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史丛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夏商西周史丛考全本质检

卜辞中的商王名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庙号,这是商王死后追称的名号,如大甲、武丁之类。二是亲属称谓,如父乙、兄辛之类。三是生称,也可以说是商王的本名。自从王国维发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1029以来,经过专家们的长期研究,前两类卜辞中的商王名号大都能和文献印证,但对第三类名号却所知甚少。迄今为止,人们所能确知者仅大乙本名唐一例。要从卜辞中找出商王的生称本名是比较困难的,这不仅和相关的甲骨文字尚未确考有关,而且因为卜辞对于时王绝大部分只称王而略去其本名,对于故去之王则称庙号或亲属称谓,所以在卜辞中可以有系统的先公先王庙号及亲属称谓,而没有系统的商王本名。可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卜辞也偶然记有商王本名,如果能将其确指并和文献记载相印证,那么这对于殷商史事的研究和甲骨断代将有重要意义。现将卜辞里除汤(唐)以外的商王名号分述如下。

(一)南庚更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南庚是沃甲之子。沃甲之后由其兄祖辛之子祖丁继位,祖丁以后南庚继位。古本、今本《竹书纪年》和《路史·国名纪》均谓南庚名更,南庚时期,殷都从邢迁奄。武丁时期,南庚是被重点祭祀的先王之一,一期卜辞里关于南庚的祭祀卜辞就有八十多条。卜辞中的“王更”之称,当即南庚的生称。如:

壬……卜,王更……虎……。1030

……丑〔卜〕,王更……麋……。1031

王更死。1032

上引前两例是一期卜辞,3为《合集》所称谓的甲组卜辞。前两条卜辞贞问王更田猎时能否擒获虎或麋。《合集》10951片云“更阱擒,允擒”,盖谓王更以陷阱狩猎,果然有擒获。以上辞例表明王更经常狩猎并且卓有成绩。3辞贞问王更是否会死去。

这些关于王更的卜辞是什么时候契刻的呢?从其内容上看,无疑是南庚在世时所契刻的。按照现在一般所采用的五期断代法,这些是武丁时期的卜辞。若此,则武丁时南庚尚活于世。今本《纪年》载商王在位年数1033:南庚六年、阳甲四年、盘庚二十八年、小辛三年、小乙十年。假若南庚弱冠继位,历五十余年到武丁时虽有尚活在世的可能,然而若以前引《合集》10952和10380为据,说南庚在耆老之年尚去田猎且与虎麋搏斗,毕竟有些滑稽。所以,这些卜辞属于武丁时期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可以做另外的推测,即载有“王更”的卜辞为武丁以前所契刻。这类卜辞今见于一期者共五版,1034皆无贞人名,亦无武丁时期习见的人名,不能将其以人名系连的办法确指为武丁时期卜辞。这类卜辞见于甲组者两版。1035一般认为甲组卜辞是武丁及其前后时期的卜辞。李学勤先生曾经指出有贞人扶的卜辞“有一部分属于武丁以前”。1036记载“王更”的《合集》20118正是贞人扶的卜辞。另外,卜辞有王更猎虎麋的记载,从年龄上看,王更在老年时狩猎虽有可能,然而要是说这时的王更正值壮年,似乎更合适些。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应当说关于王更的卜辞属于武丁以前。如果这个推测不误,那么便可以为上引李先生的卓见添一佐证。

那么,这些卜辞具体应在武丁以前的什么时期呢?这有两种可能。一是这类卜辞为南庚在奄地时所契刻,盘庚迁殷之后将其从奄带到大邑商。二是南庚曾经逊位于阳甲,为了与时王相区别而在卜辞中称其为“王更”,这类卜辞应当契刻于阳甲至小乙之时。从卜辞文例看,后一种推测应当是近于实际的。这里需要解释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史记·殷本纪》关于“南庚崩”而后阳甲继位的记载。司马迁记夏商史事,往往以后世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情况例之,以为父死方能子继,兄终方能弟及。其实,上古时代的权力递嬗与后世的继承制度有很大区别。殷商时代,特别是其前期,父兄逊位于子弟的情况并不罕见。盘庚以前的商王在位年数大都短暂。古本《纪年》记商代诸王情况,无一提到崩卒之事者,只是说某王居某地,如“外丙胜居亳”、“阳甲即位于奄”等。和《殷本纪》比较而言,应当说古本《纪年》的有关记载是可靠的。我们应当根据作为商代史事直接记载的卜辞材料和可靠的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对商王继位等问题进行重新探讨,而不必拘泥于与史实不符的旧说。

总之,殷王南庚名更,在卜辞中称为“王更”。他继位以后只经过几年时间可能就逊位于祖丁之子阳甲。这以后,南庚虽然不参与殷王朝的军国大事,但仍然参加田猎。贞人为了将南庚和时王相区别,因而在卜辞中称其为王更。

(二)小辛颂

小辛是著名的殷王盘庚之弟,盘庚以后继位为王。《史记·殷本纪》说:“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今本《纪年》说小辛在位三年,时间如此之短,很可能与他的政绩不佳有关。古本、今本《纪年》皆谓小辛名颂。有关小辛的卜辞数量较少,仅有二十余条。在武丁时期的卜辞里,多将小辛称为父辛,然而关于父辛的卜辞亦不多见,这是小辛在位时间短暂,且无卓著贡献的反映。

甲骨文有讼字,旧说误为听字。甲骨文中的这个字从耳、从两口,亦偶有省作从一口字者。其所从两口字,与讼字古文相合,并且甲骨文中已自有听(圣)字,因此这个字应当是讼字初文。103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三篇上谓“讼、颂古今字”。既然讼、颂为古今字,并且这个字在卜辞中大多数用作人名,与文献所载小辛之名相合,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字径直释为颂。颂字在卜辞中多和王系连,称为“颂王”或“王颂”,应即小辛。如:

己未卜贞,王颂来女。

颂王人。

贞,王颂母(毋)告。

贞,王颂不佳有祟。

丁卯卜扶,王颂、父戊。1038

上引几条皆一期卜辞。4辞贞问王颂是否贡献祭祀所用的女性。5辞是甲尾刻辞,意指此龟版为颂王所进献。殷代前期,神权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颂王奉献人牲和龟版的记载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除此之外,记“颂王”者还有残辞“膳颂王”。1039卜辞云“膳伊侯”1040,即宴请伊侯;此云“膳颂王”,即宴请颂王。6辞的“告”当读若祰。《说文》:“祰,告祭也。”告祭谓外出时告于祖庙。这条卜辞贞问王颂是否举行告祭。卜辞还有“颂亡其出”1041,贞问王颂是否外出,与这条贞问是否举行告祭的卜辞似有关系。和6辞对贞的卜辞是“贞,王于甲午告”,问王是否于甲午日举行告祭,可见“王颂”和“王”的地位相当,当然,也可能此“王”为“王颂”之省称。7辞贞问王颂是否有灾祸。这类卜辞的数量颇多,1042还有两条卜辞贞问王颂到唐地是否有灾。1043这些都说明王颂的安危是很受重视的。8辞贞问是否祭祀于王颂和父戊。这条卜辞应当是在王颂刚刚去世而尚未确定庙号时所刻的。

总之,殷王小辛名颂,为了和时王相区别,在卜辞中称为“颂王”或“王颂”。他的庙号为父辛,在二期和五期的周祭卜辞中称为小辛。关于王颂的卜辞有两条和父乙同版。1044根据这种情况推测,王颂去世的时间比小乙为晚,可能在武丁中期。关于王颂的卜辞的契刻时间,有一部分应在武丁以前。

(三)小乙敛

小乙是殷高宗之父,在一期卜辞中关于他的祭祀卜辞多达五百余条,超过了同时期任何一位先王的祭祀卜辞的数量,其被尊崇的情况于此可见。古本、今本《纪年》均谓小乙名敛。

甲骨文中有敛字1045,其初文为两人争语之形,或省作一人急语时唾沫飞溅形,正合于敛字的造字本义。在卜辞中,敛字除了读若唤、汜之外,用得最多的是作人名,或称“敛王”,或称“父乙敛”,与《纪年》所载吻合无间,应即小乙敛。如:

翌日父乙敛。

甲戌卜扶,于来丁酉父乙敛。

敛王人。

……午卜宾〔贞〕,令先敛王。1046

上引前两例为甲组卜辞,后两例为一期卜辞。9辞贞问是否于翌日祭祀父乙敛。10辞贞问是否于丁酉日祭祀父乙敛。甲组卜辞是武丁及其前后时期的卜辞,所称“父乙”即小乙,称“父乙敛”正与《纪年》所载“小乙敛”契合。11辞又见于《合集》40532,内容完全相同。这是甲尾刻辞,意指这片龟版是由敛王进献的。12辞的“先”,《说文》训“前进也”。甲骨文“先”字从止(趾)、从人,有之、往义。这条卜辞贞问是否命令往敛王处。往敛王处干什么?由于辞义简略,已很难确指,但相关的辞例可做参考。《合集》21069云:“癸巳卜,令养敛。”《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养指供养事奉。“令养敛”即供奉敛王之谓,贞问是否于癸巳日给敛王奉献美馐珍馔。12辞的“先敛王”与“养敛”的意思应当是一致的。这条卜辞是武丁时期的宾组卜辞,可见那时敛王尚活在世。

关于“我母”的卜辞也表明武丁初期小乙敛并未死去。甲骨文里的“我母”合文,过去一直被误为娥字。近来,范毓周同志破除旧说,释为“我母”合文1047,甚确。卜辞云:

己酉卜,王占,我母娩,允其于壬。十一月。

我母齿。1048

上引13为甲组卜辞,14为一期卜辞。13辞谓殷王亲自占卜,贞问“我母”是否于壬日分娩。卜辞中屡有关于分娩日期的贞问,如《合集》13965、13949、14001等,上引13辞亦为一例。辞中的“王”指武丁,“我母”即武丁之母。14辞的“齿”指舛错、灾患。1049这条卜辞贞问武丁之母是否有灾患。上引两例表明武丁时期其母尚能分娩生育。武丁时期,其父小乙尚在,此可为确证。

总之,卜辞中的“父乙敛”和“敛王”,均指《纪年》所载的“小乙敛”。

(四)康丁嚣

康丁是祖甲之子,《史记·殷本纪》和《纪年》称之为庚丁。康、庚古通,庚丁亦即康丁,五期卜辞中正是称其为康丁的。虽然康丁已经属于殷代后期,但古代文献里关于他的记载却非常阙略,仅今本《纪年》说康丁名嚣,在位八年。

甲骨文有嚣字,过去都释为兑。其实,嚣和兑同出一源。由于这个字均见于三期卜辞,又多作人名,并与康丁之名相合,因此释其为嚣是合适的。三期卜辞有“嚣焚”1050,指焚烧山林进行狩猎时以呐喊助威,嚣在卜辞中不用作人名而辞义明确者仅此一例。

卜辞的“王嚣”当即康丁嚣,如:

庚寅卜,翌日辛王嚣省鱼,不冓雨。

〔丁〕亥卜,翌日戊王嚣田,大启。

马佳翌日丁先,戊王嚣从,不雨。1051

上引均为康丁时期的卜辞。15辞贞问第二天辛卯日王嚣省视捕鱼,是否会遇到雨。16辞贞问第二天戊子日王嚣田猎,是否晴天。这条卜辞的占辞说“允大启”,谓果然是个晴天。17辞的“马”指骑马的武士;“先”为率先前往之义。这条卜辞贞问第二天丁日命令骑士率先前往狩猎之处,待到第三天戊日王嚣才去,会不会遇到雨。

在卜辞中,对于时王一般只称为王而省去其本名,而康丁则除了称王以外又称其为“王嚣”。这其中的原因现在尚不能断言,据推测,可能是由于廪辛尚存活于世的缘故。今本《纪年》载廪辛在位四年,《御览》卷八三《史记》说廪辛在位六年。在三、四期卜辞中祭祀兄辛、父辛的卜辞数量很少,也说明他在位时间不长。如果说廪辛曾经逊位于康丁,到康丁中期才死去,这应当是可能的。若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关于“王嚣”的卜辞当为康丁初期所契刻,称其为“王嚣”是为了与廪辛相区别。《屯南》2358片是康丁时期的卜辞,其中有“后王射兕”的记载,依照我们前面的分析,可以说这里的“后王”和“王嚣”一样,亦当指康丁。

卜辞所记载的更、颂、敛、嚣四名,都和王字系连,或称“王某”,或称“某王”。这些名号和文献记载的商王南庚、小辛、小乙和康丁的生称不仅在名字上,而且在时代上都契合无间。相关的卜辞材料表明他们生前的吉凶祸福、往来行止、田猎饮宴等都备受关心;死后还得到尊崇而被隆重祭祀。这些都和时王的待遇相差无几,没有多少区别。卜辞中的这些名号应当是商王名号,而不是封国君长的名号。除了我们已经指出的四位以外,卜辞中还可能有商王阳甲、廪辛等的生称本名,只是由于材料的局限和研究得不够深入而未能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