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撮风后之奇,接孙吴之要”:兵家著述颇受青睐
汉魏之际,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不复存在,君权失驭,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兵家之学遂应运而兴。兵学掌握和运用的成功与否,事关某些有志于称王称霸者的前途命运。某些兵家素质高超,且能将其娴熟运用于实践的人物,最终成为一方的霸主。如身处乱世、由弱而强的北方霸主曹操,便对兵家之学情有独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皆取得杰出的成就。《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曰,“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虏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注150。同卷裴注引孙盛《异同杂语》载,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注151,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又《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载《后出师表》云,“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陈寿也有类似的评断:“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览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注152
曹操子曹丕、曹植,不仅喜欢文学,而且也崇尚武功。曹丕《典论·自叙》中对自己的尚武才艺津津乐道。曹植博学多才,兴趣广泛,亦喜好议论兵家学说。其上疏有云,“撮风后之奇,接孙、吴之要”注153。《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邯郸淳传》裴注引鱼豢《魏略》对曹植的兴趣爱好有非常生动的记述:
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邪?”于是乃更着衣帻,整仪容,与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乃命厨宰,酒炙交至,坐席默然,无与伉者。及暮,淳归,对其所知叹植之材,谓之“天人”。注154
曹魏子书作者也重视兵家之学,其著述往往呈现博取儒、道、名、法乃至纵横家、兵家的倾向。如蒋济的《万机论·用奇》认为,在天下纷乱的特殊时期,择人当不拘常规,只有任奇人,才能出奇效,其中论及用兵择将的重要性,富于兵家色彩。如此观念,同于曹操,很有时代特色。桓范《世要论》颇关注兵学,有关内容今存《兵要》《择将》《简骑》等三篇。其他如王昶、杜恕,在子书中也往往博采诸家,喜言兵势。如《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王昶传》载昶著述情况云,“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余篇,又著《兵书》十余篇,言奇正之用”注155。杜恕《体论》今存八篇,题为《君》《臣》《言》《行》《政》《法》《听察》《用兵》,皆涉及政略治术,兼融儒道名法及兵家思想,其中之《用兵》尤具时代特色。就连正统儒者荀悦也不例外,他的子书著作也有尚武思想的流露。注156
吴、蜀君臣亦喜好兵书。《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裴注引《江表传》载,吴主孙权自谓少时阅读先秦经史书籍,从政后则喜读汉代史书,乃至诸家兵书,大有裨益,因而勉励吕蒙等当今才俊急需读兵书、史书。文云: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注157
吴之沈友、朱才、留赞等也喜好兵书。《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裴注引《吴录》云:“(沈)友字子正,吴郡人……弱冠博学,多所贯综,善属文辞。兼好武事,注《孙子兵法》。又辩于口,每所至,众人皆默然,莫与为对,咸言其笔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过绝于人。权以礼聘,既至,论王霸之略,当时之务,权敛容敬焉。陈荆州宜并之计,纳之。”注158《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朱治传附朱才传》裴注引韦昭《吴书》载,朱才“轻财尚义,施不望报,又学兵法,名声始闻于远近”注159。《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孙峻传》裴注引韦昭《吴书》载,留赞好读兵书及三史,每览古良将战攻之势,辄对书独叹。因呼诸近亲谓曰:“今天下扰乱,英豪并起,历观前世,富贵非有常人,而我屈躄在闾巷之间,存亡无以异。今欲割引吾足,幸不死而足申,几复见用,死则已矣。”注160其中流淌着特别强烈的功业意识。这是一个英雄意识空前自觉的时代,读之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蜀相诸葛亮深通兵学,为三国时期杰出军事家。据西晋陈寿所编《诸葛亮集》目录,诸葛亮所撰军事著作有《军令》上、中、下三篇,《军要》十二篇,《隋志》著录有《诸葛亮兵法》五卷等。蜀主刘备重视各种典籍,《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传》裴注引《诸葛亮集》载,备在临终之际,写下《遗诏敕后主》,告诫其子刘禅要多读书,为之开列了一个包括史书及儒家、法家、兵家等方面的书单,文云: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注161
两晋十六国,亦为动乱频仍的时代,故多喜好兵家之学者,也不乏兵家著述。《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附沈充传》载,沈充少好兵书,颇以雄豪闻于乡里。《晋书》卷一百零一《刘元海载记》载,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晋书》卷一百零二《刘聪载记》载,刘聪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晋书》卷一百零三《刘曜载记》载,刘曜博学广览,尤好兵书。《晋书》卷一百十二《苻雄载记》载,雄少善兵书,多谋略,好施下士,有政术。《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附王猛传》载,王猛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其时兵书,《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慕容氏兵法》一卷;《兵记》八卷,西晋司马彪撰,一本二十卷;《兵林》六卷,东晋江都相孔衍撰。