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砥节砺行[1]销膏靡骨[2]
原文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3],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4]尽兵刃戈矛[5],销膏靡骨而不知。
注释
[1]砥节砺行:同“砥节励行”。砥砺,磨刀石,粗者为砥,细者为砺。指磨砺操守和品行。汉·蔡邕《郭泰碑》:“若乃砥节砺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
[2]销膏靡骨:销膏,灯烛燃烧时耗费油膏;靡骨,粉身碎骨。即指融化脂肪,腐蚀骨骼。
[3]针砭药石:针,古时用以治病的金针、石针。针灸是针砭的一种,药石,泛称治病用的药物,指治病用的器械药物。此指规诫过失,砥砺人品德气节的良方。北宋·苏轼《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于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于药石,而伤之不止于针砭也。”
[4]满前:指满目,遍布眼前。
[5]戈矛:泛指兵器,亦指武士或冲突。《诗·国风·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释义
一个人生活在逆境,犹如全身都处在行针敷药的痛苦过程中,不知不觉间磨炼了自身的意志和品行;一个人生活在顺境,犹如布满刀枪剑戟的寒光触目伤神,不知不觉侵蚀着身心直至衰竭。
浅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如果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不仅能够沉着冷静地待人接物,而且能不断地磨炼意志,提高修养,是一种养生之道。如此才能做到不以外物的优劣和自身的得失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即不会因此或喜或悲。人生活在一个纷扰的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性,既无法预测顺境和逆境什么时候降临,也无法拒绝快乐与困苦的感受。人们追求的是顺境与快乐、愉悦与幸福的生活,亦尽力驱赶并躲避逆境与困苦、悲愁与祸患,但如何面对所处的现实环境,关键在于自身的心态。如果能够保持心态平和,那么即使处在逆境中也敢于面对,勇于担当,通过自身的刻苦与努力、勤奋与韧性来磨炼心性和意志,趋利避害,如此,就能转变不利的局面,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切忌气馁。倘若心态失衡,即使在顺境中也会怨天尤人、不思进取,进而贪图享乐,腐败堕落,甚至丧失做人的准则,而失去有利的局面。本应“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在顺境时常思修身进德,保持冷静,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存思变进取之心,坚定信念,笃志前行,觅得人生苦与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祸已临头不知忧的情况。
<养尊处优,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人刘禅,字公嗣。三国时期人司马昭,字子上。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郄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郄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