现的脉象如浮、紧、弦、大等共有属性的概括,是从浮、紧、弦、大等脉象的“形”或“实”中,抽象出具有共性意义之“名”。按,“名”作为中国先秦逻辑史上的一个范畴,是与“形”或“实”相对应。“名”体现出的抽象概念是对“形”或“实”的摹写。“高”与本条后文中的“章”“纲”“惵”“卑”“损”“沉”六个抽象概念都属先秦逻辑中“名”的范畴。而“缓”与“迟”与前述七个抽象概念对比,相对而言则属具体概念,表达的是脉搏跳动在指下的感觉,是属于“形”或“实”的范畴。
(2)章:即“彰”,显露、显著的意思。此是对“营气盛”可能出现的脉象如洪、滑、数、沉等的共有属性的抽象概括。
(3)纲:本意指系网的大绳,网之有纲,才能“张”,“张”才能增益、扩展,所以自古就有“纲,张之四方”的说法。另外,纲还寓有“挺直有力”的意象。所以“纲”字更涵括了“高”与“章”的凸显鸱张意义。“高”与“章”本来都具有凸显的蕴意,盛实的卫气与盛实的营气相合交集,则是盛盛相合,“高”与“章”交集,此属于邪气叠盛益笃。“纲”是从“高”与“章”二字的蕴意中,又抽象出具有共性意义的新概念。
(4)惵(dié):惧,怯弱。虚则惧。《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卫气怯弱不能卫外,反映在脉象上是怯弱的态势,所以用“惵”字概括若干具有虚弱性特点的脉象。“惵”在此是对“卫气弱”时寸口可能出现的脉象如虚、细、弱、沉等的共有属性的概括,是从虚、细、弱、沉等脉象之“实”中,抽象出具有共性意义的“名”,或称为概念。
(5)卑:低下,微怯,与“高”相对应,寓衰微、虚弱的含意。在此是对“营气弱”时寸口可能显现的脉象如微、弱、细、虚、涩、代等共有属性的概括,是从微、弱、细、虚、涩、代等脉象之“实”或“形”中,抽象出的具有共性意义的“名”。
(6)损:《说文解字·手部》:“损,减也。”“损”字的“凹减”特征,恰是与前文“高”字的“凸显”特征相对应。“损”是从更高层次对“惵”与“卑”所具有的怯弱共性的再抽象。
(7)缓:不紧曰缓。此是从紧张度方面表达诊脉时指下柔顺和软的感觉。和前文中的“名”相比校,此属于“形”或“实”。
(8)迟:不数曰迟。此是从速度方面表达诊脉时指下舒徐从容的感觉。按,缓与迟从紧张度与速度两个不同角度表达平人寸口脉的和缓舒徐形象。此处的“缓”与“迟”是表达脉象,与前文的“高”“章”“纲”“惵”“卑”“损”比较,相对而言是具体概念,也属于“形”或“实”,因此不属于抽象概念。
(9)沉:在此一则是排除“缓”所蕴含的紧张度属性,二则排除“迟”所蕴含的速度属性,从中再进一步抽象出的共性是从容、稳重、沉潜的属性,文中选用“沉”这个字来概括。不言而喻,“沉”也是抽象形式的概念,用以表达营卫谐和、阴平阳秘、真气固藏的状态。
【译文】
诊寸口脉,卫气盛实,称为“高”。营气盛实,称为“章”。“高”与“章”相合交集,称为“纲”。卫气怯弱,称为“惵”。营气怯弱,称为“卑”。“惵”与“卑”相合交集,称为“损”。卫气和畅,称为“缓”。营气和畅,称为“迟”。“缓”与“迟”相合交集,称为“沉”。[23]
寸口脉缓而迟(1),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2),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3),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4)。[24]
【注释】
(1)缓:脉象不紧曰“缓”。“缓”是从紧张度方面表述指下脉搏的柔和感。迟:脉象不数曰“迟”。“迟”是从速度方面表达指下脉搏的舒徐从容感。
(2)商: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商音声促清高,激越嘹亮。
(3)薄:聚。
(4)强(qiáng):健。此指身体健壮,肌肉紧束、结实、硬朗而不壅腴。
【译文】
寸口脉缓而迟,脉来和缓则阳气旺,人的气色光鲜,说话的声音嘹亮高畅,毛发生长润泽。脉来舒徐从容则阴气盛,骨髓滋养不息,血脉充盈丰满,肌肉结实硬朗,阳生阴长,阴平阳秘,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刚柔互济,这就是身体健壮。[24]
趺阳脉滑而紧(1),滑者胃气实(2),紧者脾气强(3),持实击强,痛还自伤(4),以手把刃,坐作疮也(5)。[25]
【注释】
(1)趺阳脉滑而紧:《辨脉法第一》第24条曰:“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这是讲胃气正常情况下的趺阳脉的脉象是从容和缓、不徐不疾。按,《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趺阳脉当伏。”这是由趺阳脉略隐于足背二骨之间的位置决定了正常情况下是伏而不弱。《辨脉法第一》第24条所讲的“迟而缓”,是表达脉的“率”与“律”,《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所讲的“伏”,则是表达脉的“位”与“势”。本条此处“趺阳脉滑而紧”属于病脉。反映的病机是“胃气实”与“脾气强”。
(2)滑者胃气实:脉滑主热盛积壅,“胃气实”是讲胃气邪盛,所以症见腹满痞塞。按,“辨阳明病篇”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胃家实”“谷气实”均属“胃气实”。
(3)紧者脾气强:趺阳脉紧,反映出气机壅塞,脾络不通。脾气强,脾家邪盛。按,《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凡言及脾,多言虚证,但本条“脾气强”则属实证。《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云:“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脾病可虚可实。“辨太阴病篇”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此条的“腹满时痛”即为脾气强,此属气机壅塞,血行瘀滞,脾络不通,所以腹满痛,甚者可至大实痛。痛,反映在脉象上,不论是寸口脉还是趺阳脉,最常见的脉象是紧。
(4)痛:病。还(xuán):立即。
(5)坐:因为,由于。疮:古同“创”。外伤。
【译文】
趺阳脉滑而紧,滑是胃气邪盛,紧是脾邪壅滞,胃邪盛实与脾邪壅滞交集、搏击,中焦“自家”内乱,气机壅塞。这就像用手把持刀刃,必自我伤害而成创口那样立即引发病证。[25]
寸口脉浮而大(1),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2),在寸为格(3),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26]
【注释】
(1)大:脉来贯通寸、关、尺三部。
(2)关:闭。此指尿闭。按,三焦气机逆乱,决渎失调,水道不能出,不得尿。
(3)格:阻隔不通。按,《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曰:“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关与格不论表现出什么症状,其深层病机都是三焦气机逆乱,阴阳隔绝。本条关格既是病机又可看成病名。据现存有关文献,关格最早当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均有论述。本条所述之关格渊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多宗仲景说,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格则呕吐尿闭。
【译文】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正气虚,大为邪气实。关证尺脉浮大,格证寸脉浮大,关证的突出表现是不得小便,格证的特征是吐逆不止。[26]
趺阳脉伏而涩(1),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2),名曰关格(3)。[27]
【注释】
(1)趺阳脉伏而涩:趺阳脉伏涩主阴寒、气滞、血瘀、津亏、血少。《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曰:“趺阳脉当伏。”伏而不弱属趺阳脉的常脉。但本条趺阳脉伏与涩并见,则属病脉,其“伏”是推筋着骨而迟滞。《脉经·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曰:“趺阳脉涩者,胃中有寒,水谷不化。”《脉经·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又曰:趺阳脉“涩即脾气衰”。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衰则生化之源枯竭,运血无力,行滞而瘀。阴寒痼冷或蓄饮老痰结聚脾胃,脾阳衰困,寒凝血瘀,表现在趺阳脉上是“伏而涩”。
(2)食不得入:是对后文“关格”的表述。胃气违逆不降,食而不得下,吞咽如梗,同时,逆气裹胃内不消化的水谷涌逆频频,此缘阴寒痼冷、瘀血积聚或蓄饮老痰阻滞、梗塞所致。
(3)关格:对前文“食不得入”的概括。吞咽如梗,此属三焦气机紊乱,阴阳气隔绝。按,《伤寒论》中,“关格”首见本篇第15条“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次见本篇第26条“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再见本条“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归纳起来,仲景时代的“关格”表达的是由于三焦逆乱,阴阳隔阻而出现的“不得尿”“吐逆”以及吞咽如梗的“食不得入”诸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重笃者可以并见。
【译文】
趺阳脉伏而涩,伏脉反映出呕吐上逆、食谷未化的病机,涩脉反映出吞咽困难、食不得下的病机,此种病证称作“关格”。[27]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1),大为气强(2),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3)。久久为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4)。[28]
【注释】
(1)风虚:风乘虚入。风,外邪。虚,虚隙,此指正气疏阔不周。
(2)气:概言营卫正气。强:表达正邪相争的态势。
(3)泄风:此指风性走窜不居,皮疹瘙痒游移不定。泄,发,出。
(4)痂癞:身痒欲搔,搔后益痒,久之创破皮损,血溢结瘢如甲,叠重顽癣。痂,脓血结成的疮壳。癞,此泛指顽癣、恶疮。
【译文】
脉浮而大,脉浮反映出外邪乘虚而入,脉大反映出营卫虽有不足但奋起抗邪。风气集聚相争,风窜皮间如虫行皮中而成隐疹,瘙痒难忍,此称为“泄风”。“泄风”为病,久搔创破皮损,而成为痂皮叠重的顽癣、恶疮。[28]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营中寒(1)。营为血,血寒则发热(2)。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3)。[29]
【注释】
(1)“寸口脉弱而迟”以下几句:卫气衰微,必卫阳虚馁,所以寸口脉显弱象。营中血衰贫微,血行滞缓,所以寸口脉显迟涩象。寒,此指贫乏、衰微。
(2)血寒则发热:营中血衰贫乏,属慢性虚劳过程。此指饮食劳倦内伤脾胃,不能化生营血,血虚则气无所依,而浮散于外,所以显低热绵绵,此热属血虚发热。血寒,血虚。
(3)“气微者心内饥”以下几句:卫气微的原因是胃脘虚满,虽饥而不能食。心,此指胃或胃脘部。本证脾虚失运,胃呆不纳,所以脘腹虚满气胀,虽饥而不欲食。按,《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卫俱产生于脾胃,脾虚失运,胃呆不纳,日久必引发卫弱营衰。
【译文】
寸口脉弱而迟,弱反映出卫气虚弱,迟反映出营血贫乏。营血同源,血虚气无所依,浮散于外则发热绵绵。卫属阳气,卫气虚缘于脾胃虚弱,脘腹虚满气胀,虽饥而不欲食,谷不入胃,卫气无以化生。[29]
趺阳脉大而紧者(1),当即下利,为难治。[30]
【注释】
(1)趺阳脉大而紧:“紧”在此体现出脉象中有张力,“大”与“紧”并见,必是大而有力,此属于邪气盛的实脉。
【译文】
病人趺阳脉大而紧且有力搏指,伴见腹泻,此属正虚邪实难治之证。[30]
寸口脉弱而缓(1),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2),噫而吞酸(3),食卒不下(4),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5)。[31]
【注释】
(1)寸口脉弱而缓:脉弱,脉象沉而细软无力,主胃的阳气不足。脉缓,脉象慢而弛纵,主胃弱疲惫,腐熟、传导功能衰减。
(2)胃气有余:胃中邪实。此指食谷不化。
(3)噫(ài):胃内有气上逆或伴声响。后用“嗳”。吞酸:随胃内气逆伴酸水至口腔或咽嗌,有时来不及吐出而又下咽。
(4)卒(zú):完毕。
(5)填:此指病人餐后胃脘饱满痞塞之感。
【译文】
寸口脉弱而缓,弱反映出胃阳不足,缓反映出胃有积食,症见噫气吞酸,食后不下,胸闷脘胀,壅滞痞塞。[31]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1)。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2)。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3)。[32]
【注释】
(1)绞痛:此指腹内剧烈痉挛疼痛,似有外力在绞拧状。
(2)“肠鸣而转”以下几句:此属寒性凝敛沉降,肠间积气奔窜转坠,下趋少腹感。
(3)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此指腹内转气,沉坠下趋并伴剧烈疼痛,而坠入阴囊且有嵌顿或绞窄,阻滞足厥阴肝经的急脉穴、阴廉穴以及五里穴气血运行,引致下肢气血不畅,故“少阴脉不出”。少阴脉,位于内踝太溪搏动处。阴,此指阴囊。虚,空虚,引申为“软”。按,此节表述似属今人所言之“腹股沟斜疝”。
【译文】
趺阳脉紧而浮,浮主膈气不降,紧主阴寒凝聚。气壅腹满则脉浮,寒凝绞痛则脉紧。浮紧并见,满痛交加,肠鸣转气,膈气坠降。阴囊肿大而虚软,阻滞气血运行,少阴太溪脉隐匿不显。[32]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营气不逮(1)。营卫不能相将(2),三焦无所仰(3),身体痹不仁。营气不足,则烦疼(4),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5);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6)。[33]
【注释】
(1)“寸口脉微而涩”以下几句:“辨太阳病篇”第53条有“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正常情况下营与卫是并行温润。此脉微反映出阳气虚,卫气运行不畅。脉涩反映出阴气虚,营血不足。不逮,不足。
(2)相将:相随,谐和。
(3)仰:依赖。
(4)烦疼:疼痛严重。烦,表达疼的程度严重。
(5)酢(cù)吞:吞酸。酢,同“醋”。
(6)遗溲(sōu):小便失禁。溲,小便。
【译文】
寸口脉微而涩,脉微反映出卫气运行不畅,脉涩主营血不足。营卫不相谐和,三焦功能无所依托,肌肤麻木,感觉不敏。营血衰惫,病人肢节疼痛严重,语言迟涩。卫气虚弱,病人恶寒伴见呵欠连连。三焦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上焦功能失调,症见嗳气吞酸;中焦功能失调,不能消化水谷,食欲不振;下焦功能失调,则小便失禁。[33]
趺阳脉沉而数(1),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34]
【注释】
(1)沉:脉不浮的意思,反映胃气不虚。数:反映胃有积热。
【译文】
病人趺阳脉沉而数,脉沉属常脉,反映出胃气不虚,脉数反映出胃素积热,所以病人善饥多食。脉紧反映出胃寒痼冷,此属于难治的病证。[34]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营气不足(1)。卫气衰,面色黄(2);营气不足,面色青(3)。营为根,卫为叶,营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35]
【注释】
(1)“寸口脉微而涩”以下几句:寸口脉微主阳气虚、卫气衰。寸口脉涩主血虚、血滞,营气不足。
(2)卫气衰,面色黄:卫气虚衰,肌肤失于温煦、充泽,所以面部显萎黄,枯槁不泽。
(3)营气不足,面色青:心主血,肝藏血,营血不足,血行滞涩,所以面色黄白,淡青无华。
【译文】
病人寸口脉微而涩,脉微反映出卫气虚衰,脉涩主营血不足。卫气虚衰,病人面色萎黄,枯槁不泽;营血不足,病人面色黄白,淡青无华。营犹如树根,卫如同树叶,营卫俱衰微,仿佛树的根叶枯槁,病人表现出恶寒战栗、咳嗽喘息、咯痰腥臭、口吐涎沫等症状。[35]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营气伤(1),其身体瘦,肌肉甲错(2),浮芤相搏,宗气微衰,四属断绝(3)。四属者,谓皮肉脂髓。俱竭,宗气则衰矣。[36]
【注释】
(1)“趺阳脉浮而芤(kōu)”以下几句:正常情况下的趺阳脉是伏或沉(见《辨脉法第一》第22条,《平脉法第二》第21条)。今“趺阳脉浮而芤”,浮大中空曰“芤”,芤脉中原本含有“浮”的要素,所以轻按浮取即得。这里的“浮而芤”实质上讲的就是芤脉。趺阳脉在指下不显伏或沉,而是浮中含有空虚感,此是阴血暴虚的缘故,所以文曰“芤者营气伤”。
(2)肌肉甲错:肌肤粗糙、枯槁或生鳞屑。
(3)“浮芤相搏”以下几句:芤脉中原本含有“浮”的要素,此处突出浮芤并见,是强调气血阴阳两虚,“宗气微衰”。本证已衰及宗气,病已至脱营夺形、虚劳甲错的程度。按,宗气为一身祖始之气,《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曰:“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若“宗气微衰”,则贯心脉之力衰,行呼吸之力竭。宗气又是生命归往之气,“宗气微衰”则四肢气断血绝,皮腠肌肉、经筋骨髓痿废,病情已至危笃。
【译文】
趺阳脉浮而芤,脉浮反映卫气不足,脉芤主营气虚损,病人身体瘦弱,肌肤粗糙、枯槁、皱襞,脉浮芤并见,此属宗气衰败,四肢筋骨痿废之重证。[36]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1);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2)。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营盛则其肤必疏(3),三焦绝经,名曰血崩(4)。[37]
【注释】
(1)“寸口脉微而缓”以下几句:寸口脉微反映卫气虚。缓,表达脉虽然“微”,极细极软,或若有若无,但仍有胃气,所以后文讲“胃气实”。卫气疏,指卫气虚衰。疏,空虚、稀少的意思。按,卫气的功能是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所以如果卫气虚衰,必引发肌腠、皮肤空松不密,此所谓“肤空”。
(2)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胃气实,此指有胃气。按,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因为有胃气,脉来虽然细软,但徐缓柔和,所以“谷消而水化”。
(3)营盛则其肤必疏:“营盛”是与前文“卫气疏”对比而言。“肤必疏”与前文“肤空”都是肌肤腠理空疏,此处所谓“营盛”,不是真正的营气盛,而是强调卫与营不谐和。
(4)三焦绝经,名曰血崩:正常情况下,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周行不休。今营卫不和,三焦失调,三焦正常的运行中断。绝,止,断。经,常。血崩,此指三焦失调,气血紊乱,营血运行失序而妄行,意蕴各种因素引发的大出血倾向。崩,毁。按,血崩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原指迫血妄行的诸多出血症状,非后世专指妇人大出血之崩漏。
【译文】
寸口脉微而缓,脉微反映出卫气虚衰,卫气虚则其肌肤疏松;脉缓是有胃气的表现,所以能消化水谷。水谷入于胃,化为精微,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营血充盈,经脉循行。如果营卫不和,则肌肤疏松,三焦正常的运行中断,气血紊乱妄行,此称为“血崩”。[37]
趺阳脉微而紧(1),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2)。[38]
【注释】
(1)趺阳脉微而紧:趺阳脉位置决定了它是以略“伏”或略“沉”为常脉,因此本条所言的脉微是轻取指下显极细极软之微象,所言的脉紧是重取略有搏指之感。所以才有后文“微紧相搏”的表述。
(2)短气: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续。
【译文】
趺阳脉微而紧,沉取脉紧反映出中焦阴寒内盛,浮取脉微则主卫气虚馁,阳气不足。从浮取脉微与沉取脉紧并见中,可以知道本证短气是营卫俱伤,脾胃两虚,中焦虚寒。[38]
少阴脉弱而涩(1),弱者微烦,涩者厥逆。[39]
【注释】
(1)少阴脉弱而涩:少阴脉,指内踝后太溪搏动处。弱,形细、势软、位沉,反映出阴阳俱衰之象。涩,主精亏血少。
【译文】
厥逆与少阴脉弱涩并见,脉弱反映出虚热内生,所以病人微烦不宁,脉涩主精亏血少,气不温四末,所以症见厥逆。[39]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1),身冷肤硬。[40]
【注释】
(1)脾不上下:此指脾气的运转功能失调,即《辨脉法第一》第32条所说的“脾气不转”。按,“脾气散精”“以灌四旁”,脾气正常的转输是先升而后降,先上而后下,今“脾不上下”,是讲脾气呆滞不运。
【译文】
肌肤冷硬并见趺阳脉匿伏不显,此属脾不运化,升降失调,气血两亏,引致肌肤腠理失去温和与柔润感。[40]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1),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2)。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3)。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之也。[41]
【注释】
(1)奔气促迫:有气动于脐间,上冲心胸。
(2)“阳气退下”以下几句:此属文句倒置,解说后文“刺期门、巨阙”之后,机体气血、阴阳的良性变化。阴股,大腿内侧。此泛指股、胫、足。
(3)“令身不仁”以下几句:语意上承“宗气反聚,血结心下”。身不仁,无知觉。尸厥,突发昏厥,不省人事,状如死人。期门,足厥阴经穴位,乳下第六肋间隙。见于“辨太阳病篇”第108、109、142、143诸条以及“辨阳明病篇”第216条等。巨阙,任脉穴位,脐中上六寸,是心的募穴。
【译文】
少阴脉指下寻按不到,此是肾气虚弱,精血亏损,可并见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的症状,这是宗气逆乱结聚,血随气逆,壅聚心下。病人突发无知觉,不省人事,状如死人。应当急刺期门、巨阙穴,引浮阳归元、足由厥冷而转为温热,阳气与阴气由不相顺接而重新转化为顺接。[41]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1)。[42]
【注释】
(1)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此指阴寒独盛,阳气衰少,阴阳气不相顺接。绝,断。
【译文】
寸脉微与尺脉紧并见,病人虚损、多汗,此属寒盛阳衰,阴阳气不相顺接。[42]
寸口诸微亡阳(1),诸濡亡血(2),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3),则为厥,郁冒不仁(4),以胃无谷气(5),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43]
【注释】
(1)诸:此指寸、关、尺三部。
(2)亡血:此指津液耗伤。
(3)乘:此处指感受。
(4)郁冒不仁:神志昏蒙,知觉不敏。郁,积聚、阻滞的意思。冒,覆盖,若无所见,如有物覆盖,头目蒙蔽。按,郁冒,又见“辨厥阴病篇”第366条,另见《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其形成离不开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阳虚,正气不足;二是寒邪郁表。郁,言病机。冒,外在表现与形象。
(5)谷气:此指消化水谷的功能。
【译文】
寸、关、尺三部脉俱微,此是阳气衰微的表现,俱濡是津液亏损的表现,俱弱是阴阳俱衰而发热的反映,俱紧内主寒盛病机、外主恶寒症状。前文所说的脉微、脉濡、脉弱与脉紧的病人如果再感受寒邪,则引发身冷厥逆,头目昏蒙,知觉不敏,并且胃消化水谷的功能衰弱,脾的运化功能失调,病人寒战颤抖,唇齿急紧,言语不利。[43]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1)?
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44]
【注释】
(1)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濡弱,此指脉有胃气。“濡”言浮取,“弱”言沉取,此处的“濡弱”是浮、沉均显从容和缓之象,此是脉象中的胃气。按,不论是在常人的正常脉象中,还是在一般病证的病脉中,从容和缓都是不可缺失的脉象,脉中如果失却从容舒缓之象,这就是真脏脉,此属危象。所以,本篇与《辨脉法第一》,以及六病诸篇,不论寸口脉、趺阳脉还是少阴脉,不论浮取还是沉取,不论冬夏还是春秋,除了真脏脉,不论什么脉象都蕴涵胃气。因此脉象中的从容舒缓之象具有普遍性。反,反复的意思。引申为普遍。适,适合。头,端头,开端。这是以五脏六腑为开端、头绪,把脏腑、经络、气血所反映出的正常与异常的脉象变化,理顺为十一个条贯,称为“十一头”。“十一头”表达出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的连属依存、互相制约关系,表现在动与静、收与散、藏与泄、升与降、开与合等方面,此正如“辨太阳病篇”第97条所讲“脏腑相连”的意蕴。这些关系的变化,无不在常人与病人的脉象上反映出来。本篇与《辨脉法第一》涉及的浮、沉、迟、数、弦、紧、芤、牢、洪、大、细、小、疾、缓、濡、弱、微、伏、滑、涩、结、促、动、散等脉象,其中有些可见于四季中的常人,有些只能显见于不同病证的不同阶段。这些脉象,结合每一个具体的病人,四诊合参,只要不是濒死的危象,都蕴有不同程度的胃气之象。经典中,脏腑、经络、气血所反映出的正常与异常的脉象,是如此复杂、纷乱,因此有必要梳理并一统于纪纲,故本文提出“五脏六腑相乘”,以五脏六腑为端头,构建为十一个条贯。
【译文】
学生问道:从容和缓的脉象为什么普遍存在于脉象之中呢?
老师说:五脏六腑连属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以五脏六腑为开端的十一个条贯。不论何脏何腑发病,不论脉显浮、沉、迟、数、弦、紧、细、微,都蕴有不同程度的胃气之象。[44]
问曰:何以知乘腑(1)?何以知乘脏?
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2)。[45]
【注释】
(1)乘:此指外邪乘袭。
(2)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此乃属概言,是举例。《辨脉法第一》第1条有云:“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辨脉法第一》第21条又讲:“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大凡阳脉反映邪浅、病轻、证缓,阴脉反映邪深、病重、证急。按,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与五脏六腑“十一头”分属,再进行“浮、中、沉”九候辨脉,则不可能只是单纯的阴阳二分两大类,而会产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热中夹寒、寒中夹热等丰富多变的脏腑证候情势,这才符合张仲景所说的“观其脉症,知犯何逆”的辨证要旨。纵观本条,只能算是脏腑阴阳辨脉纲领,是对脏腑阴阳脉象复杂多变情况经过简化的提示,并与《辨脉法第一》第1条有前后呼应的效应。
【译文】
学生问道:怎样才能知道外邪侵袭腑?怎样知道外邪侵袭脏呢?
老师说:浮脉、数脉等各种属阳的脉象反映外邪侵腑,迟脉、涩脉等各种属阴的脉象则主外邪侵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