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纪
印度期
气候极端炎热,在热带地区气温达到50〜60 ℃,海洋温度达到40 ℃,这对于动物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由此导致一个被称为“死区”的大面积区域的出现,那里几乎无生命存在。由于有机质含量高,极度缺乏水分,因而环境中遍布真菌。高温的部分原因是陆地植物缺乏。在海洋中,氧气含量很低。生命在两极地区(30°N和40°S)的河边缓慢地生长繁殖。这是三叠纪最短的一个时期,持续了约97万年。
奥伦尼克期
在二叠纪的大灭绝之后,生命几乎花了一百万年才在各个角落重新恢复。各大洲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也重新建立起来。然而,由于氧气含量依旧很低,该时期没有体积较大的动物存在。泛大陆的西北部和中北部,出现了鸟颈类主龙和最原始的恐龙形类恐龙(仅通过足迹鉴定出,比如,原旋趾足迹和旋趾足迹)。
早三叠世最小纪录 分类:微型 等级 III
实际上,没有能够证明在三叠纪的第一阶段出现了恐龙形类恐龙的直接证据。然而,有一些间接的遗迹被保存了下来,比如,有外旋对称的微型四足足迹。可以将旋趾足迹未定种(b)(Rotodactylus isp.)(现波兰)与晚三叠世的兔蜥(a)相比较,进行初步重建。从这些足迹表现出的特征来看,它们的比例存在一些差异。两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在于旋趾足迹未定种的跖骨更短,后肢的中趾更发达,前臂更长,以四足方式行走。旋趾足迹未定种非常小,仅是一只麻雀的两倍大。其身长是神奇原旋趾足迹最大标本的1/2,体重是后者的1/8。
早三叠世最大纪录 分类:矮小型 等级 III
神奇原旋趾足迹(Prorotodactylus mirus)(现波兰):它属于一个基于在泛大陆中北部(现波兰)发现的足迹而确定的恐龙遗迹属。这些足迹有可能是由一只比鸽子稍大的动物留下的。这些神奇原旋趾足迹主人的外形是通过与晚三叠世的微型鸟颈类主龙斯克列罗龙(b)对比而得到的。该属与翼龙和恐龙有近亲关系。它的行动方式主要是跳跃而非步行。
最早的恐龙起源的痕迹
由于缺乏骨骼化石证据,恐龙演化的最早阶段尚未可知。不过,还好有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我们知道它们出现在中生代开始后的几百万年。在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都表现为四足遗迹,而且研究者普遍认为双足恐龙形类动物直到中三叠世才出现。
最早公布的早三叠世恐龙种类
跑者旋趾足迹(Rotodactylus cursorius,1948):发现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亚利桑那州)。这是一枚在北美洲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形类动物足迹。
最新公布的早三叠世恐龙种类
路特夫原旋趾足迹(Prorotodactylus lutevensis,2000):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法国)。最初它被认为是喙头龙类遗迹属的一个新种,这些遗迹可能是某种喙头类留下的。
安尼期
尽管气候条件极端,但相比于早三叠世已有了极大的改善。炎热和干燥气候持续,尤其是在内陆地区。“死亡区域”消失,在赤道地区,出现伴有强烈季风的潮湿热带气候。两极区域气候温暖潮湿,冬季非常寒冷。由于20〜30 ℃的气温,海平面较低。在这一时期,恐龙形类动物已出现在陆地以南地区,甚至演化出了专以植物为食的种类。可能也有原始恐龙类生存,但尚未占据统治地位,那时大型的掠食者还是主龙类引鳄科的动物。
拉丁期
在世界的不同地区,伴有强烈降雨的潮湿气候继续扩大其影响力,但丛林会发生季节性干旱。此时具代表性的大型肉食性动物有劳氏鳄,它们类似于陆生鳄鱼。另一方面,恐龙形类动物已遍布于世界各地。
中三叠世最小纪录 分类:矮小型 等级 III
迪尔斯特蒂鸟足龙(Avipes dillstedtianus):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德国)。这是一块不完整的跖骨,其形状较长,横向被挤压,它的对称性表明它可能属于一只演化程度较高的恐龙形类动物或一只原始恐龙类。在可能最小的早期恐龙中,有阿罗霍斯“槽齿龙”,它长约2.45 m,体重约19 kg。它与帕氏尼亚萨龙可能是同物异名,后者体型略微大些,体长2.6 m,体重23 kg。
中三叠世最大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
在最古老的恐龙形类动物中,最大的当属发掘于泛大陆中南部(现赞比亚)的一个尚未命名的标本。它的体重与一个成年人相当。由于它有了相当程度的演化,因而从至今已知的直接化石证据来推测,它是最古老的恐龙形类动物。除了这具标本,世界各地(现阿尔及利亚、美国、西班牙、法国、荷兰、意大利、摩洛哥和瑞士)还遍布了不同的足迹,证明在中三叠世已有恐龙形类动物出现。
最早公布的中三叠世物种
原“槽齿龙”(“Thecodontosaurus” primus,1905):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波兰),它是一只原始主龙类动物或蜥臀目恐龙。西里西亚“镰齿龙”(1910)是一颗牙齿标本,它可能属于劳氏鳄科或者非常古老的兽脚亚目。迪尔斯特蒂鸟足龙(1932)可能是一只恐龙形类动物或者原始恐龙。
最新公布的中三叠纪物种
西特韦高髋龙(Lutungutali sitwensis,2013):发现于泛大陆中南部(现赞比亚)。它是西里龙科恐龙,在获得正式名称之前,被称为“N’tawere 型”。
卡尼期
由于地球上开花植物的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大气中逐渐增高,创造了类似于温室效应的条件。另外,由于泛大陆的分离,降雨量有了显著增加,尤其是在赤道地区。同时,内陆地区非常干旱,泛大陆的西北部还有陨石撞击的迹象。
诺利期
多颗陨石坠落在加拿大东部,形成一个被称作曼尼古根陨石坑或“魁北克之眼”的圈地。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肉食类陆生动物是劳氏鳄类、迅猛鳄科和植龙类,而恐龙仍处于次级地位。诺利期持续了1 850万年。
瑞替期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这一阶段达到了三叠纪的最高点。另外,在三叠纪末期,有一颗陨石撞击到泛大陆中北部(现法国),这一事件造成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摧毁了当时76%的物种。
晚三叠世最小纪录 分类:微型 等级 I
泰氏斯克列罗龙: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苏格兰),它是最小的鸟颈类主龙,体长18.5 cm,体重18 g。在恐龙形类动物克罗姆霍无父龙(现英格兰)和埃尔金跳龙(现苏格兰)中,最微型个体的体长分别约为35 cm和50 cm,体重分别是45 g和70 g。在兽脚亚目恐龙中,最小的是三叠原美颌龙(现德国),体长1 m,体重1.3 kg,与一只乌鸦差不多。
最小的幼年个体
泰氏斯克列罗龙的最小标本是BMNH R3146B和BMNH 3146B,体型大小仅达到模式种BMNH R 3556的85%。它身长约15 cm,体重仅11 g。
晚三叠世最大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I
蜥臀目恐龙PVSJ 53被鉴定为伊斯基瓜拉斯托富伦格里龙,仅这一个体的体型(体重是一只狮子的两倍重)比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更大。它生存于泛大陆西南部(现阿根廷)。另一体长更长,但体重轻一些的标本可能是腔骨龙超科的SMNS 51958(现德国),它的体长可能达到约6.8 m,体重约315 kg。
最早公布的晚三叠世物种
鲍氏虚骨龙、洛氏虚骨龙和威氏长颈龙(现为腔骨龙)(1887):发现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新墨西哥州)。之前公布的被鉴定为克洛克现“斑龙”(1858)和钝“斑龙”(1876)的化石被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分别为现德国和法国),但人们对它们的鉴定结果仍存有疑问。第一个被命名的恐龙形类动物是埃尔金跳龙(Saltopus elginensis,1932),它被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苏格兰)。
最新公布的晚三叠世物种
脆弱未知龙(Ignotosaurus fragilis,2013):发现于泛大陆西南部(现阿根廷)。在兽脚亚目恐龙中,发现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腔骨龙超科破碎迷人龙(2015)是最新命名的。另外,最新公布的兽脚亚目恐龙种是来自智利的标本SGO.PV.2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