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比喻词的理解

1.比喻词理解的学理分析

如果把词看成是一种命名活动,交际时“一个简单的命名活动涉及话语交际的双方A和B。如果交际者A生成一个名称需要X个单位的努力,交际者B记住名称M并熟练使用它需要Y个单位的努力,那么一次成功的命名活动所需要的努力总和为Z=X+Y。”(黄华新、徐慈华,2006)下面我们将按照这一公式对普通词、前喻词、后喻词、全喻词做一比较。

在Z=X+Y公式中,如果代入普通词、前喻词、后喻词、全喻词的相关成分,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小鱼——交际者A说该词时,X的投入一般(“小”为人熟知),而且指出了该词所指范围(鱼),所以交际者B就比较省力;用公式表示就是Z1=X1+Y1

金鱼——交际者A说该词时,X的投入比较多(实现跨域映射),但是,由于指出了该词所指范围(鱼),所以交际者B就比较省力;用公式表示就是Z2=X2+Y2

木鱼——交际者A说该词时,X的投入比较多(实现跨域映射),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所指(但是有限制语素“木”做提示),所以交际者B就需要较大的投入。用公式表示就是Z3=X3+Y3

鱼水——交际者A说该词时,X的投入比较多(实现跨域映射),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所指(也没有其他提示成分),所以交际者B就需要更大的投入。用公式表示就是Z4=X4+Y4

显然,“小鱼”和“金鱼”交际时理解难度不同:在Y1=Y2的情况下,由于X2>X1,那么Z2>Z1,也就是说,前喻词理解难度大于普通偏正词。

同样,“金鱼”和“木鱼”:

在X2=X3的情况下,由于Y3>Y2,那么Z3>Z2。也就是说,在交际过程中,理解后喻词要比理解前喻词花费更多的精力。

“木鱼”和“鱼水”:

在X3=X4的情况下,由于Y4>Y3,那么Z4>Z3。也就是说,在交际过程中,理解全喻词要比理解后喻词花费更多的精力。

综合以上,比喻词的理解难度如下:

Z4(全喻词)>Z3(后喻词)>Z2(前喻词)>Z1(普通词)

2.影响比喻词理解的三个要素:频率、语境、语素形成能力

上面从理论上阐述了比喻词理解时的难度差异。就本族语使用者而言,比喻词有时并不那么隐晦、难以理解。除相同的文化背景外,还有三个要素对比喻词的理解起了重要作用,即频率、语境、语素形成能力。

首先,频率的影响。

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笔者向大学一年级新生56人发放问卷。问卷包括15个比喻词。这些词确定方法如下:首先,按比喻词三种类型词条。比如前喻词,把它继续分成喻体+本体式和喻体+非本体式,然后每一类随机抽出10个词。其次,在百度上对每个词进行检索,确定它们的出现频率,最后取频率最高者、中间者、频率最低者3个词。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一共确定了15个比喻词,它们分别是:

前喻词:喻体+本体式:植物人、龙须面、马蹄表

喻体+非本体式:蔓延、蜡黄、鸭蛋圆

后喻词:本体+喻体式:雪花、火海、蚕蚁(刚孵化出来的幼蚕,身体小,颜色黑,像蚂蚁)

非本体+喻体式:海啸、冰刀、钉帽

全喻词:风霜(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腹心(①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之患。②比喻极亲近的人;心腹)

拐脖(弯成直角或铁皮烟筒,用来连两节烟筒,使互相垂直)

我们将这些词制成2份调查问卷。

问卷1仅列15个比喻词条,要求解释词义。全班56人,本应得到840条答案。其中有59条无效答案,有效答案为781条。结果如下:

问卷1:

从表中可见,除去单独列出比喻词,能够解释正确的只有48.91%,加上解释基本正确的9.35%,全班同学能够解释准确的比喻词共有58.26%,二分之一强。有将近一半的比喻词解释错误,或无法解释。能够解释正确的词条,大多为词频高的比喻词,如“植物人、龙须面、蔓延、蜡黄、雪花、火海、海啸、风霜”。词频低的比喻词如“马蹄表、钉帽、蚕蚁、拐脖儿”则不容易理解。

其次,语境的影响。

上文的比喻词在提供语境的情况下,是否容易理解?应用心理学家做了许多实验,以探索人们对区分本义语言和隐喻语言的能力。多数实验证实受试人需更多的时间处理隐喻语言,但也有差别不大的报道。(胡壮麟,2004)我们拟制作问卷检验语境的影响。问卷2中,我们从北京大学语料库(网络版)“现代汉语”中检索相关例句,并将其放在问卷2中,借此考察语境对于比喻词理解力的影响。如:

3岁女孩唤醒“植物人”妈妈。

豫剧特有的美妙旋律,使饱经风霜的老一辈父老乡亲,脸上又一次绽开了笑容。

到了医院,老太太脸色蜡黄

除去24条无效答案,这次我们得到816条有效答案。结果如下:

问卷2:

可以看到,“解释正确”和“解释基本正确”项加在一起占全部词语的84.32%。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这说明,语境对于理解比喻词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未得到正确理解的比喻词仍占15.68%,这也说明,语境能够帮助比喻词理解,但不能完全消歧。

再次,喻指语素形成能力的影响。

具体地说,喻指语素形成能力对比喻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构词方面。喻指语素代表的意象一旦获得全民承认,就能够在词义系统内稳定下来。稳定下来的喻指语素义再次类推出其他比喻词时,人们就不再需要为理解喻指语素而投入更大的精力了。

根据杨润陆(2004),全喻词无法形成喻指语素,只有半喻词(前喻词与后喻词)能够形成喻指语素。前喻词中形成的喻指语素如“牙”(牙轮、牙石、牙旗等)、“月”(月琴、月饼等)、“烟”(烟雾、烟霞、烟波、烟海、烟雨等)、“梯”(梯田、梯河、梯形等)、“虎”(虎将、虎威、虎步、虎气等);后喻词中形成的喻指语素如“霜”(砒霜、糖霜、盐霜、柿霜等)、“轮”(日轮、月轮、耳轮等)、“嘴”(豆嘴儿、瓶嘴儿、壶嘴儿、奶嘴、电嘴、油嘴、喷嘴等)、“盘”(磨盘、键盘、沙盘、表盘、碾盘、棋盘等)、“针”(撞针、钩针、指针、唱针、表针、松针、时针、秒针等)。遇到这类词时,只需代入已经定型的喻指语素义,便很容易理解整个词义。

不过,比喻词的喻指语素形成能力是不均衡的,据杨文统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为前喻式复合词的喻指语素设立的义项大约有64个,为后喻式复合词的喻指语素设立的义项大约有137个。后喻词形成的喻指语素义比前喻词多出一倍不止,这说明后喻词比前喻词有更强的语素形成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后喻词在创造之初,理解时会相对困难一些,一旦后喻词内的喻指语素义稳定下来,利用这一喻指语素义再次创造的后喻词就变得相对容易理解了。

需要提出的是,由于时间精力所限,这一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调查对象过于整齐划一。这样容易忽视答题者的主观因素。例如答题者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过往经验等内在的因素。为符合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我们还需要在日后做更为广泛的调查。

参考文献

肖模艳 2009 《基于语料的比喻词构词规则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陈嘉映 2003 《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望道 2004 《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华新、徐慈华 2006 《隐喻表达与经济性原则》,《浙江大学学报》第3期。

胡壮麟 2004 《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润陆 2004 《由比喻造词形成的语素义》,《中国语文》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