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词汇学视角下的借音赋形
1.借音赋形与借形赋义
所谓借形赋义,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已有词语来表达新义,比如用已有的“茶具”来表示“差距”,用“补脑”来表示补充新知识。与一般的引申不同,它基本属于一种强行的赋予,所以我们称之为借形赋义,具体又包括修辞性的借形赋义(利用谐音、比喻、别解以及借代、婉曲等手段)和非修辞性(包括族语内部与外部的借贷、简缩以及变用等手段)的借形赋义。
我们的认识是,无论是借形赋义,还是借音赋形,其实都是为了满足意义表达日益丰富和多样的需求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它们一是直接扩大形义之间的关系内涵(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利用语音之间的联系,如上举的“茶具”就是);一是以语音为纽带与取舍标准,在旧形的基础上生成新形,然后再利用新形来表达新义。虽然它们的内在机制与原理以及最终结果各不相同,但是却有共同之处,即:
第一,它们是当代汉语词汇中最引人注目的不同于以往的“发展”与“变化”现象,也是当代汉语词汇“外层”空间中最为活跃、最为丰富多彩的造词与用词方式;
第二,上述两种方法的大量使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大量新词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词汇的面貌与格局,弥补了传统造词与用词方法的某些不足,进一步扩大了形、音、义之间联系的空间和可能,并且由此而获得某些多维、独特的表达效果;
第三,反映了当代人丰富多样的语言心理与取向,也充分体现了当下的语言用户们高超的语言技巧,以及高涨的词语创造热情,因而是最富时代特色与当代汉语内涵的造词与用词方法;
第四,按照“传统”的汉语词汇体系与知识系统,对其中的很多现象难以准确定位和分析,因此通过对它们全面系统的考察与分析,有可能得出新的认识,并对已有的词汇体系与知识系统有所补充。
总之,借音赋形与借形赋义虽然远不是当代汉语词汇的主流,但却是其中最鲜活的部分,非常值得从不同的角度认真研究、全面总结。
2.借音赋形与造词法
当代汉语中新词语大量产生,既丰富了汉语词库,同时也为我们的词汇理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新鲜材料,包括从造词法与构词法的角度,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关于造词法,人们已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并做了比较全面的归纳,比如葛本仪(2001∶93-106)归纳为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说明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简缩法等八种;刘叔新(2002∶70-75)分为三大类,一是词汇材料式(包括结合法、改造法、叠连法、转化法),二是语音材料式(包括拟声法、表情法、联绵法、音译法),三是混合材料式(既用词汇材料也用语音材料)。以上归纳的造词法中虽然涉及语音,但是并不包括本文讨论的借音赋形。再如北大版《现代汉语》教材增订本(2002∶201),把造词法分为五类,其中第四类是语音学造词,也是只包括取声命名、取声表情、音节重叠与合音式。我们看到的把借音赋形包括在内的只有周荐的《汉语词汇趣说》(2011∶40-41),该书在讨论造词法时列了语音孳生法一类,其中第五种是谐音造词法,所举的两个例子分别是“韩流”和“杯具”。此书名为“趣说”,实际上是一本普及性的通俗读物,所以才与上述的“学院派”知识体系有所不同。
我们认为,汉语词汇知识体系也应当与时俱进,当代的汉语造词法中,应该有这方面的归纳和总结。
3.借音赋形与词汇研究
从词汇本体研究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由当代汉语中比较多见的借音赋形现象出发来做进一步的思考。早在2008年,冯胜利提出了书面语体的“庄雅度”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可以用之于汉语词汇的分类,即根据庄雅度的不同,大致可以把已有词语与新造词语按“庄雅—中性—谐趣”分为三类,三者不仅所用的造词材料有所不同,就是所使用的造词方法也有一定差异。本文所讨论的借音赋形,主体部分基本属于谐趣类,而它集中使用的,就是其他类词语较少使用的谐音法。
就词汇的类属及性质等而言,庄雅词语主要是传承历史,造词方法一般比较传统、单一;中性词语的来源较广,所用的造词方法也比较丰富。以上两类词语基本都属于汉语词汇规则“体制内”的,所以稳定性较高、生命周期比较长,就是新造部分成活率往往也比较高。谐趣类词语则较少受“传统”的约束,大致属于“体制外”的居多,所以稳定性较差,成活率往往不高,使用范围也比较狭窄,有一些只是临时性或一时性的使用。但是,这一类词语毕竟数量不少,并且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词汇一“景”,而它们的产生机制和过程都很清楚,也有相当程度的可复制性与可类推性,因此我们自然也不应该无视它们的存在。特别是着眼于当代汉语词汇,由这一机制生成的新词语即时地反映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生活,其中许多还体现出浓厚的语言意趣与语言机智,虽然有的“品味”可能不高,但它们毕竟出现过、存在过,甚至有一些还在使用着,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由借音赋形现象的启示,我们认为,要进行当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应当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兼容并包的心态,即不仅要研究“体制内”的现象,也要研究“体制外”的现象,并且对后者予以更大的关注;
第二,力争跳出具体现象的狭小圈子,从更高的层次来审视某一或某些词汇现象,应当有上位概念,甚至上上位概念的意识,从“类”的角度进行有层次的归纳和分析;
第三,要像研究“传统”现象那样来研究新现象,这样才有可能不局限于简单、浅表层次的归纳、描写与分析,而是力争更具学术性、理论性与创造性;
第四,立足于但不局限于已有的传统词汇知识体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做必要的调整与变通,并且由获得的新知反观已有知识体系,适时与适当地对其进行某些方面的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 《现代汉语(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冯胜利 2008 《汉语书面语体庄雅度的自动测量》,《语言科学》第2期。
葛本仪 2001 《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山东人民出版社。
林伦伦 2012 《新词语漫话》,花城出版社。
林伦伦、朱永锴、顾向欣 2000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花城出版社。
刘叔新 2002 《现代汉语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邵志华 1999 《谐音替换刍议》,《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于根元 2002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周 荐 2011 《汉语词汇趣说》,暨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