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论
本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统计资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和典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青藏铁路沿线经济区域社会发展条件及特征,并充分考虑资源禀赋,以及现有的产业布局及发展状况,从优势产业评价入手,经过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和产业链安全性评价研究,深入揭示了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制约优势产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将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展开综合研究。通过分析我们对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如何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给出了符合实际的政策思路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
(1)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属于我国西部地区较为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区域,由于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性的影响,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甚至与西部地区之间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但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依托资源发展与之相关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存在着一定的比较优势。基于此背景,作者从区域的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多个经济发展城镇的考察与分析,提出了关于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划分的依据,并就此确定了依托青藏铁路交通枢纽对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三个重点地区作为本篇研究的区域对象,即西宁地区、格尔木地区和拉萨地区。这里强调的重点地区旨在打破地方行政区域界线的划分,并附加了关于重点地区中以西宁市、格尔木市、拉萨市为核心的区域覆盖范围,分为核心区、覆盖区和辐射区。其目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既能体现重点地区的区域特征,又不因为行政区域的严格分界而影响问题的涉及范围。
(2)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包括隶属青海的西宁、格尔木及隶属西藏的拉萨三个重点城市,其自然区位、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定位对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显著的引导效应。三个重点地区在资源禀赋方面极其相似,但又因为各自的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而产业发展特点各异,因此三个重点地区之间不仅存在着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而且在依赖产业关系繁荣特色经济方面也各不相同。课题组通过对三个重点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和产业链安全性的分析,分别评价了各个重点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和集群的内重点产业链的安全性指数。我们认为,一些具有区域传统性和地方产业发展的核心产业集群,由于产业基础稳定和地方政府的长期扶持、引导,并伴有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如畜牧业、高原特色生物、盐湖化工、矿产资源等产业集群显示出较高的集群竞争力,并且集群内产业链安全性也较高,凸显了资源禀赋下的产业体系特点和发展水平。旅游业尽管在三个重点地区均属于新兴产业,尤其是高原生态旅游业的提出和区域定位几乎就在近几年内,但该产业彰显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域特征,涵括了该区域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多样化的民族宗教特点,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凸显了生态环境观念,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表现出了较高的产业竞争力,产业链条延伸迅猛,对第三产业的其他相关产业拉动效应明显,也从整体上提升了第三产业集群竞争力,在三个重点地区都可以称得上是朝阳产业。
(3)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尽管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地域关系,无论产业发展还是特色经济发展都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加之长期的社会经济封闭,导致该区域几乎所有重点地区都面临一个严重的产业发展不足问题,产业链老化,产业升级缓慢,优势资源并没有很好地支撑起一批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而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优势产业发展和特色经济之间明显脱节,优势产业也没有很好地促进特色经济的繁荣,特色经济几乎远离优势产业或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产业优势和规模经济都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各优势产业之间缺乏互补效应,使得国家和地方政府近年来先后出台的产业发展扶植政策不能发挥积极效应。
(4)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基于资源、社会经济现状、产业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在科学评价了三个重点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和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安全性的基础上,针对各个重点地区有选择地发展相应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课题研究者提出了分地区的对策,作为本篇应用研究的最终成果,积极而又稳妥的关于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为青海、西藏两省区共同依托青藏铁路繁荣沿线经济带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思路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