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青海自然地理和自然资源概况
2.2.1 青海自然地理概况
青海全省均属青藏高原范围之内,其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全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形下降,各大山脉构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全省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省内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下地区面积为11.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5.9%;海拔高度在3000~5000米地区的面积为53.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6.3%;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地区的面积为5.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8%。青南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米左右。最高点位于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海拔为6851米,最低点位于海东市民和县马场垣乡境内青海省最东端与甘肃交界处,海拔为1644米。青海省地貌相接的四周,东北和东部与黄土高原、秦岭山地相过渡,北部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望,西北部通过阿尔金山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相隔,南部与藏北高原相接,东南部通过山地和高原盆地与四川盆地相连。省内平原面积为19.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28.3%;山地面积为34.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8.9%;丘陵面积为10.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4.6%;台地面积为5.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2%(6)。
2.2.2 青海主要自然资源简介
青海是一个资源富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青海矿产、土地、草原及牧业、气候和水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的分析,发现尽管各种自然资源在全国具有很大优势,尤其是矿产资源、草原和牧业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但其自然条件恶劣,资源环境差异显著,直接影响了青海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资源禀赋差异还决定了各地区在全省和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产业分工,决定了其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利益分配),决定了其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潜力等。
2.2.2.1 青海矿产资源丰富,各地储量差异较大
青海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但各地区矿产资源储量差异较大。全省盐湖类矿产资源(钾、镁、钠、锂、锶、硼等)储量相对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石棉及有色金属(铜、铅、锌、钴等)矿产品的供应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17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为135种,查明矿产为88种,单矿种产地数为1121个,其中,大型为184个,中型为224个,小型为713个。在已探明的矿种保有资源储量中,有56个矿种居全国前10位,镁盐(氯化镁和硫酸镁)、钾盐、锂矿、锶矿、石棉矿、饰面用蛇纹岩、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1位,有25种排在前3位。2010年在青海冻土带又发现了“可燃冰”资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陆地上发现“可燃冰”的国家,入选“全国十大地质科技成果”,有望成为未来的新型能源(7)。但全省矿产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主要成矿区(带)由北向南划分为祁连成矿带、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柴达木盆地成矿区、东昆仑成矿带、“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北段成矿带等。其中,盐湖、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昆仑山、唐古拉山和积石山五大含煤区,有色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柴北缘、北祁连、鄂拉山、东昆仑等地。
2.2.2.2 青海耕地少,分布不均
青海全省土地总面积大,土地类型多样,但可利用土地有限。2017年末,全省农用地面积为4508.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2.4%,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分别占0.5%和37.1%。而农用地中耕地、园地和牧草地分别为59.0万公顷、0.6万公顷和4079.5万公顷,其中牧草地占了农用地的90.5%,耕地只占农用地的1.3%。显然,青海省属于畜牧业用地面积大、农业耕地少的地区,并且多数为目前尚难开发利用的石山、雪山、冰川、沙漠、戈壁、盐沼及自然条件恶劣的高海拔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自然环境严酷的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
此外,全省土地垂直分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河湟流域和柴达木盆地,草地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和环湖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上游及祁连山东段等。境内大致以日月山、青南高原北部边缘为界,以西为牧区,以东为农耕区,自西而东,冰川、戈壁、沙漠、草地、水域、林地、耕地梯形分布,东部农业区形成川、浅、脑立体阶地,地块分散,难以连片开发集约利用。东部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宜耕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海南台地、环青海湖地区及东部地区(8)。
青海各地区的耕地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和海东市。2017年,西宁市和海东市的耕地面积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4.58%和37.60%,二者耕地面积占了全省耕地面积的62%左右,其余6个州的耕地面积总共只占约38%,尤其是果洛州和玉树州耕地面积加起来还不到全省的3%。2017年青海全省主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西宁市和海东市分别占了22.20%和37.50%,两个地区就占了全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近60%,其余6个州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总共只占40%左右,尤其是果洛州和玉树州加起来还不到全省的3%(见表2-1),耕地及其分布特点直接影响其产业布局。
表2-1 青海各地区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分布概况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18》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注:“—”表示数据缺失。
2.2.2.3 青海草原和牧业资源丰富
青海草地面积大,分布相对较集中,畜牧业在全国占绝对优势。全省有草地面积为4193.3万公顷(9),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50%以上,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主要集中于青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东南部边缘山地。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866.7万公顷,分为9个草地类,7个草地亚类,28个草地组,173个草地型。在各类草原中,高寒草甸为2366.2万公顷,占全省草地面积的64.9%,是青海天然草地的主体。在草地总面积中,可利用草地占86.7%,其中夏秋草场为1825.35万公顷。在全省173个草地型中,以莎草科牧草为优势品种的草地型有40个,面积为2091万公顷,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7.37%。全省可利用草地每年总产牧草为8093万吨。
2.2.2.4 青海气候条件地域差异较大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各地区自然气候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东部雨水较多,西部干燥多风,缺氧、寒冷。
详细而言,年平均气温受地形的影响,其总的分布形式是北高南低。2017年青海省境内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8.3℃(见表2-2)。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祁连山区、青南高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较暖的东部湟水、黄河谷地、年平均气温在6~9℃。全省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区年降水量在73.8~616.9毫米,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祁连山区在410~520毫米,东南部的久治、班玛一带超过600毫米,其中久治为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达到745毫米,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在17~182毫米,盆地西北部少于50毫米,其中冷湖为降水最少的地区(10)。无霜期东部农业区为3~5个月,其他地区仅1~2个月,三江源部分地区无绝对无霜期。全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仅次于西藏高原,平均年辐射总量可达5860~7400兆焦耳/平方米。2017年,全年日照时数在2292.1~2797.3小时,多数地区年日照时数均在2500小时以上,太阳能资源丰富。
表2-2 2017年青海各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差异一览表
资料来源: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18》相关资料整理所得,其中,格尔木市属于海西州。
2.2.2.5 青海水资源丰富
2017年底,全省水资源总量为785.7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3位;人均水资源量为13188.9立方米/人,是全国人均水平的6.36倍,位于全国第2位,仅次于西藏人均水平。但省内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占全省的63%,环青海湖地区占全省的25%,东部及柴达木盆地仅占全省的12%。
此外,青海还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全省林地面积为1096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5.3%。森林面积为4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3%,东部地区达到35.29%。全省湿地面积为814.36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一。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共3处,面积为16.7万公顷;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共17处,面积为21.98万公顷;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共15处,面积为30.4万公顷。截至2016年底,青海省内仅陆栖脊椎动物达270多种,占全国的12.5%,其中经济兽类有110种,占全国的25%,各种鸟类有294种,占全国的16.5%。青海的野生植物有2000多种。其中,经济植物有75类331属1000余种,涉及药用、纤维、淀粉、糖类、油料、化工原料、香油蜜源、野果野菜、观赏花卉等植物种类;药用植物有680余种,其中著名中药就有5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